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5篇)

學問君 人氣:2.3W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5篇)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

一、改變教學素材,吸引學生注意力。

在教學時準確的掌握教材要求,對教學原本素材進行改編。原本教材所創設的情境是“新千年第一縷陽光”,教學素材與學生實際生活距離較遠,無法引起學生產生太多的學習興趣。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創設了新的情境——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勝利發射,這樣就能一下子吸引住學生們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二、聯繫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感受時間和生活的密切聯繫。

聯繫生活經驗,使學生深刻感受和意識到數學與生活的密不可分的聯繫。因爲在生活中,人們經常用到時間,學生們有着一定的生活經驗,所以在教學中,我儘可能的去聯繫學生的實際生活去講解,並設計一些關於本課所學的數學活動去引導學生體驗和感受時、分的實際長短,明確時間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繫。

三、動手操作,利用實踐活動探究新知。

課上,我設計了大量動手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探究新知,在做中學。我還準備了鐘錶模型,然後充分利用鐘錶模型,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們在撥一撥,認一認,想一想中主動探究和學習新知。

四、進行科普教育,滲透德育思想。

最後適時進行科普教育,滲透德育思想。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勝利發射及成功返回,這是中國航天史上又一里程碑,於是我收集了一些小資料,採用直觀形象的手段適時向學生介紹,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及珍惜時間的教育。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2

本節課主要教學和在1000以內的不進位加法,課初首先呈現的是某校圖書室第七週各年級借書情況統計表,並根據表中的已知資訊提出了一個簡單的求和問題:二年級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列式:143+126=?由於這個問題涉及的數量關係比較簡單,所以有利於學生在列出算式後把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計算方法上來。

考慮到學生已經學習了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所以此處我讓學生自己嘗試算出答案。交流方法時,一種方法是出示計數器,進行直觀計算。之後引導學生運用對筆算加法的已有認識解釋自己的計算過程,並透過交流,突出用豎式計算三位數加三位數時也要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從個位加起。

在此基礎上,我詢問學生怎樣才能知道計算的結果是否正確呢?及時指出:“算的對不對,要驗算才知道。”由此,引導學生用“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進行驗算,從而使學生初步掌握加法的驗算方法。

隨後的練習採用“想想做做”,第1題,出示已經給出的豎式進行計算,進一步突出筆算加法的基本方法,幫助學生在計算過程中鞏固已有認識。此題,學生計算過程中沒有什麼困難。

第2題要求學生“用豎式計算,並驗算”,學生在計算中,基本上掌握了三位數的筆算方法: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從個位加起。

第4題,是一個求被減數的實際問題。透過解決這樣的問題,一方面能使學生感受到剛剛學習的筆算加法的應用價值,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3

一、本單元教學的關鍵是讓學生熟練掌握“幾個幾”的表達方法。

二年級學生在平時的生活經驗中,雖然經常見到“幾個幾”的現象,但很少用“幾個幾”來進行描述;而在課堂教學中,是首次認識“幾個幾”這種表達方式。

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中可以透過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形成對“幾個幾”的感性認識。例如:

(1)看圖

讓學生觀察教材上的主題圖,引導學生概括:小兔每2只一組,每組就是1個2只,兩組就是2個2只,三組就是3個2只……

(2)操作

讓學生用小棒擺一擺,並說一說:每幾根小棒一組,一共有幾組,也就是幾個幾根小棒?

(3)畫一畫

每5個圓圈一組,畫3組,就是幾個幾;你能用三角形畫出2個4嗎?

(4)遊戲

根據老師拍手的次數,說說看,老師一共拍了幾個幾下?

同桌同學一起玩拍手遊戲。

讓學生運用手、眼、耳、口、腦,透過觀察、操作、想象、聽、說多種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去感知,在比較中進一步理解幾個幾的實際含義,在鮮活的具體情景中初步建立起“幾個幾”的表象。

二、在現實問題中引入乘法。

透過教材第二個例題“一共有多少臺電腦”這個實際問題,自然引出乘法,讓學生了解乘法產生的背景。

有關乘法各部分名稱、讀寫方法等數學常識,透過讓學生看書自學和集體交流來教學。

本環節的重點是溝通乘法算式意義與“幾個幾”之間的聯繫,儘管沒有明說:“一個乘數是相同的加數,另一個乘數是相同加數的個數”,但要引導學生思考並口述乘法算式的含義。如:

四乘二就表示4個2,爲什麼其中一個乘數是4呢?因爲加數2有4個;爲什麼另一個乘數是2呢?因爲相同的加數是2。

從而使學生對乘法的意義逐步由感性認識過度到理性認識。

三、引導學生認識到學習乘法計算的價值,培養學生應用意識。

透過加法和乘法算式的對比,在強烈反差中,使學生認識到求幾個幾用乘法算式表達比較簡便,感受學習乘法的必要性打下基礎。

例如:請學生列式計算9個2的和,看誰寫得快。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4

《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注重加強學生的體驗,強調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本課是在學生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辨認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這個內容我們不能把它作爲知識點去講授,而是要讓學生在充分的活動中加深體驗。這節課共設計了三大活動。

(1)遊酒都廣場。

如何創設一個貼近學生的生活情境和問題情境,激起學生探究的熱情,是我備課時認真考慮的問題。我選擇了創設遊酒都廣場這一貼近學生生活的真實情境,讓學生在課前到廣場開展活動,初步瞭解和感受九個明顯建築物的所處方向與位置,使學生有了直觀體驗。在課上透過藉助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以認一認、想一想、辯一辯的活動形式,幫助學會初步感受新方向。

(2)製作方向板。

學生透過第一個活動感受到現實生活中存在這些新瞭解的方向,那抽象到平面上又是怎樣的呢?爲此,我以學生製作方向板爲載體,不僅可以使學生進一步感受這八個方向和了解它們在平面中的位置,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後續學習中選擇利用這個工具準確地辨認出方向。這一過程也是學生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有利於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

(3)辨認方向。

如何引導學生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體驗數學學習的價值,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這些實踐活動的主要目標。這是在課堂上充分給學生提供觀察、思考、操作、實踐的機會。佈置學生製作校園地圖,是給學生學以致用的一個機會,以此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將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正如數學家華羅庚對數學與生活的精闢的描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5

在教學本堂課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乘一位數一次進位筆算的方法,(積是兩位數是教科書上主要學習的內容,積是三位數的情況補充習題上也有出現過),因此學生已經體會到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可能是兩位數也有可能是三位數,同時教科書第85頁第7題已初步接觸了本單元的第一次乘法估算(積是兩位數),對估算方法已基本瞭解。所以這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使學生理解兩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乘的算理和掌握其筆算方法,並能正確的計算,以及估算的方法。 連續進位的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是學生學習的難點,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是以下三各方面:

1.在用一位數與另一個乘數的十位相乘時,積滿了幾百,就要向百位進幾,這是一個新知識。

2.在用一位數與兩位數相乘時,每次都要進位,計算出錯的機會增加了。

3.在用一位數與另一個乘數的十位相乘時,學生短時記憶的容量增加了,不僅要記住向百位進的數,還要記得加上個位進上來的數。

這節課我鼓勵學生自己進行估算,再引導學生探索需要連續進位的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這給學生的自主探索算法留下了必要的空間。

一、教學中以舊知識的複習引入新授教學,讓孩子透過舊知識和新問題的比較,探究新的方法。課堂中注意算法的交流,同時加強練習(板書),發現問題並及時糾正,在提高正確率的同時提高計算速度。

二、引導學生說出計算時應注意的事項,讓學生自己提醒自己,比單純的歸納計算法則讓學生記憶效果更好。學生在相互交流補充中總結計算方法,自主討論發現豎式計算中的錯誤,相互交流計算過程,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三、透過對連續進位算理的反覆訓練,讓學生掌握了計算的過程。學生能清楚的表達計算連續進位的時候應該先算什麼再算什麼。課堂有講有練,講練結合,在估算和連續進位這兩個知識點後分別安排了一組練習,將書上的習題有效的整合,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6

