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等院校成本會計教學困境與對策論文

學問君 人氣:3.12W

【摘要】高等院校“成本會計”課程無論從理論與實踐方面都比較難,教學中存在許多困惑。透過對高等院校“成本會計”的教與學進行較深入的研究,探究了教學中的困惑,指出困惑的原因,並採取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進行課程改革,提出瞭解決教學困境的對策。

高等院校成本會計教學困境與對策論文

【關鍵詞】困惑;實現路徑;教學成效

由於財政部頒佈了《企業產品成本覈算制度》,對高等院校“成本會計”的教學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舊的困惑還沒有完全解決,如“成本會計”教材陳舊單一,雖然教材名稱不同,提法不同,但本質內容沒有改變;成本會計的計算量相對來說比較大,學生普遍有畏難情緒;聽起來似懂非懂,做起來感覺還是不知所措等。新的問題又出現,需要擴展如價值鏈會計、戰略成本會計等內容。諸多問題,還是落實在成本會計課的教學問題上。

一、“成本會計”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高等院校把“成本會計”課程作爲財務管理專業與會計(會計電算化)專業的核心課程。無論從教師備課、授課等教學活動都作爲重要內容處理。

(一)高等院校財經類學情分析

隨着高等教育的大衆化,高等院校特別是普通高等院校的生源質量有所下降。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夠,學習動力不足,對數學計算課程感到壓力大,沒有學習興趣。無論是會計專業的學生還是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對“基礎會計”及“財務會計”的知識的學習與掌握仍停留在一知半解上,似懂非懂的學生普遍存在,會計專業知識還沒有強化,顯得不夠紮實,學生普遍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面對這樣的教學實際情況,作爲“成本會計”課程的專業教師怎麼進行課程教學呢?既要講授理論知識,保證夠用,實用,又要使學生學會核心的專業技能。“成本會計”課程是會計專業和財務管理專業的核心專業課,也是學生必須學習而又無法替代的課程。

(二)課程教學情況分析

“成本會計”課程是“基礎會計”及“財務會計”課程知識的綜合運用。現代財務會計重點講授具體會計準則的運用,如存貨準則、職工薪酬準則、固定資產準則的運用等。但沒有將會計準則的具體內容與製造業業務流程相結合。成本會計最基本的職能是成本覈算,正確計算出產品成本,編制出滿足內部資訊使用者的成本會計報表。成本報表是對內的報表,它是保密的不對外公開的會計報表,沒有固定的格式。

二、“成本會計”課程的教學困境及原因

“成本會計”課程連貫性強,一環套一環,環環緊扣。該課程分成兩條線索。第一條線索是要素費用及輔助生產費用、製造費用等綜合費用的橫向分配關係;第二條線索是將所有的費用分配計算在產品成本明細賬或產品成本計算單以後,再進行縱向的分配計算出完工產品成本和期末在產品成本。

(一)“成本會計”課程的教學困境

困惑一:“成本會計”課程計算公式多,賬表多,學生感覺像數學課但又不是數學。文科的高等學校學生數學思想沒有完全建立,數學基礎比較薄弱,給課程教學帶來了講授的難度,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及精力去解釋基本運算方法。困惑二:學生只是從校園門到校園門,不瞭解企業,尤其對製造企業,更不用說生產工藝流程的瞭解與運用,因此對輔助生產成本、製造費用、廢品損失等分配的教學帶來與實際對接的難度;對具體到實際企業成本計算方法的運用帶來了茫然,如品種法、分批法及分步法等。困惑三: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較弱,對該課程最終完成的目標不太明確。學生在進行單項目的作業及實驗實訓還能做,但對綜合運用的計算分配就感到無處着手。如約當產量法的運用。困惑四:大部分同學在授課教師的講解下能聽懂老師的講解,但做習題錯誤率較高。做實驗實訓的時候更是五花八門。困惑五:授課教師人爲設定心理預期,造成對“成本會計”的教與學產生不自信的預期,導致教學難教,學生專業能力提升不明顯。

(二)“成本會計”課程的教學困境原因

授課教師認爲難教,達不到預期追求的教學效果,會影響教學評價結果,甚至會影響教師職務的晉升。其實,這是一種誤區。授課教師把教學困境歸因於教材陳舊,計算量大、難等外在原因,不願意進行課程教學改革,怕承擔教學改革失敗帶來的風險。實際情況是“成本會計”課程比其他會計類課程教學上應該容易把握,知識體系相對來說比較固定成熟,授課教師解決了心理不充分自信預期的問題,其他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從高等院校的會計專業(財務管理)學生的學習方面分析,學生感覺課程枯燥無味,認爲純粹是在搞數字遊戲,使“成本會計”課程理論知識的學習變成了“上不接天”,實驗實訓課程學習變成了“下不着地”,學生普遍感覺該課程學習沒有落地生根。教師重視理論知識的講授而不重視引導學生實際操作,是造成教學困境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學生“手低”的根源。

三、提升“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效果的實現路徑

“成本會計”課程的教學困境主要來自授課教師自身的心理定位,加之學生的專業基礎薄弱所導致的結果。由於該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教學肯定存在一定的難度。作爲授課教師應該更新專業知識,把握課程總體框架體系,掌握重點難點進行教學。尤其要從下面幾個方面去實現解決教學困惑。

(一)組織學生參觀實際企業,精心做好教學準備工作

1、要想當好先生,必須先當好學生。要想使“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效果好,授課教師必須進行自我修煉。授課教師必須沉入製造性企業,參加生產性企業的生產實踐,熟悉生產工藝流程過程,瞭解生產企業的供產銷等全面經營覈算過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產教融合。

