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茶文化德育功能與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研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8.39K

摘要: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我國的茶文化與優秀的傳統文化相結合,蘊含了十分豐富的文化知識內涵。同時,又吸收了儒家、道家、佛教等哲學思想,具有教人向善、平和處世、積極向上等精神內涵。因此,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可以充分汲取和發揮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引導當代大學生建立起積極健康、和諧友善的思想道德品質。

茶文化德育功能與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研究論文

關鍵詞:茶文化;德育功能;大學生思想道德;途徑

一提起中國茶文化,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會是種類豐富的茶品種、精緻的茶具、優美的茶藝表演等內容,但是除此之外,我國茶文化還具有豐富的文化和思想內涵。尤其是思想方面,中國茶文化與我國傳統思想相互交融碰撞,形成了以“禮、和、真、靜”爲基礎的思想內核,長久以來對廣大的飲茶者以及我們的國民性格產生着巨大的影響。而在社會價值多元化的今天,面對大學生出現的種種思想道德問題,高校若是能夠從中國茶文化中汲取營養,探索出一條合適管用的思想道德教育之道,那對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將大有裨益。

1高校在思想道德教育上的偏差

在我國高校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有了顯著提升。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充分看到,受社會價值多元化的影響,以及移動互聯網普及所帶來的思想文化衝擊,作爲思想前沿陣地的高校校園,是最先被影響到的地方。因此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就不可避免地出現諸多問題,同時一些高校在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也存在很多偏差,這些問題應當引起人們足夠的注意和思考。思想道德教育在學校教育的整體規劃中的重視程度不夠。在大學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就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很多高校往往會將就業率擺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從大學生入學一開始,便圍繞四年後能否找到好工作爲主要目標而設定和安排教學內容以及課程安排,以此來保證大學生在專業知識和技能上能夠適應社會需求。但是也要看到,對就業率的過分重視,必然會導致高校忽略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培育。從現實中看,一些學校在思想道德教育上普遍缺乏規劃性、系統性,一方面是思想道德課程較少,又往往是一些沒有嚴格要求的選修課程,另一方面課程內容較爲落後,教師多爲照本宣科,沒有創新,缺乏解讀,導致課堂質量較低、形式枯燥,難以勾起學生們的學習熱情,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相關教師的專業水平有待提升。很多高校在引進師資和提升教師能力時,最看重的是其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往往會忽視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缺乏有針對性及有效的培育和管理措施。因此,經常能看到一些教師雖然具有很高的專業水平,但卻沒有與之相對應的思想道德品質,而這種現狀的存在,就難免會透過教學等方式,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產生一定的負面作用。思想道德教育的激勵機制和評估機制有待健全。如何解決高校思想道德的偏差問題?一個重要辦法就是要建立起較爲完善的思想道德考覈評價體系。但是在現實中,我國一些高校在對教育的考評中,主要還是以專業分數和就業率爲主要內容,在思想道德教育考評上,沒有嚴格的激勵和評估機制,即便是有考試,也大多爲開卷考試,學生可以帶書考試,只要抄滿試卷,基本上都能及格。因此,在思想道德教育考覈體系上的缺陷,就難以激發出教師與學生對於思想道德教育的熱情和積極性。

2茶性對德育工作的啓示作用

中國傳統文化認爲世間萬物皆有靈性,茶亦如此。茶生於天地之間,長於青山綠水中,吸收日月精華而成,蘊藏着清淨、幽雅、質樸、高潔等自然特質,這與我們民族文化所倡導的勤儉、樸實、清廉的個人思想道德十分契合。茶的自然特性對於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大有裨益。第一,我國的茶樹多生長於一些偏遠的山區之中,而一些名茶,往往產于山峯險峻之處,所以茶具有了遠離喧囂而親近自然、堅韌不拔的性格。茶文化形成初期,正是我國儒家思想被推崇和發揚的重要時期,因此茶文化不可避免地與儒家思想相互交融碰撞,逐漸孕育了溫良恭儉讓的精神內涵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哲理,並要求人們要以樂觀豁達的心態面對人生種種苦難,並堅強不屈、用隱忍和努力去達到預期的目標。而現在很多大學生,從小便在“溫室”中長大,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優越生活,缺乏足夠的拼搏精神和遠大理想,受不得一點點委屈和挫折,心理承受能力較爲脆弱。當他們步入社會後,面對激烈的職場競爭時,很容易因爲這種脆弱的抗壓能力而遭遇種種不如意。因此,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的茶性內涵,能夠讓大學生的心理變得更爲強大,讓他們擁有堅韌不拔的拼搏精神和不懼困難的抗壓能力,有助於增強他們吃苦耐勞的能力。第二,茶所具有的清純質樸精神,能淨化大學生的思想和心靈。我國古人把茶樹稱爲嘉木,因爲茶樹的自然特徵上具有質樸、幽靜、高雅以及清純的特點。茶樹喜靜,如高士般高雅;茶樹吸收日月雨雪之精華,純淨而高潔;茶湯外觀清澈晶瑩,口感淡雅清香,讓人頭腦清晰且回味無窮,能夠給人以智慧的啓迪。這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大有作用。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各種價值觀和人生觀泥沙俱下,交織出現,而大學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多不良風氣的影響,有的沉迷於燈紅酒綠,有的沉湎於網絡遊戲,覺得人生就是一場遊戲一場夢,把理想抱負當成一種笑話,諸如此類,不一而足。因此,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茶質樸的特質,能夠讓大學生內心平靜下來,看清自己的來時之路,明白自己的未來方向,擁有清晰而明確的頭腦以及清澈高潔的內心,進而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和高雅的審美情趣。

