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學習方法>

高中生如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學問君 人氣:1.62W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纔是學習方法中的利器,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中生如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歡迎大家閱讀與學習!

高中生如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數學方面:

重視課本,這是學好數學,也是提高數學成績的第一位,要把數學書上的例題和課後練習題做會,一定要搞清所出題目的用意,最好準備一個改錯本,你的問題可能在於基礎,所以在本上把錯的典型題仔細分析一下,爭取解決一道題相當於解決一類題。還有,要多問,上課一定要跟着老師走,老師要求幹什麼就幹什麼,作業方面,要學會挑着做,你的程度我覺得如果把書上的題,老師補充的內容理解了,上升50-60分是不成問題的。

英語方面:

重視課本,最好把書本經典的課文或者好的段落背誦下來,用在作文中是相當出彩的。詞彙方面一定要背,畢竟這是基礎,把考試說明中的詞背會,並掌握簡單應用就沒問題;一定要重視閱讀和完型,爭取把簡單的題都做對,這是需要用高三一年的時間來練。

語文方面:

同樣要重視基礎,最好把課文中的文言實虛詞記住,建議你準備一個語文積累本,把各題型,比如(字音,字形,錯別字,病句,近義詞辨析,成語,古詩鑑賞,文言文實詞虛詞)進行積累,這是取得語文高分的關鍵,也是卷面前面的基礎題,一定要重視。最好遇見一個就積累一個。 閱讀方面要多利用往年真題,分析題型,摸出基本出題類型,這些老師在今後可能會給你們講。 作文方面,建議各種文體都要會寫,以防最後高考出一個你不熟悉的文體。多注意身邊生活,多思考,不一定非要把事例(議論文)背得多多,可以從身邊熱點着手,找到一個比較有新意的立足點,這樣容易得高分。

高中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及學習方法指導

基於當今學生現狀,爲了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確保學生成績穩步提升,現就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及學習方法指導方面再提幾點要求。

一、走出三種認識誤區

1.走出“外邊總比教室讀書好”這一誤區。

部分學生在教室裏坐不住,覺得樓道,甚至校園讀書舒坦,但高考是在教室裏邊考,不是在外邊考,坐不住的學生絕對考不上大學的。年級組要求學生在哪讀就必須在哪讀,班主任不能私自做主。

2.走出“老師佈置的就是作業”這一誤區。

部分學生認爲做完老師佈置的作業就算完事,這是一種非常幼稚的想法。切記:高中永遠沒有做得完的作業。老師佈置的作業僅僅是冰山一角,除此之外,你沒有自主學習計劃嗎?每天要讀幾篇英語閱讀,每天要做幾道數學題,每天要記幾句名言警句?難道這些需要補救的弱項不是你的作業?所以,班主任要督促學生制定短期的學習計劃,養成學生自學的習慣。

3.走出“讀書就是大聲念出來”這一誤區。

部分學生只要讀書,就是放開嗓子,大聲閱讀,甚至在考前不到一節課的時間也大聲去讀,試想這是考前的複習嗎?你逐字逐句去讀能讀多少?閱讀不僅有朗讀,還有默讀,閱讀更是一種理解,領悟,吸收,鑑賞,評價和探究文字的過程。考前複習,時間緊迫,對於理科科目,可以熟悉一些公式、定理或原理,瀏覽錯題本;對於文科,可以梳理部分重要知識點,注重知識縱橫聯繫及一些時間節點等。

二、養成十種學習習慣

1.課前預習的習慣.

課前預習是學習的重要環節,能夠鞏固已學的知識,最重要的是能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減少對老師的依賴,增強獨立性;預習可以加強記課堂筆記的針對性,改變學習的被動局面,預習還是一個發現問題的過程。透過預習,發現疑問,以便上課時帶着問題聽課,聽課效果會更好。在預習時,要做到:瞭解教材的大概內容與前面已學的知識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課內容與前面已學知識的聯繫,找出所需的舊知識,找出本課的難點和重點;對重點問題和自己不理解的問題,用筆劃出來或記入預習筆記。同時,老師一定要在上課結束時告知學生下節課上課內容,讓學生有明確的預習目標。

2.專心聽講的習慣

在一堂課上,老師所講內容的過程是他對所涉獵知識點的理解、消化、在現的過程,重點是什麼,難點是什麼,如何把握,怎樣突破,老師們都做了精心的準備。所以,上課時學生一定要專注,要把老師在講課時運用的思維形式、思維規律和思維方法理解清楚。心不在焉,必定“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3.積極問答的習慣

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是輕鬆的課堂,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是高效的課堂。課堂上,學生要積極參與各種課堂活動,踊躍發言,敢於質疑。提出問題、積極回答問題不僅可以鍛鍊學生的表達、提升學生的思維,而且可以推動課堂的順利進行。如果遇到疑難問題,學生要主動向老師尋求幫助。

