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中學作文教學現狀及對策論文

學問君 人氣:1.5W

新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根據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總結語文教學實踐中的經驗教訓,在寫作教學方面也提出了明確的目的要求,適應時代,駛向未來,既講究規範,又鼓勵創新。那麼,如何實現作文教學的創新呢?筆者結合新課程標準和自己教學經驗,提出了中學作文教學創新的建構思路。

中學作文教學現狀及對策論文

一、作文教學的現狀和困難分析

中學生寫作文的現狀有以下幾點表現:

1.畏懼寫作,缺乏飽滿的寫作激情,致使作文情感缺失。由於學生語文素養參差不齊,教師在寫作訓練上較多的在面對應試。侷限於教材上的內容。較少地考慮到學生真實情感和體驗。這樣學生的作文就缺激情,缺真情。缺流動的氣韻。久之,學生對作文就會產生畏懼心理。加之閱讀量少,對周圍的人和事觀察體驗不夠,缺乏素材積累和靈感採擷的契機。

2.思維不活,思路狹窄,選材雷同,內容空洞。中學生課業負擔重,自由活動和社會實踐時間較少。課外閱讀量不大,作文的材料貧乏。再者,多年的應試教育,扼殺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學生被迫按應試模式寫作,以致頭腦僵化、思維堵塞、文思枯竭。創新能力被消磨。逐漸形成盲目從衆的思維模式。選材雷同,嬌揉做作。作文時沒有去寫真實的內心感受和體驗。盲目地模仿寫出的文章內容就空洞淺薄,既缺少生動的細節,又缺乏獨到的感悟,千篇一律。

3.過於追求寫作的技巧性操作,形式大於思想。現實的作文教學內容上更多的是寫作技法要求規律等方面術語的直接搬運。形式上較多的是一種集體操練,基本上排斥個人的體驗。爲了迎合命題者的意圖。迎合閱卷者的趣味,就放棄了自我,放棄了生命的獨到體驗,放棄了自己的個體感受。中規中矩,審題要準確,立意要積極,結構要合理,中心要突出等。過於強調這些規範性要求,就壓抑了學生的創造性,壓抑了學生真實的思想感受和體驗。

4.語言貧乏,語言表達能力差。有很多時候,學生對寫作素材應該說有感悟,有深刻的內心體驗。但其作文語言貧乏,心裏有話說不出來,心裏有情寫不出來。即使心裏縱有千言萬語,但落筆時卻不知用什麼語言表達。這樣的作文就喪失了個性,缺乏創新。

二、營造寬鬆環境,促進作文創新

《語文課程標準》特別重視鼓勵自由表達,其基本理念是:“寫作是運用書面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過去的各個時期教學大綱關於寫作教學過多強調寫作規範,沖淡了有創意的表達這一根本要求。不造假,是對作文最起碼的要求;寫出個性,有創意,纔是作文的關鍵所在。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權威抑制創造,創造性教學需要民主。只有教學民主,學生才能積極思維,大膽想象,不斷產生新觀念,否則,學生處處看教師的臉色行事,唯教師的.觀點是從,其思維必然狹隘僵化,乃至枯竭

2.延遲評價,激勵創新。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願望和成功的需要。成功,作爲目標,它是行爲的動力;作爲結果,它是新的更進一步的行爲的動力。學生創造性的發展有賴於積極持久地從事創造活動,而這種活動需要他們創造成功的支援。

3.張揚教師個性。語文教學比起其他學科來,教師的主體參與意識更強烈,更投入。這種主體意識既滲透在他們研讀教材過程中,又涌動於他們的課堂教學中。由於思想認識、社會閱歷、性格愛好、知識儲備等方面的差異,他們對教材的認識、處理,必然烙上強烈的個性印記,並把它宣泄於引導學生品味語言、探究思路、把握主旨、鑑賞意境中;只有這樣,學生的習作纔會有實感。

