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

學問君 人氣:1.05W

美術教育是整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美術教育影響人的思想、感情、意志、興趣、愛好,乃至影響人的整個精神世界,從各方面陶冶人的性情,培養人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審美素養,在以培養全面發展的現代新型複合人才爲目的的素質教育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美術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人的主體性發展,主體性發展的最終結果是創新能力的培養。

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

一、學生的生活經驗是創新的基礎

新課程標準將美術課程的性質定位爲“人文性質”,“以人爲本”、“以學生髮展爲本”的基本教育理念貫穿整個課程標準之中。新課程標準中強調“應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繫在一起,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在具體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應自由、靈活、開放,選擇學生身邊的、最熟悉、最喜愛的題材作爲課堂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生活,緊密結合學生經驗,適合學生年齡心理特點,這樣的教學纔可能深入人心,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地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創造慾望,使學生內在的發展要求和教學相吻合,實現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這種靈活、開放、與學生的生活經驗零距離接觸的教學,就是以學生爲本,就是以學生髮展爲中心。就是真正面向全體,面向每一位學生。這種充滿興趣與激情的積極的學習狀態,爲學生創新能力的生髮提供了更大限度的可能。

二、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創新的源泉

鼓勵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應該變以書爲本的強迫、灌輸式教學方式,真正建立以人爲本的啓發、引導式教學方式。現代教學論認爲:教學活動是一種雙向的“知識對流”,強調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漠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不能充分關注學生學習的情趣需要,老師爲教書而教書,不僅不能形成“知識對流”,而且還會引起學生反感,對學習產生牴觸情緒。因此,確立啓發、誘導的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興趣,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教師要學會關注、鼓勵和欣賞每一位學生,真誠地作學生學習的幫助者、指導者、促進者。老師的欣賞、鼓勵和幫助,給學生以“我能行”的信心,從而點燃了學生濃厚的興趣、奮發進取的精神和旺盛的表現力、創造力。

老師欣賞或肯定學生作品的某些方面,學生就會對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實踐證明,興趣是最大的動力,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美術課感興趣,才能吸收美術知識和培養美術技能,興趣也是信心的推動力。學生如果帶着濃厚的興趣去學習,便會由被動變爲主動,由強迫變爲自覺,心情也就會變得愉快,進而使注意力變得集中和持久,觀察力變得敏銳,想象力變得豐富。對美術興趣盎然的學生,思想活躍,信心十足,表現出強烈的創造慾望和熱情。

三、學生的想象是創新的羽翼

想象是在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經過聯想、創造,形成新的形象的心理過程。美術活動是藉助形象思維的,而形象思維是最容易激發聯想,發揮想象的創造活動。開啓學生的創造靈感,只能從學生內心的形象思維入手,激發豐富的想象。

美術課之所以有利於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因爲美術活動是一種腦、手、眼等多種器官並用的活動,在訓練感覺想象等方面都是十分有益的,並能促使綜合思維能力的提高。而這種綜合思維能力是創造能力的內核。

創新是最富於激情的.活動。在情感的驅動下,審美想象力就會得到自由的發揮。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調動學生情感的投入,鼓勵學生在原有的教學基礎上,舉一反三,真正進入自由聯想的空間。學生一旦進入了自由聯想的空間,就能創造出無數富有情趣而又奇妙的畫面。在這種充滿激情的學習、製作、創造中,教學過程自然會呈現生動、活潑、自由、激情、詩意與美的氣氛與意境,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滲透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

在上陶藝製作課時,我先讓學生們欣賞一些傳統、現代各種不同風格、個性鮮明的彩陶製品;欣賞啓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學生們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根據作業要求,他們異想天開,大膽實踐,創作出了千姿百態的陶藝作品。當讓學生評價自己的作品時,他們爭先恐後、津津有味地講述自己的獨特創意以及製作過程中的情感體驗。

四、開放的教學環境是創新的土壤

美術教育的目的和活動就是透過激發和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主體能力和主體的人格,以積極的態度去參與自身的發展過程,促進創造能力的培養。作爲一名美術教師,必須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學生的需要去創造一種寬鬆、和諧、民主的教學環境,營造適合培養創造能力的良好氛圍,並必須運用新課程理念,進行創造性的教學。

在教學環節上應有意識地給學生自由發揮的機會,注重發揮學生的創造性,讓學生在美術課活動中去感受和發現作品的內涵,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透過學生的參與、實踐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開放、自由、民主的教學環境,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激發他們的創造熱情,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以學生爲中心開展教學,面向所有學生,發掘潛能,去發展每一個體的創造性。重視學習主體的主動性、獨立性與個性化,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運用新舊知識解決問題,提出與他人不同的理解或有所創新。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創造個性的培養,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在教學中不搞“標準答案”,真正做到以人爲本而不是以教材爲本。從而,把學生培養成主動、自主、創造性地進行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的社會主體。

創新能力不是“教”出來的,是鼓勵出來的,是培養出來的。學生作爲享受教育的主體,具有內在生成的自發力,是有知覺、感覺、衝動、精力、意志力的個人;藝術教育不是教“藝術”,也不是進行“教育”,而是激發主體“人”與環境相互關係的自覺,產生主動學習的精神,促使創新能力的自發形成。

美術新課程改革實驗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是美術教學中重要任務,需要我們不斷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