4.上課記筆記的習慣

“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上課記筆記是聽課的基本要素。各科要有專門的筆記本,對於老師的講解學生要善於捕捉重點知識,適時做好筆記。科任教師要不定期地認真檢查學生筆記情況,把學生課堂記筆記養成一種習慣。

5.課後複習的習慣

根據遺忘曲線,識記後的兩三天,遺忘速度最快,然後逐漸緩慢下來。因此,對剛學過的知識,應及時複習。隨着記憶鞏固程度的提高,複習次數可以逐漸減少,間隔的時間可以逐漸加長。切記“趁熱打鐵”,學過即習,方爲及時。忌在學習之後很久纔去複習。這樣,所學知識會遺忘殆盡,就等於重新學習。

6.認真考試的習慣

考試往往是一種分層篩選的考試,其目的就是檢查每位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每次考試前都要全身心準備,考場上要盡全力作答,不留任何遺憾。要把平時的考試當高考看,高考才能夠像平時的考試一樣應對自如。堅決杜絕任何學生找任何藉口不參加考試或利用一切手段作弊,班主任要把好這一關。

7.試後總結的習慣

試後的總結反思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一般來說,對於做對的題目,要從五個層次反思:(1)怎樣做出來的?想解題採用的方法;(2)爲什麼這樣做?想解題依據的原理;(3)爲什麼想到這種方法?想解題的思路;(4)有無其它方法?哪種方法更好?想多種途徑,培養求異思維;(5)能否變通一下而變成另一習題?想一題多變,促使思維發散。當然,如果發生錯解,更應進行反思:錯解根源是什麼?解答同類試題應注意哪些事項?如何克服常犯錯誤?“吃一塹,長一智”,不斷完善自己。

8.樂於交流的習慣

《學記》上講“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學習交流和思想交流都是十分重要的。學生之間,遇到問題要互幫互學,展開討論。每一個人都必須努力吸取別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斷吸取羣芳精華,經過反覆加工,釀造知識蜂蜜。另外,“講”也是最好的“學”,給同學講解,不但等於又溫習了一遍功課,還能把原來那些雖然也懂但不夠清晰的知識簡約化、條理化,更加便於記憶。同時,要積極學會去和老師溝通,交流學習方法,解決學科疑難。

9.善用課餘的習慣

高中學習任務重,壓力大。充分利用好課餘時間對於學生至關重要。特別是每週末,這是學生集中解決各科遺留問題的最好時間,也是部分弱科生補弱補短的最好時間。因此,週六、週日早8:30至11:30,下午2:30至5:00,晚7:00至9:00不回家學生必須進教室上自習,不允許學生在校園活動,更不允許學生在教室吵嚷。

10.勞逸結合的習慣

曾有人這樣說:“光學習,不玩耍,聰明的孩子會變傻。”所謂“頭懸樑,錐刺股”,只是精神可嘉,方法未必科學。列寧曾經說過,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愛因斯坦演算疲勞後,就拿起他的小提琴拉上幾曲自己喜歡的曲子,使自己從那些符號中解脫出來。馬克思在研究中感到疲勞時,就畫一些畫來轉移大腦的興奮區域。因此,學校安排的體育課、活動課,就好好活動,不要待在教室或是三五成羣在校園亂轉。一句話:該學時學,該玩時玩。

三、加強三種方法指導

1.加強“學科思想”滲透

學科思想是各學科的精髓與靈魂。各科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利用各種機會對學生進行學科思想滲透。文科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多討論,多閱讀,錘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學生文學修養;理科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多試驗,多探究,鍛鍊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縝密思維。

2.加強“領軍學生”示範

鄧小平同志提出“共同富裕”的思想核心是先富帶後富,最終共同富。那麼,一個優秀的學科也應該讓一部分學生在這一學科上先成長起來,成爲這一學科的“領軍學生”,發揮“示範引領,傳幫帶”作用,影響差生,最後達到共同提高。老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挖掘出本學科的優秀生,可以讓這些學生講講學習方法,談談學習體會,甚至講講習題。這樣不僅使這些學生強上加強,更重要的是給予弱科生的影響是極大的。

3.加強“作業佈置”檢查

在學生的心目中,老師佈置的作業是神聖的,絕大多數的學生是相當重視的。因此,老師切記:必有作業,必有檢查,必有反饋。特別是週末,各科任老師一定要給學生布置一定量的作業,週一第一節課進行重點檢查,對於沒有完成或完成質量不高的學生要嚴肅批評,甚至可以採取一定的懲罰措施。

總之,習慣在於培養,方法在於總結,希望各科老師在平時的工作中少一份抱怨,多一份努力,多總結,多思考,各科的成績一定會有大幅提高,這樣,一切的努力,一切的辛苦纔不會付諸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