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集合15篇)

學問君 人氣:2.99W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集合15篇)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

《有趣的圖形》,讓學生透過觀察、操作和討論,使學生感知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特徵,體會面在體上;再透過“摸、找、畫、說、拼”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操作、觀察、表達及思維能力,在操作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協作精神,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1、動手實踐。小學生的思維,離不開形象和動作,動手操作是學生學習美術的重要途徑和方法。本節課安排了大量動手操作的活動,爲學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機會。如教學過程中的“摸一摸、玩一玩”讓學生在操作中感受已學過的立體圖形的特點,並與同伴交流。而把立體圖形的面搬到紙上,又是一個開動腦筋發散思維的操作活動。後面的“剪一剪,分一分”學生已經能根據圖形特徵給圖形進行正確歸類。 “拼一拼,展一展”等活動,使學生進一步感知圖形的特徵,並展開想象,拼出了美麗的圖案。學生透過動手做、動口說、動腦想等活動獲得美術知識,

2、本節課不足之處是過度不是很圓滑,課堂組織語言還不夠生動,不能及時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如作業評講時,就出現了我在上面講,它們在下面做得情況。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2

本節課是三年級下學期第一節美術課的教學內容,這也是學生入學以來的首次接觸中國畫的學習內容,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

本節課的教學,我大概分爲兩個階段,首先是基礎知識的講授。中國畫的學習應先從所用的工具材料開始,特別是國畫所用工具種類較多,學生比較陌生,所以課堂上將主要精力放在這一部分的講授學習上。在課前準備各種工具實物,並且儘可能多的準備不同種類實物,對學生進行展示講解,使學生對這些工具有較爲直觀和初步的瞭解。並且注重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將傳統的工具材料和現代常用的工具材料進行對比,使學生認識更加全面。

本節課的第二個學習階段應該是學生實踐練習,學生親手用毛筆在宣紙上進行筆墨練習,感受筆與紙的特殊繪畫感覺,特別是嘗試筆中水分的多少對於繪畫效果的影響,體驗墨分五色的中國畫特殊技法。但是這個階段我安排學生在家中自己練習。這是因爲本學期課程安排中只有一節中國畫課程,需要學生準備衆多的國畫材料,使得這些工具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而且目前三年級班級人數衆多,學生的活動空間極爲有限,不適合進行國畫練習,所以將這部分內容安排爲學生的課後任務。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3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美術教育在小學階段主要是引導學生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和製作過程,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在教學時,不再一味拘泥於教材規定的題材作爲教學內容,題材的形式界限可模糊些,形式的表現留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在題材、形式表現上營造較爲寬鬆的氛圍,能促進學生樂於參與美術活動。

教師要開放課堂活動空間,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投身於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園、田野、村莊等作爲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紅、黃、藍。如手工製作課不妨帶領學生去放飛風箏,去迎風玩一玩小風車,用製作的彩練、掛飾。窗花美化周圍的環境;結合繪畫課,可自辦一個課堂小畫展,組織學生參觀發言,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月生活想結合的能力。在新的基礎教育理念要求課堂煥發出師生的生命活力,能使學生在每一堂課中興趣盎然,透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達到認識、操作、情感、創造的整合的道路中,在這些方面我還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斷提高美術素質以外,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上好美術課。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和辨別、調色能力的同時,努力爲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4

遊樂場是小學生最喜歡的地方,也是小學生最想去的地方。小學生對遊樂場充滿了嚮往。考慮到小學生的興趣點,今天上了《遊樂場》這節課。

我將本活動的目標定位爲:

能把自己看到的、喜歡的遊樂場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2.嘗試用豐富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繪畫內容。

大部分小學生都去過遊樂場,對遊樂場中有哪些事物、設備非常瞭解,有一定的經驗。整個活動較順利。學生在繪畫過程中,也能結合自己的遊玩經驗進行繪畫,內容較豐富。

活動第二環節,是讓學生說一說我看見的、心目中的遊樂場。我認爲這一環節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幼兒在這一環節中非常積極,爭先恐後地回答自己的見聞。有的說到像大轉盤一樣的摩天輪,有的說到旋轉木馬,有的說到好玩的滑滑梯,有的說到刺激的過山車,有的說到盪鞦韆,有的說到馬戲團。學生在講述過程中,回憶了自己的經歷,同時也豐富了其他學生對遊樂場的認識,爲下面的繪畫活動打下基礎。

孩子的想法是無窮無盡的。教師讓學生自由講述,豐富了學生的經驗。雖然也爲學生提供了範畫,但在繪畫過程中,學生仍能根據自己的想法繪畫自己喜歡的遊樂園,非常棒!

