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職場動態>

稅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學問君 人氣:1.09W

導語:爲適應我國現代稅務事業發展對稅務專門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稅務人才培養體系,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稅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鑑!

稅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稅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爲進一步深化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不斷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整體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持續創新人才培養過程,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切實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競爭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根據學校工作部署,學校擬實施新一輪稅務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工作。現對調整20XX級本科人才培養方案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改革目標與工作重點

(一)指導思想

主動適應社會需求,自覺遵循高等教育規律,將科學發展觀內化爲學校的辦學觀、質量觀和人才觀,按照入主流、定好位、辦特色的要求,整體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持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堅持實施國際化、資訊化、一體化三大發展戰略不動搖,堅持規範與創新相統一,堅持以育人爲核心,進一步夯實基礎,明確導向,拓寬選擇,強化實踐,在新的起點上不斷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

(二)改革目標

培養具有較高素質,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三)工作重點

圍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指導思想和改革目標,本次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擬總體解決以下四個問題:

1. 堅持寬厚的基礎與明確的就業導向有機結合。

2. 堅持“三商並舉”、“五能並重”,把能力訓練系統化落到實處。

3. 堅持應用型人才培養走交叉複合的路子。

4. 建立學生畢業後以基本薪酬爲主導的就業層次與就業率評價體系。

具體實施以下五項改革:

1. 進一步深化通識教育課程改革。

2. 大力推進職業發展教育、創業教育、第二課堂活動的一體化建設。

3. 切實加大公共基礎課程改革力度。

4. 着力實施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改革。

5. 進一步完善實驗實踐教學體系。

二、培養目標與培養模式

學校本科各專業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定位是:在堅持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重應用的前提下,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優化,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各專業應根據學校總體人才培養目標,針對社會需求、學科領域、職業指向以及學生面對的就業層次等,在綜合考慮、嚴格論證的基礎上,提出各自專業人才培養的具體目標,尤其要認真研究並明確各專業的培養規格,充分體現專業的`核心競爭力;按照寬厚的基礎與明確的就業導向有機結合的要求,進一步明確學生將來就業的領域、崗位和行業,並在培養目標中進行準確描述,既與學校的總體要求相統一,又彰顯專業特色,突出比較優勢。原則上不在現有專業中設定專業方向。

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要充分體現學校倡導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基本內涵,進一步完善“2+2”分流培養的原則、要求、路徑與舉措,實現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理論學習與實踐鍛鍊、課堂講授與自主學習、集中討論與相互交流相結合,實施通識教育基礎上的專業教育,切實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課堂討論、實驗實踐、科研訓練等培養環節,着力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複合知識結構、綜合素質以及實踐能力。

三、具體要求

(一)主要內容

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應包括:專業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就業導向、主要課程設定、實踐性教學環節設計、第二課堂活動安排、修業年限、授予學位、課程結構分析表、教學計劃進程表、必要的說明等主要內容。

(二)學分分配

四年制本科各專業總學分一般控制在175學分左右。其中課程教學160學分左右(必修課程118學分左右,選修課程42學分左右);實踐性教學環節、第二課堂活動等15學分左右。

(三)課程設定

1. 通識教育課程

按照“通、寬、厚、透”的要求,依據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綜合類知識等四大模組分類設定,由教務處統籌,從第二學期到第七學期開設,要求學生修滿12學分。

具體實施辦法參見《南京財經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及教學改革方案》。

2. 職業發展教育類課程

(1)必修課:《職業發展與就業基礎》,2學分,第二學期、第七學期開設。

(2)選修課:《職業探索與職業化素質》,1學分;《創新思維與素養》,1學分;《KAB創業基礎》,2學分;《創新與創業》,1學分;要求學生修滿2學分。

具體實施辦法參見《南京財經大學關於推進職業發展教育、創業教育、第二課堂活動一體化建設的實施意見》。

3. 公共基礎課程

(1)“兩課”:保持現有基本框架不變,開設4門,計12學分。

(2)大學英語課:繼續實施“平臺+模組”的教學改革,其中“平臺”課程第一、二學期開設,計8學分;“模組”課程第三、四學期開設,計4學分。

(3)數學公共基礎課:按照不同要求,實施分層分類教學,第一、二、三、四學期開設,計16學分(法、工、文、理類各專業結合專業實際,設定數學課程)。

(4)計算機公共基礎課:實行統一目標下的多維度考覈,重點進行教學內容改革,強化應用,計10學分(其中1學分計算機基礎模組課程學生需透過“自學+輔導+機試”的方式獲得;其他課程,各專業與資訊工程學院相互協商,取得共識後由資訊工程學院負責開設)。

