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園藝植物栽培養護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學問君 人氣:1.94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你知道論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園藝植物栽培養護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探索,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園藝植物栽培養護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園藝植物栽培養護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摘 要:文章論述了多媒體在園藝植物栽培養護課程中的優勢及不足之處,並根據園林植物栽培養護特點,提出了多媒體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多媒體;園藝植物栽培養護;教學

目前,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日益普及對傳統的教學模式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對於傳統教學中難以表達、學生難以理解的抽象內容和複雜的變化過程等,多媒體課堂演示教學能夠透過動畫模擬、局部放大、過程演示等手段予以解決,從而激發學生對專業課的學習興趣。筆者透過幾年的教學實踐發現,多媒體課件在專業教學中的運用可謂有喜有憂,它既具有優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的優點,又存在缺少教學互動、不利於提高教師教學技能的弊端。因此,在教學中如何正確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有效發揮其對教學的輔助作用,是值得我們關注和探討的問題。

一、園藝植物栽培養護課程的特點園藝植物栽培養護是園藝專業的專業課。主要講授培育和推廣園藝植物新品種的原理和方法,有着其自身鮮明的特點。

1.園藝植物栽培養護講授培育園藝植物新品種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識以及這些理論、知識在新品種培育過程中的機制、方法、調控的手段。課程的學習目的之一,就是使學生學會根據園藝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出明確的、切實可行的育種目標,運用育種學的理論確定最佳的育種途徑,培育或引入園藝植物的新品種,並採取措施繁殖和推廣新品種,使新品種由生產資料迅速轉變爲生產力[1]。因此,密切聯繫實際是本課程的基本要求。

2.園藝植物栽培養護學是一門涉及多學科基礎的綜合課程。它涉及園藝生產的各個環節和專業基礎,需要運用到遺傳學、氣象學、土壤學、植物生理學、昆蟲學、病理學、栽培學等方面的知識[2],上課時需要建立大量的圖表進行演示和分析,由於牽涉的知識點很多,學生學習理解時的難度較大。

3.園藝植物栽培養護學的理論性、系統性較強,並要求具備實際的動手操作能力,在課堂講授時較爲抽象,也給學生的理解帶來一定的困難。從課程自身的特點來看,園藝植物育種學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採用“粉筆+黑板”的傳統教學模式,一方面無法生動直觀地演示園藝生產存在的問題、培育新品種的理論模式、育種過程中多種因子的相關變化;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用大量的時間板書,例證多種因子的影響變化過程,效率極低。但如果用多媒體課件生動直觀地將原來黑板上枯燥的理論模式、新品種和園藝生產的圖片展示在學生面前,就能使學生直觀地瞭解課程內容,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隨着昆明、曲靖等大中城市建設生態、宜居、園林城市步伐的加快,城市綠化和園林產業開始蓬勃發展,園藝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呈逐步擴大趨勢。曲靖農校早在1995年就開設了中專園藝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理論基礎和較強實踐能力的園藝人才。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爲藉助多媒體豐富專業課程的教學載體,透過視聽感受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筆者嘗試並設計製作了一系列簡潔實用、內容豐富的課件,應用在《園林植物栽培養護》的課程教學中,實踐證明教學效果較好。

二、園藝植物栽培養護多媒體教學中的優勢

1.易於理解及掌握各種園林植物的栽培技術。

很多園林植物栽培養護過程週期很長,特別是木本植物,其栽培關鍵技能點可能要跨幾個季度,透過傳統教學的實習或僅靠幾張圖片是難以在短時間之內讓學生理解和掌握的,如在講解扦插、嫁接、壓條、分株等育苗技術時,用Power Point製作課件時插入各種育苗技術的各個時期的不同形態,同時利用flash將其育苗過程製作成動畫插入課件中,使學生對該種植物的育苗過程有了非常直觀的認識,然後老師再進行詳細的講解,最後,我們從網上下載該種植物栽培和管理的相關錄像片進行進一步說明。

經過這一方法,同學們儘管沒有親臨現場,也對該種植物的各種知識有了深刻的理解。

2.便於植物的識別和區分。學習本課程首先要熟悉常見園林植物的種類和識別特徵,瞭解它們的生長習性和在園林景觀中的價值。我國幅員遼闊,地形複雜,各地氣候差異很大,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培育出豐富的觀賞植物,常見植物南北、東西差異較大,如果學生僅靠當地可見的園林植物進行識別宣講,那麼將不利於學生對整個學科的掌握。如學生在區分薔薇三姐妹(薔薇、玫瑰、月季)時,它們是薔薇科薔薇屬三個不同種的植物,其形態上相似之處頗多,不易分清,但只要把這些植物從不同角度特徵的圖片製作成Powerpoint,認真進行觀察對比,就能識別大量的植物及分清諸多易於混淆的種類。

3.緩解實習矛盾,提高教學效率。所謂教學效率是指單位時間內教學資訊的傳遞和學生掌握知識、開發智力的速度。人們對知識的掌握是透過多種感官感知資訊、接受資訊和加工處理而成的,多媒體技術大大延伸了人的感官,而且多媒體具有資訊量大、速度快的特點,豐富了課堂的教學內容,使教學效率明顯提高,彌補了傳統教學中教學學時不足的問題。傳統的黑板上寫字非常費時,且各種植物生長週期長,實習需要的時間長,也不可能把所有常見植物都實際從育苗到栽培管理都操作一遍,而透過多媒體Power Point、動畫的製作、網上VCD的放映,可以節省教師寫字、教學、實習時間,使學生短時間內掌握了大量植物的栽培管理技能,從而緩解了實習時間少的矛盾,提高教學效率[3]。