3茶道在德育工作中的直接作用

茶道是中國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茶道從總體上說,可以分爲環境、禮儀、形式等方面的內涵。首先來看茶道所注重的環境。中國的茶道對環境的選擇和營造特別注重,大概可以分爲兩種,第一類是自然環境,飲茶者多喜歡在有着竹林小溪的靜謐環境中去追求“天人合一”的茶道境界。第二類是在室內,比如說一些寺院、道觀和一些極具傳統色彩的古典建築內,能夠讓飲茶者更好地感受到茶文化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茶文化蘊含的這種茶道精神,能夠讓大學生充分領悟到中國傳統文化所追求的精神境界,這對於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有着很好的借鑑意義。其次是茶道中的禮儀。這種禮儀一方面體現在茶具上,我國的茶文化對茶具十分講究,煎茶飲茶,不能隨便倒茶飲之,也不能如解渴一般大口而喝,而是要選擇精緻而合適的茶壺、茶杯去沏茶和倒茶,讓茶具與茶葉本身發生美妙的化學反應。另一方面,是茶道中嚴格的程序和禮節。作爲煎茶的主人,會透過友善而尊敬的舉動、語言,來向客人表示出地主之誼。無論是對茶具的講究,還是在禮節上的注重,都能體現茶文化所具備的精益求精和與人爲善的精神。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這種茶道內涵,不僅能夠讓大學生在學業上更加上進和勤奮,同時也可以讓大學生更好地友好待人、和善處世。第三,茶道博大精深的特點能夠讓大學生的思想更加廣闊、胸懷更加寬廣。我國的茶道精神不僅體現在茶事活動的過程之中,更是與社會各個領域相互通融,充分融合,具有博大精深和包羅萬象的特質。譬如說,茶文化與儒教、道教、佛教等宗教思想及哲學觀點相互碰撞交融,錘鍊出一種對人生對世間萬物獨特的`辯證價值觀念,這種價值觀既有儒家所倡導的修身養性的入世精神,也有道教追求的迴歸本真、天人合一的出世精神,同時也囊括了佛教“禪茶一味”、“枯寂清淨”的禪學內涵。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的這些方面,可以讓大學生的思想更加成熟,建立起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以及淡泊明志的價值觀,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始終以一種平和樂觀的態度去面對人生之路。另外,除了在哲學思想方面,茶道精神更是集美學、科學、文學藝術於一身,具體呈現在詩歌、書法、繪畫、建築、音樂、舞蹈等諸多方面。如果把茶道的這些特點融入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能夠使大學生的胸襟更爲寬廣,激發起他們對各類知識的學習慾望,這不僅會讓他們的氣質更加大氣,同時也能使其知識面更加豐富,成爲當今社會所需要的複合型人才。

4茶文化與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融合的途經分析

首先,要真正重視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並增加茶文化在思想道德教育課程中的比重。相關教師要轉變思想,不能再把思想道德教育當成一種可有可無的科目,一方面要增加課程數量,另一方面要增加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用深入淺出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增加茶文化的比重,可以從歷史、藝術、茶藝等多個方面,向學生講解茶文化所蘊含的深厚精神文化內涵。在這一點上,要針對不同院系大學生的專業實際,進行分門別類的教學,比方說,對於中文系的大學生,要多從一些與茶有關的詩詞歌賦入手,讓學生們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修身養性的精神內涵。而對於建築專業的學生而言,則可以向他們講解茶文化對於我國古典建築的影響,增加他們對我國傳統建築美學的認知程度,瞭解我國不同地區的古典建築所融入的天人合一的精神,這不僅對他們的專業能力大有裨益,更能讓他們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義有更加深入的認識,進而在今後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貫徹這種精神。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思想道德教育的考覈機制。爲什麼一些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如同虛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嚴格的考覈機制,因此高校就要針對這一缺陷,改變過去那種落後的思想道德教育考覈方式,將其與其它考試放到同等地位,並制定更加嚴格的考評機制,以此來增加學生們對思想道德教育課程的重視程度。但同時也要看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相對枯燥,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把與此相對的茶文化內容融入到考評當中,從而使學生們能夠帶着興趣學、帶着熱情考,真正做到學有所知,學有所用。

參考文獻:

[1]張學連.淺談茶文化在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及其開展[J].科技文匯,2009(5):58-58.

[2]羅成翼.論高校學生社團文化的德育功能[J].思想教育研究,2003(05):30-32.

[3]高旭暉,張子強.論茶文化與當代大學生的素質培養[J].中國茶葉加工,2003(2):36-38.

[4]蘇巧雯.談茶文化在校園的育人功能[J].廣東茶葉,2007(3):13-15.

[5]任玲豔.高校人文氛圍的營造及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4,16(7):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