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試論大學生資訊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

學問君 人氣:1.24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許多人都有過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藉助論文可以有效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那要怎麼寫好論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試論大學生資訊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試論大學生資訊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

試論大學生資訊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 篇1

摘要:

高校資訊道德教育已經成爲高校資訊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分析了當前大學生資訊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

資訊道德是指在整個資訊活動中調節資訊加工者、傳遞者、使用者之間相互關係的行爲規範的總和。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資訊傳播變得難以控制,僞劣資訊、無用資訊比重加大,全社會對資訊道德問題日益重視,大學生是使用網絡的主力軍,因此,資訊道德教育已經成爲高校資訊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目前很多高校都在透過各種不同途徑實施資訊道德教育,但總的來說沒有取得明顯效果,教育內容、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嚴重的不足。

關鍵詞:大學生、資訊道德教育

一、大學生資訊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現有資訊法律法規不完善

自1986年4月開始,我國先後制定並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資訊系統安全保護條例》《計算機系統安全規範》《計算機病毒控制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法》《互聯網安全條例》《計算機資訊網絡國際互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互聯網資訊服務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定和法規,並在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民事訴訟法等法律中加入了計算機資訊安全方面的條文。隨着這些資訊法律的頒佈實施,我國資訊活動領域無法可依的局面已經有所改變。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資訊立法還屬於起步階段,現行資訊法律法規主要分佈在資訊市場、資訊產權及資訊安全保護等方面,缺乏對資訊資源管理、資訊基礎設施建設、資訊產業等方面的法律規範。

(二)缺乏具體資訊道德評判標準

資訊道德主要包括網絡道德和學術道德。我國早在2001年11月就頒佈了《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在一定程度上規範了人們的網絡行爲。但它只是對網絡行爲做了一些大致的規定,明確了哪幾種典型行爲是恰當的,哪些是不恰當的,但沒有健全如何判斷是否屬於這種行爲的具體標準。在現實生活中,不良資訊是指哪些資訊,哪種資訊行爲屬於破壞網絡秩序、危害網絡安全的行爲,哪種情況屬於侮辱欺詐他人的行爲,哪種學術行爲屬於合理引用範圍,哪些學術行爲屬於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爲,這些都沒有具體明確的道德評判標準,因此導致大學生對自身資訊行爲的善惡無法有效區分,道德評判顯得非常困難。

(三)實施資訊道德教育的主體不明確

傳統觀點認爲資訊道德教育工作屬於思想政治工作範疇,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少數德育課教師是大學生資訊道德教育的實施主體。但也有不少人提出學工處、團委、教務處、網絡中心、圖書館、各教學單位等部門都應積極參與,各司其職,共同做好大學生的工作資訊道德教育工作。在各高校的實踐過程中,由於實施資訊道德教育的主體不明確,“共管”往往變成了“不管”,大學生資訊道德教育變成“盲區”。

(四)部分教育者的自身資訊道德素質不高

現代社會浮躁之風同樣吹進了高校,部分高校老師、科研工作者在科研過程中不能潛下心來搞研究,急於求成,不遵守資訊道德規範,出現了論文抄襲、成果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爲。學術氣氛濃厚的大學校園中的教育者存在着資訊道德的缺失,這不免愈發引發對大學生資訊道德教育的擔憂。

(五)資訊道德教育教學設施較落後

隨着高校的不斷擴招,各高校採取各種途徑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校園資訊化建設,但總的來說,多媒體教室比例不高,有的承擔資訊道德教育的資訊檢索課還在一般教室上課,有的教學實踐基地的電腦還比較陳舊,無法做到端對端的指導和監控,使學生們始終缺少資訊的切入點和鍛鍊機會,教學效果不佳。因此,很多大學生選擇了在條件更爲“優越”、氣氛更爲“寬鬆”的宿舍或網吧進行上網,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各種不良的網絡資訊行爲也隨之在這種放任狀態下氾濫起來。

(六)資訊道德教育的教材明顯缺乏、內容不明確

目前大部分資訊檢索課教材中沒有資訊道德教育的專門篇章,只有極少數的新近出版的教材提到了資訊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都是從理論層面上闡述對大學生進行資訊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缺乏現實生活中的案例分析。有的學者提出資訊道德教育應包括資訊道德觀念、資訊道德意識、資訊法律法規、資訊犯罪、資訊垃圾等內容,但目前高校尚無統一的資訊道德教育內容及教材。

(七)資訊道德教育方式單一

涉及資訊道德教育的老師大多是以命令、說教的語氣要求學生不接觸有害的資訊、不發生破壞網絡秩序的行爲,缺乏“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教學方法,沒有系統的教學內容和統一安排,也沒有提供與大學生資訊道德教育相配的學習輔導資料。所以在資訊道德教育的課堂上就出現了教師授課隨意性非常大。

(八)缺乏資訊道德教育評價機制

高校實施資訊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大學生形成良好的資訊道德習慣,資訊行爲始終在法律允許範圍內。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如何針對大學生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資訊道德評價機制顯得尤爲重要。但我國大學生資訊道德教育工作尚處於起步階段,對資訊道德的內涵研究還不夠深入,缺乏相應的資訊道德教育評價機制。

二、大學生資訊道德教育的對策

(一)廣泛開展相關法律制度的宣傳和教育

高校要充分利用課堂、校園網、廣播、電視、校報、展覽等多種形式和手段,深入宣傳《知識產權法》《資訊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互聯網資訊服務管理辦法》等法律制度和行爲規範。要教育大學生全面、客觀地瞭解資訊,提高資訊鑑別能力,增強資訊法律意識和資訊道德觀念,保證其真正成爲網絡中的道德主體,主動承擔起維護網絡秩序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