當然,在活動中也發現一些存在的問題。我發現個別學生在塗色方面還不夠好,教師需加強個別學生的塗色訓練。在活動中也要注意個別差異,幫助能力較弱的學生。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5

《我們來下棋》一課,是“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課目,將繪畫、手工製作和遊戲結合起來,既佈置了立體造型設計,又有平面圖形設計,讓學生充分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逐步培養學生設計意識,又要注意活動的功能與目的,本課將學習任務分爲兩個活動。

活動一是製作立體棋子。活動二是與同學合作動手設計一幅有趣的遊戲棋,並和同學玩一玩。 教材上展示的棋子均爲立體造型,都採用擬人、擬物的方法將平面的文字轉變爲可視的立體形象。製作棋子的資料可謂多種多樣。如小罐子、小瓶子、紙筒、球、小方盒等爲主要造型資料,還包括彩泥、彩紙、線、繩、彩筆等輔助資料,方法更是不拘一格:有彩泥的塑、剪刀的剪、膠的粘合、筆的彩繪、紙的拼貼、紙盒的插接組合、線狀資料的纏繞等等。其中,棋子“王”和“後”用的是彩泥、乒乓球和捲紙筒等資料,在造型上抓住了王的威嚴與睿智,後的雍容與大方的特點,使得角色身份一目瞭然,且詼諧有趣。製作“馬”的棋子時,採用簡化概括方法,只用彩泥塑出馬的頭部。“兵”則先用彩紙撕出士兵的盔甲、寶劍和堅盾,用膠裝飾在紙筒上,這樣,一位持劍持盾威風凜凜的蓄鬚士兵馬上出現在眼前。

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一定要儘量做到簡單易懂,讓學生一下就能明白,說話是有藝術的,掌握好說話的方法很重要。我會一直學習下去,因爲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6

《畫中的線條》教學反思

今天我還加了一個環節:讓學生用不同的線條表達不同的情緒。並讓所有的孩子都上黑板上來畫。經歷這一環節後,學生對線條的理解更進一步,尤其是作者爲什麼要在此處運用這種線條,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緒。在局部臨摹中把握的比較準確。

第二課《恐龍世界》教學反思

俗話說:“畫鬼容易畫犬難”,也許正是因爲沒有見過真正的恐龍,學生製作起恐龍來還真是放得開手。造型大膽多樣,色彩鮮豔奪目,動作生動精緻。

《我們的社區》教學反思

雖然每天從自己家樓下經過,可是許多學生還是隻能說出,不能畫出自己社區的景象。看來最熟悉的景色如果不留心觀察也會是熟視無睹。藉此我向學生展示羅丹的名言:“對於我們的眼睛,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發現。”

第四課《會動的線條》

線條是繪畫造型的基本元素,也是作者用來表達感情的重要要素,而線條的波動能帶給人不同的運動感受,線條具有豐富的表現力。本課旨在讓學生理解感受具有動感的線條的表現方式和視覺衝擊,體驗線條造型的美感。學生基本能夠掌握線條運動的規律,畫面上的事物能夠用會動的線條來表現。但由於養成的繪畫習慣,動感還不夠強,今後在這方面還要多強調,多練習。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7

本學期,將克服以老師講述爲主,注重學生積極參與,積極探索的教學方式,儘量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對自然界和美術作品做出自己的評述,不斷提高學生的欣賞和評述能力。