4.豐富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知識面。如各種園藝設施僅靠課本上的文字及少量圖形的描述,教師的口頭講解,不但費時,而且有時費很多口舌也不一定能講清,而這些內容透過幻燈投影及錄像等手段,可使學生比較直觀具體地看到這些內容,增加感性認識。各類專業書刊電視等媒體上有關的最新科技和研究成果,也能及時拿來用於教學,豐富教學內容。

5.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探索知識的內在動力。在植物栽培教學中,傳統的語言課堂教學資訊有限,許多知識無法在課堂上直接呈現給學生,學生只能從文字上理解、想象。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則實現了真實景觀在課堂教學上的再現,使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實感,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容易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依據生態習性分類園林植物”一節課時,先播放不同種類植物及其年生長週期與生命週期,可以讓學生看到色彩鮮豔的圖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按片中的順序依次向學生講解不同的花卉種類的特點;最後再借助多媒體技術把不同種類花卉放在一起比較。這樣,學生身在課堂就可以觀察到不同種類花卉的特點,體驗到壯美與秀麗、動與靜的結合,掌握不同種類花卉的區別。

三、 園藝植物栽培養護多媒體教學中的不足

1.幻燈片的切換不便於學生做筆記,且圖文分離不便於學生形成圖文結合的整體記憶效果。我們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主要是播放利用powerpoint製作的幻燈片,或是用flash軟件製作的動畫。在幻燈片的製作中,一張幻燈片的容量有限,一般都會把圖片和文字分開,給學生播放時,學生往往看到圖就看不到文字小結,要求學生做筆記的話就要在圖片和文字之間進行切換,這既不便於學生做筆記,又不便於學生進行圖文結合的記憶。

2.過多依賴於多媒體課件,會使教師學生之間失去互動性,難以發揮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用大量時間在播放課件上甚至手忙腳亂,指導性下降,學生大量時間在看,就像看電影一樣,動手、動口的時間少,學習能力得不到提升。

3.不易判斷重點和難點,音視頻、圖片、文字等花哨的形式會導致學生注意力的遷移,變得主次不清,沖淡教學主題,甚至喧賓奪主。

四、園藝植物栽培養護多媒體教學改進措施

1.注重多媒體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的共同應用。實踐證明,多媒體教學手段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教學方法,而要與傳統的教學手段有機結合,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效果。多媒體課不是“滿堂看”,在課堂上,除了播放、講解課件外,應開展師生雙向交流,解除灌輸式教育,引導學生培養創新思維。傳統的黑板上板書,邊畫邊講解,解讀出其中的創作想法與設計思路,使學生學到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領悟到了設計過程與方法[4]。

適時提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引導他們的興趣與熱情,表達出他們的想法,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生由灌輸式教學中的處於服從、接納的聽客,轉變成與老師積極互動的參與者,學習積極性、設計創新力提高了,課上也不疲勞打瞌睡。

2.提高多媒體課件質量。課件的製作體現了教學思路的設計,也體現了教學的要求和內容。可根據教學大綱、講授內容、多媒體講課與傳統講課的不同點,透過精心、認真的教學設計,製作出最適合園藝植物栽培養護學特點、圖文並茂的動畫多媒體課件,克服傳統教學中語言描述的不確定性、抽象性以及圖示的乏味和片面性,體現教學的靈活性、趣味性和直觀性。製作課件時,可根據傳統教學板書的先後順序、需要重點強調的內容、例證、結論等,利用“自訂動畫”把講授內容全部製作成可隨時調動的動畫課件,內容可添、可刪;再利用“超連結”等手段,把提綱永遠保留在講課的屏幕上,學生對講授的內容和重點就能一目瞭然。教師應針對學生水平與教學大綱要求,透過精心的策劃、創意、構思,結合各種表現方式,製作出通俗易懂、文字精煉、圖面簡潔的課件。展示的圖片不宜多,要少而精,具有典型性。課前要準備好模型、掛圖、碟片,尤其是記住碟片播放地段,以免耽誤課堂寶貴時間,分散學生注意力。

3.與傳統教學實驗、實習相結合。綜合性、實踐性是園林植物栽培養護的主要特點,學習時不能只看不做。植物栽培養護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潛力,因而更加重視實驗教學。在實驗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不是用來代替教師演示操作和學生實習,而是要發揮輔助實驗教學、指導實驗、規範操作的作用。所以在條件許可的前提下,實驗應儘量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觀察,以獲取第一手資料,享受第一感覺,加深對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5]。而對於一些條件限制,不能進行的或效果欠佳的實驗,才考慮用單純的多媒體教學彌補實際操作的不足。

筆者認爲,多媒體教學完成了許多人力所不能及的任務,但它仍處於教學中的輔助地位,不能代替教師的全部工作,教學過程的諸環節仍需教師來組織實施。因此,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加大情感投入,讓學生透過感受教師的聲音、表情和手勢接受其傳遞的資訊。我們要充分理解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輔相成的關係,做到有的放矢、揚長避短,不斷開發和提高課件的製作水平,使師生雙方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提高和改善園藝專業課程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輝,張祖成.中職園林規劃設計課程教學探討[J].職業教育,2009,(3).

