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語文教學中運用電教手段培養審美能力

學問君 人氣:2.77W

語文教學的任務之一,就是根據課文的特點,運用多種電教手段,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現以《桂林山水》爲例,談談我的體會。

語文教學中運用電教手段培養審美能力

一、運用多媒體,欣賞桂林山水形象美

《桂林山水》語言優美簡練形象,學生由於缺乏一定的生活閱歷,很難透過抽象的語言文字去領會形象的山光水色的美。根據這一特點小學語文教學論文,我藉助於多媒體,讓觀察栩栩如生的桂林山水風光,透過娓娓動聽的導語,按由遠及近的順序,抓準觀察的重點,把學生帶進那“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美景中。如近處的綠水、小舟,江底的沙石,水中的倒影;遠處千奇百怪的峯巒,山間的綠樹紅花,空中迷濛的雲霧。這樣使學生的情感逐步與作者的情懷產生共鳴,如身臨其境,感受到呈現於眼前的不是單純的山水畫面,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迷人境界,激發學生強烈的審美和情操。

二、剖析重點段,領略祖國的語言美

課文中作者特意把灕江水“靜、清、綠”和桂林山“奇、秀、險”的特點,安排在兩個結構相同而又嚴謹的自然段裏,而各自集中表現在一個排比句中。這是引導學生掌握讀段學文之法小學語文教學論文,領略祖國語言生動優美、表情達意、準確細膩的好課例。教學時,我先讓學生領悟作者遣詞用語的準確性。作者寫灕江水用了“靜、清、綠”三個詞。我適時品評:流動的灕江水爲什麼說“靜”呢?使學生意識到“感受”一詞重要。文中的三個“真”字,如把它換成“很、太”等詞又怎樣,讓學生領悟到“真”是“的確”的`意思。然後我引導學生領悟作者形象的比喻。如教學桂林的水“真綠”時,我讓學生明白“翡翠”是什麼(看實物)再問,作者用“無瑕的翡翠”比喻什麼?說明什麼?使學生逐步領會作者遣詞用語的精妙——灕江水的“綠”用“翡翠”來比喻,灕江水“清”用“無瑕”來形容。教學山“奇、秀、險”這一特點時透過幻燈片、看實物,進一步理解作者所描述的景物形象逼真,用語準確。

三、指導朗讀,感受作者情感美

《桂林山水》語言簡練,生動優美,抒發的感情純美。如何使這種感情進入學生的心靈,使學生產生共鳴?這就要透過有感情朗讀去揣摩品味課文,使學生受到美 的薰陶。教學時,採用跟錄音輕讀,聽老師範讀、引讀,全班或小組齊讀小學語文教學論文,指名個別讀。指導朗讀時,先讓學生聽錄音,領會每個特點朗讀時的聲調和語氣論文服務。如……真靜……“一句用輕讀,給人以幽靜感覺。如……真綠……”一句用響亮志,給人以充滿生機的感覺。讀後,師生共議,反覆朗讀,直至繪聲繪色,聲情並茂,使學生不知不覺進入“角色”。

四、誘導想象,體味自然動態美

《桂林山水》所描述的優美意境是“山青、水秀、人怡”。意境之美,除朗讀感受外,更重要是聯想,想象,再現形象化的意境圖像,讓學生陶醉於迷人景色中,達到最高境界——人在畫中游。如教完本文後小學語文教學論文,師生遐想,遊覽山水,伴隨優美的樂曲,觀賞長幅彩色連動山水幻燈圖。老師邊播放幻燈片,邊以滿懷讚美之情旁白:小船……慢慢行駛。……哇!這裏的水真清啊!可愛的小魚快活地在水裏游來游去……

“遊覽”中,學生看、想、問,把觀察、複述、描繪、質疑熔爲一爐,化靜爲動,見影生情,創造了愉悅環境,既激發學生學習情趣,又培養學生審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