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論文

學問君 人氣:1.93W

一、在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淺談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論文

德智體美各方面綜合發展是對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基本要求。學校在設定專門的課程發展學生的專項能力的同時,又提出在各課程中融入對其他能力進行教育的要求。體育在學校各個教育階段都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大專院校,學生再有幾年就要步出校園走向社會,即將面臨繁重的工作壓力,這不但要求學生在大學期間養成良好的身體素質,爲將來工作做準備,還要求學生在體育鍛鍊中培養勇敢頑強,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有強大的內心應對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所以,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必然趨勢。體育教學不同於其他學科,多數時間不是在戶內而是在戶外進行,不是對學生智力而是對學生體力的鍛鍊和發展,因此更容易反映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思想素質,使教師發現端倪,幫助學生克服。從這個角度來說,體育教學爲我們進行德育教育提供了極爲有利的條件。現在的學生,由於中學階段時刻爲高考衝刺做着緊張的準備,加之網絡的出現和發展吸引他們的課餘注意力,因此,嚴重忽視了體育鍛煉,透支了身體能量。大學軍訓開始,學生動不動就請假休息、動不動就暈倒在操場,遇到困難動不動就逃避,“不拋棄,不放棄”只是用還激勵別人的,自己卻做不到。這迫切要求大學體育教師不僅要加大體育教學力度,還應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德育教育。

二、在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優勢

1.寓德育於體育中具有直接參與性

在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學生親身參加體育運動,在各種運動中培養優秀的品德素質,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完美的發展。例如,透過跳馬、跳高、跨欄等可以培養學生勇敢頑強的拼搏精神;透過長跑、擲鉛球等耐力活動可以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奉獻精神;透過足球、藍球等球類活動可以培養學生機智靈活、果敢決斷的品質和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體育運動的類型多種多樣,其在培養人的品格方面也各有所長。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培養學生品質的目的.無聲地寓於引導學生堅持體育活動中,避免空洞說教,給學生下達塑造良好品質的任務,以免學生產生反感。如在跳馬項目教學中,針對學生部敢跳的情況,教師不能“貼標籤”說可以鍛鍊學生的頑強拼搏精神,而應激勵學生勇敢去跳,在學生一次次親身實踐中,使得這種頑強的精神內化爲學生的品質。

2.寓德育於體育中具有動態性

體育教學是在不斷的運動中開展的,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寓於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因了體育教學的動態過程也具有了動態性的特點,學生在體育運動中培養出某種優良品質,隨着運動的持續進行,這種品質不斷完善、鞏固、強化、發展,使學生不斷進步。體育教學的特點決定了學生不是靜坐在教室裏聽教師講解,而是必須在運動館或操場直接參與各種體育活動。學生在體育活動中自由程度比上其他科目課大大增加,但也容易受到天氣、場地等外在因素的干擾。尤其是夏天和冬天在露天操場上體育課,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嚴厲的考驗,此時最能體現出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意志等。大學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敏銳觀察,準確抓住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良好時機,因勢利導,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

3.寓德育於體育中具有身心合一性

學生在進行體育運動時,不僅承受着生理負荷,同時也承受着心理負荷,學生在身心雙重負荷的作用下,提高心理素質、發展完美個性。學生在運動過程中承受的生理負荷和心理負荷不分先後,不相分離,是同時發生、同步進行的,兩者相互作用、相互伴隨的,共同促進學生身心協調發展。不同的體育運動對學生的生理負荷不同,伴隨的運動心理負荷也不同,體育教師要根據體育運動的這一特點,結合學生心理素質與個性發展的不同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體育項目,合理安排運動內容,使學生承受起相應的生理、心理負荷,在鍛鍊身體,學習、掌握運動技能的基礎上,提高個性品質。

三、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

1.結合課堂常規對學生進行教育

任何課堂教學都有一定的規範要遵守,這是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保障。大學體育課中,要求學生遵守紀律,尊重教師的教導,講文明懂禮貌,遵循運動規律、安全使用運動器材,合理進行體育運動。良好的課堂常規形成制度性規範,不僅能夠規範師生的行爲,還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和作風。如在體育教學中嚴格考勤、考覈制度,加強組織紀律性,能夠使學生逐步形成遵守規章制度和熱愛集體等良好的思想及道德品質。

2.結合教學內容和特點對學生進行教育

大學體育的教學內容很廣泛,教學自由度也很大,教師不必拘泥於特定的體育教材而對學生進行常規教育。教師可以隨時變換教學內容和練習任務,發掘有鮮明特徵的體育運動,對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創建教師自己的教學特色。如在學生進入大學校園後的第一節體育課,可以開展理論教學,透過介紹中國體育運動的發展史、體育明星的成長史,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體育精神,動員和激勵學生積極投身到體育鍛煉中;透過開展籃球、足球等比賽,可以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使學生形成團結友愛、親密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透過各種田徑項目,鍛鍊學生的意志品質,培養學生不怕吃苦、不怕困難、堅忍不拔的精神。

3.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

不同的體育教學內容要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條件和學生的實際,優化教學方法換和組織形式,使其適應學生的身心活動發展特點,以提高教育的效果。如在進行短跑訓練時,採用學生分組練習的形式,之後開展接力比賽,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還激發了學生積極參與的競爭意識,在學生取得好的成績時,又促使學生萌生了由衷的集體榮譽感。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大學生的身心特點,科學選擇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透過體育教學活動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

4.結合學生的行爲表現對他們進行教育

實踐活動不僅能反映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且能夠從中看出學生的思想活動以及蘊含在其中的個性情感。學生在體育課上進行體育活動時,各種行爲、情感意志都會充分顯露出來。因此,體育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體育活動的同時,不僅要注重學生體育技能的學習和規範,也要細緻觀察學生在育活動中的行爲表現和心理狀態,發現問題後,及時進行教育、疏導。如在短跑接力中,有的學生表現出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頑強拼搏精神,而有的同學則表現出不負責任、畏懼困難等等。此時,教師要表揚表現好的學生,引導表現不好的學生,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