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高中地理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論文

學問君 人氣:1.02W

摘要:在全面實施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理念不斷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學校在培養人才方面更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高中地理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課程,而培養學生的地理綜合思維能力是地理課程最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同時也是地理課程核心素養教育的關鍵環節。本研究結合筆者自身教學經驗,對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措施展開分析,以期爲各位同仁提供參考。

談高中地理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論文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綜合思維能力;培養措施

地理學科具有豐富而全面的能力因素,其中綜合思維能力主要是反映一位學生綜合分析地理各要素之間關係的能力,它可直接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核心素養的關鍵內容,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一、培養高中生地理綜合思維能力的意義

1.符合地理學科對學生核心能力培養的要求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對於地理學科能力、地理理念十分重視,明確指出高中地理教學應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科能力,也即學生的核心能力與認知能力。地理學科核心能力指的是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核心能力的實質,就是不斷提升其地理思維能力的過程;同時,培養學生的地理綜合思維能力,是學生形成學科核心能力的基石。在地理課程內容中,隨處可見綜合思維的落腳。而在歷年高考試題中,考查學生綜合思維的試題也佔了很大一部分比重,常見的設問多爲“評價……條件、措施、影響、危害等”“分析……原因”等等。2.是地理學科自身價值得以發揮的重要途徑地理學科有其獨特的研究方法、思維方式及研究對象,這也是地理學科所具有的獨特價值。作爲跨門類、跨領域、跨學科的複雜、綜合學科,地理學科對培養學生綜合思維能力有更重要的價值。透過培養高中生的地理綜合思維能力,可充分發揮地理學科特殊價值,讓學生對地理現象、地理事物的.深刻內涵有更深體會。如俄羅斯境內有兩個著名港口,其中北極圈內的摩爾曼斯克港終年不凍,而符拉迪沃斯託克港卻每年有半年結冰期,但貨物吞吐量比摩爾曼斯克港大。要了解這一現象形成的原因,學生就必須綜合運用地理位置、氣候、洋流、人口分佈、開發歷史等許多知識才能分析出這兩個港口差異產生的原因。

二、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措施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人在一個領域取得成功的關鍵,在地理學習中同樣如此,教師只有充分激發學生對地理的興趣,才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各項知識,順利實現教學互動,也只有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及思維品質纔可逐漸提高。因此,教師應改變常用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地理教學的特性來打造充滿活力的課堂。同時,教師應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將枯燥、難懂的知識點寓於音頻、視頻、圖像及圖片,爲學生生動而立體地展現出來。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積極性更高,注意力更集中且思維更加活躍,同時學生可將抽象知識和直觀事物結合起來,有助於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2.構建整體性思維,對教學內容合理選擇高中地理教學內容的聯繫性、綜合性對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有重要意義,然而在教學中,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上,一般對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有所忽略。教師應將地理核心素養作爲中心,在選取教學內容時,注意多樣性、基礎性、可選擇性,以全面、整體視角來分析教學內容,精心選取對綜合思維能力培養有利的內容,並確保教學內容兼具時代性與科學性。這就需要教師從以下三方面來入手:(1)對各要素間關係深入分析:地理現象與地理事物之間是諸多要素共同作用、互相影響的一個整體,一個要素的變化可導致整體發生改變,因此在培養學生綜合思維時,應注意把握地理要素分析的視角。如在講解黃土高原相關知識時,筆者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整理資料,在課堂上講解水文、土壤、植被、氣候、地貌等各種因素的特徵,並對各要素間關係予以綜合分析,使之認識到形成這種地貌的主要因素是土質疏鬆、植被稀少、溫帶季風氣候、降水集中易造成水土流失等,導致地表受到嚴重侵蝕;也正因爲土壤易侵蝕且肥力下降,因此黃土高原的生態系統相對脆弱。這樣引導學生認識不同要素之間的互相影響,可讓學生逐漸把握地理綜合思維的方法。(2)引導學生自時空綜合角度分析地理事象:教師可藉助地理內容的時空綜合性,引導學生形成綜合思維。如在世界城市化進程講解中,自時間維度看,各個國家的城市化進程均是S形的趨勢,不同發展階段中,城市化面臨的問題及其表現不同;同一時期,不同國家與地區的城市化水平不同。透過引導學生從時空綜合分析角度來了解城市化發展進程及其特徵,可讓學生更好地預測不同國家面臨的問題及未來的發展趨勢。(3)基於地方綜合教學來解釋人地關係與地理特徵:不同區域具有不同的人文要素及自然特徵,其組合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爲學生展開地方性解釋,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視角。如在對東北地區農業發展學習時,筆者引導學生結合當地的社會經濟條件、自然地理條件,對當地特色農業發展道路進行分析,並給予未來農業發展方向地方性解釋,同時指引學生將這一思維方式遷移到我國其他地區的區域分析中,讓學生逐漸養成綜合分析的習慣。3.巧妙設定問題,激發學生深入思考在地理課堂上,教師應充分藉助提問藝術,引導學生對學習的知識不斷加深思考,激發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意識,使之主動培養綜合思維,幫助學生主動構建地理知識體系。筆者在爲學生講解“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特點”一課後,設計下面的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針對我國目前的土地資源情況,若你是相關部門負責人,應該要採取什麼措施與政策呢?”學生帶着這一問題,主動思索,可以開展更加積極的思維活動,這樣學生不僅能對地理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時也能鍛鍊自身綜合思維能力。

三、結束語

培養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措施遠不止文中提到的這些,地理教師應在實踐中深入探索,不斷總結,在充分把握學生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紮實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地理綜合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玲.高中地理教學方法在新課程背景下的創新探討[J].黑河教育,2015(2):72-72.

[2]郭芳英.高中地理教學應該凸顯核心素養的培養[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6(1):23-25.

[3]張彥曉,樑彥慶.PBL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與管理,2015(9):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