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5篇)

學問君 人氣:6.17K

身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5篇)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

《面具》一課屬於“設計.應用”的設計領域,內容和形式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心理。

本課遵循“以學生髮展爲本”課改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啓發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有助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瞭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從興趣入手,達到學生樂學,會學的目的。教學中展二了不同材質,不同造型表現手法的面具,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在這樣一個輕鬆,活潑的情境中,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發現面具的從形狀、色彩、花紋上的基本特徵,讓學生很快地掌握了本課的重難點。並且調動了學生對面具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生對面具的創造熱情。

學生創作環節中,重視學生自身具有的學習能力,以小組爲單位採用自主學習的方式,探究面具的表現手法,使學生創造出的面具呈現出多樣化,個性化的特點,真正體現了學生獨特的風采。

本節課的教學即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願望,又完成了作業要求,並掌握了面具的多種表現手法。但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手工面具的製作,還應多加強小組間分工合作的能力,以及體現面具誇張的特點。

以上是我對面具一課的初淺反思,如有不足之處,請各位領導指出,我會用努力去彌補。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2

三年級美術課——《小船搖啊搖》。船的形象對於三年級孩子知道的多半是他們座過的遊樂船,對於大海上的船,應該是什麼樣子,又有哪些種類,孩子們比較陌生。

爲此,課前我搜集了很多船的圖片,製成多媒體課件,讓孩子們欣賞,從而對船有一個整體的瞭解。課上我首先採用 談話法,和孩子們交流,問孩子們誰見過船?坐過船?吸引孩子們興趣,讓後趁熱打鐵,讓孩子們說出:你坐過哪些船?是什麼樣子的?跟大家介紹一下?引導孩子們進行交流,用語言說出船的形狀、顏色、作用。

然後,引導孩子們欣賞各種船的圖片,讓孩子們對船有個整體的瞭解。激發孩子們的興趣,讓他們想畫。怎樣畫?或用剪貼方法,讓孩子們進行思考、討論、交流引導孩子們得到繪畫步驟,學會畫各種船。

最後,把黑板分出三塊海域,讓孩子們自己畫的畫,貼到黑板上,滿足孩子們的表現欲。美中不足,我覺得孩子們在創作的船時,顏色、形狀比較好,但功能有些不足,可能是時間不太充裕吧!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3

教學反思:透過課件出示紅色的物體、紅色的畫,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到了紅色給人熱烈、歡快、溫暖的感覺。透過讓學生比較兩張優劣不同效果的畫,使其在色彩與構圖方面有明確的概念。透過比較兩張畫,使學生感受到了紅色的鄰近色的美麗,知道了畫紅色的畫不僅要使用純紅色,而且還要嘗試運用紅色的鄰近色;在構圖上要注意物體在畫面的組合,使物體組合有聚有散,並使畫面物體有主次之分,使畫面看上去完整美觀。透過以上的比較分析,很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另外,紅色的畫不單單隻用紅色來表現,其實可以用不同程度的紅色表現,也可以適當地加一些其它顏色作爲點綴陪襯。但主要還是以紅色爲最基本最主要的顏色。

本課第一課時主要是新授,而第二課時內容讓學生們在感受紅色系列的衝擊後再次加深對三原色的瞭解。教學中,最精彩的環節是我讓學生們來說說對紅色的感受,他們竟然運用了那麼多的詞彙:大紅的熱情、紅火、喜慶、快樂,粉紅的溫馨、浪漫、溫柔、美麗……可能是奇妙的故事給學生帶來的聯想吧!對於紅色的主題,學生也能想出許多:如《過年了》、《果子豐收了》、《貼春聯》、《着火了》、《夕陽晚霞》等等。只是考慮到三年級教室這邊水池很少,調配顏料很不方便,所以我允許學生使用各種材料來表現,那些使用油畫棒、水彩筆、彩色鉛筆的,不能現場調配出各種不同的紅,有點小小的遺憾。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4

《對印版畫》是人美版美術教材版畫系列課中的一個環節,易於操作、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版畫的熱情。這節課要面對的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此學齡兒童想象力豐富,具有好奇心,但是表現能力還有一定的侷限,因此應該突出學...

