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小學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15篇

學問君 人氣:2.13W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15篇

小學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1

透過《灑出成畫》這一課,我感受頗多,也讓我感動。隨着課程改革,越來越重視在教學中學生的主導地位,在這一課就讓我體會更明顯。

最開始,我還在擔心,這一課帶學生到室外會不會控制不了紀律,擔心出現安全事故,所以在出教室以前我強調了幾個要求,學生之前沒有用水這樣玩過,所以好奇心促使他們比以往更加的認真聽。當上完一個班的課後,我徹底放心了,學生好像比以往更懂事了,他們好像知道我心裏想什麼,課堂表現也非常的好。

這只是從紀律來講,從教學效果來說,用自己做好的水瓶自由的在操場上畫自己喜歡的,一邊玩,一邊學,學生喜歡這樣的美術課。在玩中學,學生掌握的知識更牢固。在引導學生灑水過程中,我也總結了一些方法,水瓶不可離地面太高,線條就不清晰,水瓶移動的快慢也有不同的變化,慢線條則粗,快線條則細。當我發現這些變化時,便讓學生們去留心觀察,不一會,他們也找到了其中的奧妙。

當看到學生們拿着水瓶,開心的在地上花圈,盡興的揮灑,看着地面不一會兒就像一張巨大的畫布一樣,我也開心的笑了,給學生們拍下了許多精彩的瞬間。學生看到我在給他們拍照,越來越有創作的慾望,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形象從他們的水瓶裏噴灑而出。不一樣的教學模式,不一樣的繪畫工具和方式,給學生帶來了更多的樂趣和收穫。像這種課改的新課,學生在美術遊戲中體驗各種繪畫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在自由自在的美術表現活動中,大膽地採用各種造型方式,並藉助自己的美術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我相信學生透過這一節課,不僅僅學到了用各種能攜水的水工具作畫,更重要的是,他們知道美術不單純是一支筆和一本圖畫本里的事,而是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只要你感發現,去創造,在你的生活裏到處都是美術。

以瓶爲筆,滴水成線,灑水作畫,愉快體驗。學生在戶外活動中玩得開心,做得專一。同時體驗其勞動的快樂以及良好的衛生習慣。

設計“玩中學”這個主要過程,不僅改變了美術課程學習方式,而且使學生在兒童天性需要的滿足中引發學習慾望,自主參與學習。

小學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2

上午第四節是二年一班的美術課。

和往常一樣,早起我在兜裏裝了幾塊糖和小餅乾。第三節下課時我到班級抽查了課前準備情況,有5名孩子沒有做好準備。

這節《認識我們身邊的樹》我打算採用先帶學生到室外去觀察、初步認識校園裏的樹,提出想問的問題,我們在回到教室上課。

上課鈴響了,組織好紀律後,我宣佈要帶孩子們到操場看樹,並宣佈了要求,孩子們輕手輕腳的來到了一樓。在門廳有兩盆盆栽樹“我並不知道書名”,帶領孩子觀察時,有同學舉報“班裏的淘小子魏佳琳摘了一片樹葉吃了,”等看到他時他說“樹葉還挺好吃的”我爲了“殺一儆百”把小魏留下來“保護這兩棵樹”。

(現在想來,多好的教育時間讓我錯過了呀,我可以帶孩子們看看樹葉上的灰塵,聞聞樹葉的味道,提醒和警告同學們,小樹也有生命如果都像小魏一樣,那麼我們看到的就是一棵光頭樹了。)

接下來,我們圍着校園認識了小榆樹牆、美人鬆、龍鬚柳還有梧桐樹。當時的梧桐已經有很多掉落下來的像豆角一樣的豆莢皮裏面還有小種子呢,20秒鐘每個孩子撿了一大把。

帶到班級後,我用事先準備好的墨水和他們交換。下一步就是吹樹了。

小學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3

本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透過在遊戲的活動中,瞭解線條的變化,並根據隨意變化的形狀進行觀察想象,添畫出各種具體日常生活中的形象及抽象的形象。透過遊戲的形式,讓學生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嘗試新的繪畫方法,充分發揮學生們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在此課的美術教學中,我發現有些學生往往不敢在作業紙上下筆。針對這個問題,本人在講解遊戲規則的同時,自己首先在黑板上閉上眼睛用一條線,畫了直、曲、折等變化且又連貫畫滿畫面的大小不等的隨意形。學生們在下面一邊看一邊竊竊私語,弄不清楚老師所畫何物。有大膽的學生問:“老師我們今天是不是要亂畫?”也有的學生一邊看一邊說:“老師這個畫的像個人,哪個形狀像條魚等等。”等畫完以後,我就告訴同學們這是繪畫遊戲的一部分。接着,本人透過多媒體播放課件。首先出示已學習過的直線、曲線、折線讓學生辨認回答分別都是什麼線,(複習鞏固學過的知識)接着出示三幅構圖,