(5)大學語文課:按照提高學生的文學藝術鑑賞能力、溝通能力、寫作能力的要求進行改革,3學分。

(6)體育課:第一、二、三、四學期開設,每學期34學時1學分,計4學分。

4. 專業課程

(1)按照專業基礎入主流、專業主幹顯優勢、專業複合呈特色的要求設定專業課程。

(2)專業基礎課:經管類專業按照基本維持“2+2”培養模式總體框架不變,前兩年相對統一,堅持打通培養的原則,設定14門左右,42學分左右;法、工、文、理學類專業參照經管類專業的模式設定,要求在各自學院內基本打通培養。原《學科導論》的相關內容納入《職業發展與就業基礎》課和相關專業課程中,不再單獨設定。

(3)專業主幹課:按照“主、精、特、復”的要求,設定反映本專業領域最基本的理論、知識和技能的課程6—8門,21學分左右,時間可以提前至第四學期起開設。應進一步拓寬基礎,擴大專業適應面,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減少重複,體現專業的核心問題,避免課程越開越細。

(4)專業選修課:按照交叉複合、體現特色的思路設定選修課程。緊密型複合對應專業限定選修課,以體現專業要求;非緊密複合對應專業任意選修課,目的在擴大選擇。限定選修課和任意選修課要求學生修滿24學分左右。爲滿足學生的選擇要求,應提供數量充裕的選修課程;爲避免選修課程類別過多,跨學科類選修課程暫不單獨設定,納入任意選修課程,希望各學院、各專業在任意選修課程中儘可能設定部分跨學科類選修課程。

(5)每個專業至少開設2門雙語課程,主要從通用性較強的課程中選擇設定。

5. 實驗課程

(1)基礎實驗納入正常教學,不另行單獨計算學分。

(2)課程實驗由各專業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際需要設定:經管類各專業至少開設2—3門實驗課程;理工類各專業應進一步加大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比重;文法類專業應結合專業特色,設定相應的實驗課程。

(3)綜合性實驗應立足於國民經濟資訊化的要求及學生就業領域所需綜合知識的需要設定,循序漸進,逐步完善,保證各專業設定1個,2學分;名稱可以暫定爲“某某專業綜合實驗”。

(4)有條件的也可以設定跨學科的綜合性創新實驗課程,提供學生選修,進行網上實驗,並給予創新學分或獎勵學分。

6.實踐性教學環節

(1)認知性實踐:第三學期前暑期設定,1學分。

(2)文獻綜述:1學分。

(3)畢業實習:2學分。

(4)畢業論文(設計):3學分。

7.第二課堂活動

按照“三商並舉”、“五能並重”的要求,設定社會實踐、社會工作與社團活動、演講溝通、綜合寫作、參加講座、讀書活動、科技文化活動等7個模組,要求學生修滿6學分。

具體實施辦法參見《南京財經大學關於推進職業發展教育、創業教育、第二課堂活動一體化建設的實施意見》。

8. 創新學分

各專業總學分是學生畢業的最低學分或畢業資格學分。學校鼓勵學生多修學分,特別是鼓勵透過各類創新活動獲取學分,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三)有關說明

1.工商管理(環境商務,中加合作)專業和會計學(中英合作)專業的培養計劃應按照加拿大和英國合作學校的要求設定相關課程,重點是確保英語教學有的放矢,滿足需要。

2.相關專業要爲“專轉本”學生專門設定第五至第八學期的課程,基本要求是夯實基礎,加強專業,注重訓練,適當降低畢業論文要求。

3. 進一步明確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分流培養的方案及實施細則,應具備針對性、可行性和操作性。

四、組織實施

(一)按照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總體安排,教務處提出調整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意見。

(二)專業負責人(系主任)作爲專業建設第一責任人,直接負責各自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修訂工作;在本院領導下,統一認識,集思廣益,討論研究,充分論證,必要時應組織校外專家諮詢審覈。

(三)各學院負責指導本院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修訂,並加強與相關學院之間的交流、溝通和合作;教務處具體負責組織、協調、統籌工作以及人才培養方案的整理、彙編工作;學校教學委員會審定後由教務處組織實施。