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當代大學教育困境與路徑分析論文

學問君 人氣:1.09W

摘要:在現代社會複雜的背景下,傳統教育的功利性、片面性以及教育自身的矛盾和功能上的侷限性逐漸顯現出來,使教育乃至整個社會發展陷入困境。反思傳統教育的缺失與不足,積極吸納生態教育新理念,建構大學教育生態系統,形成新的大學教育生態,是我國當前大學教育新的要求和任務。

當代大學教育困境與路徑分析論文

關鍵詞:生態範式;大學教育;路徑探索

一、生態教育理論研究

20世紀60年代,生態問題逐漸成爲一個敏感而重要的社會問題,給人類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根本性問題帶來了嚴峻挑戰。在新的社會背景下,作爲社會子系統的教育也出現了明顯的生態學發展趨勢,借鑑生態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教育現象和問題逐漸成爲教育科學研究中的新興學科。1966年,美國教育家阿什比最先在《英國、印度和非洲的大學:高等教育生態學研究》中提出“高等教育生態”的概念:大學構造必須適應不斷變化的大學環境,並提出“任何類型的大學都是遺傳與環境的產物”[1]的著名論斷。1968年,國際教育計劃研究所所長菲利普庫姆斯在《世界教育危機:系統分析》中指出:世界性教育危機的實質是高等教育體制與周圍環境之間的各種形式的不平衡,根源在於教育與社會發展、教育與就業之間不相適應以及社會各階層之間的教育不平等,課程內容和教育形式的陳舊落後與學生現實需求之間的衝突等,教育危機迫使人們最終認識到教育與社會、自然環境之間具有辯證的雙重互動效應。1976年,美國的哥倫比亞師範學院院長勞倫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中最早提出“教育生態學”的科學術語。他認爲:教育生態學是應用生態系統、生態平衡、協同進化等生態學理論與機制,分析各種教育現象、問題及其成因,研究教育發展的規律、趨勢和方向。1998年,在《美國研究型大學發展宏圖》報告中美國教育促進基金會提出了“大學生態系統”的教育理念,認爲現代大學教育是一個由各種要素構成的、具有綜合整體效應的生態系統,應該在研究和教學、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校外和校內事物、國際化和民族化之間保持自然的平衡。與此同時,1973年,挪威哲學家阿倫奈斯在題爲《淺層生態運動和深層、長遠的生態運動:一個概要》中提出深層生態學概念。後來,阿倫奈斯、澳大利亞的福克斯、美國的塞欣斯和德韋爾等人在深層生態學基礎上創立了一種新的生態哲學。以生態哲學觀爲基礎的生態教育以現代生態學理論的整體論思想和基本準則爲科學依據,用生態系統整體性的觀點分析問題和認識世界,從而形成帶有生態意識的價值觀和發展能力。從教育與道德及社會的關係方面,主張把人培養成爲積極主動、自覺、富有創新精神的批判者和建設者,積極融入社會、政治改革,能夠承擔起個性、社會發展的責任。綜合上述各種觀點來看,生態教育(亦稱教育生態化、生態化教育、綠色教育等)是在新的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和新的教育背景下形成的一種新的教育思想,是以生態哲學整體論的思想和方法爲指導,應用生態學的基本原理與機制思考和認識問題,從而樹立生態整體觀、和諧觀、發展觀,積極參與經濟、政治、社會、教育等改革發展過程,促進個人與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

二、大學教育生態困境分析

傳統教育是在工業文明形態下形成的一種以人類中心主義爲指導,爲工業生產提供合格的勞動者爲目標,以此認識世界並開展各種教育活動。這種教育價值觀過分張揚人類的主體性與社會性,卻忽視了人類的自然性與客體性,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人類與自然、社會的矛盾,並威脅到人類的可持續性發展。在現代社會複雜的背景下,傳統教育的功利性、片面性以及教育自身的矛盾和功能上的侷限性逐漸顯現出來,致使教育甚至整個社會發展陷入困境。人類面臨的困境要求傳統的“工業化”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必須改變,建立與現代工業文明發展相適應的教育文化,確立新的教育價值觀,即生態教育價值觀,促進傳統教育文化向生態教育文化轉變,把“單向度的人”塑造成社會性與自然性完美結合的全面發展的人,實現經濟價值、精神價值與生態價值的統一。正如托馬斯貝里所說:“現代社會需要一種宗教和哲學範式的根本轉變,即從人類中心主義的實在價值觀轉向生物中心主義或生態中心主義的實在觀和價值觀。”[2]大學作爲一個相對獨立的由人蔘與組建和科學管理的社會生態系統,既有人的要素也有物的要素,其中各種要素和各個環節在相互作用、相互促進過程中最終形成統一的教育生態鏈和生態整體,教育生態系統在有序、科學的執行中發揮教育的整體功能。但是,由於生態教育文化缺失以及觀念、視角的侷限,我國高等教育處於生態發展的困境。主要表現在:一是教育生態意識淡漠。長期以來,由於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我國的教育理念發展遲緩。所謂現代教育,依然是承襲工業時代的價值觀念和知識體系,而這種價值觀念和知識體系,一般重視工具理性而忽略人文關懷,功利需求顯著,生態意識淡漠。