一是畫面線條過於簡單的畫面;

二是線條較密較複雜的畫面;

三是線條疏密適中的畫面。

分別找學生回答哪幅構圖較爲恰當,並請他們分別說出理由。經過學生們的激烈討論後,本人指出較爲恰當的構圖並分別說明了原因(線條的疏密有變化)。接着,又出示了一個三角形,讓學生說出看到它能聯想到日常生活中的哪些東西。學生們都積極踊躍地回答:像切好的西瓜、雨傘、帽子、蘑菇、鉛筆頭、尖頂房、火箭、魚等等。再出示一個上下左右不同方向擺放的簡單而又不規則的形狀,讓學生們去聯想生活中的東西,同學們又都講出了他們各自心中的圖像,我此時告訴學生當一個圖形由於其方向的改變,就有可能產生不同的聯想。然後,本人請學生們將注意力轉到剛纔我在黑板上畫的“抽象畫”,並請他們從中找出生活中的圖像。透過前面的引導、啓發,學生們現在都能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想法。爲了更好地讓學生們完成本課的作業,本人接着出示了其他學生的作業讓他們欣賞,並結合畫面講解一些有關塗色方面應注意的問題。有些學生此時已經躍躍欲試,只等發紙讓他們畫了。我提出了本課的作業目的及要求,並且短時間內將作業紙發給了他們。學生們拿到紙以後,絕大多數學生都沉浸在繪畫遊戲當中,但也有個別膽子小的學生不敢畫,我就讓其閉上眼睛拿着筆在紙上大膽地畫。在本人的鼓勵下,他們也都完成了線條構成。完成線條構成以後,關鍵的是要從中尋找出具像的圖形來。有少數學生說他畫的看不出像什麼東西。於是,我就讓他們將紙變換不同的方向再仔細觀察。這時,他可能就會說他看出了什麼啦。待學生將完成的作業交上來,你會發現每張畫面各不相同,幅幅都有自己鮮明的個性。

透過對本課的教學,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在教學中要善於給學生以啓發和引導,並在探究與實踐的過程中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小學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4

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把學習僅僅侷限在書本上,脫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在這種學習觀念下,不僅很難培養出學生的創造精神,而且會泯滅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影響學生的發展。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既要重視學生對藝術的感受、表現和創造力的培養,還要注重美術更多地與文化、歷史、生活相聯繫,創建多維互動的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在寬鬆的氛圍中感受美,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讓學生圍繞目標自主選擇內容、材料和方法,讓學生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發現規律。我在教學中,努力用新的理念來組織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美術教育家尹少淳說過:美術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綜合性質的人類活動之一。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美育在培養全方面發展的素質人才的作用越發顯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學生樹立審美觀念,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學生認識美,創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徵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動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於樂的愉悅性,它的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也因爲如此,我們就更應該改革課堂舊式單一的老師講、學生聽的這種限制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教學方法,大膽改革,勇於創新,把握少年兒童心理特點與身心發展的規律,努力爲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同時,還要把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結合進行,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因此必須探索出一條新的教改方法,這不僅要求我們本身要有創造性思維,思路活躍、方法新穎,使學生感到有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積極思維取得預定的效果,而且還必須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特點,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透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達到認識、操作、情感、創造的整合,是每一位美術教師值得去去研究與探索的。爲此透過平時教學工作以及課外的學習探索與實踐,我做個了小結了,總結了教學中的可行性方式特徵如下:

1、可以採用的開放命題形式。命題創作首先必須限定一個題目,然後圍繞題進行美術創作。難度太大或脫離生活的命題往往會使學生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適當改變傳統的由教材、教師命題的方法,把命題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學時,可以根據教材內容教師出母題,再由學生出子題:如書中可愛的貓咪一課,我就採用了以自編的貓咪找家的童話故事入題展開討論,啓發學生想象故事情節後自由擬題,於是作業時我和小狗一起玩、媽媽再見、貓咪迷路了等等,一大批各具情趣的命題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很好的激發了他們創新的慾望。又如印印畫畫一課教學時,學生在自由出題時更是如魚得水,大海中的輪船、我的小汽車美麗的花朵等別有情趣的命題躍然眼前;作品透過印貼畫的形式多樣、獨具創意。

