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的實踐與思考研究

學問君 人氣:2W

隨着技術的法制,資訊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作用已顯得越來越重要,那麼,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的實踐與思考是?

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的實踐與思考研究

【摘要】資訊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教學的網絡化已經成爲現代教育的一大特徵。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作爲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具備了許多傳統教育環境不可比擬的優勢,更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得以充分展示。

【關鍵詞】 網絡環境 自主學習 自主探索

隨着資訊技術的飛速發展,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資訊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作用已顯得越來越重要,學習者的學習需要和學習心理也隨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就要求作爲基礎教育階段的小學教育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從培養知識型的人才向培養能力型的人才轉變。因而學校教育的趨勢也應當由教師主導學生學習的過程轉變成爲由學生主導學習的過程,多留給學生更多自主發展的時間和空間,幫助學生完成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軌。因此,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也就應運而生,以“學”爲中心成爲網絡環境下全新的學習模式,成爲資訊化社會終身學習的必然需要。網絡環境下的教師角色也應由原來的知識傳授者變爲學生的學習指導者、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應具備現代化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思想和方法,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手段來優化教學過程。

一、網絡環境下基於遊戲的自主學習

由於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心理特點,使得他們對遊戲有着特別的興趣和愛好,同時,遊戲中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境則更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在遊戲環境中,他們能夠快樂地進行學習而不至於產生厭學情緒。同時它還能提供圖、文、聲、像並茂的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更有利於情景創設和大量知識的獲取和生成,爲營造小學生快樂的學習環境提供了理想的條件。例如,在小學一年級數學《有趣的拼搭》一課中,考慮到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年齡特點,我們在課件中要做好拼圖遊戲發佈在網上,讓學生從形象直觀的場景中透過操作、討論、交流、等活動學習各種圖形的內容,並透過形象生動的交互遊戲,鞏固本單元的知識和技能。學生在網絡上熱切地、興奮地、主動地探索,同學間也因爲各自完成的進度不同展開了爭先恐後的相互幫助,人人都在歡樂的遊戲中掌握了知識,訓練了技能,瞭解了方法,培養了情感,課堂教學生動活潑,情趣盎然。

二、網絡環境下基於任務的自主學習

任務驅動是在網絡環境下,給學生提出學習任務,讓學生透過網上搜尋、篩選、分析、整理等方式完成具體的任務。 網絡中有着浩如煙海的資訊,在網上能搜尋到相關的資訊資料可能會多達數百上千條,內容是豐富多彩的,這是教參所望塵莫及的。教師的角色將轉變爲指導學生篩選資訊、獲取資訊的引導者。所以,教師應充分利用網絡技術開展教學,衝破課本的束縛,給學生廣闊的學習空間,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可以將學習的內容分解成若干小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透過搜尋引擎或相關的網站全方位、多角度地找出答案,完成任務。例如,在小學社會第二冊《生活與工業》一課的教學中,我給學生設計了一個具體可操作的任務,要求學生利用word或wps編輯一份保護地球的科普小報。但是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瞭解甚少,這就激發了學生利用網絡資源主動地去尋找資料,自主探究。學生透過互聯網搜尋到地球如何遭到人類的破壞,水資源的匱乏,耕地的減少退化,動物的滅絕,氣候的變化,環境的污染等等,透過搜尋到的這些材料來完成一定的任務,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同時,成功的資訊反饋也賦予了學生充分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它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促進學生關於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