《對印版畫》是人美版美術教材版畫系列課中的一個環節,易於操作、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版畫的熱情。這節課要面對的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此學齡兒童想象力豐富,具有好奇心,但是表現能力還有一定的侷限,因此應該突出學生的分析動手能力爲主,注意發展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

透過課堂教學實踐,我認爲本課所用的教學方法比較切合學生實際,符合學生認知結構,滿足學生心理需求,能體現師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雙主體作用,學生興趣比較濃厚,最後能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創作。學生在自主探究、實踐中認知得到發展,創新意識得到加強。

其實,我更想和大家交流本節課中需要改進的地方:

 第一、這節課的難點是巧妙的將印好的畫作進行新的創意表達,這個環節探究的不到位,體會不到添加的重要性如果在課堂中再聯繫一些對稱的知識更能拓寬學生的創作思路。

第二、在選擇學生上臺展示作品時,要是能夠多點時間把各種出現了問題的

作品和一些好的有亮點的作品集體評價並強化本課的重難點可能效果會更好。

第三、教師的示範作品必須是精美的,而我在這方面有待提高。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5

《禮品巧包裝》一課,我共設計了兩課時,本課爲第一課時。禮品包裝屬於商品裝潢設計領域,這裏麪包含很多因素,由於一節課的時間比較短,我把學習重點放在了禮品包裝的方法和製作上。這期間滲透了禮品包裝的審美知識,並透過把祝福語作爲禮物送給過生日的同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裝飾能力,還教育了學生過生日應當節儉,不應鋪張浪費,增進了友誼。另外,透過小組製作,讓學生體會到了設計與應用之間的關係,鍛鍊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培養了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在展示階段,由班裏的宣傳員採訪各組成員,培養了語言表達能力。在最後一個環節,透過瞭解禮品過度包裝的社會現象,培養了學生關注社會,關心他人的良好習慣。多媒體運用恰當,每位同學都學會了包裝製作的基本方法,達到了教學目的。

同時,本課也暴露出了很多不足之處,如教學重難點的部分,如果讓小組互相商討,並彙報總結禮品包裝的不同方法,不僅可以培養小組合作意識,還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此外有些學生事先沒有進行設計,造成了材料的浪費;禮品盒過大,包裝紙不夠用;只考慮創意,忽略了作品的精美度等;禮品包裝已經形成了文化,如果將學生置身於廣泛的文化情境中,會讓學生對包裝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在包裝時也會有新的想法。

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不斷學習,將新的教育理念應用到教學活動中,彌補不足。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6

《畫中的線條》教學反思

今天我還加了一個環節:讓學生用不同的線條表達不同的情緒。並讓所有的孩子都上黑板上來畫。經歷這一環節後,學生對線條的理解更進一步,尤其是作者爲什麼要在此處運用這種線條,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緒。在局部臨摹中把握的比較準確。

第二課《恐龍世界》教學反思

俗話說:“畫鬼容易畫犬難”,也許正是因爲沒有見過真正的恐龍,學生製作起恐龍來還真是放得開手。造型大膽多樣,色彩鮮豔奪目,動作生動精緻。

《我們的社區》教學反思

雖然每天從自己家樓下經過,可是許多學生還是隻能說出,不能畫出自己社區的景象。看來最熟悉的景色如果不留心觀察也會是熟視無睹。藉此我向學生展示羅丹的名言:“對於我們的眼睛,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發現。”

第四課《會動的線條》

線條是繪畫造型的基本元素,也是作者用來表達感情的重要要素,而線條的波動能帶給人不同的運動感受,線條具有豐富的表現力。本課旨在讓學生理解感受具有動感的線條的表現方式和視覺衝擊,體驗線條造型的美感。學生基本能夠掌握線條運動的規律,畫面上的事物能夠用會動的線條來表現。但由於養成的繪畫習慣,動感還不夠強,今後在這方面還要多強調,多練習。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7

《生命花樹》中,抓髻娃娃位於畫面中心,在奇花異草的簇擁下,手持象徵富貴的牡丹花,兩隻寓意長壽的鶴在空中飛舞,給畫面增添了雍容華貴的喜慶氣氛。

剪紙是我國民間藝術瑰寶,據考證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在我國民間剪紙藝術中,有個特別招人喜愛的想象就是(抓髻娃娃)。民間傳說,抓髻娃娃能(鎮住妖魔鬼怪)能讓(家族多子多福),所以他深受人們喜愛。

剪紙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希望同學們能“傳承民族藝術,剪出美好生活。”

剪紙的特點:

⑴、對稱式構圖,使畫面飽滿、充實。

⑵、採用陰刻、陽刻、混合刻等表現手法。

⑶、使用“隱喻”的手法表達情感。

如:“牡丹”寓意富貴、榮華;“鶴、桃、鬆”寓意長壽;

