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探討論文8篇

學問君 人氣:1.66W

第一篇:鋼琴即興伴奏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探討論文8篇

隨着我國音樂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高校中出現了很多新興的學科,鋼琴伴奏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它滿足了現代教育的需求,得到了廣大師生的重視。課堂教學中採用鋼琴即興伴奏進行教學,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情緒,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本文將重點講述“鋼琴伴奏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一、即興伴奏在小學音樂歌唱中的應用

兒童歌曲是由兒童演唱的,以生活爲題材,反映其思想感情的歌曲。兒童歌曲體現了兒童的年齡、心理以及審美情趣。即興伴奏是一門綜合藝術,音樂教師可以用它來組織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即興伴奏的方式很多,主要是透過調式、和聲、織體的變化來選擇相適應的速度、力度、節奏來襯托歌曲,描繪歌曲意境,渲染音樂氣氛。首先,演唱教學中,鋼琴伴奏使學生準確把握音調,其再訓練學生聽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並且能夠降低學習難度,使學生快速學會歌曲。其次,鋼琴伴奏的旋律使學生更好地把握節奏,透過色彩和絃的運用來渲染歌曲的意境,幫助學生加深對歌曲的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昇華自己的情感。最後,鋼琴伴奏的應用十分廣泛,學生的發聲訓練、節奏的把握、教師對範唱、歌曲的學習等都需要鋼琴伴奏的支援。另外,由於每個學生都是特殊的主體,因此教師在輔導的過程中要靈活變化,因材施教,根據每位學生的具體情況制訂輔導方案,提高學習效率。鋼琴伴奏的歌曲要適合兒童歌唱,這種伴奏一般要帶旋律或者基本帶旋律,伴奏的旋律要比歌聲高八度,並且能夠給伴奏音形留下活動空間。旋律可以是單音,也可以使用雙音或絃音進行襯托,和絃用於協和和絃。因此可以看出鋼琴的即興伴奏是非常考驗教師綜合素質的,教師必須具有精湛的演奏技巧、廣泛的音樂知識以及與學生建立友好的關係,才能使鋼琴的即興伴奏的功效發揮到最大,渲染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課堂主體的作用,化被動爲主動,提高學習效率。

二、即興伴奏在小學音樂欣賞中的應用

首先,進行曲方面的應用。這類歌曲的特徵情緒激昂、節奏明顯、結構整齊,是列隊進行時經常使用的音樂體裁。每一小節的節拍都非常有規律,一般以2拍子或4拍子旋律平穩進行,並且使用附點音符來增強歌曲旋律的緊張度和推動力。進行曲一般有兩種伴奏形式,弦式織體和低音和絃式織體。一般用來描繪豪情、朝氣蓬勃、前進的英雄氣概,所以進行曲類型的歌曲能夠使人激情澎湃,如《義勇軍進行曲》,讓我們感受其中堅強,不向惡勢力屈服,保衛國家的思想感情。其次,輕快類型的歌曲。這是比較常用的一種體裁。這類歌曲具有旋律、節拍以及力度都比較自由的特點,詞曲結合緊密,感情細膩富有詩情畫意。抒情類型的歌曲旋律起伏比較大,經常使用裝飾音、調音以及旋律音大跳等。例如,《愉快的夢》,大多數學生無法正確地理解和掌握,這時教師要使用鋼琴伴奏,邊彈邊給學生分析歌曲的旋律。這種類型的伴奏歌曲很多,並且伴奏織體也有很多,由於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因此小學生只能接受常用的音型,下面將一一介紹。

1.半分解和絃織體。將和絃的某些部分進行分解,如單音與雙音的結合、雙音與雙音的結合等。

2.分解和絃織體。是指和絃音可以透過音區、節奏等方面按照排列進行變化,具體來說,就是將和絃音分解,最後成爲一個一個單音的演奏。

3.琶式式織體。這類彈音同交替實現左右手,使用和絃進行轉化,節奏比較平穩,演奏效果猶如豎琴。小學音樂欣賞和學習中,琶音經常在高潮的地方使用。

三、即興伴奏在小學音樂合唱中的應用

隨着合唱是一種音樂表現形式,能夠爲學生以後的音樂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合唱教學實踐中,學生的服從、配合以及溝通等品質將會促進小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實踐中我們發現,合唱的伴奏方法有以下幾種:柱式和絃伴奏音型、節奏和聲伴奏音型、分解和絃伴奏音型。合唱中,鋼琴的伴奏不是處於從屬的地位,而是透過背景進入前景,根據情節的變化做出相應的改變,同時富有一定的戲劇性。鋼琴伴奏的這種獨立的表現提高了其在合唱中的地位,使合唱具有強烈的藝術表現力。師生在以後的合唱中,要不斷探索,大膽創新,透過各種方式來豐富我們的合唱藝術表現力,充分發揮鋼琴伴奏的作用,使我們的合唱更上一層樓。小學生是祖國未來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對小學生來說十分重要。鋼琴即興伴奏改變了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不但提高了學習效率,而且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提高了其審美能力,使其成爲對祖國有用的人。

