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創新教育和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

學問君 人氣:1.58W

論文摘要:傳統教育不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要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教學也必須創新。創新教育是高層次的素質教育,只有在素質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才能形成創造能力。

創新教育和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

論文關鍵詞:學生創新能力創新教育培養方法

1創新教育的內涵

創新教育即是透過教育這種社會有組織有計劃的活動形式,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構建具有創造性、實踐性的學生主體活動形式,透過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創造,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並有意識地將潛存於個體身上無意識的或潛意識的創新潛能引發出來,以自己的實踐活動實現創新的思想,從而實現社會整體的創新行爲,實現社會的知識創新、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等。創新教育作爲一種新型教育,它的誘發和生成的根本動因是社會變革,教育者在審視和評價原有教育模式的同時,更應該注重教育的變革、調整和重建。創新教育和應試教育、素質教育一樣,是一種教育概念,概念的定義,無論從思維還是模式上已經對創新教育的內涵作了理論上的界定,指引着教育發展的方向和框架。

2創新教育的實施

2.1教師應具有獨特的教學風格

教師的教學應有自己的風格,沒有教學風格的教師,個性和格調在教學中沒有體現,教學就沒有吸引力。具有教學風格的教師,他的課帶有明顯的、穩定的個性傾向性,或幽默、或沉穩、或活潑、或規整。教學風格是教師的“個人標籤”或曰品牌,能充分體現每位教師的風格、特色和水平。它透過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方法、教學語言、個人氣質等一系列內在與外在因素表現出來,體現教師的思想、教學觀念,帶有強烈的教師個性趨勢。簡言之,教學風格就是教學過程中,體現教師個人特點的風度和格調,是教師教學思想、教學藝術特點的綜合表現。

教學風格的形成過程就是教師不斷提高自己教學技能技巧的發展創新過程,只有教師在不斷學習、思考、發展、創新過程中教師的教學風格纔可能形成。當然,教學風格一旦形成,它也有進一步發展創新的需求,因爲任何一種模式都不是僵死不變的,它必須在實踐中隨教師思想品質、道德水平、文化修養、教學藝術、生理心理素質的成熟而不斷髮展創新。在教學風格的發展創新方面,很多優秀教師爲我們做出了榜樣,這些榜樣告訴我們,只有在不斷髮展創新中,教師的教學風格才能達到更高的藝術境界。

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充電,在提高自己的教學基本功的基礎上,還加強綜合素養和能力的提高,老師的每節課都應該是胸有成竹,遊刃有餘的。但課堂中會不時有應急的情況發生,如學生針對難點的提問,課堂紀律出現變化等等特殊情況,教師憑自身的智慧和機智來解決,以完成課堂教學的任務。所以,教師除專業能力要加強外,還要不斷充電,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也就是在提高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

2.2重視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

過去教學輔助手段是一支粉筆、一張嘴,到現在五光十色的圖片,標本模型,再到現代化的視聽媒體,如:投影儀、錄音機、幻燈機、電視機都頻繁地在課堂教學中被使用着,但是要做到始終正確使用教學輔助手段,卻並非易事,未經設計隨心所欲地使用教學媒體,會讓大量的或雜亂無章的迅速更替的感性體現,鈍化學生原來就很脆弱的認識能力。 現代教育技術對教學領域的介入,不是簡單的加法,應當是形成一種教學功能的結構。

首先,教學中心逐步由“教”向“學”轉移,從本質上說應用現代技術不是爲了滿足教師教學的需要,而是爲了滿足學生學習的興趣,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引導我們在教學中努力追求新的境界,真正將學生置於學習主體的地位上;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向學生提供了更豐富的資訊,使學生自主學習;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使學生易於接受學習內容,能提高教學效果;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使軟件和媒體不再是具有“教具”的特徵,而成爲學生自己學習、師生共同探討的材料和工具。總之,隨着教育技術的現代,學生更注重學習方式的學習。這各具有認知性的教學,將促使學生儘快成爲學習的主人。

其次,使教學過程逐步分層次發展,以往的教學理論,都是按認知線索進行的;現在的教學設計過程中,應主動考慮採用何種教學技術,促使學生能力的培養,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還要適應學生的學習需要。創造出生動活潑、綜合發展的教育過程。

2.3重視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課堂教學雖然能教給學生知識,陶冶學生情操,但畢竟有限,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望。這就需要有課外活動來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擴大視野、陶冶情操,激勵創新。在課外活動中學生擺脫了課堂的束縛,獨立的、自主的發展,去探索,去創新。因此,課外活動要豐富、新穎,形式要多樣,方法要靈活,還必須有教師的恰當的指導,讓學生在知識性,科學性、超味性的活動中觀察到課內所學不到的知識,領悟課內沒有觸及的深奧道理,獲取課內無法取得的奧祕。在課外活動中,儘可能的讓學生動腦、動手、多思、多做,從中受到激勵、啓發,產生聯想、靈感,增加創新意識,培養創造性思維的才能。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總是與創造性活動相聯繫,因而爲學生創設有利於創造的.客觀環境是十分重要的。從課堂環境來說,應該結合聽說讀寫活動儘量爲學生提供創造性思維的機會,例如創造性複述、質疑發問和互相答疑、小組討論、課堂辯論等,從課堂到課外,如果能形成一個良好的創造環境,就會時時處處激起學生創造的興趣,在豐富多樣的創造活動中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發展。發散思維之所以能夠具有很大的創造性,就是因爲它可以使人在遇到問題時使思維迅速而靈活地朝着多個角度、多個層次發散開來,從給定的資訊中獲得多個新穎性的答案。但是,發散思維的創造性又離不開輻合思維,只有透過思維的輻合才能從對各種答案的分析、比較中選擇出其中一種最佳的答案。所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這兩種思維都應該重視。只是由於學生受傳統思維方式的影響和束縛,在遇到問題時往往思路狹窄,拓展不開,成爲影響創造性思維的首要障礙,因而在實際訓練中對發散思維的訓練又應該給以特別的注意。

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這是時代賦予每位教育工作者的歷史職責。作爲教育工作者必須站在教育改革前列,掌握探索教育新理念,並勇於實踐。爲社會培養多種類型的創新人才,但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事,我們要從日常生活的教育活動中做起,一點一滴啓發,一步一步扶持,使學生養成強烈的創造意識,養成走自己的路,追求與衆不同,養成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的技能型思維新方式。只有培養出這樣的博學人才,他們纔有可能在今後從事社會實踐的活動中對社會做出較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付永昌.淺談創新教育質量觀[J].教育探索,2001,9.

[2]陳登軒.數學創新思維特點探微[J].數學通訊,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