“雞”寓意吉祥;“蝙蝠”寓意幸福;“喜鵲”寓意喜慶。

以下內容是對本課的思考與拓展教學的反饋

爲了開拓學生的思維,我們不只侷限於課本僅有的這一幅作品的賞析學習,我們將在拓展學習與思考之中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民間美術剪紙的魅力與生活氣息。因此我們旨在透過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類型的剪紙作品的欣賞,使學生了解剪紙在我國曆史文化中衍化出的不同風貌,領略民族藝術初期的神祕、上升期的雄渾和成熟期的神韻,領略我國剪紙藝術的多姿多彩,以激發傳承民間藝術的情感。

透過本書與以往的學習《百變團花》、《吉祥圖案》、《剪紙中的陰刻陽刻》等課,學生已積累了一定的表現力和審美能力。但如何從“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要求出發把握教材脈絡?如何達成讓學生更好的解讀剪紙作品中蘊含的文化和歷史這一目標?透過多次研讀教材,我做了如下的教學設計:

1.創設情境,挖掘人文內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多關注學生學習的“情感態度”,才能讓他們獲得持久的學習興趣;只有讓孩子們對所學知識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才能實現學習方式的真正轉變。

例如:我們可以歌曲《蝴蝶媽媽》以苗族古老傳說爲創作背景,婉轉的曲風正與南派剪紙的風格相得益彰。借這首歌來導課,能迅速抓住學生的興奮點,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同時,藝術的“通感”也有助於學生進一步感受南派剪紙的風格。

2.巧用媒體,構建高效課堂:

美術是視覺的藝術。本節課充分發揮多媒體形象、直觀的優勢,突出以下教學重點:

(1)課件出示:庫淑蘭剪紙《抓髻娃娃》與苗族剪紙《蝴蝶媽媽》

透過直觀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對比,感受《抓髻娃娃》(北方農村的保護神)、《蝴蝶媽媽》(苗族人的祖先)不同的形象特點,感知解讀其中蘊含的文化和歷史,感悟多樣的藝術風格,體現“綜合 探索”學習領域的目標。

(2)出示課件:

縱向梳理教材脈絡,回顧小學階段所學的剪紙知識:

表現形式內容 : 剪紙紋樣表現手法:

《百變團花》 中心對稱式剪紙

《生命花樹》 不對稱式剪紙

《抓髻娃娃》 軸對稱式剪紙;

《吉祥圖案》 渦紋柳葉紋混合刻;鋸齒紋(以諧音表達寓意)

《剪紙中的陰刻陽刻》 圓點陽刻:線線相連; 月牙紋陰刻:線線相斷

3.問題學習,引導自主探究:

從實踐中得到的直接經驗遠比從老師那裏得到的間接經驗要深刻的多。大膽嘗試中的“失敗”比墨守陳規中的“成功”更有意義、更有價值。因此,我設計了以下環節,來突破教學難點:

(1)出示教師示範作品《抓髻娃娃》,

設問:“這幅剪紙的表現形式與以往什麼不同?

你能結合已有的'知識嘗試製作嗎?”引入二方連續剪紙的學習。

(2)小組學習:自主探究折、剪方法。

(3)大膽嘗試:任選一種剪紙紋樣,嘗試製作二方連續紋樣。

(4)彙報成果:

(5)深入探究: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老師的作品,找出失敗原因。

(6)形成經驗:留好連接點,保持連續性。

4.立足生活,發展審美想象:

藝術源於生活。“剪花花”也正因爲植根於勞動人民深厚的土壤中,才能開得如此鮮活。

怎樣讓孩子們張開想象的翅膀,大膽創作富有童真童趣的二方連續剪紙作品?我找到了“花朵 ”這個切入點,鼓勵他們以“花朵飄飄”,表現六年學習生活中最真切的友情,最難忘的故事。學生的奇思妙想的作品,帶給我莫大的驚喜,體會到教學相長的樂趣。孩子們用“天馬行空”般的想象,爲傳統剪紙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8

面具一課屬於“設計·應用”這一學習領域,本節課的教學目的主要是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集體合作的精神。所以本節課主要從導趣、導思、導練三個方面進行教學結構的安排。

美術課首先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所以在上課的一開始首先讓學生欣賞老師帶來的面具來激發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和創作面具的慾望;其次透過多媒體課件向他們展示豐富多彩的面具,讓他們直接透過視覺感官去感受、去思考、去發現面具的藝術特點從而適當地運用在他們接下來的面具製作中;同時爲了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讓他們對老師帶來的面具進行大膽地評價,指出其中的不足之處。

