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英語教學中的提問教學論文

學問君 人氣:1.84W

【摘要】 當前在基礎教育中,素質教育成爲基礎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開發人的潛能,提高人的整體素質,在今天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重視。提高英語素質教育迫在眉睫。在英語教學中,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涉及到教學觀念的更新,教材的選用,教學方式的改變等諸多因素。筆者認爲,針對現行教材《Go for it》,提問教學作爲一種可行的教學方式,它體現了交際性原則,體現了聽說領先原則,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有效手段。本文將從提問的可行性﹑目的﹑趣味性﹑方式﹑建議等幾個方面分別進行闡述。

淺談英語教學中的提問教學論文

【關鍵詞】 英語 提問 教學

一﹑提問要有目的性

提問是教師與學生交流的主要形式。它的首要目的是鼓勵和指導學生從認識的現實階段向潛在階段發展。是認識事物的必要途徑。大量有效的語言輸入對促進學習者語言輸出能力的形成具有關鍵性的作用。輸入透過聽和讀兩個途徑,在我國現有條件下,學習透過閱讀獲得大量有效的語言輸入的機會比透過聽輸入的機會要大得多。它的重要目的是啓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打破教師一言堂的舊教學模式,促使學生積極思維,達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目的。教師透過提問可以瞭解學生對所學內容是否理解和掌握,其程度如何,以便於我們教師對今後教學的指導。提問既適用於學新知識,也適用於知識檢查。現在很多教師進行課前5分鐘提問訓練,複習舊知識,匯入新內容,承上啓下,使課堂有機結合在一起。也爲學生構建了講英語的氛圍,創造了大量的課堂實踐機會。實現教師用英語教英語,學生用英語想英語的基本目的。實踐證明,運用提問教法,會使死氣沉沉的英語課堂變得生動活潑,使消極被動思想開小差的學生變成精力集中,積極主動的學生。有助於提高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問要有趣味性

心理學告訴我們:初中學生處於童年期和少年期的交替時期,好奇心很強,求知慾強烈,容易接受外界刺激的影響,但心理髮展極不平衡,憑興趣愛好而專注某一事物是其最明顯的特徵,對新學校,新老師,新學科(對絕大多數學生而言),有一種特殊的感覺,在很大程度上是憑着興趣去認識事物,探索事物。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而作爲教師,就必須運用心理學知識,抓住學生心理特徵,開發提問教學中的興趣點,如,在提問內容方面激趣、開展競賽激趣、做遊戲激趣、連鎖問答激趣和角色表演激趣等。

三﹑提問要有針對性

教師提問,一定要有針對性,針對什麼?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針對學生的心理特徵,針對學生的知識基礎等。漫無目標地泛泛提問,沒有針對性,這樣的提問既達不到目的,又耽誤學生時間,對教學毫無意義。我們面對的學生因其年齡大小、知識面的寬狹和心理需求的各不相同,我們在設計問題的時候也一定要有明確的針對性,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四、提問要注意方式

目前最常用的提問方式是教師的主動提問,這種方式簡單易行便於操作。其實,提問既可以是師生間的提問,也可是學生間的提問。但要把它運用得恰當,還是要講很多技巧的。在英語教學中有五類行之有效、由淺入深的問題,值得我們探討。下面以《Go for it》八年級下冊二單元課文爲例,簡述如下:

(1)機械性問題:此類問題簡單、機械,答案是固定的或是課文裏現成的,學生只要記住所學內容,將答案與問題對上號即可。

例如:How many children does Cathy have?

Are their school days busy enough?

(2)理解性問題:此類問題要求學生理解所學內容,用自己的話進行評述。答案分散或暗含在課文中。

例如:What do her children do after school?

Why are the children tired?

(3)應用性問題:此類問題要求學生把所學知識在新情況下加以運用。

例如:What do you do after school?

What’s the meaning of “not…until”? Make a sentence with it.

(4)創造性問題:此類問題要求學生對所學內容綜合分析,判斷正誤,作出創建性回答。

例如:What would happen if the children didn’t do as their parents told?

Can you tell us how you deal with after_school activities?

(5)評價性問題:此類問題要求學生運用個人判斷力,對不同的觀點和價值,發表自己的看法。

例如:Why are the children under too much pressure?

Do you have any pressure? Why or why not?

在前面五類問題中,(1)(2)比較簡單,易於回答。(3)(4)(5)較爲複雜,回答困難,但這些問題的解決,正是我們努力的方向,需要我們花大力氣去解決。 五﹑關於提問的.幾點建議

(1)注重提問教學。初一學生開始接觸英語,有一種新奇感、膽大、不怕羞、敢開口。從最簡單的How are you? What’s your name? What’s this in English?開始,抓住每一個提問的機會,走好第一步,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2)提問教學要持之以恆。一般一年級容易做到,一是教材提供的內容便於提問,二是學生敢於說。到了二年級情況就會發生改變,教材難度加大,教師重筆頭,輕口頭,學生學的是“啞巴”英語,學習出現分化。面對如此狀況,要求教師樹立信心,早作計劃抓好一年級,培養良好習慣,以使學生平穩度過分化階段。

(3)要把握問題的深淺度,問題的難易程度必須適合學生水平,問題太簡單,調動不起學生的積極性。問題太難,挫傷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因材施教,恰到好處,讓每個學生都“吃飽。”提問的時機,一般先就機械問題,理解問題提問,待學完、熟悉課文後,可就應用問題,創建問題,評價問題提問。提問的對象,一定要面向全體,全面開花,首先向全班提出問題,引起大家的思考。再一一回答,切忌弄成“一鍋粥”。

(4)多用換位方式提問。在常規教學中,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是常用模式。其實我們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讓學生向教師提問,比如:在學習有關家庭,人的外貌時,學生問一問教師的情況,更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注意聽提問內容。現在中考英語聽力測試都有提問理解題,提問理解是考查學生在一定語境或情景中所表現出的快速反應、推理判斷能力。提問理解需要掌握一些具體資訊,如時間、地點、人物、年代、價錢、數字等,這些資訊對理解提問,把握提問主旨是不可缺少的內容。要聽清,聽懂資訊,要對所聽到的資訊做簡單的處理,體現了一個人對口語的理解能力。提問理解需要理解領會提問的觀點、態度及意圖。能測試出學生在聽力方面的綜合素質。爲了輸入的有效性,老師必須幫助學生養成聽問題的習慣。

提問不僅是一種重要的交際手段,而且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形式。它爲我們提供了大量的教學練習實踐機會,利於教學操作,便於學習上路,只要我們教師根據教學大綱,新課程標準,研究教材特點,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我們完全有能力把英語課上得生動活潑,興趣盎然,使英語成爲學生樂學、愛學、努力學的學科,以完成素質教育所賦予我們培養跨世紀人才和提高新一代公民素質的重任。

參考文獻:

[1]胡春洞、王才仁:《英語教學交際論》1996

[2]顧明遠:《素質教育的課程與教學改革》2005

[3]張正東編著:《外語教育學》,重慶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