[2]蔡軍,潘遠智,陳其兵,劉維東.園林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構想及課程設定[J].四川農業大學學報,2004,1.

[3]顧建中,李巧雲,等.“雙證融通、能力爲本”的高職園林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實踐[J].中國校外教,2008,8.

[4]孟瑾,王小德,馬進.21世紀農林院校園林專業課程體系構建與探索[J].中國林業教育,2007,(02).

[5]徐德蘭.園林專業教學實習的過程與方法[J].科技諮詢導報,2007,(29).

  淺析《園藝植物病理學》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論文

《園藝植物病理學》是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園藝專業和農業設施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也是諸多農業院校園藝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隨着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和市場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教學過程中的諸多問題日益突出,原有的一些教學模式已不適宜現在的教學過程,也不能滿足人才培養和社會崗位的要求,因此本文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實驗和實習的合理利用等方面對《園藝植物病理學》的教學改革進行了積極探索,並提出了具體實施的手段和措施,以期爲園藝專業植物病理學課程的教學提供參考,也爲在目前的教學環境中培養出具有專業知識的應用型人才提供支援。

一、適當調整課程內容,構建合理的課程框架

教學內容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保障,是教學質量的重要體現,而課程框架是宏觀把握課程的依據。課程的教授應既要全面兼顧課程內容,傳授課程基本知識和理論,又要結合學科發展動態和社會生產實際。因此,我們依據專業特點,結合當前廣東園藝植物種植和發展情況,以及目前在園藝產品生產中的社會焦點問題,構建了適合不同專業或方向的課程框架。

1.課堂教學避免重複,有選擇性地突出重點。在以前的教學過程中,植物病害病原部分佔了該課程一半以上的學時,然而這裏面涉及到的知識點如侵染性病原中的真菌、細菌、病毒等也是《微生物學》課程的知識點;非侵染性病害中涉及到的多種環境因素引起的病害,與《園藝植物栽培學》存在重疊。而在《園藝植物病理學》開課之前,學生已經系統地學習過《園藝植物栽培學》、《微生物學》等課程。因此,爲了將有限的課時利用最大化,每學期開課前我們會做好與相關課程老師的溝通,課堂上與學生及時交流,有選擇地調整課程內容,儘量避免課程內容的重複。此外,考慮到課程強調應用性和實踐性的特點,授課中着重強調病害的診斷和防治,重點突出不同類型病害症狀的區別,以及和防治聯繫密切的知識點,使得學生能夠區分不同類型病害,並掌握其防治方法。

2.根據專業特點,調整課程內容。我們的授課對象涉及到兩個專業和4個不同的方向。面對這樣的羣體,雖然授課的基本知識點是相同的,但如果選擇相同的授課內容,便不能體現出課程的特色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楊軍玉等也提出授課過程兼顧到不同專業。首先不同的專業或方向要選用不同的教材;此外,不同專業和方向,授課側重點有所不同,同時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病例進行分析,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積極性。

3.瞭解學科前沿和生產實際,及時更新教學內容,並注意新舊知識的更迭。植物病理學的發展非常迅速,教材的更新常常落後於科學研究的發展,需要授課教師將課程相關知識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實際生產中人們關注的熱點或焦點問題融入到教學中去,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要了解學科的發展,並且掌握生產實際問題,而不至與生產實際脫節。對於園藝的學生來講,他們對於抗病育種的關注度會更高一些,而在病原物的致病機制和植物抗病機制方面,近年來不斷取得新進展,因此在介紹這兩部分內容時,適當補充些新知識。而農藥殘留問題是現在關注的焦點,因此在講到防治的時候,強調各種防治措施的作用,尤其是化學防治的利與弊一定要講清楚,並且要跟園藝植物的無公害化栽培相結合,這可使學生所學知識貼近生活,提高對課程的興趣。

