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路徑分析的校園文化論文

學問君 人氣:3.15W

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是以培養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面向基層、生產、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爲目的的院校。而作爲學校內涵建設和特色建設重要組成部分的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是實現高職院校可持續性發展的內在動力,是高職院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內驅力。因此,加強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是十分必要的。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路徑分析的校園文化論文

一、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內涵及其本質特徵

本文借鑑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結合高職院校在辦學目標、人才培養目標、文化物質載體、文化指向羣體等方面的特色,將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定義爲以高職院校校園爲主要空間,以培養具有較高職業素養、契合社會要求的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爲主要目的,以物質文化、精神文化、行爲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設等爲主要內容,以校園精神、文明爲主要特徵的一種羣體文化,是高職院校全體成員參與創造的所有物質和精神產品的集合。依據這個定義,與普通高校相比較,高職院校因其獨特的職業教育因素,在它的校園文化中更多地體現了“職業性”的本質特徵,具體表現爲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從職業崗位出發,堅持重在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塑造現代“企業人”。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職業性”特徵使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內涵帶有鮮明的企業文化的特徵。

二、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建設路徑

結合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內涵和本質特徵,筆者認爲,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又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紮實推進:

(一)加強高職特色的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夯實校園文化發展基礎

辯證唯物主義認爲,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中,物質是第一性的,是基礎的。高職院校校園的物質文化也同樣非常重要。“爲了更好地實現高等職業教育、培養有用之才,各高等職業學院應建設完善硬件設施並塑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校園物質文化建設是校園其他文化形態存在的前提和基礎,只有物質文化建設跟上了,制度文化、行爲文化、精神文化才能在此基礎上得以發展。高職院校物質文化建設包括:1.大力加強實驗實訓場所的建設,爲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提供物質保障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主要體現在理論的實際應用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而實驗實訓場所是學生把自己所學知識和技術能夠得到真正鍛鍊和提高的實戰基地,充分體現出高職教育工學結合、教學合一的人才培養模式。把實驗實訓場所的建設擺在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的首要位置,無論在環境建設還是硬件設施建設上都應該與企業第一線的工作環境相一致,讓學生了解和熟悉未來的環境、工作流程,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過硬的技術應用能力和良好的職業素質。2.建設體現學校文化傳承、文化內涵的校園從學校自身的實際條件出發,考慮自身的特色及辦學宗旨,在學校的建築物、園林、廣場、實驗實訓場所等建設中,精心設計,賦予它們以豐富的文化氣息和內涵。如對學校校訓、校徽的展示,學校主要建築物的命名,在教學樓、實驗實訓場地、企業班活動基地等懸掛與企業文化對接的格言警句,在廣場或者文化廣角展現學校發展歷程等等。透過這些,創造出獨特的校園文化和院校魅力。

(二)加強高職特色的制度文化建設,強化執行力

建設具有高職特色的制度文化,督促學校師生員工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以此來規範師生員工自身的行爲,形成較強的向心力,維護學校正常秩序。1.創建以人文字的校園制度文化堅持以人爲本的價值理念爲指導思想,完善學校教學、學生教育管理等相關制度,規範校園行爲,努力創建符合學校特色的校園制度文化。學校在制定各種校園管理制度時應充分考慮教師、學生的意願,應該尊重他們的參與權,特別是在與他們切身利益相關制度的制定過程中,一定要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這樣制定出來的制度,才能得到教師和學生的理解和認同,才能調動他們參與校園制度文化的主人翁精神,也才能充分發揮制度的行爲規範作用,促使管理規範內化爲個體的自覺行爲。2.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制度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是高職院校辦學的特色,也是高職院校發展的必由之路。任何工作的開展都離不了好的制度的保障。如果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少了制度的保障,必將成爲人才培養工作中的軟肋。爲此,高職院校應該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制度體系作爲校園制度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如成立專門的校企合作管理機構,明確職責,提供組織保障;制定出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各種基礎性的檔案,提供製度保障;建立相關的考覈和激勵機制,調動積極性,促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工作的開展。3.完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管理體系高職院校教師是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主體。只有既掌握着專業理論知識又具有豐富的專業實踐經驗的教師,才能培養出符合企業要求的專門人才。而我國的高職院校教師一直都存在着專業實踐經歷和能力不足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高職院校應該注重“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透過建立健全“雙師型”教師培養、評選、激勵、管理體系,建設一支既有豐富專業理論知識又能指導學生進行實驗實訓的教師隊伍。