三、中學生創新作文技巧淺析

1.打破思維定勢,立意才能新穎、深刻立意就是提煉和確立文章的主題。

“文章以意爲主”,“意猶帥也”。寫弘揚主旋律的“大”題材固然是好事,但“大”題材並不一定能寫出立意深刻的文章來,我們可以以“小”見“大”對文題,將材料多作由表及裏地深入分析,挖掘出它們所蘊含的本質意義。立意要新穎、深刻,可以變換角度尋求新意。出新意就要變向思維,選取最佳角度。

立意要新穎、深刻,就要順應時代潮流。寫文章要緊扣時代脈搏,反映時代精神,這樣的文章纔會常寫常新。2008年高考、中考中,就有多個省市的作文題或直接或間接地與“汶川大地震”有關。

立意要新穎、深刻,還要善於舊意翻新,逆向思維。採用逆向思維的方法,是被人們所公認的一種相當有效的出新方法。比如:開卷有益———開卷未必有益,異想天開———不“異想”何來“天開”,班門弄斧———弄斧須到班門,“有志者事未必成”等等。 2.優選最佳材料,才能使文章有血的肉要做到材料的創新,作者就要根據命題要求,以獨到的眼光從素材庫中迅速選定材料,力求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

可以“以知出新”。所寫的文章的內容如能超出一般學生的認知領域,顯示出作者知識積累的廣度和深度。如:以“關心”爲話題的作文,許多考生都把目光鎖定在人類的親情上,有位學生卻把愛心投向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地球,運用了許多術語,給讀者獲得知識和情感。

可以“以能出新”。寫你擅長的文體,寫你擅長的內容,運用你擅長的表達方式,表現出你的與衆不同,你的文章就會脫穎而出。

可以“以情出新”。寫自己動情的東西,才能感動讀者。世上一切富有感染力的作品,無一不是作者懷着強烈的、真摯的、有個人性格特徵的感情創作出來的。

3.採用多種構思技法,文章面目纔會全新。構思是指在動筆行文之前,對文章的內容和表達方式做總的規劃和設計。具體地說,文章的構思就是對頭腦中的材料。

由於作者寫作個性不同,作文的要求、內容、體裁的差異,構思的方法也會大相徑庭,各有千秋,下面談談幾種簡單可行的構思方法:

綵線串珠法。“綵線”指的是文章的線索,可以是物線,也可以是人線,亦可爲感情線。“珠”是指精選的題材,“綵線串珠”就是以一個能體現文章主旨的事物作爲貫穿全篇的線索,將一組如珠的精選材料聯綴成篇。如蕭乾的《棗核》,以棗核作爲線索貫穿全文,朋友索要棗核,引出懸念;得到棗核,如獲至寶,加強懸念;敘說索棗核原因,解開懸念,體現了美籍朋友的思鄉愛國之情。

烘雲托月法。指在寫作中,不正面描寫主要對象,而是透過描寫與之相關的“賓體”,從側面來表現主要對象的一種構思方法。此法在《陌上桑》中是運用最爲成功的範例,作者寫羅敷的貌美,沒有正面描寫,而是透過行者、少年、耕者、鋤者等次要人物的表現來烘托。

曲折跌宕法。“文似看山不喜平”,平鋪直敘的文章,往往讓人感到呆板、單調、乏味。因此,寫作時在不違背真實原則的基礎上,要造出一些曲折波瀾,以便吸引讀者。傳說唐伯虎爲某員外的母親題的祝壽詩就達到曲折波瀾的效果:“這個婆婆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塵。生的兒子都是賊,偷來蟠桃敬孃親。”一句一個逆轉,令人嘆爲叫絕。

四、小結

作文教學是一個難點。當然作文教學的話題也一言難盡。作文創新的道路是一條漫長而艱辛的道路,任何一蹴而就的想法都是沒有道理的。但我們也應該相信在新課標的指導下,經過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就會逐步轉變一些陳舊的觀念,擯棄偏於程式化的訓練方式,就能引導學生回到作文的原點,用作文這種形式去表達生命,書寫生命的真實,去體味寫作中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