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小議高校漢語言教學與素質教育

學問君 人氣:1.88W

摘 要:本文對素質教育進行了概述,並分析了高校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性。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高學生的人文內涵,在漢語言教學目標上與素質教育目標具有高度一致性。注重課堂引導、改革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改革考試,能力與素質結合能夠有效促進高校漢語言文學教育中素質教育的實施。

小議高校漢語言教學與素質教育

關鍵詞:高效;漢語言教學;素質教育

一、素質教育概述

素質教育是一種以人爲本的教育實踐;是一種符合當前教育現實需求的先進教育思想。素質教育的最大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人才,而非“高分低能”的人才。素質教育強調以人爲本,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符合他們的教育方式,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以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總的來說素質教育就是一種以人爲中心,以培養多層次人才爲目標的複合型教育。

二、高校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一)教育目標對漢語言教學提出的要求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爲社會培養可用的人才,幫助個體不斷的完善自身的不足,除了讓個體在一系列的教育活動中習得若干的知識以及相關的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幫助接受教育的個體完成自身全面的發展,成爲一個社會所需要的人才。高校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目標對漢語言文學教學提出的要求。

(二)課程改革對漢語言教學提出的要求

教育部最新頒佈的.新課程改革對漢語言文學學科進行了性質界定。課程改革中認爲漢語言文學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與此同時,課程改革針對漢語言文學學科的教學做了明確的界定:漢語言文學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同時擁有豐富的人文內涵。課程改革中一再強調了漢語言文學對學生的感染薰陶作用,並明確了其教學價值取向。

三、高校漢語言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措施

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高學生的人文內涵,在漢語言教學目標上與素質教育目標具有高度一致性。本人認爲高校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注重課堂引導、改革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改革考試,能力與素質結合。

(一)注重課堂引導

高校漢語言文學教學當中,課堂引導對學生課堂知識的吸收以及漢語言文學視野的擴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人認爲,高校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中不能僅僅滿足於學生習得的通假字數量以及會背誦的古詩詞數量,而應當讓學生真正的懂得漢語言文學的內在魅力,能夠在漢語言文學課堂中學會一些道理,做到觸類旁通。

1.啓發式教學模式

啓發式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學生爲主體,教師適當引導啓發的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中,教師在展開教學工作當中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思維的啓迪、能力的發展以及認知的疏導,幫助學生養成科學的思維模式,學會主動思考,主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講座式教學模式

講座式教學模式是一種相對開放的互動式教學模式。在講座式漢語言文學教學當中,教師應當儘可能多的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言,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思想,鼓勵學生參加互動。針對對學生的發言,教師應當及時給予中肯的點評,對學生的優點給予及時的肯定,並幫助學生完善自己的觀點,將素質教育貫穿於整個課堂之中,讓學生在學習漢語言文學知識的同時充分得到人文薰陶,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

(二)改革考試,能力與素質結合

與大多數課程一樣,大部分高職院校漢語言文學考覈形式以期末考試爲主。而考試的內容往往是課堂中講到的漢語言文學小知識點。本人認爲單一的考試形式不利於素質教育在漢語言文學教育中的開展,應當改革考試,做到能力與素質的結合。綜合素質測試以及能力傾向測試符合改革考試的要求。

1.綜合素質測試

測試方法是否科學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着素質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在漢語言文學單科結業測試中,要儘可能從單純的知識測試轉向綜合素質的測試。考試命題儘可能避免考覈某些知識點,而應強調學員對漢語言的整體把握和理解,對文學作品的賞析,對語言材料的概括能力、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等素質測試,使學生獲得科學社會文化的知識和美感。

2.能力傾向測試

漢語言文學測試的內容和形式是將知識與能力的考查有機結合,並以考查能力爲核心,如對綜合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考查。考查能力着眼於“用”的方面,以“用”測“能”,強調學習知識爲應用,重視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考查。

參考文獻:

[1]龔立新.素質教育條件下的漢語言文學教育述評[J].中國市場,2006(40).

[2]黃正傑.關於語文教學中人文素質教育觀的培養[J].考試周刊,2008(2).

[3]程裕禎.中國文化要略[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