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高職院校道德教育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2.83W

【摘要】隨着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職業學校的學生將面臨更多的技術挑戰和道德考驗。而職業院校的德育教育卻並未形成自己鮮明的特色。職業院校的德育如何把個人修養與國家觀念、民族意識的培養有效結合起來,如何把各項德育內容有機統一到學校德育的實踐中去,這都是職業院校的教師必須直面的現實問題。筆者認爲,迴歸生活的德育理念對於職業院校的德育工作具有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關於高職院校道德教育的論文

【關鍵詞】高職院校德育生活德育德育生活化

一、現代高職院校道德教育面臨的困境

現在,隨着高等院校的擴招,上大學似乎已不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對於學校、教師、家長以及學生而言,愁的是如何才能上一所重點大學,或者如何進入一個前景光明的專業。於是,更多的孩子在高考時把眼光都投向了熱門專業、重點大學。從普通中專、職業中專和成人高校優化組合而成的高職院校,也相應地調整了專業與課程設定,以適應社會的需求,但是,生源質量的下降,似乎還是成爲不可避免的事實。不可否認,這些學生無論在文化基礎、道德素養,還是行爲習慣上都與普通高校有差距。因此,有部分教師把某些職業院校面臨的辦學困境歸咎到這一點上。從而對高職學生的道德教育也喪失了信心,認爲道德教育對這些學生是沒有多大的用處的,“孺子是不可教也”。其實,我們認爲,一味的埋怨、指責高職學生是不恰當的。俗話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先生,對於這些所謂差生更是如此。他們在小學、初高中階段,也許因爲各種的原因,成績落後,遭受歧視喪失學習興趣,滋生一些不良習氣。到了職業學校,如何改變這些不良習氣,重新樹立自信心,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成長爲對社會有用的人,是職業院校的教師們重要的責任。因此,作爲非智力因素的德育,即對意志、興趣、性格、心態的培養,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在職業學校工作中的意義也就顯得尤爲重要和突出。爲了避免道德教育在傳統方式下變成教條化的說教,我們可以讓德育迴歸生活世界,迴歸生活的德育理念對於職業院校的德育工作將具有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二、生活德育——讓德育迴歸生活世界

儘管長期以來人們對學校德育寄予厚望,但是我們在實際中卻看到學校德育工作如今都面臨着一個尷尬的現狀――德育無能。不光是職業學校教師抱怨,幾乎所有中小學教師都普遍感到,現在的學生難教(蠻辦法不行,老辦法不靈,新辦法不明),德育的實效性偏低。學校德育如何纔有實效性,一直是大家關心的熱點問題,對於職業學校而言,更是一個難點。

近幾年來,在德育研究與實踐領域,有許多學者呼籲德育應該回歸生活世界,強調道德主體和道德體驗,提出“生活德育”的觀點。筆者認爲這是“以人爲本”在學校德育教育中的真實體現,真正地把人的完整生命納入到德育的視野,同時提高了德育目標的可操作性和德育內容的實踐性。道德教育生活化並不是要德育簡單的等同於個人生活,更不是要降低德育的品質,而是要讓德育爲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爲學生的幸福生活服務,要聯繫學生的生活,引導學生的生活。使學生個體在德育情境中,積極自主地思考、發現、探索、理解和領悟,在自我生活世界與生活經驗的拓展中去理解生活、發現世界、陶冶情操、鍛鍊人生智慧。這樣,德育過程就成了個體生活世界和價值世界不斷髮現、增長、豐盈的過程,而不是對個體人生的灌輸;學生成爲具有獨立人格、自主意識與選擇願望的主體,而不是被動服從的奴隸;教師成了學生社會化過程中的顧問,而不再是對學生進行簡單規訓的權威。

三、職業院校如何實現道德教育生活化

1.合理利用當地特有的地理資源和人文資源

職業學校的道德教育應該更加要與學生的校內外實踐活動聯繫起來,更加註重道德情感的陶冶,在校園中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注重文化的浸潤和薰陶,“以優秀的人文精神資源來拓展、敞開學生的人文視界,以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和民族精神來培養學生,以優秀的文化資源來哺育學生”。學校可以定期開展講座、志願者、義工等活動,有效利用當地的人文資源,把道德觀念和道德情感體驗切實的聯繫起來,將道德理念化爲道德行爲。教師要在指導學生對各種道德價值觀念分析、比較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的選擇或拒斥一定的道德價值,建構自己道德生活的意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即將從事的職業,樹立正確的職業觀

由於受到社會上有些人鄙薄職業技術教育的觀念的影響,許多職校生覺得職業教育的教師不如普通學校的教師,職業學校的學生沒有前途,造成了職校學生的挫敗感,認爲自己是失敗者、被淘汰者,瞧不起自己未來從事的職業,對自己的專業學習也採取無所謂的態度。這不僅要求我們職業教育的教師本身具有寬廣厚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還要求教師在學生的道德教育上,應以身作則並且堅持結合學生思想實際,貼近社會、貼近生活、貼近時代、貼近學生心靈,讓書本中的理論和學生的心靈相溝通,和學生的思想相碰撞,師生之間應進行心與心的交流,透過平等的對話、誠懇的點撥,使學生由茫然到釋然,解決心頭的困惑。

隨着社會經濟、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職業學校的學生必將面臨更多的技術挑戰,更多的道德考驗。如果說我國的德育觀是一種“大德育觀”,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那麼職業院校的德育內容還要突出職業道德教育和適應職業變化的教育。我們職業院校的德育工作者正在探索中不斷的取得進步,德育向學生的生活世界迴歸,正是教育者在共識價值和社會主導價值的指引下,從職校生的生活和實際需要出發,根據他們的心理特點和道德發展水平,促進了學生個人品格的生成與建構,實現了道德主體理性、自由的發展,體現了教育者尊重學生個性和差異性的人文關懷。

參考文獻:

[1]杜時忠.當前學校德育面臨的十大矛盾[J].當代教育論壇,2004,(12).

[2]劉鐵芳.面向生活,引導生活[J].教育科學研究,2004,(8).

[3]李國春.論高職院校德育氛圍的營造[J].教育與職業,2006,5(14).

[4]蘇茂芳.試論職業道德教育的途徑與方法[J].教育與職業,2002,(6).

[5]李子震.職業學校德育課程改革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