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高職教育管理

學問君 人氣:6.4K

摘要:工學結合是指將傳統的教學內容與實踐結合在一起。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式滿足現代企業的人才需求,對高職就業具有積極的影響。而目前的高職院校在教學內容設定上、教學方法選擇上,均忽視了工學結合的重要性,同時教學改革進度緩慢。爲了促進高職人才培養,打破原有的思想,在教學中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應成爲高職教學的主旋律。文章分析了工學結合背景下高職教學管理的內容、侷限性以及解決策略。

淺談高職教育管理

關鍵詞: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教學管理

隨着我國教育普及率的提高,高職院校由於其受社會認可程度不高而造成其畢業生就業率不高。當然,對於我國高職教學來說,自身理念導致的教學方法缺失纔是關鍵。在高職發展中,如改革速度緩慢,教學內容與實際連接不緊密,將影響學生的職業能力提高。爲此,基於工學結合背景的高職教學管理改革成爲必然。在我國高職院校發展過程中,實踐強調不足,基礎學科設定與本科院校存在一定的差距,文章肯定了工學結合的重要性,從其存在的問題角度出發,具體的分析了其解決手段,致力於高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

一、高職教學管理內容

高職教學管理的主要內容是指在教育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合作下,完成高職教學的目標,使高職教學按照既定的方式和理念進行,使人才培養符合社會需求。教學管理是教學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正常執行的紐帶。另外,相關檔案對於我國高職院校的教學任務做出了具體的要求,高職院校應根據自身需求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在教學中,提高學生這一主體的自我控制能力,以提高管理效率。另外,教學任務還包括使教學秩序處於穩定,招生工作順利,在確保就業的前提下建立具有活力的高職教學機制及管理機制。當然,實現這一任務的前提在於教師的能力提高、實訓基地以及設備的提供以及高職教學理念的改革。

二、當前高職教學管理中的問題

在我國高職院校教學中,對工學結合的認識不深。這主要體現在教學理念、內容以及方法上。從我國教學實際出發,對其進行必要的分析,才能突出工學結合的重要性,確保其教學合理性。

(一)思維模式陳舊,教學改革緩慢。工學結合的一大特點在於實訓基地的建立和校企合作模式的實施,這對傳統的管理方式帶來說是一種挑戰。適應工學結合,促進教學改革應成爲高職教學的主旋律。但就目前看,我國高職院校對工學結合的重視程度不足,管理者思想陳舊,對工學結合下的新設備、新管理方法認識不深。在管理中,以垂直管理爲主,並且常忽視直接管理人員積極性的發揮,這使得很多管理教師將管理作爲一種任務,而不是一項能夠激發其熱情的工作,對管理效率的提高造成影響。由於我國高職院校整體上存在教學模式死板的問題,傳統的教學理念滲透較深,因此教師、學生的競爭意識均不強,這同樣制約了高職教學改革。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學校管理與企業管理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高職院校設定了基本的管理機構,並分配了管理人員的主要任務。但由於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使得管理人員的工作分配上存在重疊現象,對於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僅憑經驗進行解決,這對於學校吸引新的管理力量造成消極的影響。尤其是工學管理出現後,對於基礎教學的管理與實踐管理的任務分配,教學管理的精細化程度都使得工學結合無法順利實現。在滿足企業需求方面,學校存在明顯的滯後性,使企業對於學校的認可度不高,而工學結合的目標就在於爲企業輸送專業的人才。管理制度的缺失則造成了其效率緩慢甚至無法進行。

(三)缺乏資金供給,教學資源短缺。新教學模式要求高職院校購進更多的實踐設備,基於學生的專業還應聘請更多專業的教師。但教育部門對於高職的資金投入不足,我國教學理念使得高職缺乏獲得資金的途徑,因此教學資源無法滿足改革需求。一旦高職教學質量下降,其受社會認可程度將降低,長期發展將造成學校教育處於緩慢發展中,不利於其爲社會培養和輸送專業的人才。

(四)高職教學管理缺乏激勵措施。在工學結合背景下,教學靈活性高,這要求教師要適應這種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關鍵,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激勵,而高職院校明顯未做到這一點。在教學管理中,管理教師對於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並不高。在與企業人員溝透過程中,既沒有從學生需求角度出發,又忽視了企業培訓人員的情緒變化。高職管理資源浪費現象明顯,其主要原因就在於缺乏對管理人員的激勵制度,長此以往,管理人員失去了信心,管理效率自然低下。

(五)頂崗實習設定不明確。校企合作是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必然結果。而校企合作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就是企業接納校內學生進入企業定崗實習,但由於高職教學管理中缺乏對學生個體的瞭解,在選擇企業和選擇職位上與學生的需求存在較大差距。教師與企業之間的溝通較少,對於大部分學校來說,其實習企業趨於固定,一些企業在學生實習期間已經面臨倒閉,無法爲學生提供任何崗位。實習期間,一些企業不能提供必要的薪資,學生對崗位實習的積極性不高,核心崗位無法提供給尚未畢業的學生,這些都使得高職教學管理存在嚴重的問題,限制了其發展。

