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強化愛的教育論文

學問君 人氣:2.04W

筆者所在的學校處於城市邊緣,學校中絕大部分學生都來自偏遠農村,他們小學一般就讀於教學條件較差的私立小學,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如何利用現代教學條件爲這些學生服務,化不足爲優勢值得探討。同時,初中生正處於身心迅速發展和學習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階段,處於思想品德和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教師在其思想品德的發展上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有效幫助。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應該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融入愛的教育,以培養學生愛的意識,以正確的心態對待學習和生活。

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強化愛的教育論文

一、體會親情,心心相印,感悟父母的愛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理想就在於使所有的兒童都成爲幸福的人。”在高考指揮棒的影響下,在社會、學校、家庭一味追求分數的欲求下,教育的本義被忽視,很多教師眼裏只有分數,學校評判教師的標準和社會評判學校好壞的標準也只有分數,家長判斷孩子是否學好的標準也是分數。段慧民教師在《好教師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說:“教育就是愛,愛就是教育,愛學生,就會想出教育學生的辦法來。”因此,教育應從心開始,呵護學生幼小的心靈,讓學生真正成爲幸福的人。

筆者所在學校中的絕大部分學生都來自偏遠農村,父母文化素質不高,整日爲生計奔波在外,無法對孩子進行及時、有效的教育,父母與子女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有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簡單粗暴,只要教師告訴家長孩子有不好的表現,家長就不問原因地嚴厲訓斥,甚至打罵,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針對這些現狀,思想品德教師的責任重大。學生最討厭教師的說教,因此,教師可以透過大量有關父愛母愛的故事,迂迴地影響學生的心靈,引導學生認識到父愛母愛的偉大,理解父母的'不易,在他們發脾氣時努力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他們溝通,多關心、孝順父母;此外,教師還可以設定一些活動讓學生去了解父母,包括父母的成長曆程、工作經歷等,讓學生對父母的認識更加深刻,從而觸及其心靈深處對父母的愛。

二、融洽關係,心心相通,拉近師生距離

新課程改變了過去教師向學生單方向傳授和灌輸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的狀況,師生之間是平等的。教師要相信每一名學生都有發展的潛能,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要求,使每名學生都能獲得充分發展。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教師要有愛。愛學生是教育者的責任,它與師德直接相關,愛學生不能憑個人的好惡只愛那些自己認爲可愛的學生。教師對學生的愛必須要公平,對所有學生必須一視同仁,把學困生的轉化當作重要的課題對待,用愛去感化、引導學生,點燃其學習的熱情。作爲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師,也應用生態的、多元的觀點來看待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讓每一個人都感到自己重要。教師必須把滿滿的愛心投入到思想品德教學的實踐中,讓每一名學生都能沐浴到教師愛的陽光,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體驗友情,同舟共濟,增強生生互動

美國心理學家格林倫說,“教育正像其他的社會過程一樣,它的成效依靠交往。”在思想品德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透過開展一些富有人文色彩的教育活動,增強生生之前的互動,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促進學生了解友情的可貴,學會運用友誼原則指導自己與朋友、同學的交往。校園生活是人生最美好的記憶,因此,作爲思想政治教師,有必要在教學實踐中爲學生提供體驗友情、增進友情的機會,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朋友之間的“關愛”和“友愛”,學會真誠待人,互相幫助,讓人生更精彩。

四、強化責任,勇於擔當,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當前一些中學生缺乏責任意識,作爲具有時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要緊密聯繫實際,利用最近發生的國內外時事及一些以責任爲主線的故事設計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有所體驗,在體驗中接受真理,並激發其愛家、愛社會、愛國的情感,使其產生參與公益、服務社會的願望,強化其勇於擔當的責任感,做一個內心有愛的、正直的中國人。

總之,教師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強化愛的教育,可以透過引導學生體會父母的愛,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溝通,豐富實踐形式,增進生生友情,聯繫等方式有效落實,使學生形成愛的意識,提升思想覺悟和精神境界,成爲真正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