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如何創設高中語文課堂問題情境教育論文

學問君 人氣:2.48W

【論文關鍵詞】語文課堂 問題情境 提出問題

如何創設高中語文課堂問題情境教育論文

【論文摘要】針對新世紀語文課共有現象。本文旨於論述高中語文課堂中如何創設問題情境以及創設情境要注意的問題。筆者認爲。語文教學可以聯繫生活實際、利用教學輔助設備來創設情境。讓學生自己創設情境。也可以透過對比創設情境。但要注意的是學生的心理、結合教學目標、把握時機和雙向性。

最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明確提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富有個性地學習。”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也就是說如何幫助學生學呢?經多年實踐證明。筆者認爲。創設問題情境不失爲一種極有效的教學法。因此本文主要論述的是如何在高中語文課堂中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同時簡單談淡在創設情境時要注意的問題。

一、如何創設問題情境

1.1 聯繫實際創設情境

文章雖高於生活。但源於生活。它高度反映了現實生活。閱讀文章就是一種重新再創造。美國教育家杜威說:“教育即生活。”我國教育家陶行知也說過:“生活即教育。”二者雖有一定的區別。但同樣說的是教育與生活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也可以說是語文教學與生活是聯繫着的。如果能夠聯繫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那麼更能讓學生積極完成再創造。比如在《米洛斯的維納斯》的教學中。筆者聯繫班上一位腿殘的女同學的實際情況來創設情境匯入新課:這個女同學身殘志不殘。每天堅持早起勤奮學習。遵守紀律。成績在班上名列前十名。在說出這樣的情況之後。筆者這樣提問:“同學們說。這個同學美不美?經過討論得出:這個同學很美。因爲身殘志不殘。之後這樣導人:那麼今天我們來學一篇關於殘疾人雕塑的美的文章。那就是《米洛斯的維納斯》。閱讀這篇課文時。請同學們想一想。維納斯之美何在?”這樣利用生活中即學生身邊熟悉的事情來創設情境。讓課堂和生活緊密聯繫。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也使學生的審美水平得到了提高。

1.2 透過輔助設備創設情境

這裏說的“輔助設備”包括多媒體教室、小黑板、投影儀、圖片。當然主要是多媒體教室。小黑板上可以寫小故事或畫圖。投影儀也可以將文字和圖畫投影到黑板上。如果沒有這些。也可以展示比較大的圖片加文字卡片。但在鄉鎮以上的學校裏一般都有多媒體教室。所以最好是用它進行教學。而據筆者調查。本校學生大多不願意去多媒體教室上課。原因是教室裏面光線不足。坐着使人頭暈欲睡。所以用多媒體教室上課的教師更加要細心準備教案。想想怎樣才能不讓學生有欲睡的感覺。如果幻燈片播放太快。對於基礎低的學生來說不易接受。所以教師可以適當放慢播放速度。如果利用多媒體展現聲、圖、文創設情境。那麼以上問題也許可以得到一些解決。聲音、畫面和文字同時展現。更能激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提出問題。活躍課堂。

如。在賞析《荷塘月色》的時候。播放月光下的荷塘畫面和配樂朗誦。展開情境。讓學生在享受中提出疑惑。並讓學生一起討論解答疑惑。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室創設不同的情境。爲提出問題創造時機。

1.3 讓學生自己創設情境

讓學生自己創設情境是指在讓學生表演(話劇等)、小辯論、演講等活動中創設情境。然後提出問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插入小辯論。可以使全班同學都成爲課堂的主人。參與其中。在進行《雷雨》教學時。筆者讓學生表演。也就是讓一些學生人戲。當然前提是學生必須對文字很熟悉。課文選取的是三十年後的周魯相遇之後發生的事情。當魯侍萍出現在周樸園面前時。魯認出了周。但周沒認出魯。可是魯的開窗動作和對周家的熟悉卻又讓周感到奇怪。終認出是魯。兩個人的對話特別精彩。因此讓學生表演了這精彩部分。兩組表演。表演結束後。問學生:“同學們認爲。周樸園對魯侍萍是否有過真的感情?怎麼看得出來?”當時有的學生說:“沒有。因爲他們是在演戲。”大家笑了起來。當時筆者說:“是的。這幾個同學是在演戲。但是他們表演得還不差吧?讓他們表演是爲了使同學們更加熟悉課文而理解人物形象。我們要結合課文。結合三十年前後的背景來理解把握他們的性格特徵。”表演過後是提出問題並討論解決問題。教師在討論之後一定要點評。鼓勵學生下次繼續努力。

1.4 透過比較創設情境

高中課文的單元編排是有一定的根據的`。一般是相同體裁的且主題相近的編爲一個單元。每一冊總有相似的課文。這樣就爲透過比較創設情境提供了方便。透過比較。可以更深入地把握文章。比如在學習第二冊第一單元有《祝福》、《邊城》、《荷花澱》、《裝在套子裏的人》。在學到自讀課《荷花澱》時。可以這樣設定對比創設問題情境:這篇課文和本單元前兩篇課文的主角都是女性。她們是不是同一個時代的呢?她們有沒有相同的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之處?請大家再回憶前面的內容來討論討論。學到《裝在套子裏的人》的時候。也可以問:本文主人公別里科夫和本單元哪篇文裏的什麼人比較相似的呢?這樣引導學生將其與《祝福》中的魯四老爺進行對比。加深理解人物形象。如此對比提問。達到了溫故知新的目的。也培養了學生對比歸納的能力。

二、創設問題情境要注意的問題

2.1 注意學生的心理

高中生已接近成年。心理上尤其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師生中的反應。比如說很愛面子就是教師要格外關注的學生心理。他們害怕回答問題。所以高中生不像初中生那樣的積極主動舉手回答問題。他們就怕回答不對被笑話而丟了面子。有的學生是因爲自己舉了手而教師沒有注意到。所以也怕被笑話而丟面子。因此在創設問題情境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這樣的情況。要營造寬鬆的課堂氛圍。儘量使每一個學生都能自主學習。

2.2 要結合教學目標

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可以依靠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提問。但情境千萬不可脫離教學目標。就正如寫文章。論據事實一定要符合中心論點一樣的道理。否則是南轅北轍。越走越遠。如果目標是讓學生說。可以透過討論、辯論等來創設情境;如果目標是讓學生提問題。教師就不要把問題說出來。

2.3 要把握時機

找準時機提問方能達到最佳效果。孔子說過:“不憤不啓。不悱不發。”這話說的就是把握時機提問學生。在創設情境時。當學生臉上表現出有疑惑而不得解決。或者是欲憤勇提問時。就是教師提出問題的最佳時機。

2.4 要注意雙向性

演唱會經常是講究和觀衆互動的。同樣道理。語文教學也要講究互動才能“活”。創設問題情境時。提出問題的人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最好是兩者的結合。即教師要提問。學生也要提問。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比學生更加符合教學目標。因爲學生有時提出的問題是不着邊際。亂扯的。

三、小結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在語文課堂上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可以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說和思的能力。無問不成課。每個語文教師都應該在每次教學中根據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從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有效的方式創設問題情境。但不要忘了教材、學生、生活的互相聯繫。要新穎、雙向互動、靈活。

參考文獻

[1](上海師範大學)王榮生《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幫助學生學)(《語文學習》2009年9月總第367期)

[2]金娟梅《語文課堂中創設問題情境的初探》。嘉興市第五進階中學。

[3]王曉東《語文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策略》。甘肅天水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