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性論文

學問君 人氣:3.17W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論文的類型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論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性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性論文

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性論文 篇1

摘要:大學的校園文化建設區別於初高中,它是由物質文化、行爲文化和精神文化組合而成的,在大學校園文化的建設中,各大高校要從校園的獨特性以及校園本身的文化內涵入手,注重校園的文化建設,文化發展和文化傳播。對於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要做到積極向上,豐富多彩,健康向上,使大學生的學習氛圍更加濃厚,同時也可以讓校園活動開展的更好,從而實現了大學的教育目的。本文將對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性進行探究。

關鍵詞:大學校園;文化建設;有效性

大學的校園文化建設相對來說較爲繁瑣,首先是因爲大學生的文化水平和思想程度都比較深,其次是因爲大學涉及的並不只是單一的內容,包括學生的學習方面,生活方面以及社交活動等方面。高校要堅持科學的社會發展觀,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讓同學學習的知識更系統,視野更加寬闊。在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融入和諧的理念,發展校園文化的精髓,根據自己學校的優勢和傳統,尋找建設大學校園的有效途徑和創新方法。

一、加強校園的物質文化建設

校園的物質文化包括校園的建築特色以及校園環境,校園的設備標準等等。校園的物質文化建設會從外觀的特徵去吸引學生和家長,儒雅的環境更適合學習和生活,可見校園物質文化的建設有多麼重要。加強整個學校的物質文化建設,要先在頭腦中設計出該學校的代表圖案,例如:校徽等。校園環境的建設要符合本學校的文化氛圍和整體特徵,體現該學校獨有的魅力。無論是雕塑,標牌還是校園中的一草一木,都要進行加工和昇華,要透過環境的設計和提煉,反映整個學校的精神和一定的文化特徵。例如:藝術院校與綜合類大學在設計上有着明顯的區別,藝術類院校的校園雖然不大,但這個校園瀰漫着濃厚的藝術氣息,音樂學院有貝多芬,歌德等世界著名音樂大師的雕塑,而戲劇,電影類學校有擺設着莎士比亞等名人頭像,初次此外藝術類院校在教學樓裏注重對學生進行藝術思想的灌輸,牆壁的顏色以及牆上的壁畫都有着一定的傳播效果。對於綜合類大學的物質文化設計則顯得普通些,透過建設要體現高校的文化價值和歷史背景以及人文環境等等。所以,全校師生也應該維護校園的物質文化,豐富自己的物質文化生活。

二、重視校園制度文化建設

校園的制度文化是學校的內在機制,若要推進校園的文化建設,就要制定一些規章制度,保證大學的日常工作能夠順利進行。高校師生嚴格按照本學校的規章制度去做,遵守學校紀律,執行學校任務,整個學校纔會良性發展。因此,學校要建立統一的管理制度,讓所有學生在思想意識上達到共識,可以避免部分學生思想意識不積極對學校造成不良影響。建設校園的制度文化要調動學校各職能部門的積極性,學校的制度文化建設需要全體員工齊心協力才能完成,運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獲得廣大師生的認可,但在校園制度文化建設中,不要讓學生感覺自己“被管理”,要調動師生的主動性,營造團結,共進的文化氣氛,發揮最大的功效,在制度文化建設中提高效率。

三、開展校園行爲文化建設

校園的行爲文化指的是學校活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的開展體現了校園獨特的風格和文化氣息,目的是要培養當代優秀的人才,大學的課程沒有初高中緊張,增加校園的行爲文化建設,可以豐富學生的文化情操,增加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升學校的文化品質,對於即將走向社會的大學生有着一定的好處。不同的行爲文化對於學生的影響是不同的。例如:學校開展大學生藝術節,培養了學生興趣,能夠讓校園內多才多藝的學生有更好的施展空間,同時豐富了他們的業餘文化生活,給他們的大學生活增添了光彩。學校開展學術科技文化的比賽,對於培養學生在學術方面的研究以及學習系統的知識結構都有着積極作用。在大學的學習生活中,學生最需要的是勞逸結合,舒緩學習緊張的神經和壓力。校園的行爲文化建設具有娛樂功能,讓同學在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中受到教育,學習無處不在,在校園文化活動中注入人文教育,注重學生的道德與精神文化教育相結合,體現當代大學生的特徵。

四、培養校園精神文化建設

校園精神建設主要指的是辦學理念特徵及價值觀念。某些大學會弘揚自己學校的優秀傳統和文化傳統,形成良好的風氣,陶冶學校師生。縱觀世界的知名大學,每個大學都有着獨特的校規和校風,體現了大學的整體精神面貌。國內大學要學習國外知名大學的文化建設觀念,創造一個健康,團結,積極向上的教風和學風。綜上所述,校園的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任務,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速成的,需要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本文也從四個方面分別探討了大學校園的文化建設,總結出,只有將各個層面綜合起來,全面的發展,才能建設出別具一格的校園文化,纔會使校園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參考文獻:

[1]楊霞,張繼河.人才培養視角下的大學校園文化建設探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4(07).

[2]李洋.將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路徑研究[D].華東師範大學,2014.

