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職稱論文>

淺談促進課堂討論的教師提問

學問君 人氣:2.41W

【導讀】隨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中小學的實施、推廣與深入,討論不再是填充教學時間的手段。而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它強調學習羣體(班級師生)透過交流共同獲得知識的過程。討論基本由問題提出與問題回答構成,因此在課堂討論過程中,教師提問作爲言語工具,聯繫學生、教師的個體認知,交流師生間、學生間的羣體認知,聯接思考、發言與學習過程,推動課堂討論深入進行。國外研究者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紛紛對教師提問進行大量研究,改進教師提問策略,提高教師提問能力,促進課堂討論的實現。

淺談促進課堂討論的教師提問

一、課堂討論中教師提問的誤區

(一)提問是教師評價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工具

提問在教學中隨處可見,只是在傳統講授教學中,提問多以IRE形式出現,即教師引出問題一(Initiafion),之後學生回答問題(Response),最後教師評價學生回答(Evaluation);或以IRF形式出現。即教師引出問題(Initiation),之後學生回答問題(Response),最後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情況給予恰當反饋(Feedback)tll。IRE與IRF式提問是以行爲主義學習理論爲依據。

教師是權威,掌握正確答案,學生只能回答教師想要的答案,因此這兩種提問限制學生的思維,限制師生間互動的類型與頻率,招致研究者的衆多批評閉。

課堂討論是師生之間就某一主題展開熱烈的對話,教師提問不是爲了評價學生知識掌握程度,而是讓學生意識到不同觀點的存在,開啓他們的思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因此,課堂討論中的教師提問應是促進學生思考的提問,其問題不是評價性問題、事實性問題、有固定答案的問題,而是思辨性、開放性、複雜性的問題。

(二)提問是師生間一對一的互動過程

國內教師提問通常是師生間一對一的交流,是教師與一位學生就某一問題追根問底,使得教師只能明瞭一位學生的思維方式與觀點變化,而其他學生在一對一的對話過程中始終以旁觀者身份存在,導致他們的學習是被動的、消極的,其所獲得的知識是靜止的、惰性的。

課堂討論的目的在於透過交流讓學生陳述自己的觀點,理清自己的思維,認識其他不同觀點的存在,拓寬自己的視野,活躍自己的思維。因此教師提問不僅有一對一的對話,還應存在一對多、多對多的`對話,應儘可能圍繞同一主題向更多學生提出問題,讓他們參與到問題討論中。

(三)提問是教師引出問題,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

現實中的課堂提問基本是教師逐層深入提出問題,學生不斷回答問題從而掌握知識,教師仍處於領導地位,控制討論進行,學生是從屬的、被動的。長此以往。這種不平等的關係會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降低,使他們失去回答問題的動力,簡單應對,敷衍了事。不能實現課堂討論的目的。

德國哲學家哈貝巴斯指出有意義的對話在於對話雙方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一方擁有特權,高高在上。課堂討論中的師生關係也應是平等關係,不僅師生要傾聽彼此的話語,他們也都兼提問者與回答者兩種身份,只有這樣,學生在寬鬆、平等、自由的對話教學氛圍中,才能暢所欲言,說出自己心中的疑問,活躍自己的思維。

二、促進課堂討論的教師提問策略

ck認爲要實現高效課堂討論,教師要維護學習團體、促進學生嚴謹思維、確保學生知識可靠,因此。有效的教師提問策略應是上述三種責任的體現與反映嘲。

(一)促使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討論中的教師提問策略

研究表明,學生在面臨學生提問或質疑時,更有可能認識到自己與他人觀點的差異,更能激發好勝心,更多提取自己的知識,積極調動思維,澄清、精緻、重組自己的觀點。因此教師提問應儘可能指向更多的學生。讓他們呈現自己的觀點,質疑其他同學的觀點嘲。這些提問可以“支援或反對”的形式出現,如,“你同意××同學的觀點嗎?爲什麼?”“你說的看法和××是一樣的嗎?哪裏一樣?哪裏不一樣?”等等;提問也可引發學生更多思維與觀念,如,“有沒有同學有不同的觀點?”“有哪位同學和××的觀點不一樣?”等等。

