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人文教育在德育中的應用論文

學問君 人氣:2.74W

摘要:近年來,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以及國家對教育的重視,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也有了非常大的起色,有關學生的德育理念也逐漸受到國內外廣大學者朋友們的重視。目前,人文教育在德育中的滲透能力越來越強,並逐漸在學生的成長教育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人文主義教育作爲一種創新型的教育方式,對於正處於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講,可以幫助其在進行德育過程中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並且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甚至於整個國家社會的長遠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一定要加強在初中德育過程中對人本主義教育的重視。

人文教育在德育中的應用論文

關鍵詞:人本主義;初中;德育;滲透

初中階段作爲學生身體成長以及思想發展的重要階段,對學生養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對於今後的成長髮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人文教育在初中德育中的滲透,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成長髮展,而且還有利於學生的綜合、全面、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要加強人本主義在德育中的滲透,並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不斷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

一、人文教育的內涵

所謂的人文教育,主要指的是受教育者在經過教育者的人性化教育之後,其境界逐漸地提升,並且有助於實現相關社會價值教育以及人格塑造力量的教育,其本質與人性教育相同。同時,對所有受教育者進行人文主義精神的培養是其核心的最終體現。一般而言,人文教育所蘊含精神的培養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體現。一方面,人文精神的培養離不開優秀文化、高雅文化、廣博知識文化以及豐富人生經驗的薰陶和滋養;另一方面,人本教育的本質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與他人和社會和諧相處,因此,教育者要從根本上加強對人文教育的重視和理解。

二、在初中德育過程中引進人文主義的重要意義

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當前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同時物質生活也開始趨向複雜化發展。一方面,在當前豐富的物質生活中,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以及物質主義等不良思想開始逐漸顯現出來,這些對於心智等各方面還未發展成熟的青少年來講無疑是巨大的誘惑。另一方面,青少年是成長髮展的關鍵時期,正確價值觀教育以及人文情懷對於他們的成長和發展都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人文教育在德育中的不斷滲透,將有助於德育效果的完美實現,並且透過人文主義的精神教育,還可以加強學生對情感交流教育的重視,從而有助於實現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

三、人文教育在初中德育中的良好滲透

(一)以人爲本的德育理念

堅持以人爲本的德育理念是進行人文主義教育的顯著體現。第一,在初中德育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性格特點來制定好相應的教育對策,同時根據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和輔導,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問題的考慮,並且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以學生文字。第二,對於學生習慣性的不完成課後作業的現象,要改變過去對初中生一貫性打壓懲罰的方式,轉而耐心與學生交談,瞭解學生不交作業的真實原因,從而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上甚至生活中的問題,從真正意義上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有助於實現教育的真正目標,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二)加強學生對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教育

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對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從真正意義上認識和理解人生的深刻內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加強學生對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教育。在對初中生進行德育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對當下比較熱門的時事新聞進行討論,讓學生進行自我的價值判斷並發表自己的看法,引發學生對社會問題以及與人相處的思考,進而有助於初中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養成正確的道德和法律意識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充分將人文教育滲透到實踐活動中

 1.將人文主義的精神教育滲透到初中生的各門學科中,從而可以實現學生科學與人文素養培養的完美結合。在課程講解的過程中透過引用一些名人名言名事,比如,愛迪生髮明燈泡的故事,可以引導學生對名人產生一定的崇拜感,啓發學生對一些科學發現和具體真理的深度思考,從而很好地將人文主義精神教育貫穿其中,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而且有助於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2.透過實踐活動中對人文教育的耳濡目染,可以幫助人文教育在實踐中的不斷創新、學習和發展。在初中生的德育過程中,透過佈置一些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的小課題,引發學生積極思考,並且依靠自己的力量廣泛地收集、整理資料,在進行積極探究之後,表達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講,學生探索問題答案的過程,就是人文教育滲透的過程,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對自己的行爲進行適當的規範,並且有助於學生設身處地地進行思考,從而瞭解教師的良苦用心,增加對這件事情的記憶程度。

3.不斷地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作爲初中生德育中的重中之重,是培養學生成爲一名優秀合格公民的關鍵。一方面,教師在講述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過程中,讓學生明白和理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深刻內涵;另一方面,教師透過講述我國曆史上的偉大發明,幫助學生了解偉大發明背後的艱辛,從而培養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人文教育在初中德育中的滲透,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人文品質,激發學生對祖國、社會生活以及集體的熱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作者:王星彩 單位: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大石中學

參考文獻:

[1]楊景森,匡桂紅.有關初中德育教育的若干思考[J].學週刊,2013(11):60.

[2]樓黃芳.初中德育教育中的人本追求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5(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