今天聽了劉老師的一節生本課《乘法豎式》,雖然只是劉老師上課,但我們生本課的老師分明就是一個互通互融的團隊,透過這節課,讓我們這個團隊反思的問題很多。

首先,課前小研究的設計要充分揣摩。

這節課在小研究的設計上,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正如宋主任所說,只是一種程式化的出題做題,而對於孩子的思維、想象沒有空間,在小研究的設計上,分明是一節乘法豎式的研究課,而我卻把豎式的樣子,預先畫在了小研究上,這樣的設計,無疑提前就把孩子們的思維固定在了框架裏面,對於孩子來說,完全沒有思考與發揮的空間,沒有了思考的必要,所以,學生們也不必進行思考與探究,這樣的小研究就是一種無效的課前研究,只不過可以作爲一種練習題使用罷了,正是由於教師的無端框架式的思維模式,才讓孩子們沒有了探究的意識,也正是由於老師的多此一舉,讓孩子們沒有了思考的餘地,更是由於老師的不放心,讓我們的.孩子們離探索的腳步反而越來越遠,課前小研究的簡單、根本、開放成了一紙空文。

在課前小研究的設計上,我們更應該一起充分揣摩研究,讓我們的小研究發揮出真正地實效。

原本我們在課前已經感受到了小研究中存在着一定的問題,卻沒有進行及時的更正,這分明是對學生的一種不負責任,更是對自己教學的一種不負責。

其次,公開課必須進行事先的試講磨課。

無論是做什麼都要進行深入地研究,進行充分的提前準備,我們這樣做的目的,不僅僅是爲了有別人聽課,不僅僅是爲了應付檢查,我們更主要的目的是爲了我們的課堂更加有效率,讓我們的課堂更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意識,讓孩子們真正能在我們的課堂上激揚起生命的樂章,每一次聽課,每一次檢查,每一次公開課,分明都是一次寶貴的錘鍊機會,無論是對於老師和學生來說,分明就是一次讓更多地人來給我們評課論課的最佳時機,每一次機會都是很難得的,每一個人要發展,需要團隊的力量,而每一個團隊的發展更離不開更多的人和團隊的影響和浸染,開放的心態開放的作風纔會讓我們的發展越來越適應學生,越來越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想發展只有走出去,要想發展也只有不斷地學習,然而,每一次的進步都離不開自身的充分準備,只有自己充分的醞釀,自我的努力拔節才能得到更多雨露的支援,如果缺少了自我的成長,其它一切都是空話,而我們這次上課,正是由於缺少了必要的試講磨課,才讓我們自身的優勢沒有真正地發揮出來,才讓我們的課堂缺少了我們應有的本色,本色沒有了,何談發展。

最後,必須充分發揮團隊的協同作用,互相學習,共同發展。

世界因包容而精彩,更因爲開放而充滿了活力,我們團隊中的每一位老師都是在一線執着踐行生本教育的智者,換一句話來說,每一位生本老師都可以稱得上生本課堂的專家裏手,雖然我們欠缺的還很多很多,但分明我們已經初嚐到了生本帶給我們和學生的改變,對於每一位老師和學生來說,生本思想已經生根發芽,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不斷地在教學實踐中分享交流、思考探討、用團隊的力量擦亮更閃耀的光芒,互相學習、共同發展,而如何發展分明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條最重要的路,前面的路也許荊棘密佈,但因爲有了夥伴我們將無畏無懼。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7

一、教學背景:

《認識釐米》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第三冊第一單元第一節數學課的內容,也是小學階段學習我國法定計量單位的開始。讓學生深刻地感知並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教學片段:

T:故事:有一天,小豬能能和他的好朋友小兔、小狗和小牛爲一個問題爭論不休。他們想知道數學課本的寬是多少呢。他們每個人都想了辦法:小豬用小三角形來量,小兔用回形針來量,小狗用小正方形來量,小牛用一角硬幣來量,他們量得的數據都不一樣,但是他們都說自己量得結果纔是正確的。

T:小豬是這樣擺的。課件演示,你估計這邊有幾個小三角形那麼長?

T:待會兒幫助你喜歡的小動物進行測量。活動要求:(1)每人從信封中選擇1件物品去量。(2)測量前估一估,測量後與同桌交流方法和結果。

T:爲什麼量的都是數學課本的寬,而量出來的數據卻是不一樣的呢?

T:用不同的標準測量物體,結果會不同,甚至有時候會五花八門,爲人們的交流帶來了不便。那該怎麼辦呢?

引出刻度尺。

T:人們規定:從0刻度到1刻度的長度是1釐米。在刻度尺上從哪個刻度到哪個刻度也表示1釐米?