當然這一節課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首先由於學生的動手能力不是很強,作業的進展過程較慢,導致在時間的安排上有點倉促,特別是在最後的作業展示這一環節中缺少了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這一重要環節;其次學生在作業過程中呈現出有部分同學缺少相互間的合作精神,在以後類似的教學中一定要給予強調;最後在教學

的方法上還可以根據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進行靈活多變,以適應學生髮展的需要。

透過這一節課讓我進一步意識到在“設計·應用”這一學習領域中,不但要營造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作慾望,促進他們對美術學習的喜愛以及動手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如何培養學生形成一定的設計意識和創新的精神,從而提高對周圍環境的審美評價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美化生活的願望。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9

三年級的學生,對於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有了大致的瞭解。每一節美術教學課堂中,那些有趣生動的形象是引起學生直接興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促使他們形象思維發展的主要意象。但是學生作畫只憑頭腦中記憶的表象,往往大略地欣賞對象後,有大概的記憶,就開始作畫。在平時,我提倡、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進行觀察,也會穿插一些景物,人物,靜物的寫生課,針對其形狀、顏色、結構、姿態等,更好地認識客觀事物。因爲,觀察能力的提高在於鍛鍊,經常有目的、有意識的觀察,其觀察能力自然會得到提高。

常言道:“眼明手快、心靈手巧”這足已說明技能與感知、觀察、記憶、思維等關係密切。在教學中,我也鼓勵和引導學生想象,設定情境等手段,激發學生開啟廣闊的想象思維空間。在創作課上強調每個學生都要表現自己對生活的獨特感受,在構思過程中,最爲忌諱就是雷同。所以在課堂教學上,我讓學生敢於超越自我;讓學生根據自己對事物的觀察、圖畫資料等進行組合畫面或添畫環境、情節的再造現象,我也儘可能地給他們提供豐富的形象資源。在有些課程我嘗試着做畫結合。

學生天性愛玩,讓學生在玩中培養感性認識,實現自我表現的願望。在《美麗的孔雀》一課,在畫孔雀之前,讓學生透過對楊麗萍《孔雀舞》的欣賞,進一步的認識舞臺上“孔雀”的造型,其次透過摺紙讓他們觀察到了孔雀較概括的形象及特點,在這些基礎上再讓他們展示自己對孔雀的認識,描繪孔雀的造型等。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0

遊樂場是小學生最喜歡的地方,也是小學生最想去的地方。小學生對遊樂場充滿了嚮往。考慮到小學生的興趣點,今天上了《遊樂場》這節課。

我將本活動的目標定位爲:

能把自己看到的、喜歡的遊樂場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2.嘗試用豐富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繪畫內容。

大部分小學生都去過遊樂場,對遊樂場中有哪些事物、設備非常瞭解,有一定的經驗。整個活動較順利。學生在繪畫過程中,也能結合自己的遊玩經驗進行繪畫,內容較豐富。

活動第二環節,是讓學生說一說我看見的、心目中的遊樂場。我認爲這一環節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幼兒在這一環節中非常積極,爭先恐後地回答自己的見聞。有的說到像大轉盤一樣的摩天輪,有的說到旋轉木馬,有的說到好玩的滑滑梯,有的說到刺激的過山車,有的說到盪鞦韆,有的說到馬戲團。學生在講述過程中,回憶了自己的經歷,同時也豐富了其他學生對遊樂場的認識,爲下面的繪畫活動打下基礎。

孩子的想法是無窮無盡的。教師讓學生自由講述,豐富了學生的經驗。雖然也爲學生提供了範畫,但在繪畫過程中,學生仍能根據自己的想法繪畫自己喜歡的遊樂園,非常棒!

當然,在活動中也發現一些存在的問題。我發現個別學生在塗色方面還不夠好,教師需加強個別學生的塗色訓練。在活動中也要注意個別差異,幫助能力較弱的學生。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1

這週五是我的美術公開課,這節課我講的是“線的表現力”,本節課是以鍛鍊孩子用線的能力以及對各種不同線條的運用組合爲主,是以培養孩子踏實、認真、一絲不苟的作畫習慣,這節課成功的地方就是大部分孩子對線條的運用和組合都比較好,利用PPT中大量的圖片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然後讓他們深入的觀察,觀察出每幅圖片的不同之處,這個地方學生們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也非常感興趣,然後是讓孩子們參與進來幫助老師變換線條,這也是孩子們比較喜歡的一個環節,然後到講解的過程,作畫的過程,孩子們都非常認真,自我感覺教學過程比較完整。

