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數學教育對職業院校學生素質的影響論文

學問君 人氣:3.14W

一、數學教育中素質的基本內涵

數學教育對職業院校學生素質的影響論文

第一,數學知識。職業院校數學教育中的數學知識可概括爲三個方面,即基礎性知識、經驗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所謂的基礎性知識是指相關的數學原理、概念及法則,而經驗性知識則是對基本知識和經驗結論的有機組合,至於策略性知識,則是具體的問題解決技巧及相關的思維訓練模式。第二,數學能力。作爲數學教育中的綜合能力,數學能力的內容主要包括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運算能力,除此之外,還涉及理解能力、觀察能力、交流能力及記憶能力等相關內容。除了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思維運算能力外,還要透過數學建模及語言運用等方式達到智力開發的目的。第三,數學品質。數學品質是素質中最爲核心的內容,它在於一種學習精神和學習毅力的構建,面對困難時能夠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理,並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解決問題,在周密細緻的問題解決過程中提高自我心理品質的穩定性。第四,數學思想。作爲一種內化的思維模式結果,數學思想形成的基礎爲數學知識的掌握,同時這是衡量學生數學素質的重要方面。這一科學研究方法的形成需要經過必要的推理、演算與判斷過程,以此爲基礎對創新法則進行挖掘,突出應用意識在職業院校數學教育中的培養。

二、職業院校數學教育對學生素質的影響及改善策略

1.職業院校數學教育對學生素質的影響

(1)促進學生對數學方法的掌握職業院校數學教育中數學素質的基本特徵表現在數學方法掌握方面,在數學方法輔助下,採用各種有效的途徑及方法尋找問題解決的出路,因此加深學生對數學方法的理解是提高學生數學素質的重要方式。重視從學生實際出發培養學生的數學素質,應當體現數學教學方法的技巧性、邏輯性和步驟性,可透過程序化方法的運用,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以此達到數學素質培養的目的。數學建模思想是職業院校數學程序化教學方法應用最普遍的思想,同時在聯繫數學工具和實際問題之間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學生在應用程序化方法進行學習時能夠切實將知識與經驗相結合,透過思維訓練和技巧分析等方式尋找對應的問題解決路徑,這對於學生數學課程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的.提高極爲重要。在理論分析和教學推導方面,學生可在教師的指導下透過直接或間接經驗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與概括,比如曲邊梯形面積計算及導數定義推算等。(2)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顯著提升相較於普高學生而言,職業院校學生在數學課程學習方面存在較大的困難,這除了與自身的數學基礎有密切聯繫外,還與教學內容處理有一定聯繫。與其他學科不同的是,職業院校數學教學在知識點呈現方面有着顯著的點狀特徵,各個內容之間相互關聯,而學生自身的連貫性難以與教學內容相吻合,這勢必是對數學教學難度的增加。從學生學習時滯縮短角度分析,需要切實削弱這一因素對數學教學的影響。這就需要在講授數學知識時,能夠從點狀內容方面完善對知識資訊的重組,並改善其中的知識連接特徵,這對於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在數學教學中,可將其中的關鍵脈絡或是核心部分提煉出來,以此突出數學教學的重難點,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此外,生活經驗也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重要方面,它對於學生數學素質的影響不容忽視。

2.改善對策

從職業院校數學教育面臨的困境出發,針對學生素質的培養,其有效的改善措施可概括爲以下幾點:第一,完善數學課程教學的內容調整和重組,切實對教學內容深度進行把握,在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導向下,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優化調整,這不僅僅是數學知識應用性特徵的集中體現,同時對學生素質的提升及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第二,注重對教師專業教學理念的集中培訓,將新知識教學融入職業院校數學教育之中,這對於教師自身的專業教學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要的專業知識培訓工作不可缺少。第三,職業院校數學教學研討工作的開展,需要將課程設定與專業教學相結合,體現課程教學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影響。綜上所述,作爲科學與文化的一種結合,職業院校數學教育的實施,其目的旨在促進學生基本數學素質的形成,它既是數學文化的體現,又是個體文化素質的重要組成元素,在數學方法及精神理解方面有着積極的促進意義。此外,數學素質培養還有利於學生在處理數學問題時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理性的思維,進而更好地達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目的。從理性精神出發,職業院校數學教育對學生素質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這就需要在教學環境和教學內容中切實落實素質培養的理念,以此推動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工作的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