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生命哲學下瑜伽課程評價體系的構建論文

學問君 人氣:2.99W

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層次分析法等方法,從生命哲學視角,以關注學生生命三種存在形式確定評價體系構建的原則,構建高校瑜伽課程學生學習效果評價體系基本框架的具體內容和一級指標、二級指標的權重,從而體現出關注學生生命健康教育,爲高校瑜伽課程的學生學習效果的教學評價提供理論依據和參考。

生命哲學下瑜伽課程評價體系的構建論文

關鍵詞:生命哲學;高校;瑜伽課程;評價體系;構建

瑜伽是古印度的健身養生術,也是一種關注生命的博大精深的哲學體系。瑜伽課程與其他的體育課課程有較大的區別,其評價體系也應區別於其他運動項目的評價體系。[1]葉瀾教授曾經說:“教育直面的是人的生命”,“應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生成的觀點看課堂教學。”[2]在高校瑜伽課程評價的過程應關注人的生命存在三種基本形式: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會生命。[3]從生命哲學的視角來審視高校瑜伽課程要達到什麼目標,用什麼樣的標準評價高校瑜伽課程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評價什麼內容等等,這些問題困惑着當前高校瑜伽課程的建設與發展。[4]在充分關注人的生命存在的前提下,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科學的瑜伽課程評價的體系,是瑜伽教育工作者急需解決的問題。構建生命哲學視角下的高校瑜伽課程評價體系,旨爲促進瑜伽運動在高校科學、健康、快速地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研究內容與方法

1。1研究內容

高校瑜伽課程評價體系的構建。

1。2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在中國知網搜尋2000-2014年相關的文獻、期刊和碩博士畢業論文等數十篇,爲課題研究做準備。問卷調查法爲了更科學、準確、有效地構建高校瑜伽課程教學評價的體系內容,設計教師問卷調查表,透過電子郵件對我國高校的30位瑜伽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發放問卷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100%。教師問卷調查表對相關指標設定7個層次(非常重要、比較重要、重要、一般、不太重要、不重要、非常不重要)的選項。對回收的問卷進行層次分析。將每個選項中“非常重要”、“比較重要”、“重要”的選項百分比之和超過70%的相關指標確定爲高校瑜伽課程教學評價體系的內容指標(具體見表1)。在確立高校瑜伽課程評價體系指標之後再次設計評價體系指標權重係數調查表,對我國高校中從事瑜伽教學5年以上並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10位教師,透過電子郵件的方式進行二次問卷調查並進行電話訪談,以確定構建的高校瑜伽課程教學評價體系的科學性、準確性和有效性。數理統計法運用SPSS16。0對回收問卷的數據進行整理、統計和分析。

2生命哲學視角下高校瑜伽課程評價體系基本框架構建

2。1評價體系構建的原則

高校瑜伽課程評價體系基本框架的構建,應在生命哲學的視角下,從關注學生三種生命存在的形式(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會生命),確定高校瑜伽課程評價體系的構建原則。

(1)定量分析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原則。爲了更能體現學生在瑜伽課堂上的進步和表現,課程評價體系中應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指標。由表1可以看出,評價體系中一級指標包含理論知識、技術內容、綜合能力和平時成績四個方面的內容。其中,A理論知識及B-1基本技術、技能,B-2素質內容,B-3體能,D-1出勤率都可以透過量化進行評價;其他的指標基本上都是定性分析的指標。定量分析的指標需要評價者制訂詳細的考評表和相應的量化的指標,定性分析的指標需要有評價者的細心觀察、客觀評價和詳細的課堂記錄。

(2)技術、技能掌握和體能發展相結合原則。在瑜伽課程的教學和評價中不僅測評學生的素質和體能,更要把學生對瑜伽動作技術和技能的掌握作爲重要的評價內容,根據瑜伽運動的特點涉及到柔韌性、肺活量和平衡素質,爲了使學生的體能得以保持,還應進行基本的身體素質測評,男生爲1000m和俯臥撐;女生爲800m和仰臥起坐。學生對瑜伽運動技術的掌握主要體現在瑜伽呼吸技術、基本體位動作技術、呼吸與動作配合能力、冥想與放鬆能力。讓學生在瑜伽這門課程中掌握瑜伽技術、技能,同時保持和發展學生的體能。

(3)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相結合原則。高校瑜伽教學在關注學生自然生命的同時,也應關注學生的精神生命。在對課程進行評價時,從學生精神生命的角度考慮,應將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相結合。在教學和評價中教師與學生都是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起到引導、指點的主導性,體現出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主體,在教學的評價過程中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程的教學評價中來。透過對自我的評價和對同學的評價讓學生感受到自我精神生命存在的價值。評價體系中,C-1評價能力不僅要求學生對自己的能力進行評價,還要求學生間互相評價,以體現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促進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課程教學中,更好地提升課程教學效果和質量。

(4)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原則。每位學生的.運動天賦和技能都不盡相同,如果最後以同樣的標準對學生運動技能和素質進行教學評價,就會對一些運動天賦較差的學生形成評價的不公平,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採用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的辦法。在每學期開學的第一次課和最後一次課對學生相關的身體素質和體能進行測試,計算出每位學生的進步程度,制訂出合理的進步評分表,讓運動天賦差的學生不僅能感受到身體自然生命進步的喜悅,又能讓他們從心理上體驗到精神上的滿足和自信。讓運動天賦好的學生也能更積極、更盡力地進行學習和練習,使評價的方式能激勵每位學生關注自然生命的進步和精神生命超越,鞭策每位學生更爲努力地學習,讓所有的學生得到較爲公正、公平的教學評價。