第二篇:發聲練習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運用

摘要:音樂教學是小學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內容,由於小學生正處於對新鮮事物感到好奇的狀態,因此他們對於新鮮事物更多的是接觸態度。對於小學生的發聲練習,老師應該結合小學生自身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如他們對於事物的認知、發聲的技巧的掌握等,這些都需要老師平時認真觀察學生的生活狀態,進而在教學過程中加以利用,以此實現教學效果的強化。

關鍵詞:發聲練習;小學音樂課堂;運用方法

發生練習是爲了讓學生在歌唱過程中將自己的真實情感透過歌聲表達出來,用自己優美的聲音將自己的訴求向外展示出來,透過歌唱與別人產生情感共鳴。在小學的音樂課堂之上,老師對於學生的教學不能一概而論,而應該對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性格特點進行剖析,依據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進行有趣味的發聲練習,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對於音樂課堂的熱愛,同時產生對於音樂的濃厚興趣。

1.發聲練習的內涵

此種發聲練習是在小學音樂教學大綱的基礎之上,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年齡層次進行的趣味教學。透過在課堂上設計一些具有創新性、趣味性的活動吸引學生的參與,透過這種方式,讓學生產生對於音樂的強烈興趣,並不斷擴大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影響。比如,對於小學生來說,故事的吸引力更大,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將上課將要講述的內容轉換爲一個一個的小故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邊講故事,邊對學生進行發聲練習的指導,透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將授課內容牢記於心,並能產生對於枯燥課堂的趣味及對於音樂的熱愛。

2.發聲練習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在音樂的發聲練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每一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年齡層次進行趣味教學,透過設計富有情節的活動,將課堂內容寓教於樂,並結合歌唱教學的相關內容,開展教學活動。

2.1結合學生的年齡層次,進行趣味教學。儘管是小學生的教學,音樂教學在課堂上的教學內容依然不能避免枯燥,學生對於相關知識的理解很難達到相應程度,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被激發出來。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分析,並運用到具體的教學實踐當中,讓學生在趣味中學到更多知識。比如,在對學生講述《池塘裏的小鴨》這首歌時,教師可以避免採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而是選擇情景模擬教學的方法,透過音樂主人翁介紹的方法,將主人翁以主角的姿態介紹給學生認識。透過特殊的開場白,讓學生對其產生濃厚興趣,進而讓學生聽一下,老師將要讓學生欣賞的歌,透過對發聲技巧的指導,讓學生主動與音樂中的主人公交流,用音樂的方式與其交流,這樣更能產生情感的共鳴,學生對於音樂發聲的理解也會更加到位。

2.2結合學生對於事物的認知能力,提高質量。小學生處於年齡階段的最初始期,他們對於生活的認識基本上來自於平時的生活及老師的課堂教學過程。因此,老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應該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進行教學。一般,音樂作品中的情感較爲豐富,但是由於學生的情感基礎較爲薄弱,他們對於生活中的很多情感細節很難把握,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聯繫學生的實際生活,將課堂教學將講授的教學情感孕育在生活實踐的基礎之上,讓學生產生音樂共鳴。例如,在歌曲《小船搖搖》的講授過程中,教師可以透過讓學生回憶自己睡覺時,爸爸媽媽哄自己睡覺的情景,要善於利用多媒體的便利條件,進行情景回放,讓學生感受到舒緩優美的自然環境,同時教師指導學生髮音,自主地融入老師所創設的情境當中,在不自覺中將歌曲的情感領悟。

2.3結合課堂教學的內容,緊扣教學主題。教師應該結合小學生好動、模仿能力強、學習能力強的特點,利用學生的嗓音、形體,並結合圖片、舞蹈進行最直觀的教學。例如,在對孩子講授《鷹》這首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老虎和小羊的聲音,讓他們自己體會在不同情景下的發音有什麼不相同,以及所需要的發聲力度有什麼差異。另外,老師可以透過對發音強弱進行區分,讓學生自己根據不同的力度記號進行模擬練習,透過角色扮演,將人物形象刻畫出來,這樣學生的理解纔會更加透徹。

3.結語

在對小學生進行發生練習的指導過程中,要注意教學語言的感染力與激情,透過與學生認知能力的結合,進行趣味教學活動,並適時地對學生的進步予以鼓勵,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有更多的自信心。透過情景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深入其中,更能自主地對音樂情感進行把控。發聲練習是在科學練習發聲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同時注重學生自身的年齡特點進行綜合教學,以趣味性增強教學的成果,讓學生在遊戲過程中習得更多知識。小學生正處於對新鮮事物的好奇階段,在教學過程中,抓住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能感受到生活的樂趣,進而產生對於音樂更加濃厚的興趣。

參考文獻:

[1]許麗君.趣味發聲練習在小學音樂歌唱教學中的運用[J].黑河教育,2015(8):73-74.