4.構建本地的園藝病害圖庫。病害的發生具有明顯的地域性,而多數教材的案例都是些普遍性的病害,如果將本地區的特色種植植物、周圍熟悉的植物發生的病害等匯入教學過程中,會增加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因此,建立一個豐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園藝植物病害圖片資料庫對於課堂教學和提高學生對病害的認知能力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多年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過程中,我們收集並拍攝了本地區的主要園藝作物,包含果樹、蔬菜、觀賞植物以及貯藏期果實的常見病害,製作成病害素材圖片庫,這爲進行選擇性教學和案例教學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二、適當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園藝植物病理學》是一門具有知識抽象性和應用性的綜合課程,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課堂需求,也不能很好地將學生注意力集中於課堂之上,因此教學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會增加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1.實施案例教學和互動教學。案例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而互動式教學是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老師是教學活動主體的局面,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使他們不再是一個單純的聽衆,而是一個實質的參與者。將兩者有機地結合,應用於課堂教學中,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授課過程中,對於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識點,課堂中設定啓發式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並鼓勵學生有疑問隨時提出,給與解答,甚至是討論。這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並且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此外,根據課程中的重點、難點以及專業的特點,設定不同主題案例,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以小組爲單位展開討論,然後製成PPT,走上講臺講解。在多年的探索過程中,學生對這種形式表現出極高的熱情和積極性。透過同學間的共同討論和相互啓迪,培養和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2.教學過程中,傳統手段與現代技術結合。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板書設計能直觀地顯現教學內容的脈絡,突出教學重點,而對於《園藝植物病理學》涉及到的抽象的概念或理論就很難直觀地表述清楚。爲了彌補這種缺陷,將圖片及影像資料製作成多媒體課件成爲目前學校教學的主要手段。多媒體授課方式的實施,不僅提高了教師的授課效率,也使教學更直觀、生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果和效率。然而,由於多媒體課件的資訊量過大,容易造成重點不突出,學生聽課時抓不到重點,注意力容易分散;另一方面,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時容易產生依賴性,而現成的課件也造就了學生的惰性。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實際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首先透過自制、網絡收集大量的圖片、視頻等課件素材,製作出一份優秀的多媒體課件,同時也結合板書,將綱領性和重點內容適當提及,連貫內容和強調重點。兩種教學手段交替運用讓學生能夠全面系統地瞭解知識,又能把握重點,而對於一些病原的微觀形態和病害發生過程也能進行直觀的觀察。

三、注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結合

1.重視實驗課程,做好實驗課程的考覈。實驗課是課程理論部分的驗證和延伸,也是充分鍛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重要保證。而在以往的實驗成績考覈中僅以實驗報告來評定,計入相應的理論課成績之中。這樣的考覈往往造成部分學生上課不重視實驗,不認真操作,只是應付完成實驗報告,大大降低了實驗課的效果。爲了充分利用好實驗課,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在目前教學大綱的調整下,實驗課獨立爲一門課程,獨立對學生的實驗操作和動手能力進行考覈。我們在每次上課前,會把歷年學生在該實驗中存在的問題或易犯的錯誤重點強調,並把實驗報告中體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給學生,另外增加期終考覈,實驗課成績結合平時實驗報告成績和期末考覈進行計算。雖然剛開始實施時,學生表示有一定的壓力,但經過幾個學期的實施,這種成績考覈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對實驗的重視和積極性,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協調其他課程,實施田間教學。《園藝植物病理學》是一門強調應用和實踐的課程,然而目前的課程設定中沒有教學實習。在此情況下,我們聯合其他課程的實驗和實習,充分利用學校周邊實習基地種植的植物,然後將學生帶到田間地頭,對病害症狀和危害進行現場教學,讓學生區分各種病徵和病狀,掌握病害診斷方法,並透過對某種病害的調查,使學生直觀地將理論知識和生產實踐聯繫在一起。這種方式更容易激發起學生對課程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也巧妙地解決了在教學中存在的授課學時與內容之間的衝突和矛盾,也使得各課程間的銜接和內容安排更趨合理。

四、結語

如何讓學生在比較少的學時內掌握植物病理學的基本知識,而在實踐中又具備一定的操作技能,適應專業要求,是目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儘管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要提高課堂授課質量仍需要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方面進行探索和改進。

  高職園藝技術專業建設探索與實踐

摘要:本文透過市場調研,確定了高職園藝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職業崗位和人才培養規格,提出了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爲目標,以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爲出發點,緊緊圍繞一個模式,打造兩支隊伍,構建三個體系,建設四類型基地,深化“五融合”特色的專業建設方案。

關鍵詞:園藝技術;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模式

一、園藝技術專業市場調研與分析

(一)園藝技術專業發展的產業背景

近20年來,浙江省的產業結構正處在不斷優化過程中,園藝行業在迅猛發展的同時,其內部結構也在發生着變化,從浙江省對園藝行業“發展精品園藝,完善流通渠道,提高產品價值”的'定位可以看出,行業內部已出現了“一、二、三產聯動”的新型格局,這些變化最顯著的後果是對從業人員的知識、技能以及職業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專業市場調研及其統計分析

根據學院統一部署,結合本專業建設實際,我院園藝技術教學團隊自2010年6月至11月進行了園藝技術專業市場調研和分析。調研分爲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自2010年6月至9月進行專業人才市場需求調研與分析,調研對象園藝企業、浙江省同類院校、政府有關管理部門、畢業生;第二階段自2010年9月至2010年11月進行職業行動領域調研與分析,調研對象爲園藝行業企業的繁育、生產技術員,流通領域的儲運、營銷技術員以及插花員。兩次調研走訪了多家園藝企業、政府管理部門以及往屆畢業生,並綜合調查、訪談和網絡資訊。共發出316份調查問卷,收到有效調查問卷285份。

