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構建詩意的語文課堂》之七

學問君 人氣:2.03W
畢業論文

盛新鳳:《構建詩意的語文課堂》之7

 

E、你聽得真仔細。
  F、你真會聽話。
  G、你真善於向同學學習。
  H、你聽的習慣真好!
  3)吸納策略。
  對話過程是對話雙方心靈彼此敞開,隨時接納的過程。師生雙方營造的是1種“共享式”教學。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是思想、情感、認識、精神等立體的、全方位的碰撞,時時會撞擊出富有靈性的寶貴火花。這些火花應被對話雙方及時採擷,納入自己的“統覺背景”,成爲建構新的意義的“養料”。因爲交往的基本屬性是互動性和互惠性。
  吸納分欣賞性吸納和批判性吸納。在吸收對方話語資訊時,有時是懷着欣賞、模仿的態度,同化對方話語資訊,這是欣賞性吸納;有時則對對方資訊進行重組、加工,使之順應到自己的知識結構,這是批判性吸納。反映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常會安排如下教學環節:
  學生選擇學習,喜歡哪1部分內容,就自學哪1部分。
  反饋:讓我們1起來分享他們的學習成果。
  ——————欣賞性吸納
  對他們的發言你還有什麼補充?
  你有不同的看法嗎?
  ——―――――批判性吸納
  2、開掘教師資源,提升對話質量。
  語文教學改革中存在以下兩種弊端:1)、教師是主角、學生是配角。2)、學生是主角、教師是配角。前者的落後性顯而易見,後者教師的主導作用沒有得到應有的發揮,如教師對於學生抓不住重點、不着邊際的提問,放任自流;對於學生解決問題時出現的知識、觀點、思維誤區束手無策;教師常常把討論活動完全交給學生,不做指導和引導,導致討論只流於形式,接下來還是按教案老路走。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學記》就提出了“教學相長”的教學思想,到了20世紀60年代馬斯洛的“人本主義”思想更是強調1切教育教學活動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爲本,學生與教師的發展同樣重要,學與導的活動、學生與教師間的關係應該是互動的、融合的、在和諧中不斷向前發展的。新《課標》也明確指出:應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教師角色應是合作者、夥伴、組織者、引導者、平等中的首席,是學生資源的開掘者。學生與教師都應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潛能,實現知、情、意、行的全域發展。有人說,教學有3種境界: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還是山,水還是水。第1種境界是傳統的“牽引式”教學;第2種境界是實現了“生本”的教學;第3種境界,則是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共同發揮的教學,要達到第3種境界,必須使“學教和諧”。教師應努力變成學生心目中的情人,在教學過程中起示範、點撥、激勵作用。教師應努力做個高明的演奏家,引領學生熱切地與課程對話,在對話過程中有效地調控課堂,把握課堂放-收、開-合、快-慢、疏-密的關係,師生1起賦予教材第2生命,共同與文字達成視界的融和。在這過程中,教師應充分釋放自己的情感、展示自己的文化、文學底蘊,使之變成學生有效的學習資源。
  3、促進師生對話,構建詩意人際環境。
  語文課堂是雙主互動的活動系統。課堂是1個動態的人際心理場,場的效應直接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傳統課堂的教學是1種“獨語狀態的教學”,師生之間的關係由於教師的絕對權威而變得等級森嚴。生生之間由於過分強調競爭而變得涇渭分明。對話教學崇尚平等,鼓勵合作。在課堂上,師生間、生生間真正的平等對話,形成1種平等、互助的“共享式教學”。變冷漠的“我——他”關係爲充滿了友善的“我——你”關係。這也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所倡導的學習方式。因爲“在學習活動過程中,個體的經驗只有在與他人合作交流時,才能建構新的意義”,“對話的過程便是主體間在經驗共享中的互相造就的過程”。“對話既不是主觀的,又不是客觀的,而是對話主體雙方從各自的理解前結構出發所達到的1種視界融合”。這種融合,既包括與自己的前經驗進行融合,又包括與他人經驗的碰撞與交融。所以,對話是建立在對話主體雙方合作的基礎上的。師與生,生與生,在課堂上彼此合作,同創共建和諧、積極的人際,又讓彼此共享,進行詩意的棲居,這應是1種理想的教學境界。

《構建詩意的語文課堂》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