二是教育生態文化缺位。我國的教育文化往往忽略人的生態意識和發展能力,現行的教育體制沒有打破傳統教育理念和體制,傳統的教育模式和內容、教育行爲與規範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全程應試競爭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殘酷競爭中迷失自我,扭曲人格,而這種應試教育的殘酷性和功利性忽略了人的本性和成長生態環境和規律,致使受教育者生態素養和發展能力缺失。

三是教育生態結構不合理。我國高等教育是以工業時代的價值觀念和知識體系作爲主導範式,在辦學格局上,以專科爲主,綜合爲輔,形成宏觀上割裂學科之間的聯繫,微觀上的系、室建制抑制學科之間交叉滲透的局面。在目標取向上片面強調知識和技能,忽視能力與素養,其結果是學生因缺乏基本能力和基本素養而不能自覺主動地把自己掌握的知識、技能轉化爲行爲和規範。

四是教育生態實踐缺失。教育生態是以真實情境中的直接接觸和真實體驗爲基礎的,在親身體驗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意識、情感與能力,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及批判性思維。但目前大部分高校忽視教育生態實踐環節,或實踐內容、體制、模式的不合理,教育生態理念不能夠有效地納入到學生的常規管理中,甚至深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難以讓學生將知識內化爲思維,進而養成行爲和習慣,做到知、情、意、行的統一,影響教育效果。總而言之,自然生態和精神生態的雙重危機促使人的全面發展、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環境的關係失衡,和諧人格的發展受到嚴重的挑戰,人類原有的意識形態、思維方式、發展模式、倫理觀、教育觀等受到質疑,人類的價值觀開始由工業文明主導向生態文明價值觀轉變。因此,反思大學傳統教育的缺失與不足,積極吸納生態教育新理念,構建大學教育生態系統,形成新的大學教育生態,成爲我國當前大學教育新的要求和重要任務。

三、大學教育生態發展的路徑選擇

(一)指導思想

教育生態觀從生態系統論出發,認爲教育本體是一個由多種要素構成的、具有綜合整體效應的生態系統,教育本體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不斷地進行資訊、資源的交流和轉化,體現教育發展的生態屬性、功能和價值。教育生態化不僅是教育內容的生態化,更是教育本體的生態化,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演化成一種自然、開放、和諧的教育生態系統,自覺地實現教育生態綜合效益的新型教育範式。因此,在教育生態觀下,高等教育的目標任務是透過建立教育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環境之間的生態平衡和協調機制,使之與周圍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生態環境和諧相處,從而將人置於教育生態系統中促進人的全面、協調的生態性發展,同時透過這種和諧機制促進高等教育的生態發展。

(二)建設原則

1.系統性原則。系統性是教育生態系統的本質屬性。從系統的觀點看,在教育發展演化進程中,與周圍環境諸要素之間構成一個互相聯繫、互相制約的系統網絡,各要素各環節之間進行資訊、資源交流,形成積極、健康的動態互動關係,並維持系統基本平衡。正是傳統教育的功利化破壞了教育本身的生態平衡,纔出現教育危機。因此,只有遵循系統的規律,綜合考察對象,關注要素之間的相關性和動態效應,準確把握教育體系的生態結構及其發展規律,促進內外協調,避免或減少系統的衝突和矛盾,實現整體優化,從而保持其發展的整體平衡性和可持續性。

2.實踐性原則。實踐性是教育生態系統的基本特徵。生態運動是生態系統的實踐本質,教育生態的最終目標和歸宿不是單純的理論探討,而是教育生態的實踐運動。教育生態觀從生態內涵闡釋教育價值理念,在理論上形成自身本體式建構,協調自身特有的生態系統。在實踐中立足於現實的.人的本質,從社會生態分析出發,闡釋教育內在人文關懷和對生命的本真意義,構建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統一的價值理念,從深層生態理念去建構全新的教育生態系統,創造一種和諧、可持續的教育生態環境,從而實現人的自我價值和持續性發展,使教育真正成爲具有理論與實踐張力的現代科學。