[2]尹朝霞.趣味發聲練習在小學低中年級音樂課堂歌唱教學中的運用[J].師道情智,2014(7):80-81.

[3]周丹.別讓“發聲練習”在音樂課堂銷聲匿跡[J].江西教育,2013(18):62.

三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靜”的研究

音樂可以陶冶情操,培養人的藝術氣質,具有獨特的感染力和魅力。音樂教育能夠使學生受到藝術薰陶,學會欣賞風格各異的音樂作品,感受音樂的美感,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音樂是小學教育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音樂課程改革標準爲依據,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本文以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靜”爲角度,分析了當前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靜”的策略。

一、當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受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當前小學教育偏重語數外等主幹課程,對音樂這類副科的教學不夠重視,使得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中存在許多問題。首先,課堂形式單調枯燥。在小學音樂課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採取讓學生跟着自己學唱歌的簡單方式,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無法活躍課堂氛圍。第二點,許多音樂課堂過於放鬆隨意,過分活躍的課堂氛圍使得學生出現浮躁的情緒,難以集中注意力。例如,學生集中於回答老師問題,過分踊躍,在課堂上隨意打斷老師的話語,吵吵鬧鬧,導致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第三點,學生的紀律性差,難以靜下來學習音樂知識,感受音樂的魅力。這些問題導致學生在音樂課堂上注意力分散,不能專注於學習知識、傾聽音樂,長久下去會使得學生音樂課程的學習質量變差,自身對音樂的審美能力沒法提高,導致教師的教學質量下降,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降低。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重新採取有效方法,讓學生學會靜下來感受音樂,傾聽音樂,用心學習音樂知識,透過認真聆聽和仔細思考來感受音樂的魅力,從而更好地掌握音樂知識,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進一步促進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提高。

二、使學生在“靜”中學習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方法

1.營造輕鬆的課堂氛圍

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爲主體的模式,教師往往以嚴肅的形象出現在講臺,要求學生畢恭畢敬,形成所謂安靜守秩序的課堂。實際上這種表面上安靜的課堂恰恰會致使課堂氛圍沉悶無趣,不利於學生的身心發展。同時,這種枯燥的課堂讓學生的思想僵化,沒有辦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課堂參與度低,課堂效果不佳。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學會營造一個真正“靜”的課堂,要創造和諧輕鬆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寬鬆民主的氛圍下提高音樂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熱情,同時還要使學生遵守相應的課堂秩序,在活躍的學習氛圍中學會靜下來,保障學習質量。以蘇少版小學音樂教材中的《小手拉大手》一節爲例,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展根據音樂《請你跟我這樣做》來做遊戲,透過遊戲可以創造愉悅輕鬆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上得到放鬆,而不會因爲緊張影響學習效果。同時,教師也要制定相應的有規則,讓學生可以有秩序的開展活動,遵守紀律,保持課堂的“靜”。透過這種方式,營造了輕鬆和諧的課堂氛圍,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課堂注意力,在娛樂的同時更好的把握音樂節奏,更好的感受音樂的魅力,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效率。2.培養沉穩的心理素質小學是學生貪玩好動的時期,天性活潑好動的小學生難免在課堂上浮躁,注意力不集中,難以安靜下來聽課學習。而音樂是一門需要學生用心感受的學科,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必須讓學生學會靜下來傾聽,沉下來思考,仔細研究音樂問題,學習音樂知識。例如:在音樂課堂教學時,教師提出問題後,要告訴學生不要着急舉手回答,要靜下來進行深入思考,仔細分析問題,組織自己的語言,完善答案。透過營造短暫的安靜時間,訓練學生養成沉穩平靜的心理素質,讓學生能夠安靜下來,面對問題時不驕不躁,做到靜心。透過這種方式,可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靜下來,訓練沉穩的心境,用心瞭解音樂知識,感受音樂的魅力,從多方位來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3.採取恰當的安靜方式

小學生好動活潑的天性不能被扼殺,但是可以教師可以採取有效的方式維持課堂秩序,讓學生遵守課堂紀律,做到安靜,從而保障課堂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可以透過提醒在課堂上吵鬧的學生來維持課堂安靜。可以利用做手勢的方式,比如當有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教師可以透過拍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由此提醒學生應該靜下來認真聽講。其次,在遇到課堂過分活躍的情況時,教師可以透過播放一段音樂,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都安靜下來欣賞音樂,然後教師可以趁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進行音樂課程的教學。教師透過採取正確恰當的方式來維持課堂秩序,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聽課興趣,讓學生學會靜下來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和小學音樂教學的質量。