2、可以才用開放的題材形式新課程標準中指出美術教育在小學階段主要是引導學生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和製作過程,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在教學時,不再一味拘泥於教材規定的題材作爲教學內容,題材的形式界限可模糊些,形式的表現留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在題材、形式表現上營造較爲寬鬆的氛圍,能促進學生樂於參與美術活動。例如在部分設計製作課單元,我就激發學生從自己身邊感興趣的做起,如把學習的數字卡片和生活中的人、事、物結合起來做成數字變變變、找一找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或日用品,然後把不滿意的地方改變以下,重新設計並畫出來。這些形式比起過去美術課本里的紋樣設計、二方連續設計等有趣的多。在製作新年賀卡時可以讓學生運用刮色、塗蠟、撒鹽、吹色、壓印等技法,是學生在變化莫測的遊戲中,達到興奮點。

3、可以採用開放的教學內容。教師要開放課堂活動空間,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投身於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園、田野、村莊等作爲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紅、黃、藍。如手工製作課不妨帶領學生去放飛風箏,去迎風玩一玩小風車,用製作的彩練、掛飾。窗花美化周圍的環境;結合繪畫課,可自辦一個課堂小畫展,組織學生參觀發言,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月生活想結合的能力。

4、可以採用開放的教學程序大膽突破從低中高年級的年級界限,採用有序、無序的教與學有機結合,互補共存。例如在二年級就可以大膽引導學生觀察透視和空間現象,培養他們的空間知覺感;可以靈活結合教學引導學生感受光與色彩的關係、色彩的情感與冷暖等;引導學生嘗試大膽用水粉顏料表現變化的筆觸和變化的色彩。舉例教低年級孩子認識三原色、三間色。我感到要用一般的抽象的講話,孩子們是很難接受的。於是我就考慮出這樣一種做法:用水彩顏料調成紅、黃、藍三種原色彩水,分別盛裝在三個空杯子內,再拿三個空杯子,一齊放在講臺上。課堂上讓學生認識三原色時,把三種彩水展現在學生面前,講什麼是間色和間色是哪兩種原色調配成的,就拿杯子做演示。當我把兩種原色彩水倒入一個杯子內一晃動立刻變成間色時,學生邊拍手邊喊出聲來。做法雖然很簡單,但形式較爲新穎,孩子們象看魔術一樣看老師演示,興趣很濃。讓學生做實驗,紅色+黃色=?色,紅色+藍色=?色,藍色+黃色=?色,兩種原色的量的多少不同調成的間色有什麼不同?這樣學生記得牢,記得深,又證明了知識的科學性,同時學生又學會調色方法。

5、可以採用開放的評價標準李吉林老師認爲老師肯定學生滿足,樹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學習再肯定、再滿足渴望學習更新的有難度的東西。美術教學評價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全面的美術教學評價不僅幫助教師掌握學生心智及創造力的成長情況,及時給予學生啓發和幫助;而且使教師明確學生表現自我時的需要並給與激勵和支援。在教學評價時改變傳統用一個標準去套學生畫的內容、形式,作品評價不作硬性統一,因人而異,實行學生自評、互評,體現主體地位。教師點評時語言要幽默、精彩、風趣,讓學生把你的點評聽進心裏去。在優秀作業上寫心靈手巧、魔幻色彩、獨具匠心等給學生成功的喜悅;在表現一般的作業上寫上別泄氣、慢慢來、相信下一張會很精彩等激勵性語言,相信學生的內在潛能,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開放的導向、激勵、反饋、調節作用。以上所述,爲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在新的基礎教育理念要求課堂煥發出師生的生命活力,如何使學生在每一堂課中興趣盎然,透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達到認識、操作、情感、創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還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斷提高美術素質以外,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上好美術課。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和辨別、調色能力的同時,努力爲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小學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5

以由淺入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內容爲副線,主、副線密切關聯,穿插並行。主要內容包括:色彩知識、線條的遊戲、橡皮泥塑、繪畫、手工製作、紙玩具、實用設計、電腦美術、欣賞等。教材重點:

在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學習的兩方面的需要。教材難點: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設計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強化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在繼承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美術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體會社會的進步與多元化的美術發展方向。(二)教學目標:從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談。知識和能力:

透過觀賞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單的話語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啓發學生感受並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幫助學生認識和使用常用色和點、線、面;瞭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培養學生表達自己感受或意願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和創造能力。

一、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繪畫、繪畫創作等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情感態度價值觀:在美術活動的過程中,透過參與美術實踐活動獲得身心愉悅和持久興趣;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學情分析

透過一年級的學習,這羣剛剛進入小學一年的孩子已經掌握了小學美術學習的基本方法,知道了課堂授課的基本程序。對於油畫棒、水彩筆等繪畫工具可以做到熟練運用,對於剪刀、繩子等手工工具也在接下來使得孩有一定的認識。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的提高,的二年級美術課堂上,應該繼續堅持繪畫和動手的結合教學,子在意識和動手方面繼續提高。