三、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的高職教學管理

(一)加快教學改革,引進現代化的思想。教學思想是教學管理的基礎,爲此,高職院校要將思想改革作爲重點,對傳統的思維進行總結,在具體的管理實踐中,其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注重思想的創新,教師和管理人員要時刻關注市場變化,瞭解現代企業需求,對高職教學目標、方法進行調整,在學校內部建立完善的教學制度。正確認識工學結合模式相愛的高職教學改革。(2)樹立典型,要求其他高職學校本着向其學習的理念對自身存在的問題及時處理。針對工學結合的需求,注重教師思想的轉變,打破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最大限度發揮工學結合的作用。

(二)強化工學結合,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針對目前高職院校存在的問題,應加快校企合作的進程使工學結合的作用得以體現。首先,高職院校應設定專門的管理機構,對傳統的管理目標和內容進行調整,使其滿足工學結合的需求。其中包括增加資訊交流。人才培養方向以及頂崗實習的安排等。其次:對我國教學管理機制進行補充,加入工學結合管理內容,關注工作結合的進展。將工學管理的任務進行細化,以便於其目標的實現。在此基礎上,致力於激發學生的主體作用。對其進行鍼對性的管理,安排學生進入企業並且發揮其作用。

(三)拓寬資金渠道,促進資源優化。首先,管理人員要認識到,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並非沒有資源,而是沒有實現最合理的利用。基於此,高職管理人員要對教學資源進行調整。對市場進行分析和調查,時刻掌握最新的市場動向,設定與此相關的活動。資金是工學結合得以長期發展的基礎,爲此高職院校應拓寬資金渠道,與企業之間建立穩定的合作,不斷地增加與其合作企業的數量。拓展思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以獲得企業的需求,完成頂崗實習,提高就業率,從而提高高職院校的受重視程度,促進工學結合。當然,在這一過程中,還應致力於資源的優化配置,將資金合理的應用於實習等過程中,緊跟社會發展形式,對工學結合管理進行評價,並給予適當的獎懲制度,提高其積極性。使高職院校最終獲得企業和社會各界的支援。

(四)活化教學管理,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以往的高職管理過於單一化,隨着工學結合模式的實施,高職管理應進行適當的改革,改革中注重靈活性和創新性。工學結合不同於傳統教學,容易出現較多的臨時問題。因此要求教學管理要尊重市場發展規律,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並且時刻確保其靈活性,即根據市場變化對其進行調整。調整在教學內容上,要及時發現問題,並按照學生需求和企業需求解決問題。當然,要提高高職院校的人才管理水平,教學同樣重要。這是因爲,教學是確保學生職業能力提高的基礎。這對傳統高職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按照學生的需求進行多樣化的、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解決企業與學校時間上的衝突,對教學順序做適當調整,將校企合作穿插於教學過程中,滿足教學的需求。教師的能力激發對於高職院校來說具有必要的意義,在對教師能力挖掘上,應建立完善的評價和獎懲制度,使其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作爲教學的一部分,學校不應單單關注學生的心理、工作表現,還應注重教師的情緒變化,滿足教師的適當需求,以激發其積極性。使高職教學人員與管理人員共同作用於其教學改革,維持其可持續發展。

(五)正確協調高職學生學習與實習之間的關係。學習的目的是進入企業工作,職業能力培養既是學校需求,又是企業的需求。因此,學校應正確看待學習與實習。現代高職院校往往不能正確協調學習與實習的關係,實習多安排在學期末甚至畢業之前。這使得學生無法及時將其所學知識轉化爲實踐。爲此,高職應採取一些補救的方法,如根據企業的運營需求延長學制,與企業積極溝通,建立實訓基地以使學生能夠及時獲得實踐機會。適當的輸送有能力的規律爲基礎來適當延長學制。但從根本上,應改變我國的教育體制。目前,高職院校多以寒暑假時間的合理利用來提高實習效率。但這對於基礎知識的滲透具有一定的滯後性,需要教師在實習中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並且在平時學習中注重學生的職業化培養,如與人交流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

四、總結

爲促進高職院校的快速和可持續發展,以工學結合爲前提進行人才培養十分重要。工學結合強調教學中的實踐部分,以校企合作和實訓基地的建立和使用爲主要表現形式。但我國高職教學的進程緩慢,與管理觀念落後有着直接關係。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管理人員時刻關注市場經濟變化,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理念。

作者:陳佩玲 單位:東莞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蔣方純,陸雲帆.工學結合教學改革中課程羣建設的需求與設計[J].深圳資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1).

[2]郭靜,來景輝,張堂田.農業類高職院校“工學結合”模式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以“二定製、三段式”校企合作模式爲例[J].安徽農業科技,2013(31).

[3]張曉鶯.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教學計劃的科學制定[J].管理觀察,2010(8).

[4]林小星.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的高職教學管理體系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