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課程體系構建教育論文

學問君 人氣:1.66W

論文摘要:結合瀋陽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根據應用型人才應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較寬廣的專業理論知識、應系統地受到工程技術與實踐的訓練,具有較強的工程應用能力等特徵,闡述瞭如何構建具有行業特色、針對性強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平臺+模組”式課程體系。

關於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課程體系構建教育論文

論文關鍵詞:應用型人才;課程體系;平臺;模組

隨着社會的發展和高等教育發展步伐的加快,我國高等教育以跨越式的發展速度,由精英教育階段進入大衆教育階段,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隨之產生。它主要培養面向生產、製造業、工程建設、工程設計與管理等方面的進階工程技術人才。因此,應用型本科教育具有較強的地方性特徵,它以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爲主要服務對象,爲地方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應用型本科院校必須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變化,主動探索和構建人才培養新模式,以保證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續的發展。實施應用型人才培養必須有相應的課程體系作依託,本文結合瀋陽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談幾點看法。

一、應用型人才的特徵

應用型人才是指利用科學原理爲社會創造直接利益的人才,主要任務是將科學原理或新知識應用於社會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實踐領域。應用型人才必須緊隨社會需求發展步伐,強調行業和產業所需的科學知識,以突出工程應用能力爲特徵的同時,還應具備綜合素質和諧發展的特徵。因此,應用型人才在知識、能力、素質方面具有如下特點:

1.在知識方面

具有較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知識以及相關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知識,具備進一步發展所需的知識平臺。

2.在能力方面

主要包括學習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及適應能力,它集中體現在自然科學、工程科學、工程技術與工程實踐四個方面的運用能力,所以工程類本科院校在課程設定上要從這四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

3.在素質方面

應用型人才不僅有較高的專業素養,還要有一定的非專業素養(思想政治、人文科學、職業身心等非專業方面的素養)。

二、課程體系的構建

課程體系一方面以應用型人才應該具備和達到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素質要求來構建。應用型人才應具有較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知識以及相關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知識。不但具備學習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也要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心理素質和職業素質。另一方面,課程體系緊密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專業特色、社會發展需求,構建以應用型爲特徵的.理論課程體系和以專業應用能力培養爲主線的實踐教學體系。因此,課程體系應包括: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工程科學、工程技術與實踐等課程。

瀋陽工程學院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進行重新整合,優化課程結構,刪減陳舊課程內容,更新課程內容,注重課程內容的先進性與實用性以及課程的綜合化程度。注重課程間的銜接與統籌協調。新課程體系以主要課程爲核心,突出核心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構建了“平臺+模組”的科學完整的課程體系。即以理論課程、實踐實驗課程、綜合素質課程爲三大平臺;課程設定以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方向課、通識教育課和集中實踐教學環節五個課程模組。

1.公共基礎課課程模組

在“必需、夠用、管用”的原則下,加大主要基礎類課程的學時數,設定21門公共基礎課,共計948學時、55學分。其核心課程包括高等數學和大學英語。公共基礎課教學使學生具有較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知識;較好地掌握一門外語,初步具有閱讀和翻譯本專業外文資料的能力。

2.專業基礎課課程模組

根據專業知識結構的需求,打破傳統課程界限,對課程進行重組,適當減少課程門數和學時數,設定11門專業基礎課程,共計476學時、29學分。其核心課程包括電路、電子技術、電機學及自動控制原理。課程內容遵循“合理選擇,梯度深化,有機結合”的原則。

3.專業課課程模組

專業課程模組是根據專業崗位特點設定的課程。它以深廣適度的公共基礎和較寬厚的專業基礎課程羣爲基礎,爲滿足行業人才對知識的需求,設定“適用對口且高新技術含量高”的專業課體系。專業課模組包括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   

      (1)專業必修課。對課程門數重新調合,壓縮總學時,注重工程應用能力培養。設定6門專業必修課,共計322學時、20學分。專業必修核心課程包括電力系統分析、電氣設備、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及高電壓技術。透過此類課程的學習,學生具備行業所必需的專業理論素質。

(2)專業選修課。爲了突出專業特色,反映專業、學科發展前沿(智能電網、新能源發電技術、數字化變電站應用技術、直流輸電與FACTS技術等),設定16門專業選修課,共計144學時、10學分。整個課程模組注重新知識與新設備的掌握與應用,進一步拓寬了學生專業知識領域,使學生能根據個人興趣、愛好,選擇專業方向,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4.通識教育課課程模組

爲提升應用型人才的人文科學、職業身心等非工科專業方面的綜合素養,充分體現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科學理念。通識教育課程模組設定9門通識教育課,共計172學時、7.5學分。通識教育課程是面向全院開設,要求學生必須在每類課程中選修一定的學分。

5.集中實踐教學環節課程模組

構建由基本技能(計算機實訓、工程製圖與CAD實訓、金工實習、電工實習、電子工藝實習)、專項能力(電機檢修實習、電纜施工工藝實習、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實習、電力系統自動裝置實習、專業課程設計)、綜合能力(變電站仿真實習、電廠仿真實習)和工程應用能力(變電站設備裝配實習、電氣執行實習、畢業設計),且與理論課程既有機結合又相對獨立的集中實踐教學體系。集中實踐教學環節設定22門課程,共計40周、40學分。其核心實踐環節包括變電站設備裝配調試實習、電氣執行實習、電廠仿真機實習、畢業實習及畢業設計。

三、課程體系的特點

第一,課程體系體現了“強化兩頭,優化中間”的指導思想,即強化基礎理論課程、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優化專業課程的思想。滿足應用型人才應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較寬廣的專業理論知識,系統受到工程技術與實踐的訓練,具有較強的工程應用能力的要求。

第二,課程體系中,每個課程模組又設定了核心課程。所謂核心課程是指把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與人的生存與發展密切聯繫的知識與經驗體系。核心課程的學習,提升了應用型人才的社會競爭力,使學生具有較紮實的基礎理論、更爲寬闊的專業知識,具備走向社會所必需的素質與能力。

第三,課程體系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職業能力的培養。透過通識教育課課程的學習,學生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心理素質和職業素質,提升學生廣泛的適應能力和潛在的發展能力。

第四,集中實踐教學環節以應用能力培養爲主線,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教學內容,加大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力度。經過綜合性、設計性實踐教學環節的訓練,學生具有良好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把學生培養成能動腦、懂設計、會實踐、有系統概念的應用型人才。

四、結論

瀋陽工程學院根據市場需求與專業特色來量身打造“平臺+模組”式課程體系。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體系試執行至今,效果顯著。改革舉措的實施,激發了學生自主、創新學習的積極性。學生不但在國家級、省級數學建模大賽和外語大賽中多次獲獎,而且工程應用能力強,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學生就業率達到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