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論文

學問君 人氣:2.31W

摘要:初中生物教學作爲我國青少年基礎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一直都初中教育當中的重點之一, 然而我們卻不得不承認, 在過去傳統的初中生物教學當中, 因爲一些問題的存在, 使得初中生物教學的效率一直得不到保證, 如果不能將這些問題解決掉, 對學生的影響也不僅僅侷限於初中生物的學習方面。

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論文

關鍵詞:初中生物; 初中生物教學; 問題與解決對策;

一、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教學理念過於落後

在傳統的初中生物教學當中, 無論是學校還是授課老師, 教學理念還停留在爲了考試而進行教學, 所追求的依然是讓學生將知識記住, 所以在教學時充分的體現出了“教”的點, 卻忽略了“學”的點, 基於這種教學理念, 授課老師們在進行教學活動時, 所應用的也大多都是“填鴨式”的教學方法, 畢竟相對於其他教學方法來說, “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無疑是最簡單也極爲適合應試教育的教學方法, 在保證了學生能夠在考試中取得較好成績的同時, 又極大程度上減少了授課老師的工作量, 說是應試教育下授課老師的法寶也不爲過。

2. 授課老師過於主導課堂

在傳統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當中, 我們時常會發現, 授課老師完全是課堂的主導者, 在課堂中總是以老師爲中心, 卻忽略了學生實際上才應該是教學中的重點, 缺乏必要的溝通。課堂教學呈現出的往往是老師在講臺上口若懸河、侃侃而談, 而學生們在做的就是埋頭認真聽講和記筆記, 很多時候聽的'似懂非懂卻什麼都做不了, 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 學到的知識就好像是八股文一樣, 並不能被學生應用到日常生活當中去。

3. 師生關係階級性太強

在日常的學校生活當中, 我們時常會發現老師在與學生相處時, 往往態度過於嚴肅, 很多老師都抱着“嚴師出高徒”的心態去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和教學, 甚至有一部分老師認爲不苟言笑才能彰顯出老師的“氣質”, 才能顯出“爲人師表”的一面, 然而他們卻忽略了這種過於嚴肅的對待方式, 是非常容易讓學生產生心理上的壓力的, 很多學生都會因爲老師過於嚴肅而不得不將老師“妖魔化”, 在這份“妖魔化”之上因爲畏懼, 或者是“被迫”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 或者是逃避、放棄學習, 無論從哪個結果來看, 對學生的成長都談不上有所幫助。

二、初中生物教學中問題的解決對策

1. 改變教學理念、接受新課程理念

隨着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深入, 越來越多的初中生物授課老師意識到了他們在教學理念上的缺失, 逐漸嘗試根據新課程理念去進行改變, 但仍有一部分老師抱着陳舊的傳統教學理念不放。

在初中生物的教學方面, 授課老師應當明白只有將“教”與“學”相結合纔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 也只有結合後的“教學”纔是被稱爲藝術的。首先在授課老師的備課方面, 老師應當儘量放下教師用書, 而是透過瞭解學生, 以學生的視角去看待教材, 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將教材揉碎了去給學生理解;其次在課堂教學方面, 老師應當更多的與學生去進行互動, 將原本由老師主導的課堂改變爲由學生去主導, 雖然相對於“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來說, 這種教學方式的可控性更差, 更容易出現意料之外的事情, 可也正是這些意料之外的事情才讓教學被稱之爲是一門藝術。

2. 讓微笑充斥在師生之間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能夠發現, 相對於嚴肅的老師而言, 那些和藹、親和的老師更容易被學生所認可、接受, 在課堂教學當中學生們也更能主動的投入到其中, 課堂上表現的也較爲踊躍, 而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僅僅是因爲在學生認可了老師的同時, 因爲愛屋及烏的心理產生了一些對於老師所授課程的學習興趣, 所以在日常教學當中, 初中生物授課老師也應當從這個角度去出發, 將學生當做是自己的孩子, 更有耐心的去對待學生, 以和藹、親和的方式去和學生進行接觸, 將我國幼兒教育中的賞識教育應用在初中生物的教學當中, 以此來帶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每一個學生實際上都是一顆鑽石, 而是否能發光很大程度上是需要老師去發掘的, 對於處於少年時期的初中生來說, 微笑遠比訓斥更有效, 更能讓他們得到平靜。

總結: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實際上也是整個初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這些問題充斥在各個學科之中, 卻因爲各方各面的原因一直得不到解決, 希望筆者的淺見能夠讓更多的人蔘與到討論中來, 將自己更先進、更科學的理念與其他老師互通有無, 共同爲我國的初中生帶來更好的教學, 爲我們的祖國輸送更優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淺析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J].李堃.學週刊.2015 (03)

[2]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楊寶印.中國校外教育.2016 (03)

[3]關於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學的幾點建議[J].吳盼.讀與寫 (教育教學刊) .2017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