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職院校古代文學教學的困境與對策論文

學問君 人氣:2.35W

一 前言

高職院校古代文學教學的困境與對策論文

古代文學課程是高職院校語文教育專業的一門基礎課,有着近百年的歷史。課時最多,開設時間最長,是最重要、也是最難學的課程之一。其教學任務是使學生了解中國古代文學基本知識,提高鑑賞、評析作品的能力,增厚自身的文化底蘊,爲將來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及研究打下堅實基礎。然而,如今古代文學教學卻舉步維艱、困難重重。“古代文學無用論”盛行,學生對此課程興趣不濃,相當一部分學生有畏難和厭惡情緒,用深處困境來形容似不爲過。一些學生片面的認爲,古代文學只是些陳舊的東西,很難適應現代生活,應該多學些法律、經濟、營銷類課程,以滿足人才市場的需求,在社會上尋找立足之地。中文系學生沒有讀過《詩經》、《論語》等重要的文化典籍,沒有看完《水滸傳》等四大名著,許多學生只爲應付考試,並沒有透過閱讀來體味古代文學的意蘊,更有一些學生,不知曉學習古代文學的用途,這些現象都暴露出對古代文學課程的社會價值的羣體性懷疑。學生的消極態度,導致學生學而無味,教師教而無趣。由此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會死記硬背,缺乏創造性,缺乏對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使古代文學教學陷入困境。那麼,形成困境的原因是什麼?如何突破困境?這是目前古代文學教師不能不面對的問題。

二 古代文學教學困境成因分析

筆者認爲,目前高職院校古代文學教學的困境成因如下:

(一)教學內容龐雜,課時相對縮減

隨着高職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化,專科教學課程重新進行了整合,使得古代文學課在教學課時上從最初的四學期4課時到三學期2課時,總課時數減少一半以上。雖然這種改革使得面向小學的專科教學更具時效性和實用性,但課時的縮減必然引起教學內容的重新調整。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使學生了解到古代文學發展的.軌跡,探究古代文學發展的規律及諸多不可迴避的文學經典,是古代文學教學中的一大難點。

(二)教學模式的單一呆板,教學方法陳舊

目前高職院校古代文學普遍運用的教學方法還是以講授和傳授知識爲主,因襲傳統的“一言堂”、“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延續着學生上課記筆記,考試背筆記的被動學習方式,很少採用問答式、討論式、研究式等新的教學方式。具體而言,就是課堂教學教師是講義加板書,學生是埋頭筆記,奮筆疾書。同時在教學中過多地強調以文學史爲主,忽略了甚至是放棄了對文學作品的解讀。單項的知識灌輸必然導致學生對教學內容喪失應有的興趣,同時也使得學生失去了品析作品、感受美感的機會。

(三)生源素質的下降

近年來義務教育的普及和高等院校的不斷擴招,使得高職院校生源素質出現了嚴重下滑。這也爲高職院校的教學提出了新的命題,即如何利用現有的資源,使得學生素質和學識得到最大空間的提升。在實際的古代文學教學中體現出學生對專業知識在認知、理解、運用上的不適應,甚至有一部分學生還表現出一定的畏難心理,這都極大影響了古代文學的教學效果。

三 突破困境的對策

由於古代文學教學模式一直遵循滿堂灌的舊式方法,從根本上禁錮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加之教師知識體系老化,闡釋過於空泛,更是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古代文學教學必須直面挑戰,積極探尋改革之路,增強古代文學教學的現代氣息,提高古代文學的學科魅力,使古代文學教學重新煥發生命的活力和激情。

(一)轉變教學觀念

教學改革所要改變的不只是傳統的教學理論,還要改變千百萬教師的傳統觀念,改變他們每天都在進行着的、習以爲常的教學行爲。古代文學的教學不應是片面地強調文學知識點的傳授,而應注重方法的傳授、審美情趣的培養。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評價古代文學作品的能力及其從事教學研究的能力應是古代文學課的最終目標。

(二)改革教學方法

“教學”包括“教”與“學”兩個方面,但目前大學的教學更重視“教”,認爲教師教得好,學生自然就能學得好;學生對該門課沒興趣,原因是老師沒教好。所以,教師們總是把精力放在備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技巧的探討上;而比較忽視學生的“學”。對學習效果的檢查方式也較單一,僅限於期末考試和一兩次作業上。這種以教爲主的教學模式不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必須改革。

首先,須加強對學生自學的督促、檢查和輔導。由於教學內容多而教學時數少,所以課堂上精講的作品很有限,大量作品需要學生在課外閱讀。其次,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傳統的以教師講、學生聽記爲主的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始終處於被動接受的狀態,而被動的狀態是不易產生強烈興趣的。爲了改變這種狀況,一些教師提出了各種切實可行的辦法,如多提問,適當討論,注重誦讀,古詩文寫作練習,等等。

(三)改變對教師的評價標準

如果能對古代文學的課程設定和教學方法做出上述調整和改革,則學生對古代文學的興趣肯定會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但問題是,按照目前對教師的考評標準,大多數古代文學教師不可能將上述改革措施付諸實施。

目前高校對教師的評價表面上是教學、科研並重,實際上是科研決定一切。教學評價是彈性的,沒有客觀標準,只要按部就班地完成額定教學任務,不出教學事故,就是好的;而科研評價則是剛性的,關乎教師切身利益和聲譽的年度考覈、評優選先、職稱晉升、津貼、導師遴選等基本上都由科研成果決定。作爲一名教師,教學效果再好,學生對你的課再歡迎,如果科研成果達不到標準,你什麼也得不到。這種評價體系從根本上決定了教師只能應付教學而將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要真正提高學生學習古代文學的興趣,就必須在改革課程設定和教學方法的同時,改變以科研爲主導的教師評價體系,制定新的評價標準,從制度上給教學以切實的保證和有力的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