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素質教育與地理教學

學問君 人氣:1.91W
談素質教育與地理教學

   素質教育是教育發展必由之路。但什麼是素質教育,即使是教育工作者,可能到現在還有不少的模糊,甚至是簡單地與採用電腦多媒體教學的形式聯想在—起。殊不知,在發達國家早已提倡和實施了素質教育,但到現在其教學方式仍以常規教學爲主。在他們電腦數量比我們多的學校裏、學生也並不是坐在多媒體的教室裏或用電腦上課。在國家倡導和實施素質教育的改革時,做爲教育工作者,我們不能不首先認真學習和正確領會什麼是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的內容,是以培養具有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能力的人才爲目標而進行的創造教育爲歸縮的教育。

  首先.素質教育要求我們以培養具有創造性思維和創造能力的人才爲目標。培養學生學會認知,教給學生學會使用求知工具去求知.學會發現。探索、建構和繼續學習,同時學會做事,學會透過實踐、創造來獲得知識和能力;學會合作,培養與他人共同生活、協作的能力;還要學會生存,學會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下調整自身的發屜;注重能力和高尚情操的培養。雖然應試教育也能達到素質教育的一些目標,但是其目標主要爲了應試,所產生的教學壓力必然無法達到素質教育的大部分目標。

  其次,素質教育要求教師要進行創造教育。這裏的創造,不僅指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創造,也包括對教學內容的創造教育。如果全盤照搬教材內容,面面俱到地講學就無法做到創造教育。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基於數學大綱的基礎上,深入鑽研、靈活處理教材。基於啓發學生的思維和創造,教給學生求知的工具和手段,就是符合教育的目的。但是在應試教育中,爲了完成統一的考試和追求成績,教師不能不全盤照講,面面俱到,學生學習負擔沉重,不能不死記硬背.無法得到創造性學習的時間和餘地。

  見過這樣一篇文章:在實施素質教育的國家,一個教師給一班五年級的學生布置家庭作業,請父母講一個真實故事.回到班上轉述給全班同學,並總結故事的寓意。第二天,學生們輪流在班上講述……這隻能在不是應試教育的環境下才能開展的教育活動。這一教育過程透過學生、家長,同學和同學家長的活動讓學生得到更多的感悟,比應試教育獲得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可見,素質教育並不等到同於現代教育技術,現代教育技術只是教育的一門課程。

  素質教育更多地是結合在常規教學中。明確了素質教育的含義和內容,冉對我們過去開展的地理教學的效果進行實事求是的調查和思索,我們就不難理解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我們曾在1984年——1993年高中文科地理教學工作期間,對高二年級剛文理分科的學生做過多次地理基礎知識的摸底考查;我們也多年與承擔成人高考文科補習班的地理教師和學生做過許多交談和調查。無論是在校高中學生還是成人考生、他們對閱讀地圖的興趣、習慣和運用地圖學習地理知識的能力都很薄弱,如果我們現在對中學在校學生進行地理讀圖填圖能力的`考查或對地理學習興趣的調查,結果的不理想是不難猜想的。

  地圖是學習地理知識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工具。如果學生在地理的教學活動中最終沒有深刻理解和養成讀圖習慣和運用地圖學習地理知識的能力,那麼,在今後他們的學習、工作中地理知識的再學習能力的素質就很弱。反之,如果達到這種目的,即使他們在學校中學習的地理知識不是很多,但在今後他們的學習、工作中可以不斷再學習、再求知。可見,地理教學中的應試教育或素質教育在於是追求獲得地理知識的多少還是側重培養學習地理的興趣和能力。

   那麼,是否現在的地理教師在教學中不重視求知工具的傳授和學生學習地理興趣的培養?也不是。也許每個教師的教案上都明確強調培養學生的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和能力:究其原因,就是應試教育的弊端。

  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中,地理學科不參加中考、高考,學生面對應試學科沉重的學習壓力,也許真的是筋疲力盡。對不參加中考、高考的地理學科的學習自然只能是應付。甚至家長、社會的態度也是如此。

  而且,雖然地理學科不參加中考、高考,但也有明確的期中考、期末考,甚至全省統考。如果設想在課堂上開展一些創造性的教育;或者按照素質教育的思想實施教育,就不能不擔心其他一些教學內容不能講述,考試時讓學生怎麼辦?因爲考題可能不是你出的,學校又要按學生的考試成績評定你的教學水平。在教學過程,由於內容多,範圍廣,爲了考試又必須面面俱到,留給學生做(查閱、思考、討論、發言)的時間很有限。由於教學內容多,到了期末爲了考試又必須分發複習提綱或劃定考試範圍,學生又死記硬背,考完後萬事大吉,在一定程度上又抵消了教學效果。

  也許人們會問:沒有考試,怎麼評定學生成績?可問題是:爲了考試,教學的目的不會不單一性,其結果是學生的整體素質下降。就如地理教學中所描述的“只顧眼前,不顧將來;只顧局部,不顧整體”。即使是學習成績做上去了,但學生的合作能力、創造能力、做人能力和生存能力都可能下降。而且學生只顧考試科目的學習,忽視一放學科的學習,學習成爲應付考試的學習。

  我們也許還無法改變現行應試教育給我們帶來的困難和壓力。但既然現在國家重視和倡導素質教育,就成爲我們今後的地理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依據和能動性,尤其是我們在應試教育中壓力比較輕,我們更可以在地理教學中事先探索素質教育的道路。

  實行素質教青,就是要改變過去在應試教育中以考試爲目標形成的教學習慣和方法,努力探討和實現教學過程中要素關係的轉變。把以教師爲中心的講解課堂轉變爲教師爲學生指導和活動組織的課堂。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的地位轉爲主動參與、發現、探索和知識建構的主體地位。把知識內容設計成一個個聯繫或啓發學生感性認識的趣味性的知識點,讓學生在現在甚至允許在將來得以主動發現和認識。

   教育的過程應是靈活地傳授課本知識,而不是爲完成限定的教材而教學。教學活動重視學習地理知識能力的培養和對地理知識興趣、情操的培養,讓學生獲得比較充裕的時間運用地理學習工具學習特別是讀圖填圖訓練、發言討論。讓學生有學做的充裕時間,在一定的寬鬆條件下獲得學習。教學過程是唯恐學生不知,還是重視讓學生掌握和應用地理知識的求知工具,應是應試教育和素質數育的主要差別之一。

  也許在素質教育的過和中講述的內容減少了,但學生獲得了對地理知識興趣的培養和地理求知能力的培養,更有益於他們今後素質的進一步提高。

  因此,我們每一個地理教育工作者都有責任和義務進一步學習領會和貫徹執行素質教育的任務。
 

作者: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