(三)建設高職特色的校園行爲文化,規範行爲

高職院校校園行爲文化包含的內容較爲廣泛,建設高職特色的校園行爲文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重視科技、文化等第二課堂的開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透過開展創業創新大賽、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專業技能大賽、專家講座等活動,帶動學生科技水平的提高。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藝術活動,如設立校園文化藝術節,舉辦知識講座,邀請知名學者作報告、講演,組織社會實踐活動,舉辦知識競賽、朗讀、演講比賽等,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陶冶學生的情操,“把文化素質教育與學校開展的藝術文化活動相結合,從而達到預期的目的,增強學生的藝術鑑賞水平”。2.規範教師的行爲,加強師德建設教師在學校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學高爲師,身正爲範。教師不僅要在學識上“傳道授業解惑”,而且,教師還要透過自己的言行、道德品質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教師素質的高低無疑也影響着學生培養質量的高低,而教師的素質又是由師德水平所決定的。良好的師德是教師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只有教師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以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全面發展,才能培養出符合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素質的人才。因此,高職院校應該高度重視教師的師德建設,透過理論學習,建立考評體系和獎懲體系、注重人文關懷等方式,強化教師隊伍建設,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規範教師行爲。

(四)建設高職特色的校園精神文化,建立價值理念系統

在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內涵的四個方面中,精神文化是重中之重。校園精神文化對廣大師生具有導向、激勵、薰陶和重塑作用,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根本着力點。對高職院校校園精神文化的建設應該以繼承和發展的眼光對待。一方面要繼承學校在建立和發展中的辦學追求及思想精髓,另一方面要立足於職業教育,與時俱進,不斷地發展和建設新的精神文化環境,才能建設有自身特點的高職院校校園精神文化。1.高職院校校園精神文化建設要立足於高職教育特色高職院校是培養從事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專門技術的人才,以培養職業人爲辦學目標,就必須在師生員工中樹立一種“注重實踐、學以致用”的理念,加強對師生職業道德的培養,注重師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弘揚精益求精、嚴密細緻、科學求真的技術精神,打造“職業”特色,突出高職教育的特點。2.高職院校校園精神文化建設要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相融合,要融入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充實校園文化精神的內涵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意見》(教社政〔2004〕16號)指出:“把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教育融入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落實到教育教學的各環節,透過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教育,不斷提升大學生的人格、氣質、修養等內在品質,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教育引導大學生正確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高職院校在教學活動中合理安排課程設定,對理工科學生要開設文學、歷史、哲學、藝術類的課程,對文科生要相應地開設自然科學之類的課程,構建科學合理的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相結合的教育體系。此外,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如“天人合一”的哲學理論,勤儉、知足的生活觀念,“貴和執中”的處世思想,“貴義賤利”的價值取向對教師和學生的思想、行爲有着深刻的影響。高職院校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透過大學語文課程、豐富多彩的國學教育活動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引入校園文化中,植根於校園文化之中。

(五)融合企業文化,豐富高職院校校園文化

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之間關係密切,兩者之間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高職院校對企業的依賴性較強,行業烙印較深,並且影響滲透到校園文化中。企業文化在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方面具有促進作用,能夠推動校園文化的發展。高職院校可以透過搭建與企業的交流平臺,例如建設企業實踐基地、校企聯合建立企業班、校企技術合作、邀請優秀企業家、技術行家擔任兼職教師,邀請企業成功人士、企業管理人員開設專題報告會,舉辦校企合作企業或傑出企業文化展覽,與企業合辦文體活動等方式,將企業文化引入校園中,融合滲透到校園文化中,促進學生深入瞭解、領會企業文化,從而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職業道德,力爭能培養出優質的企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明山,劉向紅.大學校園文化與大衆文化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J].中國商界,2008(4).

[2]黎旭.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特色構建研究[D].廣西師範大學,2008.

[3]任鋒,王平堯.試論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的互滲和結合[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3).

[4]程小康.旅遊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上海師範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