4.使用豐富的課堂形式

小學生的自控能力差,如果音樂課堂沉悶無趣會使學生降低學習熱情,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在進行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時,教師要學會採用豐富多樣的課堂形式,讓學生能夠集中精力,認真聽課,積極參與,打造真正的安靜又不失效率的“靜課堂”。例如,教師可根據學生年齡的特點,使用一些活潑有趣的音樂來代替教師的口頭教學。在進行音樂欣賞時,教師可以分別採用兩段不同的音樂來代表學生回答問題的正誤情況,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提高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擔心回答錯誤時聽到教師的否定。透過這種形式的開展音樂教學,可以使教學氛圍更加融洽,讓學生在“靜”中提高音樂學習質量。總之,要讓課堂“靜”下來,讓學生“靜”下來,使學生學會用心思考,使音樂教學更加真實、有效率,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採取有效方法讓學生在“靜”中學習,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示。

第四篇:小學音樂有效教學研究

小學階段的學生缺少一定的自主性與學習上的系統性,而這時候的學生有着很強的好奇心,因此,教師要抓住學生在學習上的興趣,透過不斷創新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在音樂學習上的興趣。音樂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因此,音樂教師一定要樹立自己在學生中的正確形象。教師需要用其關愛的教學態度,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學生自音樂學習的能力,推動音樂教學方式的不斷創新。

1體會樂曲感情,理解歌詞含義

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學生先看一遍歌詞,然後依據本文要學的音樂,透過播放多媒體的形式,使學生了解本文想要表達的感情,同時,教師也要注重音樂表達的方式,而且要使學生理解音樂的一些基礎知識,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加順利地學習相關的知識。在剛開始學習,可以先使學生對歌詞進行閱讀,例如:在學習《採蘑菇的小姑娘》這一課時,教師要先讓學生閱讀一下,首先讓學生知道本章主要寫了一個什麼樣的事情,讓學生能夠把握本節課主要學的有關於什麼。這樣對於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效率有一定的作用。之後教師就要幫助學生了解學習的音樂所要表達的主要感情,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還是有限的,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知道音樂的主調是什麼,然後就是要理解歌詞的感情,從而把握好所學音樂的整體感情。

2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學生是音樂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師在設計教案時,要注意適應學生的學習特點,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從而更好地瞭解學生,這也有利於教師不斷完善音樂教學方式。因此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從課堂到課後都要與學生保持交流,瞭解學生在學習上的真實感受。在教學過程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可以在平時對學生進行更多的提問,當然問題也要屬於發散性題目,促進學生的思考,同時這也有利於教師更加了解學生對某一方面知識的掌握程度,例如:在學習《讓我們蕩起雙槳》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將音樂播放一遍,讓學生表達自己所感受到什麼,教師可以隨機進行提問,教師可以因材施教,加強對音樂學習方面較弱的同學的指導。教師也要起到良好的榜樣作用,這樣有利於學生在學生中樹立威信,有利於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例如:教師可以以朋友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更加深層理解學生對音樂教學的看法,同時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係,學生喜歡教師也會愛屋及烏地喜歡音樂課程,這樣對於提高音樂教學有效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多給鼓勵學生參加一些音樂比賽的活動,在學生參賽的準備期間,可以幫助學生進行音樂知識的學習,加強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同時也會給學生一個學習的動力,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提高學生在學習能力上的進步,同時也會使學生更加認真的學習音樂課程,使學生髮現音樂的魅力。

3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創新教學方式最主要的就是教師要不斷地瞭解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就需要教師要透過創新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在音樂上的學習興趣。創新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從樂感和學習方式上進行改變,這樣不僅會使學生更加有興趣學習相關音樂知識,還會是使音樂教學更加有效。在學習相關的音樂科目時,教師可以憑藉一些唱歌的小技巧使學生提起學習的興趣,還能夠使學生更快地掌握所學的音樂知識。例如:在學習《大海啊,故鄉》時,教師可以教學生用自己的手指畫三角的方式,將每一個音放在自己所畫的槓上,這樣也有利於學生掌握好音節,同時也會提高音樂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先讓學生聽一段音樂,讓學生進入學習的狀態,設計一個較爲有趣的`開場來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例如:教師可以先爲學生演唱一段歌曲,激發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創新教學方式也需要教師進行不斷學習,教師可以進行一些專業培訓,還有就是學習一些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透過結合自己學生的學習特點創新教學方式,從而激發學生在學習上的興趣,提高教學課堂的有效性。

4結語

隨着我國社會的不斷髮展,教育事業也要隨着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創新,小學音樂作爲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全面發展的一項科目,最主要的就是要以學生爲教學的主體,教師不斷創新教學方式,使學生深入理解音樂所要表達的感情,促進學生在樂感方面的提升。根據學生在學習上的表現因材施教,促進學生音樂學習能力的提高,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婧.創設和諧情境,撥動情感之弦———淺談小學音樂教學藝術[J].考試周刊,2014年94期.