在欣賞齊白石作品時,我引導學生先描述畫面的內容,大膽說出自己對作品的感受。在欣賞齊白石的花鳥魚蟲作品時,有的學生說:“那隻小青蛙像是要跳起來”,“小蜻蜓畫的像真的一樣,很逼真”,“小蜜蜂畫的栩栩如生”,“齊白石畫的花鳥魚蟲就像是畫活了,像有生命一樣。”這就是孩子的語言,雖不像評論家的語言精深透徹,但也是一語中的。在欣賞《荷花蜻蜓》這幅畫時,學生能準確的說出荷花與蜻蜓表現方法的不同,並說出兩種不同表現方法的不同效果。他們是這樣說的:“荷花和荷葉是用寫意的方法畫的,顯得奔放、大膽;蜻蜓是用工筆,細緻精美、逼真,形成對比。”我很高興,學生們能說出自己的準確感受。

之前,學生可能沒機會說,不敢說,怕說錯,或是不願意說;慢慢變成不思考,沒有感受。看來激發學生參與“欣賞·評述”,提高感受能力,欣賞,評述能力勢在必行。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8

《禮品巧包裝》一課,我共設計了兩課時,本課爲第一課時。禮品包裝屬於商品裝潢設計領域,這裏麪包含很多因素,由於一節課的時間比較短,我把學習重點放在了禮品包裝的方法和製作上。這期間滲透了禮品包裝的審美知識,並透過把祝福語作爲禮物送給過生日的同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裝飾能力,還教育了學生過生日應當節儉,不應鋪張浪費,增進了友誼。另外,透過小組製作,讓學生體會到了設計與應用之間的關係,鍛鍊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培養了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在展示階段,由班裏的宣傳員採訪各組成員,培養了語言表達能力。在最後一個環節,透過瞭解禮品過度包裝的'社會現象,培養了學生關注社會,關心他人的良好習慣。多媒體運用恰當,每位同學都學會了包裝製作的基本方法,達到了教學目的。

同時,本課也暴露出了很多不足之處,如教學重難點的部分,如果讓小組互相商討,並彙報總結禮品包裝的不同方法,不僅可以培養小組合作意識,還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此外有些學生事先沒有進行設計,造成了材料的浪費;禮品盒過大,包裝紙不夠用;只考慮創意,忽略了作品的精美度等;禮品包裝已經形成了文化,如果將學生置身於廣泛的文化情境中,會讓學生對包裝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在包裝時也會有新的想法。

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不斷學習,將新的教育理念應用到教學活動中,彌補不足。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9

我覺得學生在製作底座的過程中浪費了很多時間,爲了節省製作底座的時間,也爲了讓這節課的重點造型設計更突出,我決定改變原來單純用卡紙製作底座的方法改爲用多種材料來製作,我讓學生帶了一些生活中的廢舊材料,比如瓶蓋、廢紙杯、酸奶瓶等材料,同時也帶了一些裝飾性材料,比如舊毛線、廢布角、卡紙、彩泥等。這樣一來,這些半成品的底座學生直接用透明膠一粘就可以了,這樣就節省了大量時間,而在造型上因爲材料的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透過這節課的教學,我也發現了小組合作的重要性,這不僅大大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也讓每個孩子都得到了參與的機會,更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上了這一課之後,我也發現了還存在如下問題,在引導學生想象時,雖然學生設計的造型新穎奇特,五花八門,但是有時候他們所帶來的材料根本做不出他們要做的造型,如果我在引導學生想象時在前面加個條件就好了,即根據自己所帶來的材料進行設計,這樣就更能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因爲時間關係,有很多東西還沒有來得及去發掘,比如底座的高矮、長短及形狀決定了所造型的形象,決定了蛋殼是做頭部還是做身體。總之,透過這次的一課多研活動,更增強了我上好美術課的決心,上好一節好的美術課,是學生愉悅的體驗。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0

《對印版畫》是人美版美術教材版畫系列課中的一個環節,易於操作、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版畫的熱情。這節課要面對的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此學齡兒童想象力豐富,具有好奇心,但是表現能力還有一定的侷限,因此應該突出學...