2。2評價體系的內容

(1)關注學生自然生命的評價體系內容。關注學生的自然生命,不僅體現在透過技術的練習和掌握後對身體素質產生的作用,還應包括對人體結構的認識和了解,不僅涵蓋相關的技術也包含體育鍛煉的理論知識。具體內容:二級指標的內容,理論知識包括基礎理論(體育與健康概述和體育衛生與保健)和瑜伽理論(瑜伽起源與分類,瑜伽運動的特點與功能,瑜伽運動的注意事項和瑜伽的音樂);技術內容包括基本技術(瑜伽呼吸技術,基本體位動作技術)、技能(呼吸與動作配合能力和放鬆能力),素質內容(柔韌性,肺活量和平衡)和體能(男生1000m、俯臥撐和女生800m、仰臥起坐)。

(2)關注學生精神生命的評價體系內容。關注學生的精神生命應關注在教學和評價的過程中,對學生心理上和精神上帶來積極性和激勵。所設內容有基本技能(冥想調息和冥想放鬆能力),綜合能力包括評價能力(學生自評能力,學生間的互評能力),創編能力(成套動作編排和音樂的選配),出勤率(出勤的情況和課程表現情況)。

(3)關注學生社會生命的評價體系內容。關注學生的社會生命應關注在瑜伽課程教學和評價過程中,以及課堂之外,激發引導學生,讓學生更爲注重體現自我的社會意義和社會價值。所設內容有社交、組織與指導能力,包括學生間的合作能力,課外活動的組織能力和課外練習的指導能力。

2。3評價體系指標權重係數的確立

爲了使瑜伽課程教學評價工作科學、合理,評價方法便於掌握和推廣,教師的評價工作應有一定的彈性,工作量要適中,結合評價體系構建的原則和關注學生生命三種存在形式確定評價體系的內容進行整理,從而得出高校瑜伽課程學生學習效果評價體系一、二級指標的權重(見表2)。2。4評價體系指標的評價方法表2中權重係數的確定是經過對高校瑜伽教師進行調查後統計分析而得出的,可以看出,評價體系的指標主要包括四大方面:理論知識的權重(0。210,)技術成績的權重(0。395),綜合能力的權重(0。180),平時成績的權重(0。215)。

(1)理論知識評價方法。科學、合理的健身不僅要求學生掌握一定運動的技術,還要求其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比如體育與健康,體育鍛煉對人體的影響,體育衛生與保健,體育健康評價以及體育鍛煉的科學方法。理論評價有兩種形式,第一種以口頭提問的方式進行考試,教師進行記錄,第二種以試卷的形式進行,教師給出正確的答案,學生之間相互評閱,根據其分數最終進行評定。第一種形式顯得不正規,儘量以第二種形式進行考覈。

(2)技術能力評價方法。瑜伽課程的評價核心部分是學生技術的掌握情況、素質進步的幅度、體能測試的結果。正確的瑜伽運動技術是學生進行課外練習的保障,學生掌握正確的瑜伽動作技術,是教學的重要內容,在考覈時要求學生不僅會做動作,還要求能講解瑜伽體位動作的技術要點,根據學生動作完成情況和動作技術的講解情況,教師和學生同時對考覈的學生進行評分。在每學期的開始階段要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能進行測試和記錄,以學生進步的程度進行客觀的評價。

(3)綜合能力評價方法。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評價要貫穿在整個評價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學會該項一定的理論知識和技術要點,還要學會客觀地對同學的學習及教師的教學進行客觀的評價。在最終的技術考覈中,要求學生分組進行動作創編,要選擇合適的音樂,遵循瑜伽運動的規則。教師要對創編作品進行評價,給學生布置課外作業,要求學生將學習的瑜伽動作技術教授給自己的親人、朋友或同學,並評價學生完成動作的情況。(4)平時成績評價方法。學生平時的課堂學習和練習要具有端正的學習態度和發自內心的積極性,才能真正地體會到瑜伽的特點,體會參與運動後帶給他們的健身效果。因此,學生的平時成績應占較高的權重,以強調學生的課堂參與。也可按照課程學時的情況,給予平時成績的評價。當學生缺席超過1/3學時,不給於其學分。

3小結

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是高校瑜伽課程教學和評價的依據。高校瑜伽課程的評價體系的制訂是在問卷調查、專家訪談、數據統計分析基礎上確定的評價體系的內容和指標,從而構建出課程的評價體系和各級指標權重係數。從生命哲學的角度來審視,瑜伽的課程評價體系是從關注學生自然生命和社會生命將技術、技能掌握和體能發展相結合,關注學生精神生命將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相結合,從關注學生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將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公正、公開、公平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客觀準確地評價。評價體系不僅將學生的出勤率、知識技能的掌握作爲考覈的內容,還把學生的課外的組織和指導能力納爲考覈的內容,以此來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構建高校瑜伽課程評價體系的最終目標就是要提高瑜伽課程的教學質量,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果;提升瑜伽課程的健身功效,使學生能主動組織並指導他人進行課外瑜伽的練習,形成以生命爲本位的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

參考文獻

[1]張宏偉,沈輝。生命哲學視域下體育課程評價特徵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44(3):74-78。

[2]陳淑妝,張素霞。生命哲學視域下高校健美操課程教學評價特徵分析[J]。教學探索,2011,19(9):55-56。

[3]周義義,何滿龍,劉建華。普通高校新體育課程評價體系初探[J]。體育與科學,2007,28(5):95-96+48。

[4]張宏成。高校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的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1,15(6):9-11。

[5]熊小青。試談生命教育的“生活世界”視閾[J]。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6):13-17。

[6]韓永紅。瑜伽“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對女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J]。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