[2]陳飛.用心聆聽感悟鑑賞音樂以情演唱傳達個人共鳴———小學音樂教學淺談[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年15期.

[3]謝子瑩.中學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人才資源開發,2015年04期.

[4]周雪玉.試論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年07期.

第五篇:趣體態律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趣體態律動是以音樂爲中心點,採取遊戲的方式使學生的協調能力得到提高。對認知水平與知識水平不高的小學生而言,趣體態律動是有趣新奇的學習方式,在學習中可使學生和教師有機聯合,不僅能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還能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效率,使學生深切地感受到音樂的文化魅力。

一、趣體態律動在學生掌握節奏中的應用

在小學音樂課程中,節奏的掌握對學生來說較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透過體態律動教學開展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透過身體的直接性感受四分、八分以及十六分音符的節奏時值。

二、趣體態律動在訓練學生高音中的應用

對教師來說,使小學生正確掌握音準與音高是一項較枯燥乏味的教學工作,尤其對小學生來說,正確地理解音與音的相互聯繫是一項複雜的任務。利用DahlkeRoss體態律動的原理,能使學生利用自身的身體位置去有效感受音的高低,這種方式最易爲小學生接受。讓身體的各個部位與音的高低緊密聯繫,在連續的身體運動中,完成音高訓練的要求。例如,在學習《童年的回憶》這一課時,教師先詢問學生小時候最開心的一件事,然後讓學生互動交流童年最難忘的一件事,在學生交流中便開始播放《童年的回憶》背景音樂,交流後讓學生能夠邊聽邊依照圖形譜的形式來划動,再讓一組學生隨着音樂模仿小兔跳,一組學生隨着音樂模仿烏龜爬,在音較低時,由模仿烏龜爬的學生扮烏龜爬;在音高時,由模仿兔子跳的學生伴烏龜跳;音平和時,不做任何模仿;最後由學生講講1、2段的音高如何、音樂的情緒怎樣。用這種易記且簡單的方式,使學生的身體活動與音高的位置自然聯繫。

三、趣體態律動在音樂強弱關係中的應用

DahlkeRoss特別強調,不管是多大年齡的學生,在開始音樂的學習時都對雙數的節拍往往易掌握,而單數的節拍掌握困難,究其原因,主要是雙數節拍很容易爲人的本能體會,但對於三拍子便不在自然本能的範圍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三拍子的感受與體會,要讓學生能夠快速準確地對不同拍號的音樂做出反應,因此,最佳的教學方法還是透過律動與身體的有效結合進行感受與體驗,在反覆分辨與比較中體會不同音樂節拍表現出的不同音樂形象,進一步促進學生體會音樂的表現特徵與形態,從而體會音樂的情感與流動。例如,在學習《鐘聲叮叮噹》時,可制定教學遊戲,在活動開始時,由學生圍成圓圈,聽音樂以敲筷子的形式將《鐘聲叮叮噹》演奏出來。遊戲開始之前,由教師提出要求,每位學生需依照音樂的節拍敲擊筷子,《鐘聲叮叮噹》開始時先由教師用2/4拍進行音樂伴奏,然後讓學生利用2拍的強弱進行有規律的敲打,右手爲弱拍,左手爲強拍,其後教師用3/4拍伴奏,並讓學生體會3拍強弱不同規律從而進行敲打,右手爲弱拍並拍兩下,左手強拍,可交替重複兩種節拍,訓練學生的反應速度。

四、趣體態律動在學生即興創作中的應用

在進行《小烏鴉愛媽媽》的課程教學時,教師可先放伴奏音樂,而後讓學生戴着小烏鴉的頭飾進入教室,教師導語“在美麗的大森林中,這麼多小烏鴉在一起,一定會發生很多有趣的事情,本次學習的《小烏鴉愛媽媽》歌曲中講述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學生“歌曲裏說的是一隻小烏鴉捉蟲子餵給媽媽的故事”。教師“你們希望給歌曲取個什麼樣的歌名?”學生“我們想給它取名爲《懂事的小烏鴉》《可愛的小烏鴉》和《愛媽媽的小烏鴉》”,教師依照與學生的對話啓發學生找到適合的動作體現每小節的動作,其後教師繼續對主題進行延伸“媽媽給了我們生命,還教會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因此,我們要像小烏鴉一樣透過實際行動愛我們的媽媽,每個小組進行討論,討論完將歌曲的內容表演出來”,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以“飛”“捉”“喂”等動作對身體各部分進行運用,體現學生想展現的內容。讓學生不僅能提高音樂學習效率與興趣,還能將課堂中的內容延伸至課下實際生活中。

參考文獻:

[1]呂志雲.體態律動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5).

[2]王曉燕.體態律動在小學低段音樂教學中運用的研究[J].北方音樂,2015,(5).

