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校園文化建設與學校內涵發展關係論文

學問君 人氣:2.92W

摘要:學校文化是凝聚和激勵學校全體成員的精神力量,是深化學校內涵發展的現實前提和重要環節,也是學校內涵發展的強大動力。學校內涵發展將爲學校開展文化建設指明方向、內容和重點,有力促進整個學校文化系統的形成,乃至教育質量和效益的提高。

校園文化建設與學校內涵發展關係論文

關鍵詞:文化建設;內涵;發展

學校發展有多種表現,主要表現爲教學資源的集聚、規模的擴張、結構的改善、質量的提升以及效益的提高,歸結起來不外乎內涵式發展和外延式發展兩種方式。學校發展究竟採用何種發展方式,應該與學校自身歷史發展和文化資源稟賦相適應,與社會歷史發展階段的經濟、政治、文化及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應該滿足人們對學校發展認知的新期待,滿足“四個全面”戰略思想的新要求。

1學校文化建設

學校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多種多樣,對學校文化的釋義雖意蘊紛紛,但殊途同歸。鄭金州把學校文化界定爲“學校全體成員或部分成員習慣形成共同具有的思想觀念和行爲方式”[1]。顧明遠認爲,“學校文化應是經過長期發展歷史積澱而形成的全校師生(包括員工)的教育實踐活動方式及其所創造的成果的總和[2]。”綜合看來,學校文化應是學校教職員工在長期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共同創造的推動學校內涵發展的思想基礎、價值導向和行爲方式,包含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爲文化四個層面,重點是學校辦學理念,核心價值觀、教育思想、羣體意識等方面。學校內涵發展強調學校教育的資源、能量和創造力的整合、協調、優化和激發,是學校由量的擴張到質的昇華,由舊質到新質的不斷螺旋式推進的發展過程。學校文化是凝聚和激勵學校全體成員的精神力量,是深化學校內涵發展的現實前提和重要環節,也是學校內涵發展的強大動力。學校內涵發展將爲學校開展文化建設指明方向、內容和重點,有力促進整個學校文化系統的形成,乃至教育質量和效益的提高。

2學校文化建設促進內涵發展

2.1學校文化建設是內涵發展的重要環節

學校文化是一種潛在持續發揮薰陶和教育作用的力量,是一所學校思想精神之脈。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而其中鐵打的營盤既包括學校的物質文化,更內含學校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爲文化。學校之間的差異不僅僅體現在學校的物質層面,更體現在文化層面。學校內涵發展不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應該立足於各個學校現有文化建設水平現狀。學校內涵發展必須將學校的內外部資源進行整合,挖掘潛力,找尋動力和激發創造力,進而深深根植於學校文化建設之中[3]。推動學校內涵發展,要明確學校辦學理念,變革學校內部管理、優化育人環境,促進師生共同發展。而這些目標的實現過程恰恰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2.2學校文化建設是內涵發展的手段行爲主體和行爲目的之間存在一系列中介,主體實現行爲目的必須將目的作用於客體,藉助工具和手段,改變客體形式、狀態。因此,在肯定目的價值的同時應肯定工具價值的合理性。學校文化建設除了自身目的價值以外,相對於學校內涵發展,更應彰顯其工具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學校文化可以凝聚人心、聚集人氣,爲學校內涵發展凝聚共識;其次,學校文化可以整合學校願景、使命、方略以及相應的戰略舉措,爲學校發展統一行動;第三,學校文化可以規範教育教學行爲、激勵參與文化建設的主體、改造不合內涵發展的文化客體,更爲學校內涵發展提供多方面動力源;第四,學校文化建設成果是檢驗學校內涵發展的評價依據。多樣性的學校文化是學校內涵發展的最主要載體,學校內涵發展的結果怎麼樣,透過對其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爲文化的感知便一目瞭然。

3學校文化建設要以內涵發展爲目的

3.1學校內涵發展指明瞭文化建設的方向

“內涵式發展”的本質就是追求人的發展,科學定位是學校內涵發展的前提。因此,學校發展應圍繞“以人爲本”的思想、理念,整合資源、把握趨勢、圍繞重點、科學定位。學校文化是學校的普遍意識和理性精神,也是學校發展的歷史沉澱,是推動學校發展的理性力量。學校文化建設應以實現學校內涵發展爲目的,以發揮學校內涵發展功能爲手段,以學校內涵發展定位學校文化建設的方向。

3.2學校內涵發展明確了文化建設的重點

學校內涵發展應全面貫徹“以人文字”的價值理念。應該挖掘學校內涵發展內在深層次因素,凸顯學校文化建設的目的性,將文化建設納入內涵發展的整體設計當中。學校文化是學校之魂,學校文化建設更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在明確戰略目標前提下,統籌兼顧,有所側重,抓住重點。學校文化建設應注重培育人文理念、注重人文關懷、傳承歷史文明、優化制度設計、改革課程設定,要將學校形成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作爲首要,將培育社會主義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設者作爲重點,將營造良好教育教學環境作爲標準。

3.3學校內涵發展賦予文化建設主要內容

開展學校文化建設,也是落實中央關於促進文化大發展和大繁榮的生動舉措,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學校文化建設主體角度看,學校內涵發展應該包括教師、學生和管理者的發展。主體的文化實踐需要相應的行爲載體。因此,學校文化建設內容可以分成教師文化、學生文化和管理者文化,其中管理者文化具有統攝作用,師生文化是建設的重點。另外,從中小學文化建設的對象角度看,深化學校內涵發展,要分類、分層推進學校文化建設,根據內容的層次性應分成物質層文化、制度層文化以及精神層文化等內在的文化建設。從學校內涵發展的目的性看,中小學文化建設內容立足現實性、注重滲透性、富有特色性、體現發展性。