感受1釐米。

T:這張紙條的長度也是1釐米。

T:出示5釐米的紙條。你們猜這根紙條有幾個1釐米那麼長呢?

師小結方法:測量物體長度的時候,我們把尺子的0刻度對準物體的左端,物體的右端指着刻度幾就是幾釐米。

出示10釐米長的紙條。T:你猜測這根紙條有幾釐米長?

量一量數學課本的寬大約是幾釐米。

T:老師這有一道聰明題,想不想挑戰?

用沒有0刻度的尺子量物體的長度

三、教學反思: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充分發揮他們發現者、探索者的作用。整個教學過程,我把時間和空間交給學生,讓他們透過觀察、操作、獨立思考、討論、交流去獲得數學知識,使學生得到主動發展。

1、在生活中發現數學,激發探究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小學低年級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學要以遊戲化、生活化的形式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探究的興趣。

2、在體驗中學習數學,發展思維能力。

正如法國雕塑家羅丹所說:“拙劣的藝者,常帶着別人的眼鏡。”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本節課中,我注意將主動權放給學生,引導學生操作、思考、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凡學生能自己探索出來的決不包辦代替,凡學生能獨立發現的決不暗示。透過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摸一摸、說一說等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多種體驗感受,並形成1釐米的空間觀念。

3、在生活中應用數學,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有價值的”數學應與生活密切聯繫,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學生的“做數學活動”中產生,方法的選擇也讓學生在“做數學活動”中領悟,在實踐中應用所學的知識使學生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比如:用沒有0刻度的尺子量物體的長度,既要求學生會用最基本的方法量,又要求學生對刻度尺上的“幾釐米”較較深入的認識,是尋找刻度尺上“1釐米”的深入和發展。這一環節的設計培養了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真實生活情境中問題的能力,逐步完善了自己的思考過程,使學生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培養。估算是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策略,它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能力。這節課,“猜測”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

只要教師放開你的雙手,還孩子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就會發現,孩子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和創造者。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8

1, 創設情景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根據學生喜歡動物的特點,在匯入新課時用簡短的語言告訴學生,我們中國有許多物種正面臨着滅絕的危險,培養學生保護生態王環境的意識,同時讓學生更加關注我國部分物種瀕危和受威脅動物的種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根據低,中年級學生好動,好玩,好奇心強,注意力不穩定的特點,鞏固練習時設計了"奪紅旗"比賽的遊戲,從而活躍了課堂的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於樂,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

2, 合作探索

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在討論,辯論中使學生的思維活動得到充分發展,使學習過程成爲一種特殊的研究活動。本課在新授課時,留下足夠的時間讓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完成,然後透過小組充分討論,最後得出多位數加多位數的估算和筆算的方法。充分展示了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是在教師的點撥指導下,透過主動探索,交流合作中學會的,而不是教師把知識強加給學生的。在這種活動中學生不僅獲取了知識,更重要的是發展了能力,培養了主體參與意識。

3, 利用舊知

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對於筆算加法的注意事項與進位的思想和技巧,學生已經掌握,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加,主要是把例1連續進位加的原理進行推廣的結果。課本第18頁"做一做"最後一題是連續進位加和超過1000,也是要求學生運用類推進行計算。這樣透過本課的學習,培養了學生的遷移類推的能力。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9

《買書》是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下冊《元、角、分與小數》一單元中的一節。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結合“買書”的問題情境,探索小數加減法(沒有進退位)的算理和算法,並經歷各自算法的過程;能用小數加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根據新課標的指導思想,在本節教學中,我採用下面方法教學收到良好效果。

