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試論網絡環境下有效學習發生的條件及策略探究

學問君 人氣:2.11W

論文關鍵詞:有效學習 網絡 條件 策略

試論網絡環境下有效學習發生的條件及策略探究

論文摘要:網絡環境下有效學習行爲的發生有別於傳統環境下發生的有效學習行爲。隨着網絡技術的發展,藉助網絡進行學習已成爲人們獲取知識的一種重要手段。然而,令學習者深感困惑的是:學習的成效並不是很高。故如何提高網絡環境下學習的有效性顯得尤爲重要。本文主要從網絡環境下有效學習發生的條件和所應採用的策略兩方面進行了初步的探究,以期對學習者有所幫助和啓發。
  
  多媒體技術和網絡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拓寬了學習途徑,爲學習者提供了大量的、豐富的、即時的、獲取便捷的網絡學習資源和優質的網絡學習環境,它所具有的優勢是傳統課堂環境下所不及的,很多的學校和教師也更願意將一些教學放於網絡環境之中,而學習者也習慣於漫遊其中,享受網絡給學習和生活帶來的便利。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學習者在網絡環境下的學習並沒有取得明顯的成效,也就是說,相比傳統課堂教學環境下,其成效很微,有時甚至還不如傳統課堂環境下所取得的成效。因此,如何提高網絡環境下學習者學習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迫在眉睫的。
  
  一、網絡環境下有效學習發生的條件

  
  網絡環境下有效學習行爲的發生需要內部條件和外部條件的相互作用,筆者試圖從這兩個方面對網絡環境下有效學習發生的條件進行分析。內部條件——從學習者角度出發,分析影響網絡環境下有效學習行爲發生的條件,包括學習動機,自我效能感,資訊素養,等等;外部條件——從一些外部因素出發進行分析,包括學習資源是否合理、目標是否明確、實時監控是否有效,等等。
  1.內部條件
  (1)較強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指引起、維持學習活動,並使該學習活動趨向所設定目標的內在動力,[1]是影響學習最重要的因素。學習者在網絡環境下進行學習是否有較強的學習動機,是學習行爲是否成功發生的關鍵。根據ARCS理論,attention(注意),relevance(聯繫),confidence(信心),satisfaction(滿足),是學習者獲得較強學習動機的四個因素。所學習的內容首先要能引起學習者的注意,要與之前所學過的知識建立有意義的連接,且能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獲得極大的滿足。而數字化網絡環境(資源多媒化,情景多元化,交互多維化)恰恰能夠就此更好地維持學習者的學習動機。
  (2)較高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這一概念最早是由班杜拉提出的,他認爲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爲完成某一行爲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2]自我效能感決定人們對活動的選擇及對該活動的堅持性;影響人們在困難面前的態度;新行爲的獲得和習得行爲的表現;活動時的情緒,等等。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影響着有效學習行爲的發生,是維持學習者學習的原動力。即使一個人很想去嘗試完成一些任務,但因缺乏一定的自我效能感,那麼將很難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7] 只有保持較高的自我效能感,行爲的發生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
  (3)一定的資訊素養。網絡環境下的學習與傳統課堂環境下學習的最大區別在於,其行爲的發生要較強地依賴於,所以具備一定的資訊素養(指一個人獲取資訊、加工處理資訊、利用資訊的能力)是必須的,也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所在。學習者如果不具備在一定的網絡環境下學習的能力,例如,如何對資訊進行檢索,內容導航工具的使用,網絡交流工具的運用,等等,他們將很難從良莠不齊的網絡資源中獲得自己所需的資源,網絡不但不會給學習帶來便捷,反而會成爲負擔,對基於網絡環境下的學習產生焦慮,計算機焦慮感油然而生,這將阻礙有效學習的發生。所以具備一定的資訊素養也是克服計算機焦慮感的關鍵。
  2.外部條件
  (1)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在行爲發生之前,必須清楚自己要做什麼,最終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標,即在行爲發生的過程中要帶有一定的目的性。網絡環境是一個複雜的、充滿變數的環境,學習者很容易迷失其中,很難完成既定的`目標和學習任務。因此在行爲發生的整個過程中,一定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任務,其設定應該要比傳統課堂中目標的設定更加明確。[3]在網絡環境下進行有效學習,明確的目標和任務是基本前提之一,也是重中之重,是教師和學習者必須要考慮的問題。一個設計良好的、明確的目標和任務設定關乎整個有效學習發生的過程。
  (2)優質的網絡學習資源。在網絡環境下的學習,學習資源全部來自於網絡,但是網絡中充斥着各色資源,什麼樣的資源纔是學習者學習時所必須的,哪些是干擾因素,如何選擇、完成與既定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有關的資源,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需要對網絡上的資源進行有效的,建立優秀教學資源庫,便於教師和學習者獲取資源;另一方面,需要教師和學生能夠對網絡上的學習資源進行有效加工、合理整合,用於自己的學習,優質的網絡學習資源爲學習者的學習提供了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