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對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法的一點思考論文

學問君 人氣:2.6W

當前,許多政治老師對思想品德課教學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出現了一些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改革,爲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注入了生機和活力,但與此同時,有些老師卻完全抹殺了傳統教學法的有效功能,全盤否定了傳統教學法。筆者認爲這是一個誤區,對思想品德課教學方法的改革應持辯證的態度,應將傳統教學法和新教學方法有效地結合在一起。

對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法的一點思考論文

一、對新教學方法的再認識

思想品德課出現的新教學方法,主要有生活型教學法、研究型教學法、自學型教學法、合作型教學法、討論型教學法等等。這些方法的共同點是:第一,從目的上看,把發展學生的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第二,在課堂的結構上,改變感知和教材中聽與讀的比例,普遍減少教師的講課時間,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第三,在教學過程中,突出自主、探究、合作性的學習,讓學生成爲學習活動的主人,教師成爲學習的組織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權威的講授者。可以看出,探索的總方法是突出“以學生爲中心”,注重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自主性和創造性,教學活動和重心不同程度地向學生方面轉移。這一總方向能夠促進學生學習上的生動活潑,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代表着思想品德課改革發展的方向。

但是,也應該看到,目前我們見到的這些新方法並不是完美的,也存在侷限性。與傳統的以講授法爲主的五環節課堂模式相比,有以下幾點不足:第一,在同樣時間內,學生接受的有效資訊量減少。中學生閱歷較淺,中學教材又像壓縮餅乾,要靠教師精選出大量的例子稀釋,學生才能消化。學生自學、討論中得到的資訊,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無法與教師講授中提供的資訊相比。第二,學生系統地掌握知識體系的效率低於傳統教學,這是因爲:1、學生自學掌握知識的效率較低;2、過多地增加自學、討論等環節後,教學過程的節奏放慢,上下環節轉換較費時。第三,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問題突出不夠,甚至可以說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這是由於教學活動重心向學生一方偏移,教師講授時間壓縮,輸出資訊量減少,而許多思想教育內容正是寓於這些資訊之中的。

再者,學生思想品德的發展,遵循知、情、意、行這樣的順序,聲情並茂的講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思想教育方面可以收到更明顯的效果。

二、對傳統教學方法的再評析

隨着對新教學方法探索的.深化,已經比較廣泛地引起了人們對思想品德課教學方法改革的辯證思考,有更多的人在肯定和吸收各種新教法優點的同時,注意到了這些新教法的不足之處,並努力加以克服;對傳統教學法的作用和地位也重新進行了再賞析。教學中的弊病是客觀存在的,但歸咎於傳統教學又是不公正的。那麼問題究竟何在呢?許多教育學著作談到,傳統的講授法比較容易滑向注入式、填鴨式、呆讀死記。這一點確實如此,但請注意:這只是容易導致,而不是必然導致,傳統教學不等於滿堂灌、注入式、填鴨式、呆讀死記。傳統教學不排斥啓發式,啓發式是一切教學方法使用的指導思想,當它能調動學生積極思維,它是啓發式,反之則是注入式。傳統教學也不主張呆讀死記,主張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而且本身就包含着問題性教學、程序性教學,即改革型的因素。傳統教學並不總是滿堂灌,它甚至會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嚴格限制連續講授時間。講授中空插着設問、質疑、圖表、練習等手段,可以把課堂教學組織得張弛結合、鬆緊得當、生動活潑。當然傳統教學也決不總是單調呆板、枯燥乏味的,這不僅取決於教學內容,而且更取決於教師教學技巧的高低。在傳統的教師講授中,那充實的內容、深刻的思想、幽默風趣和具有說服力的語言,對學生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一堂以講授爲主的成功的傳統教學課,是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產生巨大吸引力的。成功的傳統教學法決不會使學生處於被動地位,決不阻礙學生的能力發展。根據我們的教學實踐總結,筆者認爲,以講授爲主的五環節課堂教學,有如下五點優勢:第一,教學過程緊湊,節奏快,資訊量大,節省時間,效率高,有利於學生系統紮實地掌握知識體系,完成必要的技巧技能訓練;第二,注重邏輯分析,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有積極意義;第三,講授能調動學生的感情、意志因素,從而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緊張程度和效果;第四,聲情並茂的講授教學,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佔有優勢,這一點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具有特殊意義;第五,對教學內容的適應性、對教育對象的適應性都比較寬。所以,不是傳統教學法沒用了,而是我們對傳統教學法的掌握不過關。

總之,任何一種教學方法是否屬於最佳,是相對而言的,要視教學中學生和教材等具體情況的變化而加以綜合運用。傳統教法和新教法都有其優點和侷限性,我們在教學中不能憑個人主觀意志把某種教學方法死板專一地應用在某項任務、某種內容和對某類學生的教學上,而是要求教師善於從實際出發,依據學生的心理特徵、學生的知識、智力水平和教學內容、教學任務等情況靈活選定和綜合運用兩種教學方法。譬如,當某些教材的教學任務是向學生系統傳授新原理、新概念,而這些新知識是既抽象又難懂的,這樣就應採用傳統的講授法了。如果採用其它新方法是很難使學生對原理、概念深刻理解、牢固記憶的。比如一些原理、概念就需要老師在課堂上直接講授。當教材中某一部分內容,學生可以用所學過的知識自行解決時,可採用“自學法”、“探究法”等方法,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因此,筆者認爲不能把傳統教法與新教法截然分開,而應該取長補短、綜合運用,把傳統講授與學生自學、討論等形式相結合,既注重發揮教師設疑釋疑的主導作用,同時也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展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樣才能達到既掌握知識又發展能力的良好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