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初中生物課堂情境教學問題及對策論文

學問君 人氣:1.1W

摘要:在教學改革的背景下,文章立足於提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增強學生整體生物素養,分析了目前初中生物課堂情境教學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結合生物課堂教學經驗,具體探討了初中生物課堂情境教學的優化路徑。

初中生物課堂情境教學問題及對策論文

關鍵詞:初中生物;情境教學;問題

隨着生物科學的發展,生物科學在社會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改革成爲初中生物教學的重點內容。情境教學能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生物課堂積極開展情境教學。但由於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初中生物課堂情境教學仍存在許多不足,需要我們積極探索科學的解決策略。研究初中生物課堂情境教學問題不僅有利於提高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質量,且對教學改革有着深刻的現實意義。

一、初中生物課堂情境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對情境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隨着新課程改革的發展,情境教學作爲新興的教學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受到了教育界的肯定。大多數初中生物教師能正確認識情景教學的重要性,並在課堂上積極開展情境教學。然而,部分初中生物教師仍固守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對情境教學持懷疑態度,認爲在課堂上開展情境教學是在浪費時間,忽視了情境教學對課堂教學的積極作用。這是因爲初中生物教師習慣於扮演課堂主導者的角色,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情境教學缺乏重視。

(二)教師對情境教學缺乏深入研究

多數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被動地接受情境教學,而缺乏對情境教學的深入研究。很多初中生物教師只是根據自己對情境教學概念的理解開展生物課堂教學,注重情境教學的淺層操作,忽視了情境教學中生物學科教學的影響因素、特點、原則等。由於教師對情境教學缺乏深入瞭解,導致教師在創設情境時脫離現實生活,情境教學效果不明顯。

(三)情景教學的實施手段單一

在初中生物課堂情境教學中,多數生物教師喜歡在匯入環節運用情境教學,而在實驗課程中缺乏對情境教學手法的使用。且多數生物教師認爲,情境教學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集中精力完成課堂學習,忽視了情境教學在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促進學生知識遷移等方面的作用。這就導致生物教師在開展情境教學的過程中,只要求學生對情境進行簡單模仿,忽視了情境的創設,情境教學實施手段單一。

二、初中生物課堂情境教學的策略

(一)採用問題式情境教學法

問題式情境教學有利於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首先,教師可利用現實生活中的生物現象和生物知識創設問題情境,從生活實際入手,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科學的興趣;其次,生物教師還可利用生物實驗材料來創設問題情境,加強學生對生物問題的重視,引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善於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最後,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特徵設計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思考,使學生帶着問題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採取多樣化的情境教學方式

多樣化教學方式的使用不僅有助於展現教學內容,也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首先,生物教師應積極開展多媒體情境教學,運用多媒體技術爲學生創設真實的情境,再現生活中難以被發現的生物場景,將抽象的生物知識轉化爲直觀的圖片、視頻,增強生物知識的直觀性,提高生物知識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生物教師應積極實施形象情境教學,根據生物現象的具體形象創設情境,加強生活中的生物現象與生物知識之間的聯繫,增強教學的立體性。如在講到大猩猩時,教師可組織學生蒐集大猩猩的相關資料,讓學生憑藉資料,再加上自己的想象,親自動手將課堂簡單佈置成大猩猩所生活的森林場景,使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加深對大猩猩這一物種的認識,提升生物情境課堂教學效果。

(三)注重對情境教學的設計

真實性較強的情境教學能爲學生提供真實的情境,給予學生直觀的場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深入瞭解真實事物,加深對生物知識的認知。教師應在生物課堂上設定趣味故事、趣味遊戲等情境,增強生物課堂的吸引力,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進而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結語

在新課程改革的驅動下,雖然初中生物課堂情境教學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受傳統生物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爲此,我們只有在積極響應並繼續深化新課程改革強調的理念的基礎上,大力開展生物情境教學,透過對其教學現狀進行研究,不斷探究其解決之道,爲我國初中生物情境教學模式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田紅雲.體驗式教學的認識論基礎及應用探析[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0,14(6):80-82.

[2]徐先榮,付迎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教育意義[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