[3]宋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融入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蘇州大學,2012.

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性論文 篇2

摘要:對於應用型大學而言,只有構建先進的、和諧的富有生命力和創造力的優秀校園文化,才能讓大學生在校園裏受到良好的薰陶和教育。要正確把握應用型大學校園文化的內涵及構成,明確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積極探索應用型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以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關鍵詞:應用型;大學校園文化;校園精神

大學是優秀文化傳承的載體和思想文化創新的基地。大學的育人效果不僅取決於課程學習,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大學文化環境的薰陶和浸染。在大學生成長的影響因素中,大學校園文化對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素養、內在氣質等方面的影響非常深遠。對於應用型大學而言,只有構建先進的、和諧的、富有生命力和創造力的優秀校園文化,才能讓學生在校園裏受到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一、應用型大學校園文化的內涵及構成

應用型大學校園文化是指以社會先進文化爲主導,以師生文化活動爲主體,以校園精神爲底蘊,由校園中所有師生員工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共同創造而形成的學校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總和。校園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也是一個有豐富內涵的系統工程。推進高品位的校園文化建設,是時代的要求,更是應用型大學質量立校、內涵式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般來說,應用型大學校園文化是中國大學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由校園物質文化、校園制度文化、校園行爲文化和校園精神文化四個方面構成。

二、應用型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1.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大學校園不僅是學生求知的場所,更是淨化心靈、塑造品格的聖地,校園環境是應用型大學校園物質文化的直接體現。在大學的校園環境中,如果缺少了文化的滋養,就無法形成豐厚的文化底蘊,卓越的精神品質及良好育人環境。富於文化特色的校園環境、人文景觀、完善的資源平臺、過硬的教育設施是應用型大學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應用型大學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2.校園的制度文化建設。校園制度文化是一種規範文化,包括教學科研的規章制度、組織管理的規範條例、學生的行爲準則和要求,習慣、禮儀、校風、學風、系風和班風等。應用型大學的校園制度文化反映了此類大學的文化準則,它在發揮規範作用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導向、調控和紀律訓導。

應用型大學也應加快章程建設,根據應用型大學的實際,推進依法、民主管理,形成依照章程管理學校的體制和氛圍。

3.校園的行爲文化建設。應用型大學校園的行爲文化是師生員工在教學、科研及學習生活中所表現出的精神狀態、行爲操守和文化品位。校園的行爲文化能充分體現應用型大學的'傳統、底蘊、校園精神、校風、學風等。在當今時代,大學校園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功利利己之風嚴重、誠信危機、社會責任感缺失、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應用型大學校園中此類問題也非常突出。不少學生注重眼前的利益,希望在校園文化活動中能收穫到看得見、用得上的成果以利於畢業後派上用場,對於較爲長遠的信仰、精神追求的熱情明顯消退。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大學行爲文化的建設,並以此引領社會道德風尚。

大學校園行爲文化建設的內容包含學術文化建設、社團文化建設、藝術文化建設等,這種正確的校園行爲文化的引導會對校園中個體的思想意識、行爲舉止產生極大的影響。

4.校園的精神文化的建設。應用型大學校園精神文化的建設重點就是打造具有時代特徵的校園精神。富有生命力的校園精神能極大地提升師生對大學的認同感和精神歸屬感。校園精神是指大學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在長期的校園文化創造過程中積澱、整合、提煉出來的,反映學校廣大師生員工共同的理想目標、精神信念、文化傳統、學術風範和行爲準則的價值觀念體系和羣體意識。校園精神具有導向、激勵和凝聚的功能,可以培養大學生文化自覺的精神,幫助大學生追求高尚的精神家園,追求人格完善,激發大學生對理想的追求和對人生價值的追求。

同時,校園精神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點,是形成校園制度文化與物質文化的基礎。當前,社會文化“綁架了”大學校園精神文化,種種不良的社會風氣已經侵蝕了大學校園,急功近利與浮躁之風不同程度地存在,校園中的官氣、商氣等較爲普遍。在這樣的背景下,鮮明清晰的校園精神顯得格外重要。作爲應用型大學,擔負着服務地方、服務祖國的使命,應該建設有使命感和社會擔當的校園精神文化。

三、探索應用型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路徑

1.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爲引領。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指出:“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下,大學階段應以學習知識、培養能力、鑄造品格爲主要內容,人才培養以立德爲先、立學爲基。上海交大老校長唐文治曾提出,要成就“一等人才、一等事業、一等學問”,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等品行”。“一等品行”中,最重要的是學生的愛國心、感恩心、責任心以及激情和夢想。這種五位一體的品格要求對於應用型本科院校非常重要,堅持把“愛國、感恩、責任、激情、夢想”作爲品格塑造的主題,引導學生將個人的奮鬥和服務祖國的發展結合起來,找到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結合點,使學生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廣闊的眼界胸懷,成爲真正有知識、有責任、有擔當的人。

同時,依託校園文化平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大衆化。校園文化平臺的育人性和化人性、豐富性和多樣性、實踐性和參與性,可以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在要求內化於心、貼近於常、外化於行。最終將其滲透到校園文化的方方面面,真正形成氛圍和諧、精神向上的校園育人環境。

