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在讀大學生道德養成的教育論文

學問君 人氣:3.16W

1地方優良傳統文化擁有較多的德育資源和較強的育人功能

關於在讀大學生道德養成的教育論文

地方優良傳統文化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各地傳承的當代存在形態。在地方優良傳統文化中,擁有較多的可供發掘利用的德育資源,這些可資利用的德育資源具有較強的育人功能,把這些地方優良傳統文化中的德育資源運用到大學生的德育養成教育中可以起到較好的積極作用。

2地方優良傳統文化進校園對大學生道德養成教育積極意義的實現途徑

2.1地方優良傳統文化進校園塑造了優良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地方優良傳統文化進校園可以有效地塑造具有濃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校園文化,避免“千校一面”現象。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校園文化建設要注意把學校所在地的優良地方傳統文化引進來,塑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地域文化識別度的校園和校園文化。以黃山學院爲例,黃山學院分南北兩個校區,南校區作爲新校園,其校園文化建設注意發掘徽州地域文化資源,把徽州文化引進校園文化建設。首先,黃山學院南校區校園基礎設施建設即在校園的物質文化建設中傳承徽派建築風格,其南校區圖書館和教學樓、辦公樓系清一色的新徽派風格建築,整個校園規劃也秉承徽州古村落規劃的理念,山水相依、富於美感。其次,在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方面,黃山學院也充分利用徽州歷史文化資源。其校園內部道路命名蘊含人文精神,折射出徽文化屬地的'特質,透過道路命名,把校園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具體化,優化育人環境。

2.2地方優良文化進校園營造了濃郁德育氛圍

德育養成教育需要良好的校園文化以及有感染力的德育氛圍,地方優良文化進校園可以營造濃郁的德育氛圍,對於促進大學生道德養成教育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去年,贛南師範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孫弘安在《中國教育報》上發表了長文《堅定不移推進地方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贛南師範學院以地方文化資源辦學育人的探索與實踐》,介紹了贛南師範學院積極利用贛南地方文化資源,推進蘇區紅色文化和客家文化進教材、進課堂工作,從而把地方優良傳統文化深入、有效地推進校園的經驗及取得的成效。他們透過積極推進蘇區紅色文化和客家文化進教材、進課堂工作,增強了地方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吸引力;透過積極推進蘇區紅色文化資源和客家文化資源進校園文化活動,增強了地方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影響力;透過深入組織開展蘇區紅色文化和客家文化教育實踐活動,增強了地方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感召力。贛南師範學院積極推進地方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在有力地提升了學校的辦學水平和辦學特色的同時,爲社會輸送了一大批思想過硬、品格優秀的基礎教育師資,也提升了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