4學校文化建設與內涵發展的統一

4.1學校內涵發展與文化建設理念統一

(1)指導思想的一致性。推動學校文化建設是關係國家教育全局和國民素質提高的重大戰略任務,深化學校內涵發展,推動學校文化建設必須以“四個全面”戰略思想爲指導。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爲契機,挖掘校內外資源,做足做實校園文化建設這篇文章;以全面深化學校改革爲動力,激發全體師生創造活力;以全面依法治國爲儆校,推進依法治校和管理育人;以全面從嚴治黨爲保證,推動學校廉政文化和制度建設。

(2)價值導向的一致性。學校內涵發展和文化建設的着眼點應定位在教師的人文精神和職業素養的提升和學生全面發展之上,人是學校開展教育的目標和根本,是學校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學校文化是一個學校內在精神與外在氛圍的集中體現,是深化學校內涵發展的重要手段。如何將學校文化建設與人的發展緊密融合,在實踐中彰顯人本精神,重視人文關懷,營造人文環境,是學校文化建設應有的價值認知。同時,學校內涵發展應以師生身心發展爲前提的教育資源整合、教育質量提高和教育效益提升的本質體現。

(3)發展目標的一致性。學校內涵發展與文化建設二者在價值導向上的一致性,決定着其發展目標的一致性。首先,二者共同終極目標是育人爲本。具體體現在一個學校的'辦學目標上,落實在學校的辦學過程中,表現在辦學質量和效益上。其次,不可否認二者在目標上的差異性。學校內涵發展應該更加關注學校發展內在質的規定性,學校文化建設較多關注外在形的表達以及同文化載體結合融合程度,在文化傳承基礎上,體現學校文化的獨特性、新穎性和導向性。

4.2二者統一於學校全面發展中

(1)凝練學校精神文化。以“四個全面”戰略思想指導學校精神文化建設,深化學校內涵發展。精神文化是一所學校在其歷史發展進程中不斷演化並伴隨的一種非物質力量。具有較強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導向作用。建設學校精神文化是學校內涵發展的基本要求,更是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精神文化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需要加以凝練,歸納。學校精神文化主要表現爲校風、教風和學風建設。學校要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思想,鍛造管理者和教師政治品格、師德素養、健康心理,引導廣大管理者、教師提高自身修養,提升學校精神文化[4],讓教師羣體形成良好的教學風氣、治學態度和醇和的師生關係。要加強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的養成,培養學生自我約束和自我成長的意識,透過建立一整套科學的文化育人體系,促進學校良好學風的形成。

(2)鍛造學校制度文化。將頂層設計引入學校的發展戰略,堅持以人爲本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系統規劃,科學設計契合學校內涵發展的制度文化體系。學校制度文化建設既要立足現實,也要着眼長遠,既要求變求新,更要保持相對穩定性,切記頭腦發熱、盲目施行,更不可朝令夕改。制度設計要體現科學性、人文性、公平性、發展性、系統性原則。制度文化建設的內容主要涵蓋日常管理、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和後勤管理等制度,制度體系內部要圍繞主旋律,首尾照應,相互契合[5]。制度的形成過程要體現學校內部管理的民主化,要反映學校文化歷史的傳承,要圍繞內涵發展的目標前行。

(3)提升學校教學文化。堅持科學發展,結合學校實際,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確定學校辦學目標,制定學校發展規劃;堅持內涵發展,摒棄學校傳統管理模式,引進優化吸收中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管理理念,完善學校組織結構、部門職能和評價體系的調整,突出“文化和內涵”這兩個關鍵詞在教育管理、課堂教學、學生評價中的份量。堅持全面發展,開展學生文體活動,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堅持協調發展,既關注學校常規管理,又重視教學管理,既抓好教學,又抓好評測,既注重教師教法的改革,又引導學生進行學法的改進。

(4)優化學校環境文化。環境文化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面,也是深化學校內涵發展的有效手段。學校的決策者和管理者要利用學校的區位優勢、自然環境、風土人情、學校歷史文化傳承和不同學習階段學生特點,整合資源,科學謀劃,創設富有特色的人文環境和校園環境。注重凸顯三個目標:一是凸顯教育目標。透過營造具有內涵的人文風景和優美的自然環境,爲校園環境打上教育的烙印,發揮環境育人功能。二是凸顯愉悅目標。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從綠化、美化、淨化、亮化校園環境入手,整治校容校貌,增設休憩點、晨練處和英語角,精心設計林蔭小道、文化長廊、綠草坪和石板路等自然景觀小品,讓師生在學習、工作之餘有鍛鍊、放鬆、聊天和娛樂的空間。三是凸顯知識目標。充分利用學校的文化牆、宣傳欄,方便學生課外知識的攝取;設定校史館、名人牆,班級掛設名人警句等,加強對具有教育意義和時代精神的名人名事宣傳[6],以感性的認知激勵培養學生自省自律自強的意識。

參考文獻:

[1]鄭金州.教育文化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76頁

[2]顧明遠.論學校文化建設[J].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6(5)

[3]王良江.論文化建設在學校內涵發展中的體現[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8(5)

[4]沈勝林.論學校內涵發展與文化生成機制的建構[J].教育與管理.2015(9)

[5]周先雁.加強和諧大學文化建設推動大學內涵發展[J].湖南社會科學.2010(11)

[6]魏傳輝.加強文化建設引領內涵發展[J].陝西教育.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