1、浙江省園藝行業發展現狀及人才需求分析

園藝行業可分爲四大類產業,即園藝產品生產產業、園藝產品及資材流通產業、園藝產品“產、加、銷、研”綜合產業和園藝內涵提升產業,透過調查與分析,目前浙江省園藝產品生產產業以生產名貴花木產品爲主,其規模居於全國首位,對生產技術人員的需求量較大;園藝產品及資材流通產業市場繁榮,浙江省僅大規模花卉交易市場就有85個,並且市場運作日漸完善,急需大量高素質的營銷和儲運專業人才,農產品經紀人隊伍亟待發展和規範;園藝產品“產、加、銷、研”綜合產業主要是指各類專業合作社,全省已有農民專業合作社12,628家,主要以花木業合作社爲主,果蔬業合作社次之,對高素質的生產、銷售、管理人才需要量大;園藝內涵提升行業主要是指園林綠化企業、名勝風景區和休閒農莊。浙江省園林綠化公司規模龐大,僅具有一級資質的園林公司就有55家。浙江省是旅遊大省,名聲風景區衆多。近幾年來在浙江省大力推行休閒觀光農業政策的指引下,浙江省休閒農莊發展迅速,目前已有1600家之多,這三個產業對植物造景和園林區養護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需求量逐年加大。

2、浙江省園藝企業調研分析

本次調研共涉及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企業共計120家,其中民營企業佔54%、集體企業佔26%、國有企業佔13%、三資企業佔7%;註冊資本50萬元以下的佔30%、50-300萬元佔30%、300-1000萬佔25%、1000萬以上佔15%。

(1)主要就業單位和部門

透過調研園藝技術專業主要就業單位和部門表。

表1就業單位和部門統計表

就業單位就業部門

園藝種苗生產企業生產部及其它生產作業部門

園藝產品生產企業生產部及其它生產作業部門、銷售部

園藝產品及資材流通企業銷售部、倉儲部

園林綠化企業養護部

景區管理部門養護部

休閒農莊生產部、管理部

(2)職業崗位及職業能力分析

①畢業生初始就業主要集中在一線生產技術人員和業務員,其需求比例分別爲45%和40%;調研企業中對繁育生產技術員有需求的爲74%,其次是產品營銷員爲70%,養護管理員爲50%。

②調查顯示,幾乎100%的企業都要求高職畢業生具有較強的綜合職業能力和較高的職業素養。對於專業能力方面,尤其強調園藝作物生產、病蟲害防治和園藝產品營銷能力,其比例分別爲87%、90%和89%。

(3)對職業資格證書的需求分析

調查顯示,有85%的企業需要的職業資格證書爲營銷員和花卉園藝工,其次爲花卉育苗工、插花員和綠化工。

3、畢業生就業崗位及穩定度調研分析

本次調研共發放畢業生現狀調查問卷200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180份,被調查人員均爲工作3年以上的畢業生。

(1)畢業生就業崗位分析

調研顯示,有23%學生在園林綠化部門工作,21%的學生在園藝產品營銷部門工作,19%的學生在園藝產品繁育和生產部門工作。畢業學生對目前工作很滿意的爲23%,滿意的爲35%。

(2)就業穩定程度分析

調研顯示,有81%學生畢業後後一直在園藝行業工作。

(三)結論

1、浙江省園藝產業發展前景良好,將對高職類專業人才構成旺盛需求,園藝專業針對本省區域經濟發展對高職層次的人才需求缺口較大,我院園藝專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2、農產品經紀人和植物造景師兩崗位高素質人才需求相對缺乏,但農產品經紀人從業條件是對該行業有相當的瞭解和一定數量的客戶羣;植物造景師需有若干年園林綠化工作經驗,並且需掌握大量當地植物造景所需材料的生長習性和當地人文特點,因此這兩個崗位不能做爲學生初次就業崗位,可做爲園藝技術專業的拓展崗位。

3、企業對於職業資格證書具有一定的要求,需要的主要證書爲營銷員、花卉園藝工和花卉育苗工。

4、學生就業後的主要工作崗位是園藝產品繁育和生產管理崗位、園藝產品儲運和營銷崗位和園林綠化與養護崗位,各崗位對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要求均高於對專業能力的要求。另外學生在園藝行業工作的穩定度和滿意度比較高。

二、高職園藝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就業崗位羣

(一)人才培養目標

1、專業定位:中、高檔園藝產品生產與管理

2、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面向現代園藝產業生產與管理第一線,培養掌握園藝作物栽培與管理基本理論,具備園藝作物繁育、生產、儲運、營銷等職業技能,適應現代園藝產業發展需要,具有國際視野,符合現代園藝專業技術與管理領域任職要求,能夠服務於園藝產業生產與管理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專業人才。

(二)就業崗位羣

本專業面向的專業就業崗位(羣)爲在各類種苗公司、園藝公司、園藝研究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以及基層園藝管理部門中,從事園藝產品繁育、生產、儲運保鮮、產品流通管理以及花藝佈置的相關職業崗位。就業人員應具有相關職業崗位的中、進階職業資格證書。專業就業崗位及職業資格證書頒證情況見表2。

表2:專業就業崗位及職業資格證書頒證情況表

序號就業崗位職業資格證書頒證單位等級

1園藝產品繁育育苗工、組培工農業部進階

2園藝產品生產花卉園藝工、果樹園藝工、蔬菜園藝工農業部進階

3園藝產品儲運保鮮園藝儲運工

營銷員

插花員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中、進階

園藝產品流通及管理

4園藝產品藝術創作(拓展崗位)花藝師、植物造景師、綠化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農業部中、進階