2.打造優質、和諧的校園物質文化。

首先要立足辦學特色,以特色構築核心實力,打造具有應用型大學特色的校園環境文化。作爲應用型本科院校,在辦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管理上就會自然而然向這個方向傾斜,這是由學科特性決定的。應用型大學的校園物質文化建設既要凸顯此類大學的優勢,強化嚴謹務實的校風、深化技術優勢,同時也應全面提升學校的人文底蘊。先進、濃郁的人文氛圍是提高校園文化建設水平的有效保障。同時,也是對技術人才的培養體系的補充、完善。鑑於此,應注重優化應用型大學的人文環境,籌建一批高品位的文化場所、加強文化環境建設的戰略規劃力度。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顧秉林校長在《人文教育與一流大學的人才培養》的一文中闡述道:“只有人文與科學的最佳結合,才能不斷創造出科學的奇蹟。”科學與人文的有效結合纔是培養一個和諧的人的有效途徑。確實,沒有一流的人文教育,就沒有一流的大學。作爲應用型大學更用有意識的打造優質的人文環境和氛圍,這樣更利於培養學生廣闊的科學視野,深邃的智慧,更多地體味人性和情感。

其次,雖爲應用型工程技術大學,但是圖書館資源建設應該更爲綜合多元,是包羅萬象的。這樣才能爲師生搭建多元化的文化資源平臺。圖書館資源建設應該是整個大學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的重點,特別是電子數據庫資源的豐富、多元化的建設更應該得到重視。

第三,重視應用型大學的校園網的作用。要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代先進文化的網絡傳播,使校園網不僅成爲大學生文化生活和思想教育的平臺,也成爲社會先進文化傳播的新空間。

3.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

第一,打造多姿多彩、相容並蓄的社團文化。在校園中,學生自發組織的學生社團,是最有影響力也最具有活力的團體。應用型大學的社團可以包括各學科理論性的研究協會、各專業研究的協會、各種倡議的協會、各種公益型協會、各種文學藝術的協會以及各種體育休閒型的協會等等。社團活動不僅豐富和活躍着大學校園的文化生活,而且對大學生理想人格的定位產生極大的影響。在不同類型的社團活動中,學生會對社會、人生、價值等方面進行深入的思考,並不斷地提升對社會的責任意識、服務他人的意識,這樣有利於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第二,開展主題校園文化節(如:學生音樂節、學生舞蹈節、學生戲劇節、學生電影節、學生科技節等)、大型辯論會、知識競賽、書畫展、紀念日的系列活動、高質量的學術講座及報告會、大型植樹活動、模特大賽、聯誼舞會、時尚的校園舞臺劇、主題多樣的志願者活動等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打造具有應用型大學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校園氛圍。

第三,在學生中倡導閱讀之風,打造讀書文化,啓迪學生智慧,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推崇經典閱讀,透過不同形式的讀書分享會,使讀書蔚然成風。不要說有些書讀了沒用,這個世界有許多書本來就與實用無關,而只爲情趣存在。也不要說有些書離現實太遠,其實它離你的理想很近。瑞士作家凱勒所說:“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無限廣闊的海洋。”經典閱讀不是“淺閱讀”,是一個沉靜與沉思的過程,在這沉思中,認識自己、體味生活、思考未來,健全的人格也因內心所思得到增值和完善。

第四,針對應用型大學的特徵,實施文化藝術提升計劃,積極推進藝術進校園,可以與省內藝術機構團體建成共建單位,將省交響樂團、芭蕾舞團、京劇院等知名藝術團體引入校園演出,“引進來”的同時也要“走出去”,組織師生到省市藝術場館欣賞高雅藝術,陶冶文化情操。

4.構建校園文化建設的制度保障機制。制度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保障。校園文化的制度建設要從學校自身實際出發,堅持以人爲本,反映師生員工的心聲,做到民主、廣泛、適當,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規章制度,以適應發展的需要。應用型大學校園文化建設應該有專門的部門來負責,設立校園文化建設辦公室,創建學生主導校園文化的平臺,建立校園文化評價體系,爲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一個“硬環境”。

總之,作爲中國高等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應用型大學的發展是社會的需要,是時代的要求。以校園文化建設推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工作,爲社會提供技術人才支撐,是應用型大學的社會服務職能的體現。一所大學如果沒有校園精神、校園文化的浸潤,很難想象它如何抵禦功利誘惑、摒棄浮躁、有責任地服務社會。應用型大學應以立足於地方、立足於辦學特色,因爲有特色纔能有作爲,有作爲纔能有地位。同時建設真正能體現現代大學精神的應用型大學的校園文化,培育應用型特色人才,提升辦學軟實力,走質量立校、文化強校的內涵式發展道路,這也是現階段應用型大學發展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張琦,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培養大學生文化自覺.高校理論戰線,2012,(3):72-74.

張傑.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推動大學文化建設.求是,2012,(9):47-49.

陸巖.依託校園文化平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衆化.高校理論戰線,2012,(2):25-28.

劉延東.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質量爲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

楊陽.當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應着力把握好的幾個問題.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4):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