第六篇: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效率的提升

衆所周知,音樂是一門聽覺的藝術。在多年的研究和教育中,我們深切地體會到,音樂教育它是以審美爲核心,主要作用於人的情感世界。但是傳統音樂欣賞教育卻又過分強調音樂本身教育的意義,卻忽視了它審美意義的實現與重要性。在提倡素質教育的當下,音樂欣賞教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也成爲音樂的教育中不能缺少的部分,所以我們必須把音樂欣賞教育重視起來,充分運用感受和鑑賞技巧,不偏重技巧訓練,讓學生從小學階段就擁有音樂欣賞的能力。那麼,如何提高小學音樂欣賞教育效率呢?

一、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具有重大意義

其實我們都知道,音樂欣賞教育是透過音樂訓練而逐漸養成小學生良好的聽力習慣,讓學生能夠透過擁有聽覺經歷而積累經驗,同時能夠對音樂產生感受、想象、理解進而創造的能力。這些都需要我們透過音樂欣賞教育來完成,首先音樂欣賞教育可以滿足豐富學生內心世界的需求,可以使學生對音樂更加熱愛,能夠一步一步地接近音樂的世界;其次音樂欣賞教育能夠增長學生的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小學生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中華民族優秀的音樂文化。最後,音樂欣賞教育不但有利於其它學科的學習,還可以幫助小學生建立獨立欣賞、思考的能力,從而促進小學生健康性格的形成。

二、運用多樣性的音樂欣賞教育方法

在小學階段,小學生的音樂感受、鑑賞和審美的能力比較弱,如果老師不能將學生帶人特定的音樂情景中,並且生動地講解音樂作品,不能夠讓學生產生心理共鳴的話,那麼學生很可能失去對於音樂的熱愛,也有可能會影響學生以後的音樂發展。因此,音樂教師在音樂欣賞教學中起到的作用是無法取代的,教師的正確引導在音樂欣賞教育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是提高音樂欣賞教育效率的重要方法。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儘量運用各種各樣的高新技術如動畫、影視等教育方法,讓孩子們透過視覺效果感受樂曲的情感,而不是要機械簡要的教學法。這樣不僅能夠活躍課堂的氣氛,擁有律動的課堂氛圍,還可以幫助學生感受音樂內在的情感和特點,更好地瞭解樂曲風格;教師還可以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和同學們一起做遊戲,運用音樂遊戲來活躍學生氣氛,使同學能夠更好地融入到課堂中,這些方法最終都可以培養學生的音樂情懷。

三、運用啓發式教育來提高音樂欣賞教育效率

音樂欣賞教育的過程就是音樂教師不斷地啓發學生去感受音樂的情感和內涵的過程。培養學生對於音樂的感受和鑑賞能力,老師應該不斷地啓迪同學,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擁有感受、審美、想象、理解進而創造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運用啓發式教育方法來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但是啓發式教育方法對於教師的要求是很高的,首先,教師必須擁有非常豐富的音樂專業知識,同時也要求教師有很豐富的教學經驗。對於啓發式教育的對象小學生來說,教師還必須要了解學生的各方面的整體情況,包括音樂水平、文化素質、性格特點、學習情況以及心理健康情況,等等。如果我們能夠掌握學生各方面的資訊,那麼啓發式教育效果也會得到提高。所以,教師想要了解學生的情況就應該和學生深入接觸,與學生交朋友,體會他們的感受,並且不斷地引導他們進入音樂的世界。作爲接受教育的主體,學生的想法和態度也會影響音樂欣賞教育的效果。端正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是每一個接受音樂欣賞教育的小學生應該做的事情。在課堂上主動地與老師交流,積極地融入到課堂氣氛中,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地感受音樂的魅力,課後主動複習,慢慢培養音樂的耳朵。

四、提高透過音樂欣賞與自身情感交流的能力

音樂可以說是透過感受聲音不斷地激發內心情緒的藝術,音樂欣賞的過程就是感情體驗聲音的過程,它既包括學生對音樂內涵的體驗過程,同時也是學生自己的感情和音樂中表現的感情相互交融、發生共鳴的過程。但是由於小學階段,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沒有什麼社會體驗和經歷,而且知識缺乏,他們可能沒辦法體會到音樂的本質內涵。所以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就應該注意到小學生心理變化、內心情緒反應,同時不斷引導小學生準確地表達音樂的情緒,能夠更好地對音樂產生感受、想象、理解進而創造的能力。而學生則應該跟隨着教師的引導,全身心地投入到感受音樂的過程中,發揮想象,提高音樂欣賞水平。由於小學生處於學習音樂的初級階段,教師適當而生動的語言描述、具體而明確的情感啓發和引導十分重要。綜上所述,在提倡素質教育的當下,家長更應該注重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的全面發展,音樂欣賞教育更是突出了它的重要性,音樂欣賞既可以提高小學生的音樂鑑賞和審美能力,也可以幫助他們學習其它科目例如數學、語文,我們要給學生提供更多接觸音樂的機會,培養學生音樂的耳朵,並且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不斷地啓發和引導,讓小學生的生活充滿音樂,也讓音樂陶冶學生的情操,啓迪智慧,能夠讓小學生茁壯成長。