3.開放性原則。開放性是教育生態系統的重要特徵。在教育生態學視閾下,現代社會是動態的、發展的和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生態存在,教育系統本身即屬於生態構造,在保證系統內部構成要素之間的互動和耦合的同時,使之與開放的社會資訊系統、社會需求系統、社會實踐系統和營造自我發展的綠色空間相協調,構成一種相互適應、相互依存的關係。教育系統的發展變化必然受到社會環境影響,制約着系統內部結構的變化,這決定着教育理論研究和教育實踐都必須在現實生活、自然條件中進行,準確研究教育現象,掌握教育生態發展與變化規律,全面優化教育生態,增強系統的活力和功能。

(三)建設路徑

教育生態,在本質上,按照生態理念進行教育制度體系重新組織和改革,全面優化教育環境,促進教育本體的生態化,在教育生態運動中逐漸形成一種自然、開放、和諧的教育生態系統,自覺地實現教育生態綜合效益的新型教育範式。1.教育生態文化建設教育生態文化理論認爲,人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層次的,不但有物質需求、精神需求,還有健康、安全、愉快、舒適的生態需求。教育生態文化目標是迴歸人格健全、有鮮明個性的“人”本身,關注人的生態發展,把每個學生都當作實在的生命存在,尊重生命個體的主體性或參與性,在社會實際、日常生活中擴展和豐富自我精神世界,促進人格的健全發展,實現教育的經濟價值、精神價值與生態價值的有機統一。在生態教育文化代替傳統教育文化過程中必然引起教育功能的相應調整,從人的生態發展的角度對傳統教育功能進行新的認識、發掘和整合,發揮更強、更好的作用。因此,教育生態文化建設應用生態學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堅持生態價值取向,按照生態學的思維方式,改造傳統教育文化,在教育觀念、教育功能和教育任務等方面體現生態發展的要求,探索新的教育思想、方法、規律、內容和結構,建構新的教育生態文化。

2.教育生態內容建設現代大學教育是一個由多種要素構成的、系統內部諸要素之間相互作用及其與外部環境之間不斷進行資訊、能量和物質交換,具有整體綜合效應的生態系統。生態教育思想及其基本原則廣泛地作用和影響着現代教育和社會的各個領域,各式各樣的刺激因素之間的互動形成一種特殊的知識環境,發生健康的教育生態運動。因此,生態教育要從教育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出發,與時俱進,更新、完善教育內容體系,要把生態教育思想、原則滲透到整個教育理念和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之中,實現人生價值觀念重建。目前,高校實施的素質教育是全面教育和終身教育,不僅培養學生的科學文化,更要培養學生的教育生態觀,使學生髮展成爲一個整體的人、和諧的人,從整體上認識自我及自我與他人、自我與社會、自我與自然的關係。生態教育所形成的文化是更加廣闊、更高層次的文化,根源於真實、完整的社會生活,是人與自然、社會彼此交融的有機整體,有利於激發教育主體的認知情感和參與實踐的積極性,使之轉化成爲個人內在的一種教育行爲,自覺承擔起對民族、社會、國家的責任,最終實現對教育主體即大學生的思想、人格、能力等方面塑造和完善[3]。與此同時,實現高等教育的全面發展和內涵發展。

3.教育生態實踐建設教育生態是一個多種要素組成、多元發展聯結的網狀系統,以全新的教育視閾和方法,構造一個相互聯繫、千變萬化、豐富的知識環境,拓寬人們的知識面、開闊眼界、活躍思想,從而保持顯性教育的系統性與完整性。教育生態的核心價值在於尊重教育主體的知識、能力與情感訴求,關注人文精神和生命質量。實踐是生態教育的基本屬性,它依賴於靈活多樣的實踐教育將顯性教育轉化爲隱性教育,在生態執行中自覺樹立生態觀念,培養生態情感,引導、產生生態行爲,全面充分鍛鍊大學生的綜合能力,並形成良好的人格和精神世界。

4.教育生態制度建設根據生態系統理論,高等教育在生態演化過程中,與社會諸環境之間形成一定的生態性和生態關係,生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教育生態系統,透過不同路徑進行資訊和資源的交流和轉化,維持系統基本平衡和良性執行,從而實現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的整體綜合效益。在高等教育生態執行管理中,遵循生態學的原則與方法進行動態管理,解決高等教育機體內出現的各種生態危機,如高等教育的類型、層次、專業、區域分佈等結構矛盾,以及政策機制、科研機制、評價機制等各種問題,確保教育系統的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處於相對和諧、穩定的狀態,從而爲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合理的制度機制保障。

參考文獻:

[1]趙秀芳,蘇寶梅.生態文明視閾下的高校生態教育的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11(4):67.

[2]陳雯蘭,邢運凱.高等教育生態發展的路徑分析與設計[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5):127.

[3]趙輝.基於素質教育的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教育與職業,2013(3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