(三)畢業規格

1、相關知識

具備專業必備的基礎文化知識和科學鍛鍊身體的知識;一定程度的外語、寫作和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知識;適應工作需要的植物和土壤肥料的基礎知識;園藝作物繁育、生產、儲運、營銷等基礎理論知識。

2、職業能力

具備制定生產計劃的能力;具備人際交往和組織協調能力;能指導和管理園藝作物種子和種苗生產;能指導和管理園藝產品生產;可以進行園藝產品的保鮮、倉儲、包裝和營銷管理;能夠根據客戶需求設計和製作花藝作品。

3、職業素質

能正確看待人生和社會,心理素質好,身體健康;熱愛“三農”,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拓展能力強,具有建設新型農業的信心;專研能力強,具有應用農業生產新技術和新型農機具的能力;法制觀念強,具有依法進行農業安全生產的意識。

三、高職園藝技術專業建設探索與實踐

(一)人才培養模式的確定

園藝技術專業是農業技術類專業,根據園藝作物的生長與管理具有較強季節性的特點,結合浙江省園藝產業發展現狀與規劃、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情況、我院實際辦學條件和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我院與企業共同確定了面向產業、依託行業,“忙入、閒出”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二)課程體系的構建

根據高職園藝技術專業畢業生就業崗位羣所需相關知識、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以及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在第二階段行動領域調研分析的基礎上,按照“六性”的原則完成由行動領域向學習領域的轉化,同時按照“四融合”的原則構建了職業技術課程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

(三)專業建設方案

專業建設的基本任務是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爲目標,以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爲出發點,緊緊圍繞一個模式,打造兩支隊伍,構建三個體系,建設四類型基地,深化“五融合”特色。

1、一個模式

就是園藝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即面向產業、依託行業,“忙入、閒出”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1)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緊密結合現代園藝產業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專業定位與專業培養目標界定,職業行動領域分析以及課程體系構建方面與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現狀高度融合,立足浙江,面向全國培養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理論和現代園藝職業技能並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進階技能型專業人才。

(2)依託行業,整合和充分利用優勢教學資源爲人才培養服務。與浙江省尤其是杭州市園藝行業內各類企業、研究所以及相關管理部門全面合作,在學習領域課程設計等方面充分體現行業特點,把握行業發展的動向,站在行業發展的前沿。探討與同類院校就校際合作的方式和執行機制,充分利用優勢教育資源。

(3)與各類園藝企業進行共同培養專業人才,共同建設實訓基地,共同開發實訓項目,共同進行課程建設,共同促進學生就業。企業專家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實現校企雙方在合作中互惠、互利、共贏。

(4)根據園藝產業季節性的特點和要求,教學組織實行“忙入、閒出”,種植類課程安排在生產項目比較集中的學期,農忙時學生深入到生產第一線,以生產性實訓和頂崗實習爲主,校企雙方互派教師進行教學和教學管理;農閒時學生以校內試驗、基本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技能的訓練爲主,課程的教學過程實行柔性管理。

2、打造兩支隊伍

具體的講就是校內專任教師隊伍和校外兼職教師隊伍的建設。總體目標是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教育觀念新、改革意識強、具有較高教學水平和較強實踐能力、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

我院根據園藝技術專業師資隊伍的現狀,專任教師隊伍建設一方面在進修、引進、外聘等多種措施並行,大力提高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和學歷層次的同時,透過支援教師參與產學研結合、專業實踐能力培訓和到企業一線掛職鍛鍊等措施,提高現有教師隊伍的“雙師”素質;另一方面非常重視從企事業單位引進既有工作實踐經驗、又有較紮實理論基礎的進階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充實教師隊伍。學校在職務晉升和提高工資待遇方面,對具有“雙師”素質的教師予以了大力傾斜。

聘任兼職教師是改善學校師資結構、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有效途徑,我院結合浙江省園藝產業和行業實際,從園藝企業和園藝行業技術培訓和指導部門聘請有較強實踐能力或較高教學水平的校外專家、進階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來獨立承擔某一門專業課教學或實踐教學任務。

3、構建三個體系

即基於崗位任職條件需求構建的“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職業技術課程體系、“三階段遞進式”的職業能力培養的體系和“五事”的素質教育體系。

(1)“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職業技術課程體系

本專業的職業行動領域面向中、高檔園藝產品生產與管理的相關職業崗位。在分析典型產品與服務工作過程以及具體工作任務的基礎上,按照“過程完整、目標統一”的原則歸納出15項典型工作任務,並按照“教學實施的可行性、行動內容的多維性、工作過程的典型性、知識與能力的關聯性”原則,構建學習領域課程。職業行動領域與學習領域課程轉換見表3。

