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讓學生“代替”老師出題的小學數學教學論文

學問君 人氣:1.85W

摘要:在傳統教學中,出題一直是教師的權利,學生只有做題的義務。儘管有些題目學生已經熟知甚至比較熟練,但因爲是教師佈置的,學生也只能默默忍受。其實,學生的學習不只是學着知識,也在默默學着教師的教,他們完全有能力學着老師的樣兒出一些基本和簡單的題目。教學中,教師應該給學生“代替”老師出題的機會。

讓學生“代替”老師出題的小學數學教學論文

關鍵詞:學生出題出鏡率出名率出線率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例題、習題、試題設計的起點應據學生而定,例題、習題、試題的取材可以從學生中來。教師在命題時,應該把來自學生的題目作爲題庫的重要內容,並讓它成爲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信學習的有效手段。

一、練習時,變教師佈置爲學生出題

教學《乘法分配律》一課後,教材上有一組題目“在□裏填數”。

(12+5)×4=□×4+□×4

8×(25+125)=8×□+8×□

74×23+26×23=(□+□)×□

a×c+b×c=(□+□)×□

教師機械佈置,學生埋頭做題。在巡視中,教師發現一個學生做了前三小題後就不想再做了,問他原因,他振振有辭:“這些題目都是差不多的!”教師沉下臉,要求他按時完成,學生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一臉無奈。

另一位教師在讓學生練習這一組題目時,發現學生情緒不高,於是及時進行調整:“同學們,你們能不能也當回老師,出一些能運用乘法分配律的題目來考一考老師呢?”話音剛落,學生立即精神抖擻。有的立刻動筆,有的與同桌交流、合作,還有的竊竊私語:“得出難點的題目,不能便宜老師。”……教師認真分析學生出的每一道題,讚揚學生積極開動腦筋。

衆所周知,學生的學習狀態決定課堂教學效果。第一位教師發現學生情緒低落之後,並沒有理解學生,及時改變教學策略和教學行爲,而是勒令學生限時完成,使學生感到乏味。第二位教師在學生情緒低落時及時採用有效的調節方式,變換學生的角色,讓學生當老師出題考自己。學生羣情激奮,絞盡腦汁、千方百計地出題,希望能夠難倒教師,以展現自己水平。學生會出題,也就會做題,教師透過讓學生出題的方式達到讓學生做題的目的,可謂匠心獨運。

二、整理時,變教師組織爲學生出題

教學《小數的整理和複習》。教師首先組織學生回顧:這一單元學習了哪些數學知識?然後小組討論:舉例說一說小數和分數的聯繫;小數的性質是什麼?你能聯繫實際說一說嗎?小數和整數有什麼相同點?最後組織基本練習:(1)0.8表示( ),它的計數單位是( ),它有( )個這樣的計數單位。

(2)0.30 表示( ),它的計數單位是( ),它有( )個這樣的計數單位。

(3)化簡下面各數。0.060 1.230 0.1020  230.00

……

另一位教師教學時,沒有提出整理性的問題,也沒有提供基本的練習題,而是在黑板上寫下“103.2560”,讓學生思考:“如果你是老師,會根據這個小數設計出哪些複習題?”由教師出題變成學生出題。結果學生的表現令人欣喜──

生1:你能指出這個小數的整數部分、小數部分嗎?它們以什麼爲界?

生2:這個小數怎麼讀?

生3:103.2560表示什麼?

生4:1在()位,表示1個();2在()位,表示()個();6在()位,表示()個()。

生5:103.2560由()個1和()個O.0001組成。

生6:103.2560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爲什麼?

生7:如果在這個小數後面添上單位“米”,請你填上合適的單位,103.256米表示103()256();其中2就表示2(),5表示5(),6表示6()。

……

第一位教師遵循了單元複習課的基本教學模式,先是整理單元中涉及的各個知識點,溝通它們之間的聯繫,然後集中進行單元知識的練習,讓學生對知識的結構系統有一個整體性的認識,並進行必要的訓練。然而,這樣的教學學生往往缺乏複習的興趣,自主性得不到表現,複習的內容和方式往往都由教師設定,學生被教師一廂情願地拉着齊步往前走。

第二位教師只是提供了一個具體的小數,讓學生思考:“如果你是老師,會根據這個小數設計出哪些複習題?”結果學生由這個具體的小數想出了許多複習的內容,在出題過程中同時也理清了知識的來龍去脈,同樣達到了複習單元知識的教學目標。

由此可見,複習課有時並不需要設計許多問題和習題,讓學生感到應接不暇、眼花繚亂,產生厭倦的心理。過多、過細的複習材料反而會牽制學生的活動,抑制學生的思維,減弱學生的興趣,而較少的複習材料反而能給學生提供很多自主回憶、整理、提問的空間,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

三、失誤時,變教師改正爲學生出題

教學“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時,一位教師出示了下面一道題,要求學生說出下列兩種圖形的倍數關係:

○○○

□□□□□

( )是( )的( )倍。

題目剛剛出來,學生就大喊:“題目錯啦!題目錯啦!”“這題不好做!”