《對印版畫》是人美版美術教材版畫系列課中的一個環節,易於操作、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版畫的熱情。這節課要面對的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此學齡兒童想象力豐富,具有好奇心,但是表現能力還有一定的侷限,因此應該突出學生的分析動手能力爲主,注意發展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

透過課堂教學實踐,我認爲本課所用的教學方法比較切合學生實際,符合學生認知結構,滿足學生心理需求,能體現師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雙主體作用,學生興趣比較濃厚,最後能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創作。學生在自主探究、實踐中認知得到發展,創新意識得到加強。

其實,我更想和大家交流本節課中需要改進的地方:

 第一、這節課的難點是巧妙的將印好的畫作進行新的創意表達,這個環節探究的不到位,體會不到添加的重要性如果在課堂中再聯繫一些對稱的知識更能拓寬學生的創作思路。

第二、在選擇學生上臺展示作品時,要是能夠多點時間把各種出現了問題的

作品和一些好的有亮點的作品集體評價並強化本課的重難點可能效果會更好。

第三、教師的示範作品必須是精美的,而我在這方面有待提高。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1

教學反思:透過課件出示紅色的物體、紅色的畫,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到了紅色給人熱烈、歡快、溫暖的感覺。透過讓學生比較兩張優劣不同效果的畫,使其在色彩與構圖方面有明確的概念。透過比較兩張畫,使學生感受到了紅色的鄰近色的美麗,知道了畫紅色的畫不僅要使用純紅色,而且還要嘗試運用紅色的鄰近色;在構圖上要注意物體在畫面的組合,使物體組合有聚有散,並使畫面物體有主次之分,使畫面看上去完整美觀。透過以上的比較分析,很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另外,紅色的畫不單單隻用紅色來表現,其實可以用不同程度的紅色表現,也可以適當地加一些其它顏色作爲點綴陪襯。但主要還是以紅色爲最基本最主要的顏色。

本課第一課時主要是新授,而第二課時內容讓學生們在感受紅色系列的衝擊後再次加深對三原色的瞭解。教學中,最精彩的環節是我讓學生們來說說對紅色的感受,他們竟然運用了那麼多的詞彙:大紅的熱情、紅火、喜慶、快樂,粉紅的溫馨、浪漫、溫柔、美麗……可能是奇妙的故事給學生帶來的聯想吧!對於紅色的主題,學生也能想出許多:如《過年了》、《果子豐收了》、《貼春聯》、《着火了》、《夕陽晚霞》等等。只是考慮到三年級教室這邊水池很少,調配顏料很不方便,所以我允許學生使用各種材料來表現,那些使用油畫棒、水彩筆、彩色鉛筆的,不能現場調配出各種不同的紅,有點小小的遺憾。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2

《生命花樹》中,抓髻娃娃位於畫面中心,在奇花異草的簇擁下,手持象徵富貴的牡丹花,兩隻寓意長壽的鶴在空中飛舞,給畫面增添了雍容華貴的喜慶氣氛。

剪紙是我國民間藝術瑰寶,據考證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在我國民間剪紙藝術中,有個特別招人喜愛的想象就是(抓髻娃娃)。民間傳說,抓髻娃娃能(鎮住妖魔鬼怪)能讓(家族多子多福),所以他深受人們喜愛。

剪紙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希望同學們能“傳承民族藝術,剪出美好生活。”

剪紙的特點:

⑴、對稱式構圖,使畫面飽滿、充實。

⑵、採用陰刻、陽刻、混合刻等表現手法。

⑶、使用“隱喻”的手法表達情感。

如:“牡丹”寓意富貴、榮華;“鶴、桃、鬆”寓意長壽;

“雞”寓意吉祥;“蝙蝠”寓意幸福;“喜鵲”寓意喜慶。

以下內容是對本課的思考與拓展教學的反饋

爲了開拓學生的思維,我們不只侷限於課本僅有的這一幅作品的賞析學習,我們將在拓展學習與思考之中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民間美術剪紙的魅力與生活氣息。因此我們旨在透過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類型的剪紙作品的欣賞,使學生了解剪紙在我國曆史文化中衍化出的不同風貌,領略民族藝術初期的神祕、上升期的雄渾和成熟期的神韻,領略我國剪紙藝術的多姿多彩,以激發傳承民間藝術的情感。