2、瞭解製造企業生產工藝加工流程,增加課程認知能力。利用學校的校企合作基地及專業實訓教學基地,組織學生參觀製造性生產企業,瞭解生產性環節的生產工藝流程等,爲學習“成本會計”課程做好基本準備工作。或者利用寒暑假讓學生參觀製造企業。透過生產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分崗位認知成本會計工作,爲適應實驗實訓教學奠定基礎。企業分成材料會計、往來款項會計、固定資產會計、職工薪酬會計、成本覈算會計、納稅會計、會計主管會計等。這些崗位與“成本會計”的理論教學相對應,將理論教學與實際工作崗位相對接。

(二)總體把握課程體系,做到“形散神不散”

企業的費用分成生產費用和期間費用。期間費用進入當期損益,不屬於“成本會計”研究範圍。從各項要素費用的分配,到輔助生產費用和製造費用及廢品損失的歸集與分配,其結果均計入基本生產成本、製造費用及管理費用等帳戶,這種分配屬於橫向分配關係。基本生產成本及管理費用等帳戶是“神”,要素費用和綜合費用是“形”,“形”均落實到“神”。“神”與品種法、分批法及分步法結合,透過縱向分配,在基本生產成本明細賬中計算分配出產品成本。將要素費用、輔助生產成本及製造費用、生產費用的歸集與分配等分項目進行講授,分解教學任務。生產費用的分配是教與學的重點與難點。首先,它是一種縱向分配關係。會計等式如下期初在產品成本(已知)+本期生產費用(已知)=本期完工產品成本+期末在產品成本其次,採用適當的`分配方法進行分配。第一種方法,先確定期末在產品成本,倒擠出本期完工產品成本。採用對期末在產品成本很少可以忽略不計法;期末在產品成本相對固定法或期末在產品成本只分配材料費用法及期末在產品成本採用定額成本法等,倒擠出本期完工產品成本。學會計要善於運用倒擠法計算出完工產品成本;透過倒擠法能進行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平衡;運用倒擠法可以倒擠出鮮活商品的減少數量及金額等。第二種方法,將生產費用合計數在本期完工產品與期末在產品之間分配。主要有約定產量法和定額比例法。這兩種方法分子都是材料費用的合計或人工費用的合計或製造費用的合計等,分母即分配標準不同所致。約定產量法的分母是完工產品產量和期末在產品約當產量;而定額比例法的分母是完工產品和在產品定額成本。橫向的分配關係是純邏輯關係,將所有的費用項目轉至基本生產成本明細賬進行縱向的分配。將重點難點分解成各個小項目,化整爲零式地進行教學,學生容易理解與消化。

(三)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分解授課內容

1、運用情景教學法,分崗位進行理論教學“成本會計”課程是專業實踐性較強的一門專業課。理論知識應該源於實踐並運用到實踐教學中去。教師邊講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將實踐中遇到的困難問題介紹給學生,與學生共享學習成果。將課堂教學設定成實際企業成本覈算情景,讓學生扮演成材料崗位記賬員、職工薪酬崗位記賬員、固定資產崗位記賬員、成本覈算總賬等角色,分成課堂學習小組進行會計崗位模擬學習。對學生扮演“具體會計崗位”時遇到的錯誤給予糾正,學生體會到做好一名成本會計覈算員的重要性。課堂模擬實訓課只是解決了理論與實際的相對接問題。將實驗實訓課搬到實際企業進行講授,讓企業的會計師進行講授,實現產教融合,引企入教。

2、圖文並茂式教學方法的運用

(1)“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應多創建圖表進行講解。對要素費用的分配和輔助生產費用及製造費用分配劃“T”形帳戶反映帳戶的對應關係。既反應每個帳戶的來源,又反映各個帳戶的分配去向。如下圖輔助生產費用先透過輔助生產成本明細賬歸集分配金額,再透過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數分配法等輔助生產成本的分配方法進行分配;製造費用、廢品損失等費用歸集與分配與其基本相同。

(2)運用多種教學資源進行教學,解決教學困惑問題。如透過圖書資源、網上手機等多種手段進行疑難問題答疑。積極開設校內第二課堂,組織專業老師給予學生輔導,提高教學效果。

(四)理論教學與實驗實訓教學有機結合,增加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等院校的學生對理論知識基本上能聽懂,但運用起來就覺得茫然,或者說不是得心應手。究其根本原因,是學生綜合覈算能力薄弱所致。目前高等院校普遍擁有較先進的VBSE室,具有“成本會計”實驗實訓模組。該模組涵蓋供應鏈、生產鏈及客戶關係的全面經營覈算過程,成本覈算是實驗實訓的重點內。讓學生帶着學習的困惑問題到實驗實訓課進行化解,專業教師給予現場指導,增加了學生的自信心和專業責任心,提升了教學效果。無論是會計學專業還是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成本會計”課程都是專業核心課程,解決好該課程教學困境,對於提升學生專業能力非常有益,最終會提升學生未來從事會計職業的工作能力。

【參考文獻】

[1]蘇喜蘭、新企業產品成本覈算制度解讀[J]、財會月刊,2013,(12):77-78

[2]劉立新、德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經驗及對我國的啓示[J]、現代職業教育,2015,(30):18-23

[3]李芸達、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會計技能教學改革與創新[J]、會計研究,2015,(02):87-92

[4]唐茂霞、將Excel表格引入成本會計教學[J]、財會月刊,2015,(06):119-121

[5]王政、影響學生參與VBSE實踐教學積極性的因素及對策研究[J]、巢湖學院學報,2017,(05):15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