一、重視經驗,溫故納新。

在本節導課時,我按照教材改編寫意圖創設了“笑笑和淘氣去新華書店買書的情境”,接着安排了一道學生已學過的整數加法練習題,指名學生板演,全班齊練,計算後讓學生說說計算過程。在交流時,我有意提問“爲什麼在計算時要把個位對齊?”目的讓學生明確要把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這一練習不僅激活了學生以前學習的多位數加減法的經驗,而且進一步明確了多位數加減法的算理,然後再出示教材例題情境:“淘氣在書店買了一本《童話故事》花了3.2元,他又買了一本《數學世界》花了11.5元,淘氣一共花了多少元?”出示例題後,我並沒有急於講解,而是鼓勵學生迎接挑戰,認真讀題,審題,列出算式。由於有前面的複習,絕大部分學生能正確地列出算式:3.2+11.5= 11.5+3.2= 對這兩種算式我給予了肯定,並寫在黑板上。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這時我指着黑板上的兩個算式說:“爲了幫淘氣解決買書付錢的問題,大家都正確地列出了小數加法的算式,可是,我們從來沒有嘗試過兩個小數怎麼相加,現在就請大家都試一試,看誰能獨立發現小數加法的算法。這時我安排了這樣的學習流程。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組討論、合作交流,——解讀教材、明晰算理。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討論交流;再看看教材中三位小朋友是怎麼計算的。其中哪種算法和你的一樣?哪種算法你沒想到?你還有不同的算法嗎?最後全班交流總結算理。

把學生對小數加法算法的個性化的探索放在第一位,確保每個人都有獨立思考的機會,在個體探索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再回歸到對教材的解讀,這樣學生在解讀過程中進一步澄清了自己的思路,瞭解自己的成功與不足,彌補了自主探索中不到位的地方。

三、突出重點,融會貫通。

在進行全班交流時,我讓學生圍繞“爲什麼小數點一定要對齊”展開討論、交流,最後進行有針對性的歸納小結,“多位數相加時,個位上的數一定要對齊,個位對齊了,所有的數位也就對齊了,這樣才能做到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小數相加時,小數點一定要對齊,也是這個道理,小數點對齊了,所有的數位也都對齊了。教材中三種算法的共同點都是把相同單位上的數相加”。讓學生明晰小數加法的算理。把整數加法與小數加法的算理融會貫通,把新舊知識有機地統一起來,把教師的教建立在學生學的基礎上,激發了學生探求新知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但在本節教學中,因在小組討論,交流時用的時間過長,沒有進行必要的鞏固練習,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意對時間的把握。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0

本課時內容是第四單元“分一分與除法”的第五課,教材在學生體驗了平均分、除法運算的意義以及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稱的基礎上,創設了“飛行表演”的情境,對於這一情境既可以提出乘法問題,也可以提出除法問題,這是教材第一次出現乘除混編,讓學生自己選擇乘法或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滲透乘法與除法之間的聯繫。本節教材出現了有餘數除法的算式表示,僅讓學生初步瞭解而已,不是本冊教材的教學要求。

這堂課,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得比較好。活動環節的設計,注重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過程性評價,在活動中實施得比較好,達到了預期的評價效果。在引導學生探討怎樣用算式表示平均分不能分完的情況時,矛盾設得好,激發了學生求知的主動性。在讀算式時,能夠充分尊重學生具有個性的方法,處理得比較好。

但是整個課來看,我的“導”有點偏重了,放得還不夠開。問題的設計還不夠開放,沒有爲學生提供足夠的思維空間。課堂只是達到活潑的“活”,還沒能達到靈活的“活”。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1

這節課我是已經在一個班上了一次,這節課中,請了指導劉老師過來上課,劉老師給我的評價:上得不錯,這節課的算理跟算法處理得很好,尤其讓學生自己畫圖列算式,學生講解的,在學生提問題的環節,學生們的問題提得非常好。這節需要改進的:一、當學生提了那麼多問題後,教師要強調這節課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要學生明確這節課的問題,二、在講解蜜蜂是小鳥的3倍的畫圖,我應該強調講的是9只爲一個圓圈,3倍就是3個大圓圈,這個是一種抽象概括的思維,需要在黑板上版出來。我之前在1班時有版出來,但這節中,我沒有版出來。

我當時是讓學生自己動手畫,再自己對比書上的畫法,有什麼不一樣,哪個更方便一些,後面就是PPT展示這種抽象的畫法,我當時以爲這樣就可以了。劉老師建議我還是要版出來,顯得重視。同時在這個班,很多學生提了不是整數倍的問題,我在課堂上略講了一下,目前還學到的都是整數倍,不過,這個問題還是不錯的。經過劉老師這兩次的聽課,劉老師很側重算法跟算理,讓我更加明確,數學課堂的探究中,務必讓學生做到這兩點,讓每個學生可以達到期中的道理,怎麼達到呢?讓學生說出期中每個數表示的是什麼意思。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2