三、教學主要措施

合作的學習方式:提倡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自主性學習,提高學生做小老師的興趣及自學水平,也有利於優良班風的形成、發鼓勵合作與探究,展;學生仍然按照上學期分好的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合作作業以組爲單位進行評價。欣賞課前以小組爲單位蒐集資料,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前期準備,如:上網查閱有關資料,採訪有經驗的家長等。橡皮泥雕課以小組爲單位準備材料,進行合作練習。而造型表現課、遊戲式活動方式的課業一定要以小組爲單位進行研究性學習,透過集體活動獲得豐富的知識與情感體驗。創造性的培養:培養形象思維能力,提高用美術表達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設計、製作能力。採取巧妙的設計提問、變通性和發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等多種方法訓練學生的思維的靈活性、散性,最大限度的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並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如:將自己透過《花花衣》一課學到的設計知識運用到爲自己家的容器“穿上花衣裳”的實踐過程中,使學生具有將創新觀念轉化爲具體的成果的能力。轉變學習方式,把學習過程變成人的主體性、創造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並在這一過程中把發現、探究、研討等認識活動突顯出來,從而使每一個學生真正成爲美術學習的主體,讓學生自己在探究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進而發展綜合實踐能力。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四、教學進度表

第一週《流動的顏色》

第二週《染色遊戲》

第三週《裝飾自己的名字》

第四周《彩泥世界歡樂多》

第五週國慶節休息

第六週《奇妙的電話機》

第七週《對摺剪紙》

第八週《對印的圖形》

第九周《蜻蜓飛飛》

第十週《畫出你的想象》

第十一週《兒歌變畫》

第十二週《巧用瓶蓋》

第十三週《回家的路》

第十四周《做一道拿手“菜”

第十五週《我和馬兒在一起》

第十六週《風來了》

第十七週《會轉的玩具》

第十八週《電腦美術》

第十九周《指偶劇場》

第十九周《豐富多彩的玩具》

小學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6

本課的意圖是引導學生初步接觸我國民間剪紙藝術,嘗試用折剪的方法探究團花設計、製作的奧妙,激發學生們的創作熱情,引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課前我從多方面蒐集資料,並仔細閱讀,分析與課題有關的作品,然後進行試製範畫,努力把教材理解深透。課堂上,我首先用直接剪紙教具導人新課,然後利用課本上幾組民間團花作品,從而瞭解到團花在生活中的用途,進而激發學生要親手設計的熱情。引導學生開動腦筋想出不同折法,瞭解對邊折和對角折兩種摺紙方法。爲了解決“折”的方法正確而進入“剪”的環節,嘗試讓同學先進行思考、研究,剪去哪一部分才能出現圓的外形,然後再強調“捏住圓心”剪去一角。透過欣賞百變團花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性,採用演示法,直觀材料進行示範使學生獲得充分的感性認識,以加深對學習對象和理論知識的理解,這是美術教學的重要方法。同時也採用講授法,用語言向學生傳授系統的知識和技能,啓發思維以及進行思想教育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這節課面對的是小學二年級的兒童。這些天真浪漫的孩子,既渴望增長知識,又需要愉快地玩耍。教師利用範圖欣賞,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激動不已的時候,提出問題:你們喜歡這些團花嗎?想不想親手製作一些團花啊?在引起學生強烈求知慾的時候,演示講解折、剪紙團花的製作過程,學生都能聚精會神的聽老師講課,展示不同紋樣後,學生能夠根據自己喜好設計紋樣,在設計剪紙時,給同學們放音樂欣賞,活躍課堂氣氛。在學生折、剪團花完成作業時,將團花作品展示在準備好的剪紙花瓶上或用來裝飾教室,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

本節課還存在着不足之處:1、課前可安排學生蒐集團花在生活中的應用;2、引導學生“剪”團花的外輪廓時,語句囉嗦;3、可啓發學生再用不同折法剪製出更豐富的團花作品,如十六邊、六邊形。

小學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7

學生們瞭解到,真實的物體與影子之間的相同與不同畫法,也瞭解了應該怎樣畫影子,解決了本課重難點。倒影真是太美了,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學生的作品形式多樣,有的畫動物,有的畫景物。學生的設計構思都較以前有了很大突破。

小學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8

本節課從教學到製作,學生一直興趣滿滿,注意力集中。製作生活常見的拖鞋讓學生覺得非常有新鮮感,利用各種卡紙、色紙、畫筆爲材料,這樣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鞋子,和我製作的紙拖鞋並在兩者之間進行比較,找出製作鞋子的切入點,爲製作打下基礎。透過教師的示範讓學生直觀的瞭解製作紙拖鞋的方法,並透過欣賞各式各樣的紙拖鞋,擴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創作表現的慾望。