課堂討論也可以是師生間、學生間對某一問題的彼此合作、共同解決。研究發現,個體在合作性的問題解決時.往往比獨立解決問題時更容易認識到問題的不同特徵,更容易建構知識間的關係,因此,教師有必要透過提問儘量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中同。

教師提問可以讓學生在之前回答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或精緻,如,“誰能在剛剛××同學的發言上再推進一些,再精緻一些?”;教師提問也可讓學生進一步解釋前一位學生的回答。如。“誰能解釋剛纔××同學的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語言來解釋××的觀點?”

(二)促使學生從事高水平思維活動的教師提問策略

研究者曾比較不同水平的認知活動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Chi& Vanlehan曾將學生隨機分配到兩個實驗組學習相同材料.只是實驗一組的學生是單純記憶的低水平活動,實驗二組的學生是成人引導下的解釋活動,結果發現由於實驗二組的學生更多運用解釋、推理等高水平認知活動,其錯誤率遠低於實驗一組的學生。由此研究者認爲教師應當更多提“爲什麼”的問題,而不是“是什麼”的問題。以引發學生的高水平認知活動,讓他們不斷澄清、解釋、辯護自己的觀點,反思、整合自己的觀點,最終達到對知識的深度理解嘲。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一些提問策略去引導學生解釋、證明自己的思維,從而理清自己的思路與觀點,“你能再解釋一下嗎?”“你能舉個例子嗎?”“你說的是不是這個意思?”教師還可以透過提問促進學生的思考,以三年級的一個“二分之一”教學片斷爲例,教師運用了挑戰式提問。“你說1/2是將一張紙一分爲二,那麼我可不可以一份大,一份小?”教師還運用了“爲什麼”的問題。“我們看XX同學折的,爲什麼它是二分之一?這個陰影部分是不是這張紙的二分之一,爲什麼?”教師還可以請學生設計問題、講數學故事、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等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如,“你能不能找到生活中的分數?在我們的教室裏,你能不能找到分數?”。

(三)促使學生認識學科知識的實質及學科知識間關係的教師提問策略

學科知識一般由事實、概念與規則組成。Stigler認爲概念是對相同事物共同本質特徵的概括。是對事物間關係的概括。規則是問題解決的基本步驟。要嫺熟、靈活解決學科問題,學生既需要掌握概念,又要掌握規則。但研究者認爲概念的學習要比規則學習更重要,僅僅掌握規則不能保證學生正確理解規則中所蘊含的概念。不能保證學生準確運用規則,而掌握概念能讓學習者意識到規則適用的條件從而準確運用規則。因此教師在課堂討論時不僅可以提關於規則的問題,還要提出更多關於概念的問題 。以平行四邊形知識的學習爲例。教師在演示平行四邊形周長的計算時。可以問關於步驟的問題,“接下來的一步是什麼?”;可以問概念、規則分析的問題,“今天講的平行四邊形的概念與之前所學的長方形的概念、正方形的概念有何相同之處,有何不同之處?”“你爲什麼選擇這種計算平行四邊形周長的方法?你的考慮是什麼?”;可以是精緻性問題,“除了這些特徵以外,平行四邊形還有沒有其他特徵?”;可以是引導學生髮現知識關係的問題。“我想知道平行四邊形的概念與長方形概念、正方形概念間的關係,大家透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有沒有發現什麼?”

三、促進課堂討論的教師提問的教學環境

爲實現教師提問的功能,促進課堂討論,教師還需調動班級學生的心智,積極、熱烈參與到問題提出、問題解決過程中,想方設法讓學生想回答、敢回答各種問題。

(一)教師要成爲積極的研究者、探討者與思維的示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