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論文

學問君 人氣:2.13W

音樂是人最直接的情感體驗,在初中音樂的教學中,學生能夠在音樂課中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與自身的綜合素質。所以,初中音樂教育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論文

一、初中音樂教學的重要性

美育是當代教育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音樂教育就是實現美育的重要途徑,美育可以完善學生的人格,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發展學生的個性,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透過音樂鑑賞,學生能夠創造出美,從而提升審美情趣。音樂是一種特殊的情感表達方式,不同類型的音樂表達的情感是不同的,初中生正處於青少年時期,很多懵懂的情感在這一時期出現,在教育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心理特徵,透過對音樂的情感解讀,讓學生學會感知不同類型的情感,完善學生的情感特徵。音樂教育的最主要作用是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透過音樂課程,提高對藝術鑑賞的能力,在音樂體驗式的教學中,讓學生去體驗音樂帶來的不同意境,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審美情趣也會在潛移默化中有所提高。

二、初中音樂教學對審美能力的培養

(一)創設相關情境,增強學生的'審美感知

每段音樂的產生都有其創作背景,是音樂創作者最直接的情感表達,所以音樂教師在進行課堂音樂賞析的時候,可以與同學們分享當時作者創作的背景,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瞭解音樂的魅力。音樂的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地進行情感切入,比如在欣賞“漁舟唱晚”的時候,教師可以創設曲子中的意境:在寧靜的江面上,漁民們滿懷收穫的喜悅,在月光的映襯下,蕩着船槳,漁舟飛揚。這種貼切的意境解讀,會讓學生很快地進入到音樂活動中,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二)引導學生進行想象,提高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對音樂的鑑賞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人來聽會有不同的感受。在音樂課上,教師要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對音樂的感受,不要讓“標準答案”束縛了學生的想象力。學生根據自己聽完音樂的感受來抒發自己的見解,這樣有利於學生自我意識的培養。

(三)開展創造性的教育教學活動

音樂是一種藝術,在音樂的教育教學中應多開展富有創造性的活動,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教師可以透過音樂鑑賞、樂器介紹、歌曲演唱等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音樂的創意美。在學習完一首歌曲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依據歌曲的意境和情感即興創編一些表演,用舞蹈和律動的形式來表現歌曲,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展現自我,樹立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初中生比較好動,教師可以抓住這一特點進行音樂教育教學。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們進行相關音樂的排演,就如“彩雲追月”這首曲子,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進行打擊樂的合奏,首先讓學生進行分組,然後讓學生用拍手來模仿伴奏的樂器,等學生們掌握了曲子的節奏後,再按聲部進行小組練習,讓學生在親身的體驗中感受音樂,這種教學方式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更能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三、審美情趣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體現

音樂中的美是無形的,教師要透過有效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感受音樂美。學生在感受美的同時要能夠欣賞美,音樂中的美透過不同的方面來體現:宛轉悠揚的旋律、優美動聽的歌詞、不同演唱者的音色等等,這些都是音樂帶給人不同的美的體驗。音樂不是用語言來向人們傳遞情感,而是運用聲音和節奏的變化,透過樂器來反映人的複雜情感,音樂的這種特點決定了音樂教學不能單純地讓學生學會唱歌,更應突出音樂教學中感知的過程。例如,瀋陽市某初中二年級的音樂課上,同學們正在歡快地跳着舞,這就讓人納悶了,明明是音樂課,怎麼變成舞蹈課了?原來同學們學習的是“神奇的非洲會說話的鼓”這一課,教師先用多媒體向學生們播放了非洲民間舞,強烈的律動加上歡快的舞步瞬間吸引了學生們的眼球,不僅如此,學生們也合着鼓的節奏手舞足蹈,緊接着教師讓同學們敲打桌子來模仿非洲鼓的節奏,學生們都積極參與,接下來教師又在律動的節奏中講解了鼓的相關知識及製作過程。這種互動式的音樂教學,不僅讓學生們感受到音樂的強大魅力,更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知了音樂的情感表達。總之,音樂教育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在音樂的教育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實踐教學經驗制定出符合學生情感和審美的教學方式。在輕鬆活潑的音樂氛圍中讓學生去感知美、發現美、創造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