本堂課我準備了大量的圖片讓學生欣賞,透過欣賞開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創造出與衆不同的紙拖鞋,在課堂上我利用實物投影儀讓學生直觀的看到製作紙拖鞋的方法,讓每位同學都掌握了製作紙拖鞋的方法。利用不同鞋面的紙拖鞋讓學生看到改變鞋面就能變化出不同款式的拖鞋。整堂課的程序清楚,教態自然,語速也比以往慢了很多。

本堂課的不足之處有:

1、在交待鞋面和鞋底組合的時候,我只是示範了一下,如果能再強調一下鞋面應該貼在鞋底上的具體位置的話,製作出來的鞋子會更漂亮。

2、課堂上我提出的問題,在還沒等學生回答出來的時候就替學生回答了,課堂上我說的太多,學生回答的太少。

3、最後的作業展評,因爲時間關係,我沒有讓學生評價,只是自己講了一下,如果能讓學生去點評的話,效果會更好。

小學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9

本課以小畫冊爲內容題材,融製作、繪畫、活動爲一體開展學習。這個小畫冊之所以神奇是因爲它能產生很多變式,更換視覺形象,呈現新的內容,好看、好玩又有趣。

本課製作較簡單,而繪畫卻留給了學生很大的表現空間,對於這種非常實用有好玩的學習題材,學生將傾注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在製作小畫冊時,有的同學一刀就剪斷了,還有的同學不整體作畫,在畫頁剪開處銜接添畫的形與色配合不太好,過於強調每一頁的作畫,而忽略了交替銜接,在後面的幾節課中我特意強調這一點,帶領他們製作時兩張彩色卡紙重疊後需在對摺後留出裝訂線的位置,因此應在靠近和縫處壓折,添畫完畢後也可以用膠水粘貼或用訂書機將畫冊裝訂,便於翻閱。

小學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10

《畫夜景》是小學人美版美術教材第四冊,第16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本課是以“夜色”爲主的創作畫。教學意圖是,促使學生髮現和捕捉美麗夜景的特徵,體會美的景象,培養學生的記憶力、想像力、創造力的造型表現能力,以及熱愛生活的情感。在引導環節,根據二年級學生的特點,我選擇同學們都很熟悉的北京故宮,透過白天和夜晚體會不同,初步感受夜景的美。教學中提問:“比一比,白天和夜晚的景色有什麼不同?”學生透過對比,對夜景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達到了預先的設想。

趁着引導環節已調動起來的興趣,我又展示了三副圖片,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甚至司空見慣的景物中發現美,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教學中,學生對熟悉的景物不時的發出讚歎聲,看到煙花,更是歡呼雀躍,我心中暗喜:目的達到了!接下來就到了知識環節,以問題“爲什麼煙花只在晚上放呢?”引導學生思考,感受顏色的深淺對比。自我感覺這樣的過度很自然。學生也很容易就想到其中的原因。雖然表達未必很精確,但對二年級的孩子而言,已經很不錯了。

對學生作品的欣賞力在拓展學生的思路,我有意選擇了同齡人的畫,意在減少學生的心理壓力,更具指導性,學生易於接受,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再強化和提煉一下可能會更好,如:背景用深色表現時,色彩也是很豐富的,感覺強化不夠。

小學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11

本課的設計以塔的造型爲出發點,教生互動在運用概念圖課件在電腦上累積幾何形狀拼成塔的造型,透過觀察初步認知塔的造型特徵:上小下大,層層相疊。

接下來,利用兒童容易對熟悉的事物產生興趣這一心理特點,在課的開始,我利用概念圖連接出示我們蘇州的名塔,讓學生認認猜猜,學生的學習熱情馬上被調動,由此順利引出了下面的內容:比較、分析、描述不同的塔的特徵,並總結出塔的雄偉造型特點,匯出課題《雄偉的塔》。

透過欣賞世界著名的雄偉的塔,讓學生認識了古今中外的塔,瞭解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受文化的影響,因此塔的造型也各不相同,用途也各有不同,還有各種各樣的紀念意義,激起學生的創作設計慾望。

隨後,我設計了一個遊戲環節:拼塔遊戲,並將設計塔的幾個重點、難點貫穿其間,1、拼塔培養了學生自主觀察、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造型活動中體驗其中的樂趣。2、透過給塔起名突出了不同的塔的造型特點;3、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塔的裝飾元素是點線面。

