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文:新教材素質教育

學問君 人氣:1.23W

一、新教材是貫徹新課改思想的第一步

論文:新教材素質教育

當前,新的課程改革不僅僅是教學大綱、教學內容的變革,還包括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的改革。因此,教材改革只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一環,其中,利用新教材進行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改革纔是重要的內容。我們知道一般情況下,課程方案一旦確定的話,那麼教學改革必定要發生變化,教學理念必定要發生轉變。如果教學觀念不改變,教學模式不轉變,新的教材也將起不到改革的作用,課程改革將是失敗的改革。因此,充分利用新教材改革的內容,挖掘新教材改革的意義,體現新課改的思想是廣大高中教師在新課改的指導下所要面臨的重要問題,這直接關係着新課程改革的成功與否。

二、新教材在推進素質教育方面的特點

1.在知識體系的編排上,更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

新的高中數學教材,在內容的編排上打破了舊的分科編排內容,例如,將高中數學分爲:代數、幾何等,調整了知識安排的順序,注重和初中數學課程的有機銜接,更加符合學生的接受水平,在知識的深度上注意由淺入深的把握程度,在實踐性上更加註重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有利於學生開展自我學習,提高學生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便於培養學生的能力。

2.在數學思想上更加突出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新的課程改革強調,數學教學不再是單純的數學知識的傳授,更加關注的是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和數學素養的培養,而新的數學教材則體現了這一思想,在內容的安排上注意數學思想的總結和提煉,使學生更容易掌握,發揮好數學教學的引導作用,在章節的設定上更加體現數學方法的連貫性。

3.注重聯繫實際,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新的數學教材更加突出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繫,重在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數學教材中每一章前的圖表設計都是來源於生活,每一章前的引言都是從生活中的實際匯入的。一些閱讀材料都是根據生活提煉出來的,教材中的一些練習題都和人們的生活實際普遍聯繫,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4.增加了研究性課題,注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新的數學教材增加了研究性課題,是當前高中數學新教材的新亮點,強調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講究把數學課堂和生活實際緊密聯繫,讓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鍛鍊了能力,培養了創新的精神。

三、深入挖掘新教材的潛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

我們知道,教育改革的重心是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轉變,教材的改革只是教育改革的前提和保障,要想實現教育改革的目標,關鍵是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內涵和方向,利用教材的特點,轉變教學理念,改變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具體到如何運用教材,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指導學生理解教材,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高中數學教材是遵循新課改的思想,結合學生的實際而編寫的,更加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更加註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注重引導學生課前預習,注重學生透過自我閱讀掌握知識,使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逐步培養數學興趣,使學生透過自我閱讀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根據教材的安排,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在課堂教學之初,要專門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閱讀教材,使學生對於知識有一定的把握,在心中形成初步的脈絡,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1)要讓學生明確每一節課程內容的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讓學生帶着問題去閱讀,增強課堂教學的目的性。對於那些成績較好的學生,要鼓勵學生超前預習,並要及時給予表揚,使他們產生學習的主動性,對於提高課堂效果具有積極意義。

(2)要鼓勵學生積極發現問題,大膽提出自己的疑問,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的能力,進而進一步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3)鼓勵學生積極探究,讓學生養成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讓學生嘗試找到問題的答案,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2.透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強烈願望,從而產生對數學知識的追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新的數學教材相對於舊的數學教材更有利於教師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比方說,每章前圖表的解說、章前的匯入以及相關的數學資料、聯繫實際的一些例題,都是創設問題情境的重要素材。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好這些內容,對於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講授“函數的圖像”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課後練習題中求彈簧振子的振幅、週期、頻率這個題目匯入本節內容,將其製作成多媒體課件,透過問題的設定,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既解決了實際問題,又培養了學生的數學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3.注重結果,更加註重過程,實現結果與過程的有機統一。

在傳統教學中,主要看重的是結果,而忽視過程操作,造成數學教學中高分低能現象的發生,新的課程改革強調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的並重,不但注重結果,更加註重過程。傳統教學方法中重視結論、看清過程是一種形式上的走捷徑,將結論形成的過程變成了機械的背誦,使知識和能力脫離開來,抑制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思考,教學過程本來是思維發展的過程,卻形成了機械的記憶,這本來就是對學生髮展的遏制,重視過程就是重視學生探索知識情感體驗,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能力也能得到鍛鍊。例如,在講授“已知三角函數值求角”時,筆者做了一下對比性實驗:在所教的兩個班級中,對於其中一個班級,直接將解題的方法告訴給學生,並直接總結規律,學生在課後的練習題訓練中也能夠非常迅速地得出問題的答案。而在另一個班級中,筆者採用相反方法進行講授,一邊講解一邊讓學生自己總結,開始講授的過程非常吃力,學生接受時感到困難,在做課後練習題的時候,大部分學生是在和其他同學進行了討論探究才能得出答案。在經過一週以後,教師再拿出同樣的題目讓兩個班級的學生去做,第一個班級只要個別學生能夠做出來,而第二個班級的大多數學生能夠做出該題。由此可以看出,學生自我探究的過程,是學生獲得能力的過程,教師在新教材教學中要注重關注過程與方法的訓練。

作者:陳志鋒 單位:鄱陽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