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合作性學習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學問君 人氣:1.88W

摘要:合作性學習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提高學生的物理水平,培養學生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綜合運用物理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在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也非常有幫助。文章介紹了合作性學習的理論依據,並深入探討了合作性學習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合作性學習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關鍵詞:合作性學習;大學物理;教學

當今現代科技的加速發展和學科交叉整合的趨勢更多地需要人與人之間的合作,目前國內外重大的科研成果、技術革新絕大多數是衆多人合作的產物。這也就對大學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標——培養學生間的合作理念、技能和團隊精神等。大學物理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發展學生科學思維方法、科學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課程,充分發揮大學物理這門功課的功效是當前大學物理教學應考慮的中心問題。合作性學習應用到大學物理教學中,能使學生的個人潛能得到充分的發展,讓學生在學習中互動,學習資源共享,分工合作的學習氣氛體驗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生學習大學物理的興趣和科學文化素質。

一、合作性學習理論

1.概念

合作性學習是上世紀70年代美國的羅伯特斯萊文首先提出的[1]。合作性學習是一種旨在促進學生在異質小組中彼此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以小組總體表現爲評價依據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其指導思想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組成異質小組,教師指導或引導學生進行合作練習、討論或交流等,以小組在學習過程中的總體成績作爲評價依據,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2]。

2.理論依據

(1)社會互賴理論

卡夫卡認爲,羣體是成員之間的互賴性可以變化的動力整體,各成員之間的互賴有其差異性。羣體的本質是其成員基於共同目標而形成的互賴,由此促使羣體成爲一個整體,若羣體中任何成員或次羣體的狀態發生改變,將會影響其他成員或其他次羣體產生改變;羣體成員內在的緊張狀態能夠引發完成共同目標的動機。因而從社會互賴理論來看,合作性學習理論的核心就是:當所有的人聚在一起爲了一個共同目標而工作、學習的時候,靠的是相互團結的力量。相互依靠爲個人提供了動力,使他們互勉,願意做任何促使小組成功的事;互助,力求使小組成功;互愛,因爲人都喜歡別人幫助自己達到目的,而合作最能增加組員之間的接觸。社會互賴理論強調團隊共同目標的重要性,學習活動中強調合作技巧,強調師生互動、生生互動[3]。

(2)多元智能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認爲,就智能的基本結構來說,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個人至少存在八項智能(即語言智能、數理邏輯智能、音樂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交往智能和自我認識智能)[4]。而合作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多元智能”的充分和諧發展,學生間相互取長補短,發揮自身的優勢,從而形成整體優勢,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

(3)接觸理論

接觸理論是關於社會互動關係的研究[2],提倡不同種族、民族、性別的學生在學習上的互動與交流,由此達成羣體關係的和諧。當前大學每個專業的學生大多是來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區,不同區域的。人際間的合作能提高小組的向心力及友誼。單純機械的接觸,尚不能形成促進性學習,增進學習效果,只有發展成爲合作性的關係,才能形成有效學習。因而就接觸理論而言,合作性學習是特別適用於當前大學生的學習。

另外,合作學習理論基礎還有認知理論、選擇理論、精製理論、發展理論、行爲主義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等[5]。

二、大學物理教學中合作性學習的應用

1.精心分組

科學地組織合作學習小組,是成功進行合作性學習的前提。分組應遵循“組內異質,組組同質”的原則,其次是小組規模的大小[3]。因此:

(1)教師對每一個學生要全面、充分的瞭解。對學生的物理基礎、學習能力、學習的態度、學習物理的興趣要掌握,對學生的性別、性格、技能、民族習慣等在分組時都要考慮。對於大學物理課程來說,研究的對象是由簡單到複雜,由理想模型到實際物體,由常量到變量,由靜止到運動,由宏觀到微觀,抽象程度比較高。高等數學知識應用的比較多。因而分組時教師要根據問題不同,考慮學生的不同情況,讓他們在學習中相互影響,取長補短。

(2)小組規模的大小直接關係到合作學習的成功與否,通常較小的組學習效果會更好些,因爲它易於調動和保證學生的參與程度,爲充分交流提供了條件。在實際應用中可以依據問題的難易程度來確定,一般不要超過六人爲宜。

2.精選課題

教師在向學生布置課題任務時應詳細解釋課題目標,使學生明確需要解決的任務。當然也可以指導學生自己提出不同的課題。佈置課題時,教師要依據循序漸進的原則,合作學習初期,應選擇較爲具體的、易完成的任務,隨着合作學習的深入、合作能力的增強,佈置的`任務應不斷增強發散性和多元性。在學習中不斷增強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尤其是應用物理思維去分析和解決物理現象、問題等。如《真空中的靜電場》這一部分,結論多,公式較多且比較複雜,應用的高數知識也比較多,學生記憶比較困難。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適當設計幾個課題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本章的知識點。當然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精選一些課外的課題,讓學生去學習,去探索,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探索意識。

3.具體實施

(1)課內課題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課堂組織是關鍵。教師要合理、嚴密地組織教學過程,掌握好論題的切入點,控制好教學節奏,善於調動課堂的教學氣氛。在合作小組學習活動時,教師應巡迴觀察,對任何小組的學習不應作出任何的評價,只解答學生提出的相關問題。但是發現學生偏離學習課題時應及時糾正並給予暗示或指明,觀察時要注意與學生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免影響學生的學習活動。

(2)課外課題

目前《大學物理》課程講授課時的壓縮,教學時間緊、任務重的現狀,教師可在授課之前,根據課程標準擬定一些課外課題,讓學生先自行研究解決。對於課外課題,教師要發揮其指導作用,在指導學生查找資料方面,教師可適當列出一些參考書目,讓學生去圖書館查找,或列出一些關鍵詞,讓學生到網上去尋找。這樣可以節省學生一定的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佈置這類課題時,要結合教學要求和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把握好難易程度,保護好學生的積極性和成就感。教師可以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各小組的進展情況,幫助各小組解決學習中碰到的困難,指導各小組進一步向前發展[6]。

因此,佈置合作性學習課題時,都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教師的指導性[7]。

三、結束語

合作性學習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促進學生智商和情商的和諧發展,培養學生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在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小組合作性學習時,學生間相互啓發、鼓勵和支援,不分彼此,人人蔘與,這對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也是非常有幫助的。這也是當前大學在積極培養學生的另一種素質。更重要的是合作性學習的實施可以優化大學物理課堂教學模式,實現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

參考文獻:

[1] 王坦. 合作學習:原理與策略[M]. 北京: 學苑出版社,2001.

[2] 王坦. 合作學習簡論[J].中國教育學刊,2002, 1(2) : 32-35.

[3] DW約翰遜,RT 約翰遜,KA 史密斯. 合作學習的原理與技巧[M]. 劉春紅,孫海法譯.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4] 龐國斌,王冬凌.合作學習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開明出版社,2003.

[5] 袁濤,崔紅霞. 論合作學習策略[J]. 濟南大學學報,2003, 13(2): 74-77.

[6] 環敏.物理教學中促進自主學習的合作學習策略[J].大理學院學報,2008,7(8): 71-73.

[7] 潘懋元. 新編高等教育學[M].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