在作業設計上,我爲了體現減負高效的課堂時效性,使用了刮畫這一繪畫形式進行表現。教師的示範,幫助學生理順了創作方法。在示範過程中,我沒有單一的進行繪畫展示,而是運用對比法引導學生分析了其他學生刮畫作品的裝飾技法。

最後,在展示環節,學生畫的塔造型都很漂亮,裝飾精細,透過互評、教師講評,學生體會到了自己繪畫的得失,爲以後進一步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依據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結合我校有效教學的的策略研究,我制定教學策略如下:

一、情景策略、貫穿始終

整節課學生在創設的情景中,能充滿興趣的去觀察和發現,課堂氣氛活躍 。如“到世界各地旅行,認識世界名塔”,又如“爭當小小設計師,爲金雞湖畔設計一座雄偉的塔。”

二、設疑策略、層層深入

透過問題的出現,不斷引導學生探究——質疑——反思——創新。

三、自主學習策略,培養能力。

概念圖課件直觀形象的展示了古今中外的塔,幫助學生去發現塔的共同特徵和不同點,運用課件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解決了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中也有缺憾一: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質疑存在於各種環節,蘊涵在整個學習與教學過程的始終,甚至可以說整個教學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質疑流程。但是所有的質疑都是教師的預先設計,而學生看得懂作品的內容、線條、色彩等,卻問不出創造性的問題。這樣的課堂雖有別於過去學生被動接受,學習過程以技法訓練爲主的陳舊美術課堂,

卻還沒有達到真正意思上的自主創新,也許是孩子年齡較小,或是因爲我的設計中缺乏給孩子獨立自主思考的空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編的《學會生存—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對新時期的教師作了以下新的定義:“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鼓勵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職能外,他將越來越成爲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地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他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魅力去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創造性的活動,互助影響、討論、激勵、瞭解、鼓舞。”這段話將成爲我今後課堂教學努力的目標,着重是思考如何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設計中對塔的認知偏重,忽略了對課題的理解,教學中學生作業的構圖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不夠飽滿,不夠雄偉。

三、拓展部分時間不足,僅僅運用概念圖去直觀演示,如果能讓學生進行操作、搜尋會使學生印象更加深刻。

總之,透過本節公開課,我更加明確了減負增效對美術課堂的意義,把學習興趣歸還給學習者,使其成爲一種自覺意識,讓學生帶着濃郁的興趣走進美術課,讓學生時時保持一種對美術學習的積極心態和愉悅體驗,美術課便能成爲學生精神上的家園,美術便能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心中,成爲其心裏美好東西。

反思

本課是二年級的一節造型表現課,本課透過讓學生欣賞不同的塔,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塔這一建築形式。本課內容按平常上課的方式,我覺得缺乏趣味,建築對於二年級的小朋友來說,還是比較無趣,爲此我創設情境:用搭積木的形式匯入課題,先展示幾塊積木圖片,現場搭出一座房子,讓學生髮現這是什麼,在此基礎上再搭出一個較小的房子,一層比一層小,透過此活動,讓學生在造型活動中體驗其中的樂趣,並把塔的形象在學生腦海中形象的樹立起來。

爲了體現標題“雄偉的”,我讓學生在觀察中發現並用一個詞語概括說出自己的感覺,是高大還是矮小,是雄偉的還是渺小,從而補充完課題《雄偉的塔》。

明確了學習方向後,我便給出各種北方塔的圖片,與學生一起發現並小結塔的特點,解決本課的難點。在小結塔的左右結構和身材特點的時候,學生較難一眼就發現,所以我就用幾條輔助線來幫助學生較清晰明確的找出特點,留給學生較深的印象。

但爲了體現雄偉,我覺得從嘴裏說出的雄偉和讓學生自己發現的意義是不同的,所以我用南方的塔和北方的塔進行對比,凸顯出北方的塔高大雄偉的特點,讓學生牢牢記住怎麼樣表現塔的雄偉,將教學的重難點貫穿其中。

在作業設計上,我爲了體現減負高效的課堂時效性,使用剪紙、添畫相結合的形式進行表現。幫助學生間接複習剪紙的知識,又以教師的示範,幫助學生理順了創作方法。

在展示環節,學生畫的塔造型都很漂亮,裝飾精細,但由於時間關係,很多學生只完成了大部分。

最後透過互評、教師講評,學生體會到了自己繪畫的得失,爲以後進一步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教學中也有缺憾,就是最後展示評價時,由於時間關係,未更好的進行小組展示,只單單把完成好的學生作品展示進行評價,輻射的面不廣。

