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試論在語文字色迴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學問君 人氣:2.57W

 【內容摘要】筆者針對當前語文課缺失語文味進行了反思,提出實行本色語文課堂的迫切性,因爲只有品讀、思考、讀寫連結的課堂,才能充分發揮語文中的人文美,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試論在語文字色迴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關鍵詞】本色語文 人文素養 培養

曾經聽過一堂課,何其芳的《秋天》,深有感觸,該老師功底很好,把一堂課組織得五彩繽紛。對文字講解朗讀十幾分鍾後,然後重在描繪秋天,根據每一段詩畫出圖畫,再比較得失,評判優劣。畫畫完了,然後是歌唱秋天,讓學生根據《春天在哪裏》的歌詞去編《秋天在哪裏》,編好了再唱,唱得是有滋有味。一堂課轟轟烈烈,學生熱鬧,老師興奮,同仁也讚不絕口,認爲絕對有創意。可我很想問,這是語文課嗎?爲什麼語文味全無?在這麼熱鬧的語文課中,學生怎麼可能有時間去思考其中蘊涵的人文美?

怎樣的語文課纔是真正語文課呢?應是返璞歸真的語文課。什麼是“返璞歸真”的語文課呢?那就是“去掉外裝飾,恢復原來的質樸狀態的課”,即讀書聲聲聲入耳、靜心思考、勤於動筆的課,亦謂原生態的語文課。語文課只有透過反覆閱讀,仔細思考,才能激發情感和品味能力,感悟蘊含在文字中的原汁原味,纔是恢復本色的語文課。在筆者看來,本色語文就是“用心品讀的課堂”、 “靜心思考的課堂”、“奮筆疾書的課堂”,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的人文素養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提升。

一、用心品讀感受文章的人文美

“文章不是無情物”,它傳達的是作者熾熱的情與愛,只有深入品讀才能把作者深刻的情感挖掘出來。現在的語文教材,每篇課文都韻含着豐富的人文價值,作爲語文老師,要善於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讓學生反覆品讀,在讀中領悟洋溢在課文字裏行間的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密切關係。運用文字中的人文素養,滋養學生的心靈,使閱讀教學的過程成爲感受人文美、培育精神美的過程。

讀書,是一種閱讀活動,是一種訓練活動,也是一種情感活動,是讓學生認知文字、感受聲律、體味詞句、領會情感、品味意境、發展語感的充滿情致的語文實踐活動。本色語文課堂的構建離不開書聲朗朗。

古代的語文教育特別注重透過誦讀來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古人在這方面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已經做爲格言流傳到今天。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等,講的都是誦讀對於理解和感受語言所起的重要作用。憑心而論,時下的語文課並不缺乏朗朗書聲,老師們在上課時也充分注意到了書聲朗朗的重要性。問題在於部分教師過於關注朗讀形式的變化,而忽略了朗讀實效的提高。有時爲了趕教學時間,朗讀訓練匆匆過場,草草收兵。如,我們在課上常常看到老師先問學生:該用什麼語氣朗讀?等統一答案後,就讓學生帶着這種語氣朗讀,這樣的朗讀訓練未免有走過場的感覺,有浮光掠影之嫌。

我認爲,語文教學要想提高效率,必須返璞歸真,大力提倡朗讀背誦,讓校園裏處處有琅琅的讀書聲。那麼,應該怎樣誦讀呢?宋代朱熹十分明確地提出誦讀的要求: “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誦讀得熟不解說自曉其義也。”朗讀可以分以下三個層次:正確朗讀(讀音正確、不漏字、不添字、不顛倒字、句讀分明、口齒清晰)——關鍵是要理解內容,把握停頓、語調、語氣);流暢朗讀(讀得正確、快慢適宜、節奏適當、流利順暢,沒有嗑巴現象。讀出抑揚頓挫,讀出語調神情)——關鍵是要真正熟悉內容,理解內容;有表情朗讀(熟練運用語音和表情,讀出文章的風格神采,讀出自己的體會和認識,能夠達到感染人的程度)——關鍵是要真正把握作品的風格、感情。

朗讀背誦作爲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首先必須體現在語文課堂上。一堂成功的語文課不能沒有朗讀,“書聲琅琅”應該是語文課堂的特徵。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對有些句子,特別是課外古詩詞背誦,學生可能難以理解,教師可適時點撥。但不必讓學生死記硬背它們的意思。只要他們在讀中形成感性認識,熟讀成誦,豐富文化底蘊。這樣既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又可使學生從中受到思想的陶冶,培養學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

 二、靜心思考提升個性品質

新課改讓語文教學煥發勃勃生機,語文課堂前所未有的以多種情態展示在人們面前:情智課堂、智慧課堂、民主課堂、詩意課堂……語文教學課堂如盛裝少女,粉墨登場。在這些課堂上,我們不難看到不知所云的交流,遊移離散的辯論,彩排包裝的表演,眼花繚亂的視聽……

現在的語文課堂太過喧鬧複雜,太過眩目浮躁,我們要提倡簡單語文、本色語文。無論語文教學被換上什麼新包裝,它的靈魂應該是不變的,追求的應是求真、務實。語文是一門很感性的學科,許多時候需要一種感應,一種心靈上的溝通和交流,而這種交流特別需要一種寧靜的心理環境。所以課堂上應當摒棄那些花哨的、形式化的東西。還“靜”於課堂,這樣可以讓學生獲得充分思考的時間,有利於學生個性品質的提升。

崔巒老師最近在《高年級閱讀教學的問題與對策》中指出,語文教學應靜下心來“潛心會文字”,切忌“把語文都講腫了”。可見課堂互動其實是一種看似靜實則動的思維活動。

(一)靜讀

現行的語文課本里的文章大都文質皆美,其中既有形態、神韻和情感的外在美,也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內在、含蓄美。鑑於此,我們的語文課堂不僅需要互動的教學環節,還應有靜態的教學過程,使學生在靜讀中體驗文章的美妙、真諦,還一片“靜”土給課堂,讓課堂的精彩在靜讀中生成,讓學生的神思在靜讀中飛揚,讓千百個“哈姆雷特”在靜讀中誕生。如:《散步》是一篇恬淡的散文,從散步這樣的平凡小事,反映出平淡卻深厚的親情。文中的祖孫三代之間那份平平淡淡的愛真真切切,教學時,應讓學生在安靜、恬然的課堂上靜讀,在讀中細細體味,慢慢感悟“母慈子孝”的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