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漫議高校校園文化與和諧校園建設問題論文

學問君 人氣:3.06W

【摘 要】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爲主體、以課外活動爲主要內容、以校園爲主要空間、以校園精神爲主要特徵的羣體文化。構建和諧的高校校園文化要正確把握和諧的高校校園文化的內涵。校園文化的創新是高校發展戰略的必要要求,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需要,是陶冶學生情操,弘揚學生個性、培養學生良好行爲的有效舉措,是學校正常執行,提高辦學質量的有效保證。

漫議高校校園文化與和諧校園建設問題論文

【關鍵詞】高校 校園文化 和諧校園

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爲主體、以課外活動爲主要內容、以校園爲主要空間、以校園精神爲主要

特徵的羣體文化。近年來,隨着高校擴招,高校學生來源參差不齊,思想文化素質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因此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非常重要。筆者認爲建設高校和諧的校園文化必須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以“和諧高校,文化校園”思想爲核心,把握校園文化內涵

要構建和諧的高校校園文化,我們首先要把握好文化和高校校園文化以及和諧的高校校園文化的內涵和關係。

1.把握高校校園文化的內涵。據統計,全世界給“文化”下的定義有260多種。綜合這些定義,我們可以將“文化”理解爲人類在與自然的作用及社會實踐過程中認識、掌握和改造客觀物質世界的一切物質活動和精神活動,以及創造和儲存的一切物質財富、精神財富和社會制度的發展水平、程度和質量的總和,它是一個有機系統。

校園文化是在學校這個特定範圍、特殊環境中產生和演進的,是文化的一個子系統。從廣義上講,校園文化是學校存在方式的總和,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從狹義上講,校園文化通常指以課餘文化活動,即我們所講的第二課堂爲主要內容的文化氛圍和精神。高校的校園文化層次更高,更突出創新精神和個性解放,它是高校校園內所呈現的一種特定的文化氛圍,這種特定的文化氛圍是和高校的培養目標、校風校紀、生活方式等內容相聯繫的,是在廣大師生直接參與和精心培養下發展起來的。

2.把握和諧的高校校園文化的內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關“和諧”的思想源遠流長。孔子說“和爲貴”,墨子說“兼相愛”,都表達了社會和諧的主張。在西方思想史上,從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理想國”,到空想社會主義者傅立葉的“全世界和諧”、歐文“新和諧公社”,都反映了人們對和諧美好社會的憧憬。高校是引領社會發展與文明的機構,理應擔負起構建和諧社會的重任,建設先進的、和諧的校園文化,成爲最適宜師生生活、學習、發展的物質家園和精神家園。

二、掌握校園文化的特徵

1.校園文化具備獨立性。校園文化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中形成,又是在一個特定的歷史過程中發展而成,因此,無論是從地理上還是歷史上講都有其獨特性,有其自身的發展過程,並對校內的師生產生長期的固定的影響。比如說“北大精神”即是一種典型的校園文化。北大之所以有永恆的活力,就在於它有寬廣的胸懷,包容的胸襟,它給北大的學子們提供了濃郁的學習氛圍、良好的學習環境,也給他們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多樣的實踐機會。凝重、活潑、絢爛、五彩的校園文化使莘莘學子們受益匪淺。

2.校園文化具備延續性。從歷史的角度看,校園文化有其發生、發展、繁榮和衰落的一般過程,各個時期的校園文化有其內在的繼承性、承接性的特點,且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同時也體現了它的獨立性。校園文化具備長期性。校園文化的形成不是一種短期行爲,沒有歷史的學校是形成不了校園文化的。這種文化的形成應在長期的形成過程中逐步爲社會所接受、認可,並體現其特有的社會價值。校園文化具備從屬性。校園文化的載體是學校,學校是社會的組成部分,因此校園文化同樣脫離不了大社會文化的影響,獨立性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相反,恰恰是這種相對性,給校園文化注射了強有力的生機,這正是校園文化發展的基礎,前進的動力。這體現了它的性質只能是一種社會亞文化。當然,學校並不是一個桃花源,它與現實社會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不少人說,校園文化,有時就是社會大衆文化的翻版或複製品。不過,當我們遵循“良知先行於大學”的信條之時,校園文化,往往會給牆外的社會吹送去一股股清新的風氣。

三、建設校園文化的途徑

良好的校園文化是我們長期培育的結果,建設校園文化需要有正確的方法和策略,成功的校園文化建設有以下幾條途徑:

1.美化校園環境。蘇霍姆林斯基曾經強調,要讓每一面牆壁說話。校園文化是校園歷史的`一種精神產品,是一種隱性的,又十分富有吸引力的亞文化系統。校園文化也是一種潛在的滲透在校園各個角落的一種內在精神力量,它無處不在,無處不含,是整個校園理性光芒的濃濃的細雨,它會讓任何知識與集中的人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學校那種獨特情調和氛圍的薰陶。

2.巧妙佈置教室。教室是教師工作、學生深入學習的主要場所,也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要進行精心設計。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柯對教室內外環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他所領導的學校中,到處擺放着鮮花,對學生創造了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

3.發揮宣傳欄的文化載體功能。黑板報、牆報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中外各個學校儘量挖掘創造美好的校園環境,將“一面不會說話的牆壁”作爲校園文化建設的總目標追求。

4.加強校園網絡建設以及廣播電臺的輿論宣傳作用。辦好廣播站,利用網絡的宣傳作用是校園文化建設最便捷的途徑。學校要充分利用校園文化層次高、理性色彩濃、資訊服務優勢,透過輿論導向,使校園文化建設向優雅、高尚的格調發展,讓催人向上、活潑嚴肅的文化成爲校園文化爲主流。

5.堅持開展校園文化藝術節等活動。節日期間,組織相應的文化體育活動。如藝術節、演講、書法、繪畫等作品展覽。體育節,舉辦田徑運動會和拔河、跳繩、籃球、乒乓球的比賽。還可以學校爲單位,組織開展各種藝術活動,讓具有藝術特長的同學選擇參加符合自己特點的藝術活動,讓學生在自己所愛的藝術活動中施展它的特長,發現和創新。

總之,高校校園文化是一種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爲主體結合而成的社會組織的羣體文化。高校青年文化是高校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文化大體系中最富有朝氣和活力、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一部分,應將其納入到先進文化建設的範疇。青年文化建設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時代課題,共青團要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發展健康有益、充滿活力的青年文化。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要以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理論體系重要思想爲指導,弘揚主旋律,加強“兩課”建設,堅持先進性、時代性,發揮主渠道、主陣地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炎琪.不可或缺的校園文化.中國教育報.2003-2-25.

[2]徐祿新.高品位校園文化建設的現實意義和實施策略.教育現代化,2002,(10).

[3]馬和民.新編教育社會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