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化學課堂有效對話的構建

學問君 人氣:2.15W

摘  要:教學對話是課堂教學的主要活動方式,也是落實三維目標的主要手段。但目前化學課堂的對話教學還存在種種弊端,本文就化學課堂如何構建有效對話提出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對話教學 有效對話 實現路徑

化學課堂有效對話的構建

一、引言
 教學對話是課堂教學的主要活動方式,也是落實三維目標的主要手段。儘管現在化學課堂非常重視師生的對話,但還普遍存在對話重心知識化、內容預設化、過程形式化、層次膚淺化、對象集中化等種種弊端,使化學課堂教學很難在素質教育中發揮其真正的作用,體現其應有的價值。這就要求教師對課堂的對話教學進行深刻反思,克服弊端,發揮對話應有的效應。所以,建立一個全新的課堂對話氛圍,改善課堂上師生、生生、生本間的交互作用,讓學生主動發出內心真實的聲音參與到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從形式對話走向有效對話成爲重要議題。
二、對話教學的涵義
 對話教學是相對於傳統的“獨白式”教學而言的,它不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模式、方法或技術,而是一種融教學價值觀、知識觀與方法論於一體的教學哲學。到現在爲止,對話教學還沒有統一的概念,不同的學者給出不同的涵義,但普遍認爲:對話教學是指師生在民主、平等、尊重、寬容和信任的氛圍中,在尊重差異的前提下,以言語、理解、啓發、體驗、反思等互動方式,在經驗共享中創生知識和體悟人生價值和意義的教學形態,它體現了平等、合作、互助的精神。對話實現的前提條件是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相互欣賞、相互敞開、接納、理解。對話的結果是實現精神的相遇與溝通,師生雙方達到認知共振、情感共鳴、思維同步。從學習方法來看,對話教學實質就是在“說中學”。這是一種尊重主體性、體現創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學。
三、化學教學中實現有效對話的路徑
提升教育理念
 在傳統教學中,教學一般是緊扣教材展開知識的學習和鞏固,知識往往在教師的預設中進行單向傳遞,即課堂爲“知識課堂”。而建構主義者認爲,教學是一個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習者以已有的知識經驗爲背景主動建構知識。這就要求教師改變知識的形成觀念,教學過程應由預設轉變爲預設與生成並重,知識傳遞由單向轉向對話,教學方式由封閉走向開放。教師在對話中傾聽學生的想法和觀點、引導學生豐富與調整自己的見解,並以同伴的身份與學生共同探索、共同質疑、共同發展,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並關愛每一個生命個體,關愛生命個體的每個方面,從而使呆板“知識課堂”轉向充滿着生命活力“生命課堂”。
創建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
 在“知識課堂”上,教師是講授者、學生是學習者。學生在教師的權威下被動地學習,沒有主動性可言,不用說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對話教學要求師生在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中進行角色重建。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放下“權威”的架子,和學生平等相處,讓學生在寬鬆的氛圍中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同時教師應用真誠的表情、商量的語氣、合理公正的評價來呵護學生,讓他們敢於並樂於和教師及同學交流、對話。透過對話、交流,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開啓了智力,而且也獲得了探索新知的方法和體驗,提高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甲烷教學中,有學生提出可利用甲烷和氯氣反應制備四氯化碳,教師可告訴學生有機反應比較複雜,甲烷和氯氣生成四種有機產物,往往難以分離,故工業上用甲烷和氯氣反應制備四氯化碳可行性不大。同時指出可以自己上網查閱有關資料,瞭解四氯化碳製備方法,課後跟老師交流。這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能夠更好地促進個體的社會化,有利於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性學習,從而形成一個積極的“學習共同體”,並促進了每一位學生的進步和發展。
尋找有效對話的最佳切入點
(1)設定衝突,引導生本對話
 學生與文字對話是指學生對教科書及其以外的以文字形式存在的學習材料的閱讀理解。學生與文字對話的過程是以學生自己的已有經驗、知識、方法和情感去體驗文字意義的'過程。所以,教師應設定相應的衝突,引導鼓勵學生調動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多層次、多角度地對文字進行質疑、反駁、贊同、批判等方式的自我解讀,體悟文字所涵蓋的資訊和思想,與文字在思想上達成融合,並尊重學生的個人獨特感受和獨創見解。比如在學習苯的結構時,學生透過自己動手實驗明確了苯不能使紫色的高錳酸鉀溶液和溴水褪色,引發學生認知衝突,然後引導學生閱讀教科書,激起學生與文字的對話,讓學生在與文字的對話過程中,瞭解苯的結構知識,學會化學科學研究的方法,體會科學精神,從而形成科學價值觀。
(2)建構生成,觸發師生對話
 師生對話是化學課堂最普遍的現象,但有深度的對話卻不是容易的事。如在鹽類水解學習時,學生在測定五種鹽溶液pH後,提出鹽溶液爲什麼不都顯中性。有的教師就直接分析鹽溶液顯酸鹼性的原因,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聯繫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建構生成,觸發師生對話。
 I.在這五種溶液裏H+和OH-的濃度分別呈何種關係呢?