表3職業行動領域與學習領域轉換表

職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學習領域課程

崗位1:園藝良種繁育

1.生產優良種子種子與種苗生產技術

2.生產優良種苗

3.生產組織培養苗(無病毒苗)植物組織培養技術

崗位2:園藝產品生產

4.露地生產花卉花卉生產技術

5.保護地生產花卉

6.露地生產果蔬果蔬無公害生產技術

7.保護地生產果蔬

8.防治園藝病蟲害園藝植物病蟲害防治技術

9.建造與使用現代園藝設施現代園藝設施應用技術

崗位3:園藝產品營銷

10.園藝產品儲運園藝產品儲運技術

11.園藝產品營銷園藝產品營銷技術

12.花藝佈置花藝技術

崗位4:園林綠化與養護

13.園林綠化施工管理園林綠化施工與養護技術

14.園林綠地養護管理

15.植物造景觀賞植物識別與應用技術

(2)“三階段遞進式”的職業能力培養體系

第一階段以專業核心課程“工作過程導向”內容體系實施爲載體,結合校內外實訓基地生產項目,培養學生生產和管理的單項職業能力;第二階段透過直接參與校內外實訓基地生產項目的生產實踐,培養學生生產和管理綜合職業能力;第三階段透過頂崗實訓,培養學生的工作能力。學生的能力培養經歷三個階段,培養目標層層提升,從單項生產和管理能力提升爲綜合生產和管理能力最後上升爲工作的能力,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養貫穿於整個培養過程的始終。

(3)“三條線”並進的素質教育體系

素質是知識和能力的內化,包括基本素質、專業素質和創新素質。基本素質是指職業勞動者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同時具有很強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專業素質包括愛崗敬業、學習能力、質量意識、團隊合作意識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創新素質是指開拓進取的意識、敢於接受職業挑戰的競爭意識等。高職畢業生強調能力培養,“高素質”也同等重要,我們透過構建“三條線”並進的體系,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素質。

第一條線是以專業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作爲主渠道,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創新素質;第二條線是結構合理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第三條線是學生管理工作系統全方位開展課外活動和“萬向文化”的五事(樂做事、能幹事、會說事、善共事、可成事)教育,全面提升學生職業綜合素質。

4、建設四個類型實訓基地

四個類型實訓基地爲:引企入校共建高度融合型校內實訓基地、單一型校外實訓基地、緊密型校外實訓基地和服務於“訂單式”培養的校外融合性實訓基地。

(1)引起入校共建高度融合性校內實訓基地

依託該實訓基地,以真實工作任務爲載體實施工作過程導向教學模式,同時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法,使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得到有效培養和提高,學生透過以員工參與企業的實際生產,進而培養了學生的工作能力。目前我院已與浙江德清新天地花卉園藝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校內園藝實訓基地,透過幾年的合作,結合公司實際生產經營項目校企合作開發了4門專業核心課程,並且企業爲學生提供了許多就業崗位。

(2)單一型校外實訓基地

可滿足某一門或幾門專業課單項實訓項目的需要,爲培養學生的單項職業能力服務。

(3)緊密型校外實訓基

地可滿足該專業綜合實訓項目實施的需要,透過實訓項目的實施,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工作能力得到有效訓練和培養的同時,學生以員工深翻參與企業的實際生產,瞭解企業文化、感受企業氛圍、領會企業精神、對本行業的發展趨勢也有了一定的認識,爲下一步的頂崗實習以及就業奠定了基礎。

(4)服務於“訂單式”培養的校外融合性實訓基地

該基地主要培養學生的崗位工作能力。按照合作單位工作崗位任職條件的需要,由校企雙方合作開發課程、依託企業實踐條件共同組織實施教學、按照崗位任職條件的要求共同考覈學生,學生在職業能力和工作能力方面都得到了定向培養,成爲企業合格的員工。我院已與西湖國際高爾夫鄉村俱樂部簽訂了“訂單式”培養的合作協議,經過幾年的運作,較好的解決了企業人才短缺的問題,也爲學生提供了很多如意的工作崗位。

5、深化“五融合“特色

經過4年的研究與實踐,我院園藝技術專業已基本形成了以下“五融合“特色:

(1)生產與教學相融合

依託校內融合性實訓基地和校外緊密型實訓基地,在教學組織過程中把企業生產流程、企業生產組織管理、生產技術和企業文化融入到教學組織與管理中來,以企業的實際生產爲載體實施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模式,學生在真實的生產環境中“做中學”,教師在真是的生產環境中“做中教”,實現了“教、學、做”合一、生產和教學的高度融合。

(2)教學活動與農時季節相融合

園藝作物的良種繁育和產品生產具有很強的季節性,繁育和生產類課程的安排與教學組織與生產季節相適應。根據工學結合的要求,按照園藝作物生長髮育規律分爲“農閒”和“農忙”兩個階段,在教學組織中分爲大小學期,農忙時對應大學期,主要安排理實一體化課程學習和頂崗實習;農閒時對應小學期,主要安排通識課、職業基礎課學習以及校內試驗和單項技術的訓練。

(3)教學內容與生產項目相融合

園藝產品種類繁多,在選取教學內容時,根據當地園藝產品生產實際和市場需求情況,及時調整了種子與種苗生產和園藝產品生產類課程的教學內容,使其與服務區域內行業企業生產的種類和品種相一致,同時與科研院所合作適當選擇具有前瞻性的種類和品種作爲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具有適應性、科學性、適用性和先進性。

(4)專業能力與職業素質培養相融合

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骨幹課程完全採用“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模式和“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在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的同時有效促進了專業素質和創新素質的形成。

(5)教師與企業技術員相融合

在生產與教學相融合的情況下,透過校企深度合作,在實施“工作過程導向”教學模式和“行動導向”教學法過程中,教師的身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由先生轉變成師傅、由教師轉變爲企業生產的技術員和管理者,同時企業的技術員在校企合作共同培養人才的過程中其工作性質也發生了變化,由單純企業的技術員轉變爲教學的組織和管理者。教師與生產技術員的相互融合爲實現園藝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提供了保證。

參考文獻:

[1]溫希東.關於高職教育“工學結合”的幾點思考[J].高教探索,2008(6).