《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第二單元第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平均分在本單元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學習除法的基礎。

本節課,我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設計了各種生活情境,先透過觀察初步感受“每份同樣多”,引出“平均分”,再放手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從而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爲今後學習除法打好基礎。在此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合作得非常好,特別是分一分時,學生們都要自己的分法,體現了分法多樣化,但最後還是覺得用乘法口訣最快最方便,這一思維的提升,鍛鍊了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增強了學生應用數學的自信心。

在鞏固練習的環節中,我精心設計練習,從基礎題——感受“平均分”,到提高題——辨析“平均分”,最後迴歸生活——昇華“平均分”。

40分鐘的課堂轉眼結束了,師生在民主、活潑地氣氛中學習着、成長着。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3

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二年級第一學期數學,在整個小學階段佔一定的重要位置。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判斷、推理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等。着眼於發展學生數學能力,透過讓學生多瞭解數學知識的來源和用途,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着重抓好以下兩點:

1、適度使用學具。

數學思維在小學階段主要是抽象的邏輯思維,而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性爲主。根據小學生心理特點及認識規律,實物學具對發展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如我在教乘法的初步認識時,因爲這是新的運算知識,學生以前只學過加法和減法,乘法對他們來說是很難想出它的意義的。我使用學具教學,把學生從加法的意義上過渡到乘法的意義。但值得注意的是擺學具時也應有一定的技巧,如在擺花片的過程中,應按照從一般到特殊的規律,先擺出兩堆不同數目的小棒,再擺兩份數目相同的,最後擺很多份數都相同的,讓學生覺得加法的累贅,再介紹乘法。這樣學生就可以很容易知道乘法的意義,很樂意去學習乘法。可見,學具使用的恰到好處,有利於新知識的過渡、教學,也可以擺脫枯燥的學習氣氛,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記憶力。

2、從現實生活出發,利用社會生活知識教學。

《新課標》中強調小學數學特別是低年級的數學應該生活化,如果我們能從他們的生活實際出發,把現實生活的問題聯繫到學習的知識來,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也可以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如有這樣的一道應用題:小紅做了23朵紙花,送給同學們18朵,還剩下多少朵?這道是兩位數減兩位數的應用題,如果要二年級的學生做出來,有的同學們可以很快就可以做出來,但有一些同學連題意都不明白。這時,如果我們從實際的生活出發,具體地給出這道題的實際意思,再根據結果和減法的意義,就可以很容易讓學生明白這道題的意思,這樣比較容易解決問題,因爲本來他們就知道結果,只不過不會用數學知識來解答罷了。所以說,有一些應用題中,如果能從實際生活出發,先用學生的生活經歷來解答,再用數學知識來解答,這樣就可以使學生理解題意。也可以給學生帶來學習的樂趣。以上兩點。使二年級的小朋友真正從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4

一、教材分析

“8的乘法口訣”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1—7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初步掌握了乘法口訣的意義,會運用1—7的乘法口訣進行簡單的乘法計算。這部分知識爲學生學習8的乘法口訣打下了基礎。教材處理“8的乘法口訣”的口訣引入,不是抽象地直接搬出口訣,而是先透過小狗在數軸上跳,一次跳8,二次跳幾,三次、四次……這樣形象的例子,進而推匯出8的乘法口訣。學生易於掌握和接受。

、學情分析

該班有學生40人,大多數學生對數學學習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到學習的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萎縮情緒。我應逐步引導他們開拓思維的空間,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

三、教學目標

1.經歷編制8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體驗8的乘法口訣的來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訣的意義,能記住8 的乘法口訣並進行簡單計算。

3.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訣的意義,明白乘法口訣的來源。

教學難點:要求記憶的口訣隨着所學知識逐步增多。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1. 師:今天,有一位客人來到我們班,誰呢?(電腦演示“藍貓”) 藍貓得知同學們學習了很多知識,想考一考我們。

①口算下面各題,並說出用哪一句口訣?3×4,5×6,4×5,3×2,7×4,5×7,7×5,7×6,

2.師:藍貓看到我們那麼厲害,可不服氣了,它又出了幾道題目。看看我們小朋友能不能闖過難關,做的又快又準確。(電腦演示)

說說出現口訣的前一句和後一句

(二)探索新知

1. 由藍貓跳數軸引出一個8至8個8的連加。

師:再來看看藍貓又幹什麼?(電腦演示)

師: “這是藍貓,它可愛運動了,是我們數學王國的運動健將哩,你看,它又在那裏跳了。”(展示數軸)

師:請小朋友一起來觀察一下,藍貓是怎麼跳的?藍貓第一次從0跳到了幾?