塔的反思

本課主要意圖是對學生傳授塔的知識,讓學生認識古今中外的塔,瞭解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塔的造型結、材料,以及掌握塔的架構。課堂上學生透過學習、比較、分析、描述塔的特徵,能將自己記憶中的塔或者自己設計的有新意的塔畫下來,並進行簡單的裝飾。 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身邊的美好事物,並能夠關注自己家鄉的塔,愛家鄉,保護古蹟,珍惜人類歷史文化遺產。整節課學生在創設的情景中,能充滿興趣的去觀察和發現,課堂氣氛較活躍 。多媒體的課件直觀形象的展示了古今中外的塔,幫助學生去發現塔的共同特徵和不同點,解決了教學的重、難點。當然,教學中也有缺憾。

小學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12

目前教育局正在開展“德育滲透千堂課”活動,要求每位教師在所教的課程中滲透德育教育。作爲一名美術兼職教師,我經過深深思考結合湘教版二年級美術上冊教材說一說美術課中的德育滲透。

美是客現存在的,現實生活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文學藝術、社會生活、大自然等給人們帶來無窮無盡地美的享受。但是,人們明明生活在“美”的身邊,卻感受不到“美”的存在,其原因就在於缺少美的“發現”、美的感受,即審美。小學美術教育就是要透過審美活動,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體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可見,在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審美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我們應該在平時的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健康的、高尚的審美能力。

一、發現美

大自然把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展示給了人們:冬天白雪下的樹、秋天飄飄的紅葉、夏天碧海黃沙、春天草綠花紅、青山綠水、旭日斜陽、藍天白雲、奇花異草……自然界絢麗多彩的景象和事物,以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都是我們獲取表象的豐富源泉,我們應該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觀賞大自然和接觸生活,讓他們從中體會到自然界萬事萬物的美,讓學生懂得生活中的美、藝術上的美都來源於生活。讓我們領着學生放飛思想,把美術課堂搬到室外去,然後再把課外獲取的美景知識帶回課堂內,讓斑斕的景色在課堂中釋放光彩。二年級美術課中《影子大王》、《美麗的昆蟲》、《小蝌蚪》等內容是學生特別是農村學校的學生非常熟悉的東西,孩子們幾乎是熟視無睹,根本感受不到這些東西是美的,這就要求老師引導學生去感受這些平凡的東西中蘊藏的美。可以採用通話故事,卡通音樂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們發現這些東西的美,透過發現這些平常東西的美從而更加激發學生髮現美、感受美的能力。

二、想象美

對於欣賞到的美好景象,可以主動地進行“再創造”。這就要依賴於學生自身的想象能力。想象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是審美活動中的一種重要的心理功能。可以說,沒有想象就沒有審美鑑賞和藝術創造。對於小學生而言,老師要充分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無論他們畫出怎樣奇形怪狀的作品,都要給予肯定。

在教學過程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形象思維來分析、研究、綜合、概括事物,也就是對感知材料加以分析、研究和綜合,進而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維能力,開啟自己的想象空間,填滿無限遐想的想象。

二年級美術課中的《自畫像》、《神鳥變樹》、《聽聽畫畫》、《神奇的小畫冊》、等內容就是培養學生想象美的好素材。如《自畫像》,學生自己,自己既是最熟悉的,又是最陌生的。爲什麼呢?自己對自己的一切還有誰能比自己更熟悉呢?但是又有誰能完整的看到自己的身體外貌呢?要想畫好自己的自畫像還真不是一件容易事。誰都想把自己畫得漂亮一些。這時候老師可以實時引導,讓學生展開想象,把自己放在具體的情景中去畫,二不一定要按照課本上的例子就畫一個頭像。說實話,畫人物肖像本身就是非常難的,何況是畫只在鏡子中看到的熟悉而又陌生的自己呢?至於《神鳥變樹》就更加需要一定的想象力了。神鳥?誰知道是什麼樣子?沒人知道。既然沒人知道,那就好辦了,大膽想象,怎麼神怎麼想,何況神鳥還要變成樹呢!

三、創造美

激情引趣,培養創美意識有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習變得積極主動,從而獲得良好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努力設計好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特別是教學的匯入,讓學生學得主動,學有興趣,樂意去作。因此我在課堂教學中應用所學的剪、拼、撕、貼、刻、折等製作方式,加強學生動手能力。二年級美術《灑水成畫》、《大嘴巴》、《童話屋》、《搖滾小精靈》、《捏泥動物》等內容就是很好的引導學生創造美的素材。如《灑水成畫》讓學生在以水爲比,大地爲布即興作畫,學生興趣空前濃厚,創造空間大;《童話屋》讓學生用最常用的材料進行剪、拼、撕、貼等方式創造一個神奇的童話世界;《搖滾小精靈》、《捏泥動物》也是如此。

小學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13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

在該課教學中我藉此發揮,

設定疑問:“同學們,在怎麼樣的日子裏,我們將禮物送給親朋好友?”

