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資訊網絡環境下外語教學實踐研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1.76W

現代資訊技術的高速發展使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它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工作和交流方式,還以其靈活性、便捷性和有效性影響着教育的質量。使當今時代教育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所以現階段我國教育實現快速發展的目標是以網絡資訊技術推動教育現代化。高等院校外語課程教學要求多元化、多樣性,而資訊網絡技術的功能就爲其提供了技術保證,爲優化課程教學提供了無限可能。但是在十多年的計算機與外語教學有機整合實踐的過程後,如今的基於計算機網絡的外語課程教學依然有着一些失衡的現象,本文中,筆者將闡述根據自身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並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資訊網絡環境下外語教學實踐研究論文

一、資訊技術與課程整合中的問題

針對黑龍江科技大學網絡環境下的外語課程教學的實際,透過課堂實際教學,課後訪談學生及老師之間的交流,重點從學生、教師及環境三個方面總結整合中出現的問題。首先,在資訊網絡環境下的外語教學中,學生爲學習的主體,所以瞭解學生的學習想法、學習方式、學習效果的狀況是重中之重。筆者在對學生的實際教學中調查發現,學生認爲在網絡上學習英語耗時耗力,對學院安排的網絡課自主學習部分,很多同學表示只是爲了完成任務,對自己的學習沒有太大的幫助,這說明,學生的學習觀念比較傳統,對網絡自主學習沒有找到其樂趣,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其次,教師是資訊網絡和學生中的橋樑,那麼教師的資訊素養、教學方式及技術培訓則是整合成功的基礎。在與教師的相互溝通中發現,有一部分教師自身的網絡資訊技術不過硬,在使用網絡學習系統上出現了不懂技術的問題,導致不能或者延遲佈置學習任務,不能或延遲溝通批改學生完成的網絡學習任務。所以筆者認爲,教師的網絡技術培訓應該是教師課堂教學培訓的一個重點。另外,對於PPT的過度依賴,也是教師網絡資訊利用低的一個原因,在學院教研室組織的集體備課中,全體教師共同努力的結果就是有了完善的PPT課堂教授資源,所以很少有教師再次利用網絡來填補課堂教學內容。再者,學生的網絡自主學習,沒有得到足夠教師的監督過程,教師在佈置了網絡學習任務之後,只是在期中和期末進行檢查,平時很少過問,這點使部分學生產生了懈怠的心理導致學習效果不好。再次,學校的`網絡環境,包括硬件環境的技術支援,軟件環境的各種學習程序的購進及執行狀態,則是資訊技術與外語教學結合的堅強後盾。在對學生的調查中發現,不僅我校,全省很多高校中網絡硬件條件稍差,學生反映網速慢,經常斷網,有時候想在網絡上進行外語學習,卻因爲網絡的原因打消了積極性。在師生互動的課堂上,我校及很多院校還未能實現聯網教學,多媒體的條件還有待改善。對於各種紛繁複雜的軟件學習課程,雖然學校是優中選優,但是由於網絡學習軟件開發的大環境的不足,也很難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

二、優化資訊網絡技術與外語教學的整合

所謂網絡資訊技術與外語課程的整合,是指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將網絡資訊技術與外語教學科學有效地結合起來,實現學生能成爲學習的主體的教與學方式,同時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與老師的互動性及教學的多元性,進而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有三條基本原則:首先,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地建構知識的過程。其次,學習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構對事物的理解。第三,學習應該是一個交流合作的互動過程。根據這個理論,且從教學實踐出發,可以對之前提出的幾個失衡現象提出一些解決方法。

(一)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網絡學習是以學生爲主體的自主學習方式,並且提倡“主導式自主學習“模式,它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需要總體教學目標的宏觀調控以及教師的科學指導,是國家教育政策、教師的指導干預和學生的自主性三方面的有機結合。學生根據學習內容的特點、個人愛好、個人能力展開學習,採取不同的學習策略,更好地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不應該千篇一律,讓所有的學生完成同樣的網絡學習內容。協作性是建構主義進行教學設計的一條基本原則。而網絡環境下的師生學習更應該強調協作性原則。沒有教師這個重要生態因子的適時監控與指導,學生僅憑自己的努力無法成爲高效的、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知識建構者。

(二)改革教學方式,促進教師個體發展

大學外語教學的課堂融入了資訊網絡技術後,傳統的教學模式將要被打破,教師不能像以往的教學中過度地依賴課本或者是PPT。根據何克抗教授的定義,“資訊技術與外語課程的深度融合”是指資訊技術全方位、多層次地融合於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並營造一種生態化大學英語教學環境,在這種環境中,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地位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體現,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變革以教師爲中心的傳統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結構,培養真正具有批判性思維、創新精神與應用能力的外語人才。在資訊網絡環境下,教師完全可以做到因材施教,黑龍江科技大學的外語教學一直採用的是分層次教學,那麼對於網絡教學來說,這種方法也可以實現。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個體性。師生還可以在開放、虛擬、仿真的網絡化大學英語課堂中,以各種互攝交流方式和手段(包括小組互動、聊天室、在線會議、BBS、e-mail等各種互動形式),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功能。另外,教師的培訓及發展也是優化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核心。學校應多提供教師進修學習的機會,或者組織教師集體學習多媒體網絡課程,使教師培訓與大學英語的改革實現同步發展,勝任在網絡環境下的教學任務。

(三)硬件、軟件網絡環境的建設

網絡資訊環境的硬件建設,首先應該讓師生參與其中,並起到決策作用。因爲師生是使用者,而設備處、教務處及網絡中心應該調研,協調建設其中,爲師生使用系統提供支援。其次,改良校園網絡,優化網絡資源。學校應該建立更多的電子閱覽室及網絡化教室,來滿足日益增長的師生需求。再者,學校應儘可能地實現外語學習資源共享,爲教師錄製微課,讓學生在課餘時間可以選擇性地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黑龍江科技大學購進了一些非常不錯的網絡自主學習系統,這些包括寫作、閱讀、口語等,筆者認爲在提倡個性化、多元化的網絡課程學習的前提下,可以在網絡學習課程中加入專業用途英語,使英語與學生所學專業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另外,學校應在優化網絡學習資源的前提下,儘可能地豐富總結性評價過程。現今教師只是在期末對學生的網絡學習進行評分總結,就出現了學生在期末前期集中學習,由於學習的內容一樣,很多學生不能按時完成任務,就採取了抄襲等方式,沒有達到預期的學習目的。大學英語課堂網絡環境建設是網絡資訊技術與外語教學整合的保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外語教學改革是一頂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外語教學環境中的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學管理等諸多因素,不可能一蹴而就。把網絡資訊技術作爲學生的認知工具整合到外語課程中,推動外語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需要我們所有外語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