第七篇:學音樂歌唱教學中教師範唱研究

1“範唱”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教唱,是老師在課堂上教音樂的一種教學方式,透過這種方式教學,能夠讓小學學生更快地學習準確的練聲方式、得到專業的唱歌知識、進一步培養小學生的歌唱能力,加強小學生對歌曲的理解與認識,在小學時期,教師的範唱已成爲音樂教育裏不能缺少的一個環節,是小學生入門階段認識音樂的關鍵手段。音樂教育者柯大伊寫道:“因爲唱歌的基礎,更高階段的音樂教學便可以得到推動。”人聲這個“工具”是人類生來便具有的,並且是最美麗的音樂工具,也是使每個人都可以感受音樂魅力的工具。“範唱”體現出教師和學生兩者的情感溝通互相貼合,更能夠得到共鳴,當教師在演繹歌曲時,學生經常會顯出愉悅的神態,還會隨着節奏進行拍手,甚至會跳着舞跟着老師一起哼歌。因此可以發現教師的教唱是必不可少的,老師的教唱,準確的音調,合理地表達了歌曲所表達的情感,促使小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願望。

2小學音樂歌唱教學中教師怎樣才能做好“範唱”

2.1科學範唱的早期——充足準備

教師假如要想把授課十分有效地進行,就需要教師在開課前做好足夠多的準備,事先調查學生們喜歡什麼的類型的歌曲,然後再做具體的教學方案,這樣纔會有好的教學效果。第一,瞭解我們的教學對象是非常必要的,不同階段的學生有不同的個性。當然我們所研究的小學生,這些低齡段的孩子,他們的世界是很美好的,比較的單純、天真。我們應該教他們一些通俗點的,積極向上的,利於他們健康成長的歌曲。所以要認真挑選的教學內容。第二,針對性的教唱,是讓學生找到適應自己的演唱方法,更好地表達歌曲。我們現在用的音樂教材也適應了全球化的風格,不僅僅侷限於中國本土的歌曲,我們要讓學生了解世界的音樂,開闊視野,增加知識積累。可以根據這些不同國家的音樂設計一些相應的教學形式。讓我們的學習更加多樣化,讓學生的演唱更加豐富多彩。不讓他們拘泥於教學,不能讓我們的教學變得死板,不能讓我們的學生變得呆板,不會變通。當然在學習世界性的音樂的同時,也讓學生學習我們的傳統音樂,因爲一個國家的傳統需要他們去繼承。

2.2科學範唱的序曲——加入學生

教師與學生兩者的關係,是在教師與學生的互相溝通中形成的。音樂老師要想有一個有效且生動的課堂效果,這就需要學生深情的投入。學生怎樣積極地投入到教學呢?他們突破自己的心理防線,自己大膽地參與其中,才能體會其中的樂趣。這就要求老師在平時要和學生有一個很好的關係,這樣學生纔會尊重老師,愛戴老師,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老師的課程。在構建了和諧的師生氛圍後,學生才願意和主動地邁進你的授課中,纔可以踏踏實實地聆聽老師的範唱,感覺到老師所體現出的對歌曲感情的表達。

2.3有效範唱的節點——把握時機

老師教唱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整首歌教唱,也可以只教唱其中的一部分,可以給學生示範唱,然後進行對比唱。不一樣的教唱方法要把握相對應的時機,對的時機是什麼?這其中奧妙只有自己去實踐體會。時機的不同,讓學生的接受能力也不同,對的時機採取對的教唱方法,能讓學生得到不等的效果。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對歌曲準確度的辨識度加強,在課堂上解決學習難點增加了學習效果,同時也加強了學生對不同類型的歌曲有不同的表達方式。那老師的教唱應該在什麼時候?筆者認爲,在學生學習歌曲前教唱,讓他們感受整首歌。由於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各方便的發育也不是很完善,在學習中自控能力很弱,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弱,所以,老師在學習前的教唱,可以讓他們更好的接受,幫助他們進入學習的狀態,勾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3結束語

“範唱”在教學中,是老師和學生相互交流的學習過程,老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進行深層次的情感交流,讓老師進一步的瞭解小學生的情感,加深對學生的瞭解。而且,小學生對自己的老師都非常崇拜,模仿着老師的一舉一動,老師教的他們都很容易學習。所以,進行教唱,是老師與學生面對面的情感交流,是一種簡單的心靈上的交流,更容易獲得彼此的好感,相互配合,讓學生更好的學習,讓老師更好的教學。

參考文獻:

[1]馬琳.日本小學音樂科教材《小學生的音樂》特色分析[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7).