教師一看,果然抄錯題目了,少畫了一個正方形。怎麼辦?教師靈機一動:“是嗎?那怎麼辦呢?誰來幫幫我?”學生一聽說要幫老師,熱情一下子被激發起來,個個躍躍欲試,想出了各種辦法──

方法1:再添上一個□,□是○的2倍。

方法2:再添上2個○,□是○的1倍或○是□的1倍。

方法3:去掉2個○,□是○的5倍。

方法4:不增加也不減少圖形的個數。可以知道,□是○的1倍多2個或□是○的2倍少1個。

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用多種方法解決了問題。而如此精彩的討論和如此豐富的答案,源自於教師的抄題失誤──少畫了一個“□”,更源自於教師對失誤的靈活處理──讓學生幫老師改正。我們從中不難發現,學生幫助老師解決問題的過程也就是編寫和練習題目的過程,拓展了原來單一習題所不具有的知識和思維功能。

四、測試時,變教師設計爲學生出題

我常常讓學生提供單元測試的試題,每人每種類型的題目出一兩題,然後告訴他們會從這些題目中選擇組合成一張單元試卷。於是,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學生就忙了起來,他們認真謙虛地相互交流,幾乎把每一個同學出的題目先練習了一遍。正式考試已經不重要了,因爲他們早已胸有成竹。唯一的懸念是,他們非常想知道自己的題目有沒有被老師選中。如果被老師選中,對學生而言將是一種“中獎”的快樂與榮耀。這樣的測試已經真正成爲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手段,不可能被學生誤解爲“老師就想爲難我們”或者“老師就想考倒我們”。

後來,看到學生爲自己能替老師出謀劃策出題而奔走相告的興奮勁,我乾脆把每一單元測試一次分解成每週測試一次,時間也由原來的90分鐘縮短成10~15分鐘,從而增加學生體驗快樂的機會。另外,這一小型測試的微型試卷完全由學生輪流出,每次只需出填空題、計算題和解決實際問題,每中題型只需2~4題。因爲題量少,所以出題者需要精選題目,做題者也不感覺疲勞。命題者出好題後由我審查,我主要是控制題目難度,把握題目的知識點分佈,以保證測試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這種“短、平、快”的自主測試不但使學生不再害怕考試,而且還盼望着每週的考試,給學生超越記錄或者重新攀登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機會。

傳統的測試都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在規定的場所中進行,並具有一定的規範和一定的規模。在這種大題量、長時間、嚴要求的考試中,學生普遍心理緊張。而讓學生高高興興地測試,學生自己出題是有效的方法。學生出題的過程,是收集或自編試題的.過程,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同時,把規模由“大考”變成“小考”,最後把每次考的成績累計成爲學生測試的總成績,可以讓學生有心理調整和複習調理的機會。同時,教師還可以把原本對部分學生的補考改頭換面成對全體學生的加考,告訴學生這是讓他們“重新載入”成績記錄而特意破例增加的考試機會,沒有考好的能有機會考好,已經考好的能有機會考得更好。

在採用“學生出題”教學策略,以追求最終“不把學生教死”之良好教學效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第一,提高學生的“出鏡率”。放權讓學生出題,順應了學生自我表現的本能,學生在編寫題目的過程中總想盡量編好自己的題目,其次是希望自己出的題目能被大家所關注。總之,這樣有助於提高了學生在集體中的“出鏡率”,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第二,提高學生的“出名率”。學生都喜歡在學習中露一手,希望能夠“出名”,過一把學習的“明星癮”。上述提高學生的“出鏡率”,無形當中也在提高着學生的“出名率”。學生表現自己的機會越多,張揚自己“名氣”的機會也就越多。讓學生出題或置換考題,也是提高學生“出名率”的一種很好的做法。教師可以讓學生獨自出題,也可以讓小組合作出題,甚至讓家長參與出題,一經錄用,不妨在試卷題目前打上“××同學(家長)供題”或“××學習小組供題”,讓學生看到自己“榜上有名”。

第三,提高學生“出線率”。提高學生的“出鏡率”和提高學生的“出名率”,只是調動了學生一時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如果要維持學生長久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必須提高學生的“出線率”。一是讓學生儘可能多地獲得學習的成功,二是讓儘可能多的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功。學生唯有體驗到學習的成功,才能體會到學習的快樂,也纔會體察到學習的價值,進而認識到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