透過本書與以往的學習《百變團花》、《吉祥圖案》、《剪紙中的陰刻陽刻》等課,學生已積累了一定的表現力和審美能力。但如何從“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要求出發把握教材脈絡?如何達成讓學生更好的解讀剪紙作品中蘊含的文化和歷史這一目標?透過多次研讀教材,我做了如下的教學設計:

1.創設情境,挖掘人文內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多關注學生學習的“情感態度”,才能讓他們獲得持久的學習興趣;只有讓孩子們對所學知識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才能實現學習方式的真正轉變。

例如:我們可以歌曲《蝴蝶媽媽》以苗族古老傳說爲創作背景,婉轉的曲風正與南派剪紙的風格相得益彰。借這首歌來導課,能迅速抓住學生的興奮點,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同時,藝術的“通感”也有助於學生進一步感受南派剪紙的風格。

2.巧用媒體,構建高效課堂:

美術是視覺的藝術。本節課充分發揮多媒體形象、直觀的優勢,突出以下教學重點:

(1)課件出示:庫淑蘭剪紙《抓髻娃娃》與苗族剪紙《蝴蝶媽媽》

透過直觀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對比,感受《抓髻娃娃》(北方農村的保護神)、《蝴蝶媽媽》(苗族人的祖先)不同的形象特點,感知解讀其中蘊含的文化和歷史,感悟多樣的藝術風格,體現“綜合 探索”學習領域的目標。

(2)出示課件:

縱向梳理教材脈絡,回顧小學階段所學的剪紙知識:

表現形式內容 : 剪紙紋樣表現手法:

《百變團花》 中心對稱式剪紙

《生命花樹》 不對稱式剪紙

《抓髻娃娃》 軸對稱式剪紙;

《吉祥圖案》 渦紋柳葉紋混合刻;鋸齒紋(以諧音表達寓意)

《剪紙中的陰刻陽刻》 圓點陽刻:線線相連; 月牙紋陰刻:線線相斷

3.問題學習,引導自主探究:

從實踐中得到的直接經驗遠比從老師那裏得到的間接經驗要深刻的多。大膽嘗試中的“失敗”比墨守陳規中的“成功”更有意義、更有價值。因此,我設計了以下環節,來突破教學難點:

(1)出示教師示範作品《抓髻娃娃》,

設問:“這幅剪紙的表現形式與以往什麼不同?

你能結合已有的知識嘗試製作嗎?”引入二方連續剪紙的學習。

(2)小組學習:自主探究折、剪方法。

(3)大膽嘗試:任選一種剪紙紋樣,嘗試製作二方連續紋樣。

(4)彙報成果:

(5)深入探究: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老師的作品,找出失敗原因。

(6)形成經驗:留好連接點,保持連續性。

4.立足生活,發展審美想象:

藝術源於生活。“剪花花”也正因爲植根於勞動人民深厚的土壤中,才能開得如此鮮活。

怎樣讓孩子們張開想象的翅膀,大膽創作富有童真童趣的二方連續剪紙作品?我找到了“花朵 ”這個切入點,鼓勵他們以“花朵飄飄”,表現六年學習生活中最真切的友情,最難忘的故事。學生的奇思妙想的作品,帶給我莫大的驚喜,體會到教學相長的樂趣。孩子們用“天馬行空”般的想象,爲傳統剪紙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3

這週五是我的美術公開課,這節課我講的是“線的表現力”,本節課是以鍛鍊孩子用線的能力以及對各種不同線條的運用組合爲主,是以培養孩子踏實、認真、一絲不苟的作畫習慣,這節課成功的地方就是大部分孩子對線條的運用和組合都比較好,利用PPT中大量的圖片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然後讓他們深入的觀察,觀察出每幅圖片的不同之處,這個地方學生們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也非常感興趣,然後是讓孩子們參與進來幫助老師變換線條,這也是孩子們比較喜歡的一個環節,然後到講解的過程,作畫的過程,孩子們都非常認真,自我感覺教學過程比較完整。

