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課程體系構建下創業教育論文

學問君 人氣:3.18W

一、就業競爭力與創業教育的關係

課程體系構建下創業教育論文

當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社會地位還未受到廣羅大衆的認可。高職學生往往是高考落榜生,他們因高考的失敗而心存壓力,對自己信心不足,而且對理論的學習和研究缺乏長久的興趣,同時自身文化素養和內涵也很有限,導致沒有足夠的能力獨自分析和解決問題,面對日新月異的就業挑戰,明顯缺乏必需的就業競爭能力。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競爭力與創業教育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一方面,創業教育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與創新能力、拼搏和奮鬥精神和社會適應能力。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提升也是開展高校創業教育的起點和歸宿。可見,構建創業教育體系是實現高等教育發展目標的重要途徑,符合高等教育發展趨勢的客觀要求,同時也是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必要條件。

二、構建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理論依據

(一)創業教育理論。

創業教育是由“創業”和“教育”兩部分構成的教育理念。關於創業教育的解釋國內外有不同的看法。目前,我國學者傾向於採用美國哈佛商學院斯蒂文森教授對創業的定義:創業是一種管理辦法,指無需考慮現有控制的資源去尋找機會,可見創業是一種創新性和探索性的行爲。教育是育人的活動,而創業教育是培養創業者行爲創新和思維探索的育人活動,注重培育人的本質力量和塑造人的主體性。因此,創業教育重點是對受教育者個性品質的培育,同時還要培養相應的行動能力,具體包括創業意識、創業認知、創業思維、創業品質、創業技能、創新精神、創業知識、創業實踐等各種創業的綜合素質,並最終使受教育者具備創業能力的`內在就業競爭力。

(二)建構主義教育理論。

所謂建構主義就是知識是學習者在社會文化的情境下,透過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透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而不是透過傳統的教師傳授的教育方式獲得。就創業教育而言,它是以事業或企業的未來願景爲基點,以現有知識積累、資源儲備爲基礎,圍繞未來願景儘可能多地整合資源、豐富知識和歷練能力,從而實現創業願景。換言之,創業是透過知識構建和資源整合來實現人生願景的更高層面的建構教育。

(二)專業教育和創業教育耦合理論。

耦合最早描述的是一種物理現象,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系統或運動形式透過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以至於聯合起來的現象。當前,創業教育課程與各學科專業教育之間的相互分離是高職教育的共同缺點,實踐和研究多集中在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各自領域,使得二者之間不能有效的融合,缺乏系統性與連貫性研究,導致創業教育融入學校整體教學體系中的有效機制缺失。耦合理論可以解決專業教育和創業教育的關係,併爲創業教育理念的灌輸和創業教育實踐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支援。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耦合將是提高創業教育效度的重要形式,實現這種形式的重要環節就是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聯動。

三、基於就業競爭力的高職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分析

我國高職創業教育目前缺乏系統性,具體體現爲要素的缺失、要素比例的失衡、要素結構的缺位。爲了發揮課程體系的積極作用,需要合理的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課程結構來支撐,因此確立課程體系的目標、選擇課程內容和整合課程結構是高職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創建的三個核心要素。爲了解決這三個核心問題,就得從提高就業競爭力的角度出發,運用創業教育理論、建構主義教育理論和耦合理論來分析。

(一)目標。

(1)共性目標。

共性目標定位於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其核心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品質,這是提高就業競爭力的素質目標。具體來說,創業基本素質教育是爲了重點強化全體學生的創業意識、豐富學生創業知識、提高學生創業技能和能力、培養學生創業心理品質。提高就業競爭力的導向勢必要求以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爲目標,培養學生擁有良好的就業觀與過硬的專業技能。當前高職院校的學生擁有一定的職業技能和基礎創業知識,卻缺少創業意識與精神,例如:不敢創業,照抄書本實踐後失敗等。所以,解決諸如此類缺乏將專業技能與創業精神相融合的創業能力與綜合素質問題是創業教育的根本目標。

(2)個性目標。

個性目標是培養學生具有以創業實踐能力爲核心的創業能力,這提高就業競爭力的技能目標。在創業實踐中,創業能力是影響活動方式、效率和結果的直接因素。創業能力包括專業職業能力、經營能力和綜合能力,提高創業能力在本質上就是提高就業競爭力。因此,對於不同類別的學生,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目標應當體現出個性化的特點,善於發現那些創業慾望強烈且具有創業才能的學生,培養他們的創業技能,爲他們提供資金支援和技術諮詢,支援創業項目的後續發展。