師:接下來它要順着數軸繼續跳,每次跳的長度與第一次相同,那麼藍貓第二次會跳到幾呢?

師:誰能來說說爲什麼?

生:因爲藍貓這一次跳得與第一次、第二次的長度都相同。

師:那麼藍貓第四次、第五次……第八次分別能跳到哪裏呢?說說爲什麼。

學生反饋。

師:求幾個8相加什麼方法更簡便?(乘法)

出示課題8 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

2 自編8的乘法口訣

帶藍貓參觀鼓號隊。要求同學觀察主題圖提出數學問題(電腦演示)

師:每個小朋友可以根據藍貓今天跳數軸的表現來求1排到8排各有多少人(給學生3分鐘的練習時間,並且反饋於書本上

個別學生反饋,教師及時糾正錯誤。

再根據算式編8的乘法口訣。

師:對於他們編的8的乘法口訣,你還有什麼意見或者補充嗎?

學生討論再反饋在黑板上。

3.記口訣

師:編的那麼好的乘法口訣,讓我們一起大聲地朗讀一遍吧。

師生齊讀口訣。

師:藍貓又說話了:“你們認識了8的乘法口訣,裏面有8個朋友。你們能一下子就把每個朋友都記住嗎?還是讓我藍貓來告訴你們一個辦法吧。你們可以先觀察每一個乘法口訣朋友的特點,再比較比較。這樣就好記多了。”

學生比較並反饋:①每一句口訣的第一個數總比下一句的第一個數多一;

②每一句的第二個數都是8;

③每一句口訣的得數十位上依次增加,個位依次減少;

④積一個比一個依次多8。

師:說一說你覺得哪個口訣朋友比較好記。介紹一下你的方法。

學生反饋,教師及時給予評價。

師:藍貓直撓頭,忘了六八多少怎麼辦?

師: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記住這幾位朋友。(兩分鐘)

師:讓我們一起來背一背。

同桌互背、開火車背口訣

(三)練習

1.出示8的乘法口訣卡片

師:波波給我們帶來了8的乘法口訣的相片。看看我們小朋友是不是真的記住了這幾位好朋友?

8×4 8 ×7 3×8 8 ×8

8×2 8×5 1×8 6×8

2、智慧星

一八得( ) ( )十六 ( )八三十二 ( )二十四

( )八五十六 五八( ) ( )八六十四 六八( )

(四)實踐運用

師: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8的乘法口訣?

①螃蟹:一隻螃蟹一條腿,三隻螃蟹呢?

②教室裏橫着數有7排,每排8人,還多2人(豎着數有8列,每列7人,還多2人)可算出全班多少人?

(五)總結

師:今天我們跟着在數學王國裏逛了一圈,你有什麼收穫?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5

雖然初次接觸驗算但是許多學生因爲有生活中檢驗的經驗做積累,課堂上我充分發揮了課改模式中的自主嘗試和合作交流兩個環節。把教學目標設計成了兩個問題:

1.加法的驗算方法有幾種?

2.你在驗算加法時應該注意什麼?

透過自主學習應該很明白的,因爲教材中是以幾個小朋友討論的形式說明了加法驗算的三種方法的。課後我自以爲很成功,在課堂中我除了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的功能同桌和小組口頭交流了驗算的方法之外,還對一些錯例做了分析。感覺孩子們應該掌握的八九不離十了,沒想到是紙上談兵啊!課後的反饋真是讓我大傷腦筋,從書寫格式到驗算方法的多樣性一部分學生混淆不清,思維明顯的混亂不條理也不清楚。

反思這節課我覺得問題出現在兩個方面:

孩子們不會傾聽。

2.思維和練習沒有結合起來只是動腦沒有動手,而對於學困生而言,親自的實踐操作比你空洞的啓發要有實效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