這節課的不足之處就是因爲之前孩子們完全不知道講什麼,以至於回答問題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所以在回答問題上積極性不高,因爲一節課的時間太短,又要完成教學目標,又要完成課堂作業,所以在講課的過程中略顯倉促,很多細節的地方沒有講的很細緻,範畫也沒有很細緻的去畫,課堂作業完成率不是很高,很多同學都需要課後去完成,總體對這節課不是很滿意,整體感覺就是倉促。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吸取這次的經驗,在備課的時候少備,多給同學們時間練習繪畫,再就是加強板書的練習,加強和學生們的互動。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4

美術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製作的本領;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才華;能使學生感受美;能使學生熱愛學習。如今的美術課不再是以前那樣,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素質教育已進入美術教學,在課堂中以發展學生爲本,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在作業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快樂。美術課堂就好像一個樂園,讓學生樂在其中。

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有其他學科的老師羨慕地對我說:“你們美術課最好上了,不用從頭講到尾,學生興趣自然有,上課輕鬆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讓每一節美術課輕鬆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這個美術老師的造詣可不一般了。美術課要想上好,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老師下工夫來思考、推敲。

我一直在思考:什麼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怎樣上好美術課呢?在思考的同時,我又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爲此,透過平時教學工作以及課外的學習探索、實踐與反思,我認爲想上好美術課課前必須準備充分,比如在三年級的《巨人和小矮人歷險記》這一課裏,課堂情境的假想和創設是非常重要的,配以故事並讓學生配上動作,抓住了這一點,課堂中的互動環節便顯得更加有目的和教育意義了。而在一年級的教學中更應該抓住學生的精神不集中,不穩定這一方面着手,有時這一節課解決了,下一節課還得花一定精力解決的同樣的問題,解決了學生這一問題便能完整的控制一節可了,而我在這一方面則採用一個生動的動物故事作爲匯入,並結合教學內容作爲匯入,而故事可以根據情節結合教學內容劃分幾個段落,這樣學生就更加有興趣上美術課了。

以上所述,爲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透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達到認識、操作、情感、創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還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斷提高美術素質以外,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上好美術課。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和辨別、調色能力的同時,努力爲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5

透過認真鑽研設計周密的教學環節和繪製美觀實用的教學範畫,以及課堂上與學生密切協調的合作,這節課上得很成功。透過本課的教學,我覺得有以下幾個閃光點:

1.教態自然、語言簡練,教學充滿激情,課堂的導言和結束語設計的巧妙自如。

2.教學環節設計的清楚而巧妙,銜接自然。

3.課堂教學內容的重難點的突破方面做得很好。透過觀看視頻“三原色”flash鞏固三原色紅、黃、藍知識;欣賞圖片、聯繫生活充分感受紅色給人熱烈、歡快、溫暖的感覺。再透過欣賞古今中外名作比較不同畫面在構圖、用色上的不同,學會用三種以上紅色來創作的方法。學生作業時鼓勵學生用紅色的砂畫紙完成練習,同時提醒學生大紅色不能用,因爲色彩顯現不出來。在一步步的引導下學生始終保持一種積極的學習態度,作業效果也達到了預期效果。學生的思路開拓,不僅畫出了水果、汽車等常見紅色物體,還畫出了飛船、布偶等被忽略的事物。

4.評價作業時不僅讓學生根據作業構圖、色彩等進行評價,教師還針對某位同學以往的表現提出表揚,充分調動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與興趣。

人無完人,事無完事,教學難度比較大,教學時間不充足,所以在語言設計和過渡方面不夠精美,在以後教學上要多加改善。另外在感受色彩的運用時如果嘗試讓學生自己拿實物欣賞也許效果會更好。

總之,又鍛鍊就會有成長和進步,我要在以後的教學中繼續努力鍛鍊自己,不斷總結,揚長補短,使自己取得更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