學生回答:新年的時候送禮物;有的回答:生日的時候送禮物;

還有的回答:在喜慶的節日裏。

我接着問:“在喜慶的節日裏,如果我們要給親朋好友送禮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想要給他們帶來愉悅的心情呢?那麼我們如何將所送的禮物讓親朋好友感到喜悅和驚喜呢?”

學生回答:先把禮物放在盒子裏,這樣可以保護禮物,接着再用包裝紙包起來送去,朋友看到包裝精美的禮物就會感到高興,開啟後就會有一個意外的驚喜……

學生回答後再次把預先準備好的包裝紙樣品展示給學生,

問:“這些美麗的禮品外包裝你想知道是怎樣做出來的嗎?”從而引發學生探求瞭解與本課時內容有關知識的慾望,引發“樂想”。

小學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14

《過春節》是本學期最後一課,恰逢元旦,大家又剛過完聖誕節,學生們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中,也使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我們學習了製作節日拉花,紙燈籠和節日賀卡來渲染節日氣氛,傳遞節日祝福。

在節日氣氛中,大家的心情格外的好,並不只因爲過節。孩子們製作了一個個漂亮的賀卡等,讓我看到了,透過一學期的學習,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有所提高,製作的小手工更加細緻、精美;大家合作起來齊心協力,有剪紙條的、有撕雙面膠的、有粘貼的、有做裝飾的,各盡其能,配合的相當默契;課堂十分安靜,連下位自由組合的小組合作起來也不會有大動靜;認真整理自己的物品,地上的碎紙全數將乾淨……看到孩子們放學時,手裏拿着自己的作品,高興地在父母面前炫耀的樣子,我也心裏美滋滋的。

小學二年級美術教學反思15

美術教育家尹少淳說過:美術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綜合性質的人類活動之一。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時深化,美育在培養全方面發展的素質人才的作用越發顯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同學樹立審美觀念,培養同學審美能力,培養同學認識美,發明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徵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動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於樂的愉悅性,它的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爲了更好地掌握少年兒童心理特點與身心發展的規律,努力爲同學發明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同時,還要把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結合進行,讓同學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因此必需探索出一條新的教改方法,這不只要求我們自身要有發明性思維,思路活躍、方法新穎,使同學感到有興趣,吸引同學的注意力,引起同學積極思維取得預定的效果,而且還必需根據同學的不同年齡特點,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透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示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達到認識、操作、情感、發明的整合,是每一位美術教師值得去去研究與探索的。爲此透過平時教學工作以和課外的學習探索與實踐,我做個了小結了,總結了教學中的可行性方式特徵如下:

1、開放的題材形式

新課程規範中指出美術教育在小學階段主要是引導同學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和製作過程,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在教學時,不再一味拘泥於教材規定的題材作爲教學內容,題材的形式界限可模糊些,形式的表示留給同學自由的空間。在題材、形式表示上營造較爲寬鬆的氛圍,能促進同學樂於參與美術活動。

2、開放的教學內容。

教師要開放課堂活動空間,引導同學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投身於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園、田野、村莊等作爲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紅、黃、藍。如手工製作課無妨帶領同學去放飛風箏,去迎風玩一玩小風車,用製作的彩練、掛飾。窗花美化周圍的環境;結合繪畫課,可自辦一個課堂小畫展,組織同學觀賞發言,潛移默化培養同學的主動學習能力和月生活想結合的能力。

3、開放的評價規範

我在教學中一貫樹立同學自信心、自尊感。美術教學評價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局部,科學全面的美術教學評價不只協助教師掌握同學心智和發明力的生長情況,和時給予同學啓發和協助;而且使教師明確同學表示自我時的需要並給與激勵和支援。

在教學評價時改變保守用“一個規範”去套同學畫的內容、形式,作品評價不作硬性統一,因人而異,實行同學自評、互評,體現主體地位。教師點評時語言要幽默、精彩、風趣,讓同學把你的點評聽進心裏去。在優秀作業上寫“心靈手巧”、“魔幻色彩”、“獨具匠心”等給同學勝利的喜悅;在表示一般的作業上寫上“別泄氣”、“慢慢來”、“相信下一張會很精彩”等激勵性語言,相信同學的內在潛能,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開放的導向、激勵、反饋、調節作用。

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時提高美術素質,不時的改進教學方法,上好美術課。讓同學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培養同學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和區分、調色能力的同時,努力爲同學發明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同學心中的心理障礙,使同學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