這節課的不足之處就是因爲之前孩子們完全不知道講什麼,以至於回答問題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所以在回答問題上積極性不高,因爲一節課的時間太短,又要完成教學目標,又要完成課堂作業,所以在講課的過程中略顯倉促,很多細節的地方沒有講的很細緻,範畫也沒有很細緻的去畫,課堂作業完成率不是很高,很多同學都需要課後去完成,總體對這節課不是很滿意,整體感覺就是倉促。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吸取這次的經驗,在備課的時候少備,多給同學們時間練習繪畫,再就是加強板書的練習,加強和學生們的互動。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2

1、創設情境,培養興趣

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前提。因此,我課開始時用了一個謎語匯入,又給學生看了春天美景的圖片,讓教室裏洋溢起濃濃的春天的氣息,並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鳥語花香的春天的景象,讓學生產生找春天的慾望。

2、示範指導,教給方法

想說、愛說是口語交際的前提,會說纔是教學的目的。低年級學生多數膽子小,聲音輕,怕說錯話,怕別人笑,不敢說。即便說也有困難,有時不知如何去說,也不知道從哪兒開始說起,說的話不是東一句,西一句,就是看到啥說啥,想到哪兒說哪兒。因此,消除膽怯心理、做好示範,教給學生方法就顯的尤爲重要。這也是規範學生口語,展開口語交際訓練,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環節。

在教學《春天來啦》一課時,我先指導學生從整體上觀察,把春天的美景分爲了三大類:景色、動物、人們,接着知道他們用三種基本的句式來說話:

1、什麼樣的花(草、樹)怎麼樣了?

2、什麼動物在什麼地方幹什麼?

3、人們有的( ),有的( ),還有的( ),他們的心情( ),會說些什麼?在說的過程中,注意激發學生的想象,努力引導學生用上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豐富說話內容,把句子說具體、生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但在教學的過程中,我還要注意一些小細節,如:

1、在孩子說出錯誤答案時,不能立即否定,而應該想辦法引導孩子說正確,鼓勵他們說的更好。

2、沒有得到獎品的孩子,不能把卡片送給他們,也應該將給他們,鼓勵他們認真寫話,把春天寫的更美。 《春天來啦》教學反思

在這堂課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透過圖片、音樂刺激學生的感官,引發學生感受春天、找春天、說春天的願望,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並在活動中及時肯定鼓勵學生的良好表現,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營造和諧自然的交際氛圍整個教學中,學生可選擇自己舒服的聽課姿勢,在悅耳動聽的歌聲、多姿多彩的圖片、無拘無束的氛圍裏能極大得調動學生的愉悅感受。在操作示範整個教學過程是輕鬆有趣的,但也教給了學生應知應會的東西,必要的示範會更直觀的幫助學生掌握繪畫知識。在學生作畫這個環節中,我並沒要求固定畫哪些物體,而是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畫出春天的美麗。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3

本課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各種植物枝葉生長的結構,葉片,花瓣的形狀特徵以及枝杈的前後穿插變化。能運用不同大小的點,流暢富有變化的單線條來寫生各種植物,並將點與線結合添加上背景使畫面的構圖更完整。透過寫生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發現美,表現美,鍛鍊學生的觀察力,感受力和動手能力。

在教室裏分別擺放幾盆盆栽,請學生觀察,植物的枝葉是怎麼生長的?葉片或花瓣什麼形狀?有什麼特徵?枝杈之間如何穿插的?得出畫畫前要先仔細觀察對象的認識。引導思考,是什麼把我們的校園裝點的如此美麗。培養學生能從身邊尋找美,發現美,激發他們對生活的熱愛。教師引導學生講植物枝葉的結構,葉片或花瓣的形狀特徵。如八月菊的葉子是橢圓形的,邊緣還長着許多小齒,像是一把把木工用的鋸子。葉子有大有小,參差不齊。有的時子還垂下來。等學生心中有數了,再下筆去描繪。這時要注意畫面的構圖與盆栽外形有整體感覺,從什麼地方畫起都可以,主要是把前面的花,葉,枝杈的形態畫出來,後面的花葉枝可根據前面的特徵進行添加與加工。畫面的前景可以用點,線,面有規律的組合,或用一種花紋的重複組合。