[2]姜大源.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羅勇.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8)

  農業植物病理學教學改革的探索論文

關鍵詞:農業植物病 理學教學 改豐教學質量

摘要:爲了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結合洛陽市的地域特點,時農業植物病理學的授課順序、教學方法、實臉實習和考覈方式等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經過幾年的嘗試表明,這些改革時培養學生興趣和動手能力以及提高教學質童起到了明顯的作用。

農業植物病理學是針對植物保護專業開設的的一門應用性專業課,主要講授農作物病害的發生與危害、症狀、病原、發病規律與綜合防治技術。傳統的教學方法中每一種病害都是按照教材上的順序介紹,內容多而瑣碎,學生學習起來感覺很枯燥;實驗教學以掛圖、盒裝標本和病原菌玻片爲材料,不能生動的展現病害在田間的症狀特點及病原菌的形態特徵;課程實習時間固定,作物相對單一,一些作物的病害標本不能採集到。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從教學、實驗和實習三個方面,對農業植物病理學教學進行改革,經過幾年的實踐,在培養學生興趣和增強學生動手能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提高了教學的質量。

1教學改革

1.1門結合農時調整授課順序

農業植物病理學教材前兩章是水稻和小麥病害,該課程九月份開始上課時,田間沒有種植水稻和小麥,而種植的是玉米、高粱、甘薯、棉花、芝麻等作物,所以在授課時將這些作物的病害安排在前面。待十一月以後,田間長出小麥,再講授小麥病害,這樣結合實驗和實踐課,帶領學生到農田隨時可以將觀察到的病害與課堂教學對應聯繫在一起,及時鞏固了理論知識,提高了教學效果。

1.2增加特色教學內容

我校位於九朝古都洛陽,洛陽牡丹聞名天下,而一些牡丹病害危害十分嚴重,如:牡丹紅斑病、炭疽病、灰黴病等,在一定程度上對地方經濟造成潛在的威脅,對牡丹病害知識的學習非常必要,所以在教學內容上我們結合地方特色增加了牡丹病害。

1.3改進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將每一種病害都詳細的講解,這種方式不利於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我們在授課時一種作物挑選一到兩種重要病害作爲重點講授內容,其餘的病害安排學生自學而後挑選一到兩種病害由學生自己製作PPT課件講解,最後由學生提問、教師總結補充。透過自學,學生從一個病害的重點剖析到舉一反三的學習其他病害,從一種病原所引起病害的症狀特點到學習此類病害的發生發展規律,學生學會了如何查閱文獻、歸納總結和製作PPT課件。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又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

2實驗改革

2.1利用多媒體課件

掛圖和盒裝標本是實驗課上的常規用具,但是在真實性上效果稍差。多媒體課件可以將病害在田間不同時期不同發病部位的症狀和病原菌的形態照片生動地展現給學生,其直觀性可以與常規用具的典型性互爲補充,另外有一些採集不到的病害標本,我們透過網絡查找到這些病害標本圖片,並結合實踐中拍攝的病害照片,製成多媒體課件,補充和豐富實驗教學內容,使學生能更直觀地瞭解所學內容,提高了實驗課的教學效果,加深了學生對病害的認識與理解。

2.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除了印證性的實驗讓學生看一些照片和病原菌玻片外,還增加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的比例。培養學生自己設計方案,從病害標本採集到標本製作,從培養基配製、消毒和滅菌,到病原物的分離、培養和鑑定,全面學習植病研究的基礎綜合實驗技能,注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3實習改革

《農業植物病理學》按照教學計劃在課程結束後將實習時間固定在一週內進行,這樣錯過了一些作物的生長季節。我們採用分散實習的辦法,將實習分開進行,例如9月初,田間種植有玉米、棉花、芝麻、甘薯、瓜類等時,利用3天時間認識和了解這些作物病害,並採集和製作病害標本,待7月初,田間種植有小麥、蔬菜等時,再對這些作物的病害標本進行採集和製作。這樣的教學實習,即保證了病害標本採集的豐富性,又使學生們掌握了當地主要作物病害的種類、症狀特點和發生規律,爲以後病害防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4考覈

考覈的方式對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調動具有重要作用。《農業植物病理學》的課程考覈成績不單單取決於期末的考試成績,我們還綜合了實驗成績、平時成績和課程論文成績。這樣既考覈了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情況,又考覈了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等,有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農業植物病理學》實習考覈,將病害標本採集的數量和質量、鑑定病害標本的名稱和實習總結成績,幾項成績綜合得出實習成績。這樣既能檢驗出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作物病害症狀特點,又減少了一些對實習不重視,認爲只要交上實習總結就能取得實習成績學生數量,大大提高了學生實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透過教學改革,激發了學生對《農業植物病理學》課程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對基本概念和理論知識掌握的更加牢固,透過實驗和實習的改革,學生提高了動手能力,在實踐中驗證了所學的理論知識,爲他們理解和掌握病害研究方法以及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策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爲今後從事植保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