[2]胡怡.學海無涯樂作舟淺談小學音樂的快樂教學[J].兒童音樂,2014,(6).

[3]朱曉元,張萍.淺談小學音樂課上多媒體教學的藝術魅力[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15).

八篇:小學音樂教學中創造教學策略探討

在現階段的教學方式中,老師都是沿用傳統的教育方式來對音樂進行教學,沒有根據學生的興趣與實際接受能力來制定教育方案,這樣不僅會降低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更無法讓學生投入到音樂的學習中去。想要讓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產生自己的見解並且培養學生主動學習音樂的能力,必須開展創造教學,爲以後的音樂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小學音樂創造教學的概念與重要性

1.小學音樂創造的概念

音樂是一門自由性與創造性很強的一門學科,更是時刻滲透在人們生活中的一門藝術。小學的音樂創造並不是爲了把學生們都培養成作曲家,讓每個學生都取得像“莫扎特”那樣的成就而進行的教學,而是運用各種素材對學生對來進行引導,達到讓學生主動去學習音樂,創作音樂的目的,最終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而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

2.小學音樂創造教學的重要性

興趣是學習任何一門學科最好的引導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放在任何時代都不過時,因此,興趣是引導學生學習的一項重要動力。小學生對音樂的學習還只是處於啓蒙階段,每個學生都具備很大的潛力。老師想要激發學生對於音樂的興趣,挖掘學生創造力,必須透過各種手段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創造慾望。音樂的創造需要對已經學習過的音樂概念進行完全的理解與記憶之後才能開展,所以,學生在對音樂的學習產生興趣之後會加深對已學的知識進行理解與記憶。而音樂的創造要求創造者對音樂知識有一定的儲備,知識儲備越強,創造時就越簡單,儲備越少,創造時就越困難。因此,創造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學習與理解,爲學生在以後的音樂學習中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現階段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老師對創造教育的理解不全面

現在很多的音樂老師都認爲所謂的創造就是作詞作曲等專業人士分內的事情,以小學生的能力根本無法完成對歌曲的創造,因此,正式因爲老師們對於音樂的這種狹義理解而導致了無法對學生們進行音樂教學。老師們總是喜歡把很多詞彙按照成人的方式進行理解,而認爲以小學生現在的水平根本無法完成對創造的教學,因此老師在創造學習的教學中缺乏一些科學並有效的手段對學生的音樂學習進行引導。導致學生的創造教學無法實行。

2.缺少對音樂教學的連續性

想要實現對音樂的創造教學就需要一個學習與理解音樂的過程,而在現在的很多學校中的音樂教學沒有一個系統或者全面的教學。有些老師只帶低年級或者是隻帶高年級,或者是每個年級的音樂都由不同的老師來進行教學,使得教學方式無法統一,總是在低水平的教學上不斷的重複,很難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三、實現音樂創造教學的策略

1.老師要轉變教學觀念,統一教學模式

想要對學生們實現創造教學,老師首先應該先讓自己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得到改變。在小學音樂中老師應該多學習一些音樂知識,關注一些音樂動態,在教學中不斷的思考並且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情況總結教學經驗,改變教學模式。比如在教學中老師可以一起參與到學生的“圈子”裏面去。在課堂在中可以與學生們一起唱歌,一起跳舞,與學生手拉手一起學習,提升自己的親切感,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2.激發學生的創造性

老師實行創造教學時首先要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在課堂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們分辨一些聲音並且發現生活中的一些聲音。比如,在教學時可以準備玻璃杯、裝了水的玻璃杯、一串鑰匙、易拉罐、書本等物品,然後對這些物品進行敲擊,讓學生們對這些聲音進行分辨,然後讓學生分別對這些聲音進行敲擊,最後讓學生們自由選擇敲擊的方式進行組成簡單的音樂,看誰敲的好聽等。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還需要學生對一些聲音很熟悉。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模仿一些聲音讓學生進行分辨。比如風聲、水聲、烏鴉的叫聲、麻雀的叫聲等,並且創造一切情景:想要表現風聲可以直接用嘴進行模仿、可以吹水杯進行模仿、可以抖動塑料袋來進行模仿等,並且讓學生們自己創造一種方式來對聲音進行模仿等。老師透過這些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並且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讓創造教育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得以很好的實現。對於小學生來說,音樂是引導他們發揮自己想象力的一種過程,更是提高音樂審美的重要條件。開展創造教學可以讓學生們音樂的學習中逐漸瞭解音樂學習的樂趣,從而引導學生們積累音樂學習的經驗,讓學生的創造思維與潛質得到開發。

參考文獻:

[1]李小弘.小學音樂教學中創造教學的策略研究[J].四川師範大學,2013,10(30):99‐100.

[2]程繼紅.淺探當前小學音樂創造教學之策略[J].教師,2015,9(22):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