 II.NaCl 、Na2CO3、NH4Cl、CH3COONa 、AlCl3在水溶液中既不能電離出OH-也不能電離出H+,而在任何物質的水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和OH-的濃度總相等,那麼是誰打破了這一等量關係呢?
 透過思考討論,教師在分析CH3COONa溶液顯鹼性的原因時,可繼續進行以下對話:
 I.CH3COONa溶液中存在哪些電離?
 II.CH3COONa溶液中存在哪些離 子?
 III.CH3COONa溶液中哪些離子相互之間可能要反應?寫出離子方程式。
 IV.CH3COONa 在水溶液中反應的本質和結果是什麼?
 在課堂交往中,透過教師的引領作用,在對話中探索化學科學的真理,領會化學科學的研究方法,學習化學科學的思維方法,感受化學科學的無窮魅力,並在此過程中,反思自我,培養化學科學素質,獲得智慧。化學教學中教師透過設定開放性、啓發性、問題式的話題,觸發師生對話,讓師生從多角度、多層次去相互啓發,相互溝通,取長補短,集思廣益,共同提高,從而促進學生的化學知識自主構建、自主生成。
(3)質疑合作,促進生生對話
 生生對話是指學生之間就某一問題所展開的討論與交流。生生對話應在平等、尊重、合作的氛圍中進行,讓學生放下包袱,敞開自己的觀點,與同學分享成果,在相互交流、彼此質疑、合作互助中共同發展,並學會接納、學會欣賞。如教師設定問題情境:在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的顏色逐漸褪去,其原因是什麼?學生在思考後提出兩種原因:一是氯水中的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而使溶液褪色,二是氯水中的次氯酸漂白了酚酞,此時教師引導學生相互質疑,找出差異,求證結果,從而促進學生在對話中提升思維。
(4)刨根問底,引發與實驗對話
 化學作爲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學生不可能避免與實驗操作及現象進行對話。教師應及時指導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反思,透過重複實驗、對照實驗、量化處理等手段,刨根問底,促進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如在學習實驗化學電解飽和食鹽水時,學生根據化學反應原理,認爲陰陽兩極產生的氣泡一樣多。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與實驗對話,學生透過電解飽和食鹽水的實驗,發現兩極出現的氣泡不一樣多。面對困惑,他們透過實驗探究,發現電解飽和食鹽水後的溶液有漂白性。這樣,在實驗對話過程中學生初步建立了電解飽和食鹽水時,陽極產生的氣體部分溶解在溶液中生成了次氯酸鈉和次氯酸的結論。
(5)回顧反思,激發自我對話
 自我對話,其實質就是自我意識、反思、追問和評價。化學課堂教學中的學生自我對話,主要是指學生對化學知識形成過程的反思、回味,探尋我們思維中的盲點或疏忽,達到從困惑、混沌走向清晰、明瞭的過程。學生的積極的自我對話對其提高學習信心,增強學習自我效能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學生的自我對話要在教師的啓發和指導下,不斷訓練,找到自我對話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如完成氯水漂白性探究實驗後,教師可引導學生反思過程的分析、試劑的選擇、操作的步驟、現象的描述、探究的方法等等,明確了氯水的漂白原理,提高了學生實驗能力。
激勵性評價促進對話的延續
 傳統知識教學從根本上忽視了學生心靈覺醒的重任。“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匯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能給學生以信任和希望的教學對話對學生而言纔是真正有意義的。在化學教學中,教師除了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並信任他們之外,還要讓學生經常感到教師對自己的肯定和殷切希望。教師爲學生思想上的點點閃光而由衷地高興,對學生的新發現或些許進步表揚鼓勵,尤其是對學習有難困的“差生”給以更多的關心、鼓勵和指引性評價,都會讓學生形成樂觀向上的學習態度和努力探索、獲得繼續對話的強烈願望。所以教師的激勵性評價對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領會化學科學的研究方法,學習化學科學的思維方法,誘導學生的創造力,形成科學的價值觀,豐富學生的生命內涵並提升學生的精神世界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學生會將這些對話方式遷移到後續的學習中去,並形成能力,從而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加強師生之間多元互動,有效對話,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獨特體驗,才能構建起和諧的學習共同體,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中個性得到張揚,情感得到薰陶,智慧得到培育,能力得到提高,才能真正地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才能讓課堂真正洋溢着生命的色彩,充滿活力和魅力。
參考文獻:
[1]張增田.對話教學的課堂設計:理念與原則[J].課程·教材·教法,2008(5)
[2]劉延金,林 莎.關於課堂教學對話的幾點思考[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9(1)
[3]柴楠.對話教學的內涵、特徵及其意義[J].甘肅高師學報,2008(6)
[4]李樹培.自我對話:一個常被忽視的教育問題[J].全球教育展望,2008(12)
[5]張煥榮韓慶奎.論新課程背景下的對話式化學教學[J].基礎教學研究,2006(9)
[6]杜惠蓉.論化學學科對話教學的課堂實踐形式[J].達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