(二)內容。

(1)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

基礎課程是指激發學生的創業意識、拓寬學生的創業知識結構、培育學生的創業道德等普及類課程,偏重於創業精神的培養。基礎類課程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法律、制度等維度,教導學生對創業教育有整體的認識,激發創業主動性和積極性,塑造創業思維。專業課程是指各個學科根據培養目標所開設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課程。如果創業教育除了獨立開設專業課程,還應該把各門學科專業特點嵌入到創業教育之中,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大學生基於自身的專業知識背景的前提提高自己的就業競爭能力。此外,基礎課與專業課可透過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兩種模式進行實施,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與個性特長選擇不同的課程,實現個性化目標。

(2)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

創業教育理論課程是指在課堂上進行的由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及學時要求組成的,透過課堂教學方式爲學生獲取基本的創業知識打下紮實基礎的課程。創業教育實踐課程則是指將創業知識和創業技能運用於實際操作的課程。在創業教育課程內容上,理論與實踐是兩個不可或缺的層面。實質上,創業知識的理解、掌握和內化既要靠系統化的理論知識,也需要創業實踐的檢驗。因此,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既要強調理論課程的系統傳授與講解,也要學生感觸和體驗到創業過程中複雜的工作環境,透過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有機組合,在培養學生自我創業知識結構的同時,能夠使學生積累創業經驗,從而爲提高就業競爭力奠定內在的基礎。理論課程的選題需要涵蓋多個方面:介紹專業知識與市場行情的發展歷史、現狀、趨勢;探尋本行業的必備技能與知識;與行業有關的創業項目與事蹟案例。同時,實踐課程的開設形式更是應當新穎多樣,從模擬到搭建平臺實操再到建立團隊,是有機結合理論與實際的重要契機,也是有效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的現實途徑。

(3)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

顯性課程是指學校情境中以直接方式呈現的課程,主要是指環境課程。隱性課程是指在學校教育中沒有被列爲課程計劃,以間接的、內隱的方式呈現,影響學生身心發展的一切學校文化要素的統稱。一般而言,顯性課程主要是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隱形課程則是向學生傳遞社會價值觀念和塑造價值觀。在實施創業教育過程中,校園文化環境的隱性教育功能越來越被重視。環境課程蘊含着書本中難以體現的創業教育因子,對學生創業思維模式的構建具有積極的影響。在培育學生創業能力時,將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交叉融合在一起,能夠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創業行爲習慣,並內化到其就業競爭力之中。

(三)結構。

課程體系作爲一個系統,除了擁有賴以存在的形式和條件外,還必須擁有科學的結構,才能產生特定的功能。在高職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中引入建構理論和耦合理論,可以幫助學生以一定的結構形式理解、掌握與運用所學的知識,並且在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之間尋求最佳的耦合狀態,促使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形成與發展。有學者提出,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的發展模式分爲三種:一是課程建設模式,增加專業創業類課程,開發的新課程名稱多爲“X+創業”;二是課堂嵌入模式,以課程教學爲載體滲透創業內容,培養學生基於專業知識的創業素養;三是專業實踐模式,開展課堂之外的專業創業實踐項目。其實,在教學實踐中這三種模式並非總是獨立存在的,更多的是呈現出一種靜態與動態相容的關係。根據建構理論和耦合理論,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最佳的耦合狀態是創業教育的整體性表現和專業教育的部分特徵同時存在,創業教育的整體性不會因爲創業知識模組分散到專業教育之中而失去,反而實現了處在不同知識領域,具有異質性特徵的創業知識與專業知識的跨領域結構化。因此,在建構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時,應當既要建設新課程,又要在原課程中嵌入創業課程,同時也要積極開發專業創業實踐項目,主要任務和目標是在各種教育模式持續發展的前提下,透過開發創業教育嵌入專業教育的課程,提高創業教育與學科教學的結合程度,共同推進創業教育向縱深發展,真正地提高學生在專業領域內的就業競爭力。

四、總結

課程既是創業教育的形式,也是創業教育的平臺和依託,更是實現創業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和手段,而課程設定是開展創業教育的重點和關鍵。透過對建構主義教育理論和耦合理論的分析,可以發現“嵌入式”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建設將會解決創業教育在專業教育中的尷尬境地,透過將創業教育的理念和思想融入到各個學科專業,將各種課程形態有機地以一定的知識機構組織到一起,從而實現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創業教育的全覆蓋和個性化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