透過教師引導學生對“花”、“植物”實物的觀察,讓學生明白:平時我們隨時能看見的植物,要把它畫到紙上去還有這麼多的講究。本課大部分同學學會了觀察的方法。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4

新課程標準下的美術課已不再是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了。素質教育已滲透到了美術教學中,在課堂中以學生爲主體,使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而一節好的美術課就好比一個樂園,讓學生學在其中,疑在其中,樂在其中。

<線的祕密>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們不用教,生來就會用線繪畫,而怎樣引導學生用線傳情達意呈現美感,是教學活動體現美術教育功能的關鍵。本課線的祕密以線繪畫爲造型訓練的手段,引導學生了解、掌握、運用造型元素和造型組織原理進行創造表現。

一、課初的激情導課

在起初備課時我一找朋友和猜謎語的方式進行對陶罐形的解決,但是經過推敲之後覺得直接以課件呈現,進行圖片對比,會更快更好的讓學生自己對陶罐“形”的理解。導課的目的是讓學生進入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

二、課堂的目標實現方面

第二目標是:欣賞並參考彩陶紋樣,掌握用線裝飾物體的基本步驟與方法,描繪出罈罈罐罐。在這裏想談的是對圖片的分析要有深度,在目標中“掌握用線裝飾物體的基本步驟與方法,描繪出罈罈罐罐”看似簡單,但涵蓋得的內容卻很多,如果分析圖片時不到位,那麼學生的繪畫就毫無目的去進行了。在選定圖片中首先要有代表性,我選擇其中一個《舞蹈紋彩陶盆》,首先是盛水用的器具,當時人們席地而坐,在罐口的部位,把人們生活中載歌載舞的場景繪了進去,有主次有節奏的表現人們爲美好生活慶賀或祈福的記載。聰明的古人在五六千年以前就用概括的方式,將複雜的具體物象概括成抽象又簡單的幾何形象,再經過有疏密、有節奏、有規律的排列之後,將主要部分突出,展現除了美麗的彩陶文化。

三、深入探究部分

只有學生理解了彩陶裝飾中有“先人來自生活中美的感受”,而裝飾美化陶罐是將學生引入對線條的排列的一種形式美的法則中,將無意識無想法的去隨意裝飾變成對美的感受表現。所以線條表現的粗細、長短、排列的疏密與點線面的重複、變化構成的美麗圖案。

在此環節中,只有教師有取捨,有深度的合理安排,才能將裝飾陶罐作爲審美和傳承歷史文化並存的一堂好課,才能從學生參與、分析到畫陶罐和裝飾陶罐成爲一種自然的審美與表現美的過程。

在檢測與拓展部分,更多的形式與生活相聯繫的拓展應體現,這樣在傳承方面會讓學生思路更寬。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可能落實方面還不是很完善,我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將會繼續不斷提高自身的美術素質,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爭取認真上好每堂美術課。努力爲學生營造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使學生感到對美術的學習是一種沒有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三年級小學美術教學反思15

美術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製作的本領;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才華;能使學生感受美;能使學生熱愛學習。如今的美術課不再是以前那樣,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素質教育已進入美術教學,在課堂中以發展學生爲本,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在作業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快樂。美術課堂就好像一個樂園,讓學生樂在其中。

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有其他學科的老師羨慕地對我說:“你們美術課最好上了,不用從頭講到尾,學生興趣自然有,上課輕鬆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讓每一節美術課輕鬆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這個美術老師的造詣可不一般了。美術課要想上好,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老師下工夫來思考、推敲。

我一直在思考:什麼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怎樣上好美術課呢?在思考的同時,我又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爲此,透過平時教學工作以及課外的學習探索、實踐與反思,我認爲想上好美術課課前必須準備充分,比如在三年級的《巨人和小矮人歷險記》這一課裏,課堂情境的假想和創設是非常重要的,配以故事並讓學生配上動作,抓住了這一點,課堂中的互動環節便顯得更加有目的和教育意義了。而在一年級的教學中更應該抓住學生的精神不集中,不穩定這一方面着手,有時這一節課解決了,下一節課還得花一定精力解決的同樣的問題,解決了學生這一問題便能完整的控制一節可了,而我在這一方面則採用一個生動的動物故事作爲匯入,並結合教學內容作爲匯入,而故事可以根據情節結合教學內容劃分幾個段落,這樣學生就更加有興趣上美術課了。

以上所述,爲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透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達到認識、操作、情感、創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還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斷提高美術素質以外,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上好美術課。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和辨別、調色能力的同時,努力爲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